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科院麻类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1
作者 孙进昌 《中国麻业》 2004年第5期237-237,250,共2页
关键词 建设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 长沙 湖南 召开 麻类 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科院 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苎麻属野生近缘种的主要性状和纤维细胞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波 郑长青 +3 位作者 臧巩固 孙焕良 赵立宁 熊和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苎麻属野生近缘种15种7变种在种植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野生近缘种的出苗期与茎木质化程度有关,现蕾开花期一般在9月;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野生近缘种明显劣于栽培种;野生近缘种抗寒能力... 本文首次报道了苎麻属野生近缘种15种7变种在种植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野生近缘种的出苗期与茎木质化程度有关,现蕾开花期一般在9月;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野生近缘种明显劣于栽培种;野生近缘种抗寒能力较强,但大部分抗旱能力较弱;种间纤维细胞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单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壁厚、节间距离等解剖结构上。对野生近缘种在无融合生殖、品质改良、抗逆性及其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和讨论,并提出了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属 生育特性 农艺性状 抗逆性 纤维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麻类种质资源考察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波 郑长青 +2 位作者 程新奇 肖瑞芝 左志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20-25,共6页
1992-1994年考察广西西部山区17县(市),收集到麻类种质4科8属28种(变种)共157份材料,其中寻序苎麻、茎花苎麻、滇黔苎麻、楔基苎麻、水苎麻为广西新记录种(变种),野生长果种黄麻和野生圆果种黄麻为广西首次... 1992-1994年考察广西西部山区17县(市),收集到麻类种质4科8属28种(变种)共157份材料,其中寻序苎麻、茎花苎麻、滇黔苎麻、楔基苎麻、水苎麻为广西新记录种(变种),野生长果种黄麻和野生圆果种黄麻为广西首次征集。发现了茎花苎麻和滇黔苎麻、茎花苎麻和水苎麻的种间过渡类型,收集到一批麻类新变型材料,完善和修正了有关种的分类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种质资源 新记录种 考察报告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素合成酶及其类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原 陈信波 +4 位作者 龙松华 邓欣 周小云 王进 何东锋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6期293-297,310,共6页
分离和克隆了亚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esA)及其类蛋白D基因家族(CSLD)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纤维素合成酶类蛋白(CSL)作为一种重要的膜蛋白与纤维素合成酶具有相似的蛋白结构,都含有D,D,D,QXXRW保守区。利用其它物种中C... 分离和克隆了亚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esA)及其类蛋白D基因家族(CSLD)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纤维素合成酶类蛋白(CSL)作为一种重要的膜蛋白与纤维素合成酶具有相似的蛋白结构,都含有D,D,D,QXXRW保守区。利用其它物种中Ces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基因片段,经多次重复测序,获得了6个CesA基因片段和5个CSL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W和NCBI数据库对获得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它们分别属于CesA基因家族和CSLD基因家族,6个CesA基因片段之间核酸和蛋白的相似性分别在67%~88%和71%~98%之间,5个CSLD基因片段之间核酸和蛋白的相似性分别在68%~83%和76%~94%之间。推测LusiCesA1与LusiCesA3,LusiCesA4与LusiCesA5及LusiCSLD1与LusiCSLD2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L.) CesA基因 CSLD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木质素形成的相关酶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建军 郭清泉 陈建荣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本研究以6份苎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叶中PAL、CAD、POD活性和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研究木质素形成和相关酶类的动态变化。苎麻不同品种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的三季麻木质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木质素形成过程中,PAL、CAD、POD活... 本研究以6份苎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叶中PAL、CAD、POD活性和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研究木质素形成和相关酶类的动态变化。苎麻不同品种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的三季麻木质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木质素形成过程中,PAL、CAD、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纤维成熟期,PAL、CAD、PO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增长相对应,但POD活性落后于PAL和CA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木质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份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熊和平 蒋金根 +1 位作者 喻春明 郭运玲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9,共5页
