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痕量金 被引量:15
1
作者 樊勇 修凤凤 韩一帆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王水体系对地球化学样品进行水浴消解,聚氨酯泡塑吸附富集,硫脲解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金元素。采用调谐液调节ICP-MS仪器至最佳化,以GAu-11b为标准,单点校正直接测定。对痕量金标准物质(GAu-12、... 采用王水体系对地球化学样品进行水浴消解,聚氨酯泡塑吸附富集,硫脲解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金元素。采用调谐液调节ICP-MS仪器至最佳化,以GAu-11b为标准,单点校正直接测定。对痕量金标准物质(GAu-12、GAu-13、GAu-11b、GAu-10a、GAu-2b、GAu-7b、GAu-8a)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4.8%~6.7%。方法检出限为0.015ng/g,加标回收率为85.5%~100%。与常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相比较,ICP-MS法操作简单快捷、试剂用量少、信背比高,有利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浴消解 地球化学样品 泡塑吸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液态粪污农田施用氨排放系数研究
2
作者 韩宇萱 苏晓红 +4 位作者 韩琳 魏梦泽 侯增慧 廖文华 高志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5-2154,共10页
为量化环境因子、施肥技术、粪污理化特性等因素对液态粪污还田利用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对52篇文献、总计454组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土壤性质、液态粪污性质、农田管理措施等16个因素对土壤氨排放系数的影响... 为量化环境因子、施肥技术、粪污理化特性等因素对液态粪污还田利用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对52篇文献、总计454组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土壤性质、液态粪污性质、农田管理措施等16个因素对土壤氨排放系数的影响,并利用MatLab机器学习器训练和构建氨排放系数模型,对农田氨排放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Meta分析发现粪污类型、粪污干物质含量、液态粪污施用方式、土壤pH是影响氨排放系数最重要的因素。在26个训练模型中,高斯过程模型(指数GPR)的决定系数(0.64)和均方根误差(0.067)均在所有模型中最优,且氨排放系数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达到0.91,该模型不仅成功预测了粪污施用技术对氨排放系数的影响,同时还可系统对比液态粪污的前期处理方式及其干物质含量、pH等理化特性对还田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但对不同质地土壤的氨排放系数识别度较低。本研究构建的液态粪污氨排放系数预测模型,不仅可较好地反映施肥技术、环境因子等因素对氨排放的影响,同时系统揭示了养殖场液态粪污理化特性和管理方式对还田土壤的氨排放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粪污 农田土壤 氨排放系数 META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压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金矿型构造叠加晕样品中18种次量元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修凤凤 樊勇 +1 位作者 李俊雨 朱义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6-532,共7页
金矿床型构造叠加晕样品中的砷锑铋银锡钨等金属元素含量对金矿多期次多阶段成矿具有指示意义。此类样品采集于金矿中,样品各元素含量范围大,从克吨级至百分之几,分布也不均匀。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分析时,存在元素间干扰不易消除、记忆... 金矿床型构造叠加晕样品中的砷锑铋银锡钨等金属元素含量对金矿多期次多阶段成矿具有指示意义。此类样品采集于金矿中,样品各元素含量范围大,从克吨级至百分之几,分布也不均匀。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分析时,存在元素间干扰不易消除、记忆效应严重等问题。本文建立了粉末压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金矿型构造叠加晕样品中砷锑铋等18种次量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角度扫描图,选择了干扰少、强度高的分析线;充分混匀样品,消除了偏析效应;选用与样品基体类似的国家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通过数学校正和内标法校正了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方法检出限为0. 14~2. 23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4%。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金矿床型构造叠加晕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构造叠加晕样品 粉末压片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有机肥磷肥配施对潮褐土有机质固存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志朋 郭玉冰 +3 位作者 刘建玲 苏晓红 廖文华 汪红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探究露地菜田长期施入有机肥、磷肥情况下,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土壤净固碳量的演变特征,探讨外源碳物质输入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利用潮褐土18年的(2003—2020)露地蔬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用有机肥(M0,0;M1,... 为探究露地菜田长期施入有机肥、磷肥情况下,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土壤净固碳量的演变特征,探讨外源碳物质输入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利用潮褐土18年的(2003—2020)露地蔬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用有机肥(M0,0;M1,75 t/hm^(2);m^(2),150 t/hm^(2))和磷肥(P0,0;P1,180 kg/hm^(2);P2,360 kg/hm^(2))配合施用对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胡敏酸、富里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耕种18年,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含量显著下降,有机质年均降低0.09 g/kg,腐殖酸及其组分年均降低0.06 g/kg(0.02、0.02 g/kg);(2)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的含量随施肥年限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3)长期单施有机肥(P0M1、P0m^(2))、有机肥磷肥配施(P1M1、P1m^(2)、P2M1和P2m^(2))的土壤有机质、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46.9%~78.6%、104.9%~131.5%、151.1%~177.3%和84.3%~116.2%;(4)施磷量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升高17.3%。(5)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净固碳量,有机碳储量增幅达到40.8%~68.0%,有机碳固存量增量为10.0~16.7 t/hm^(2),净固碳量增量为558.0~929.8 kg/hm^(2)·年。且有机肥磷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酸及其组分的提升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磷肥。以上为提高潮褐土土壤肥力、优化施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 磷肥 土壤有机质 腐殖酸 有机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氨化钙与生物炭配施对设施菜地土壤N_(2)O、NH_(3)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丹 苏晓红 +3 位作者 杨亚婷 董凯杰 廖文华 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3,共7页
为了探索施用氰氨化钙(石灰氮)设施菜地土壤N_(2)O和NH_(3)的协同减排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测定了氰氨化钙(LN)、氰氨化钙+酸性生物炭(LN+MB)、氰氨化钙+中性生物炭(LN+WB)、氰氨化钙+碱性生物炭(LN+AB)... 为了探索施用氰氨化钙(石灰氮)设施菜地土壤N_(2)O和NH_(3)的协同减排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测定了氰氨化钙(LN)、氰氨化钙+酸性生物炭(LN+MB)、氰氨化钙+中性生物炭(LN+WB)、氰氨化钙+碱性生物炭(LN+AB)4个处理N_(2)O和NH_(3)的排放量与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单施氰氨化钙相比,配施酸性和碱性生物炭使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6.70%和55.45%。配施3种生物炭均使土壤NH_(3)累积挥发量降低,降幅为7.26%~59.61%,另外提高土壤NO3--N含量8.05%~23.57%,降低土壤NH_(4)^(+)-N含量19.00%~43.12%。配施酸性生物炭对土壤N_(2)O、NH_(3)联合减排效果最佳,土壤N_(2)O、NH_(3)和GHG比单施氰氨化钙分别降低了66.70%、59.61%和6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排放 NH_(3)挥发 氰氨化钙 生物炭 设施菜地土壤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