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大瑶山地区大王顶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鸣 张青伟 +6 位作者 胡华清 秦亚 杨启军 白令安 康志强 张佳莉 高攀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6-765,共10页
大王顶岩体出露于桂东南大瑶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交汇的钦杭成矿带西端,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63±5.0 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低硅、... 大王顶岩体出露于桂东南大瑶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交汇的钦杭成矿带西端,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63±5.0 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低硅、富钠、弱过铝质和钙碱性特征,微量元素主要富集Th、U、La、Zr和Hf,亏损Ba、Sr、Ta、Nb、P、Ti。稀土总量为(68.75~167.17)×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和(La/Yb)N分别为3.62~10.08和2.80~9.81),具弱Eu负异常,δEu为0.54~0.82。结合其他相关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王顶花岗闪长斑岩为I型花岗岩,该岩体成因与其南侧的云开地块和北侧桂滇-北越地块拼贴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大王顶岩体 大瑶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二维找矿预测——以下雷-土湖地区沉积型锰矿为例
2
作者 董建辉 刘欢 +4 位作者 江沙 贾金典 娄德波 宋国玺 李婉悦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8,共16页
进入地质大数据时代,如何深入挖掘与融合多源异构找矿空间大数据,成为当前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为提取和挖掘复杂数据中隐藏的难以识别的矿化信息和致矿异常信息的关联性,以及集成多源地学数据的致矿异常信息提供了有... 进入地质大数据时代,如何深入挖掘与融合多源异构找矿空间大数据,成为当前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为提取和挖掘复杂数据中隐藏的难以识别的矿化信息和致矿异常信息的关联性,以及集成多源地学数据的致矿异常信息提供了有效工具。随机森林作为一种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因其天然的并行特性、良好的模型可解释性、优秀的鲁棒性和泛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下雷-土湖是中国著名的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的沉积型锰矿成矿区,区内产出中国首个超大型锰矿床——下雷锰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章以下雷-土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深入挖掘Mn元素、沉积相、上泥盆统榴江组和五指山组出露、重力、航磁和向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锰矿矿床的空间的耦合相关性,以及不同控矿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二维锰矿资源预测分类模型。在构建模型中,文章加入类权重参数,实现了正负样本的自动平衡。经过验证,该模型的袋外得分为0.998,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且与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相比,随机森林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更好。应用该模型对未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6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找矿预测 锰矿 碳酸盐岩型 下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