对31个苎麻组合(品种)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作成份和聚类分析有3个主成份对变量的贡献达87.27%。31个组合(品种)被分为5类,组合、品种以及高产优质组合均可通过聚类分析相互分组。产量构成因素可归纳为单蔸生产力、出麻率和皮厚因子。主... 对31个苎麻组合(品种)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作成份和聚类分析有3个主成份对变量的贡献达87.27%。31个组合(品种)被分为5类,组合、品种以及高产优质组合均可通过聚类分析相互分组。产量构成因素可归纳为单蔸生产力、出麻率和皮厚因子。主成份和聚类分析可为杂交亲本选配和组合筛选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产量构成因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苎麻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类型划分及其分布特点
7
作者 张波 郑长清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0,共4页
采用数量性状统计分类方法,对我国900多份苎麻品种资源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类型分析。株高:160cm以上为高杆类型,115~160cm为中杆类型,115cm以下为矮杆类型:茎粗:0.95cm以上为粗茎类型,0.75~0.95cm为中茎类型,0.75cm以下... 采用数量性状统计分类方法,对我国900多份苎麻品种资源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类型分析。株高:160cm以上为高杆类型,115~160cm为中杆类型,115cm以下为矮杆类型:茎粗:0.95cm以上为粗茎类型,0.75~0.95cm为中茎类型,0.75cm以下为细茎类型;皮厚:0.80mm以上为厚皮类型,0.60~0.80mm为中皮类型,0.60mm以下为薄皮类型;鲜皮出麻率:12.5%以上为高出麻率类型,8~12.5%为中出麻率类型,8.0%以下为低出麻率类型。原麻产量:120kg/亩以上为高产类型,75~120kg亩为中产类型,75kg/亩以下为低产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产种质的经济性状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品种资源 经济性状 分类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壬生 胡镇修 +1 位作者 张木祥 张运雄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7,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出苗和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的影响是不同的,以氯化钠盐土对红麻的影响最大,即使土壤中NaCl含量只有0.2%,红麻的出苗和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硫酸钠盐土和混合盐土;碳...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出苗和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的影响是不同的,以氯化钠盐土对红麻的影响最大,即使土壤中NaCl含量只有0.2%,红麻的出苗和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硫酸钠盐土和混合盐土;碳酸氢钠盐土的影响最小,即使土壤中NaHCO_3含量高达0.6%,红麻仍可出苗生长。在土壤含盐量0.35—0.76%的非氯化钠盐土上,通过采用灌水压盐、适当晚播,增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每亩可获得红麻干茎0.45—1.15吨,比种植其它作物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盐碱土 出苗率 根系 土壤含盐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类新品种——湘杂苎一号、湘黄麻三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进昌 《中国农村科技》 1997年第7期19-19,共1页
湘杂苎一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所以园青6号×黑皮蔸杂交配制而成的新杂交组合,1990年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为中根丛生型,茎黄褐色,麻骨青白色,叶宽椭圆形。叶绿色具皱纹,边缘锯齿较... 湘杂苎一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所以园青6号×黑皮蔸杂交配制而成的新杂交组合,1990年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为中根丛生型,茎黄褐色,麻骨青白色,叶宽椭圆形。叶绿色具皱纹,边缘锯齿较深,叶柄托叶为浅红色,雌花多为粉红色,株高,茎粗,有效分株具有强盛的杂种优势,增产潜力大,发蔸快,分株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品种 湘杂苎一号 湘黄麻三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类家族添新秀
10
作者 孙进昌 《农村新技术》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2005年成功地育成3个麻类新品种、新组合,现将诸品种的优良特性介绍如下。
关键词 麻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家族 特性介绍 新品种 研究所 新组合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引135麻类
11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3期36-36,共1页
红引135是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从美国引进筛选而成的麻品种。已通过广东省认定。
关键词 红引135 麻类 中国农科院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春季亚麻研究与开发的浅见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焕良 潘昌立 +4 位作者 张木祥 冷鹃 胡镇修 王冬毛 曹寅超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共3页
根据亚麻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亚麻的产销概况,我国南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作者近期的研究实践,对我国南方春季亚麻研究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开发南方冬闲稻田、湖洲荒滩和低海拔山丘区旱地春季亚麻生产的设想。
关键词 南方 春季 亚麻 引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苎麻近缘野生种细胞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波 孙焕良 +3 位作者 臧巩固 郑长青 赵立宁 左志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2期73-77,共5页
对广西苎麻属主要代表种进行细胞学比较分析,其中包括6种5变种的花粉形态,7种4变种的染色体数,6种2变种的纤维细胞形态结构。苎麻属花粉粒为球形、近球形、近长球形,萌发孔有2孔、3孔、4孔等3种类型。所研究的种类其染色... 对广西苎麻属主要代表种进行细胞学比较分析,其中包括6种5变种的花粉形态,7种4变种的染色体数,6种2变种的纤维细胞形态结构。苎麻属花粉粒为球形、近球形、近长球形,萌发孔有2孔、3孔、4孔等3种类型。所研究的种类其染色体均为2n=28,大叶苎麻组中存在倍性不同的种群。苎麻及其近缘野生种纤维细胞的遗传变异,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单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壁厚、节间距离等解剖结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属植物 花粉形态 纤维细胞结构 染色体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严文淦 王朝云 揭雨成 《土壤肥料》 CSCD 1991年第2期7-10,共4页
据我们研究,苎麻是需肥水平较高的作物,每生产50公斤纤维需吸收(N)5.5—8.7公斤,磷(P2O5)1.3—2.0公斤,钾(K2O)6.9—10.8公斤。增施氮肥、钾肥能显著提高纤维产量,磷肥一般很难增产,有时甚至造成减产。然而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 据我们研究,苎麻是需肥水平较高的作物,每生产50公斤纤维需吸收(N)5.5—8.7公斤,磷(P2O5)1.3—2.0公斤,钾(K2O)6.9—10.8公斤。增施氮肥、钾肥能显著提高纤维产量,磷肥一般很难增产,有时甚至造成减产。然而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纤维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黄麻红麻生产概况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3
15
作者 方平平 祁建民 +2 位作者 粟建光 张广庆 林荔辉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2009年国际天然纤维年的有关学术活动,综述了世界黄麻红麻主产国生产面积、单产水平、育种成效和出口状况,评述了黄麻红麻发展前景,以期为加速我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推动2009年国际天然纤维宣传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生产与... 本文报道了2009年国际天然纤维年的有关学术活动,综述了世界黄麻红麻主产国生产面积、单产水平、育种成效和出口状况,评述了黄麻红麻发展前景,以期为加速我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推动2009年国际天然纤维宣传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生产与科技发展资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黄麻 红麻 生产概况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嫩苗(枝、梢)扦插繁殖的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焕良 冷鹃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苎麻嫩苗、侧枝、茎梢扦插繁殖的水分平衡、营养供应、发粮生长过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掐条死亡的原因区别为素质不良型、旱害湿害型、病虫危害型、营养匮之型和机械损伤型共5种基本类型,提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苎麻 嫩苗 扦插繁殖 生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不同品种栽植密度对纤维产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严文淦 罗素玉 蒋冬秀 《中国麻作》 1985年第2期23-27,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苎麻生产历史最久的国家,但长期来多以稀植为主。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有湖北农科所、四川达县地区农科所,贵州独山麻科所和华中农学院等,先后进行了密植试验.结果表明,以亩栽1600—2000蔸为宜,湖北农科所则提出了亩栽3... 我国是世界上苎麻生产历史最久的国家,但长期来多以稀植为主。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有湖北农科所、四川达县地区农科所,贵州独山麻科所和华中农学院等,先后进行了密植试验.结果表明,以亩栽1600—2000蔸为宜,湖北农科所则提出了亩栽3000蔸的指标.1982年何嵩山研究了栽植密度与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植密度 纤维产量 农科所 苎麻 稀植 密植 质量影响 同品种 湖北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旱地施用钙镁锌硼对红麻纤维和种籽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朝云 揭雨成 雷秀荣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3期44-45,共2页
红壤旱地上不同元素肥料对红麻纤维的增产效应为Ca>Mg>Zn>B;其中Zn和Ca还对种籽有较好的增产作用,每亩施用生石灰50kg,硫酸锌1~2kg可获得较好的效益。
关键词 红壤 旱地 红麻 钙肥 镁肥 锌肥 硼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产优质苎麻新组合V_(10)的几个性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金根 熊和平 喻春明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组合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根结线虫的习性与防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家琴 陈绵才 +1 位作者 余玉冰 阮志文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调查广西主产麻区合浦、扶绥、玉林等县,广西红麻上的根结线虫种类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此外还有少量的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对29种植物进行接种鉴定,其中水稻、棉花、花生、小麦、甘蔗、木薯、苎麻和芝麻等8种植物为免... 调查广西主产麻区合浦、扶绥、玉林等县,广西红麻上的根结线虫种类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此外还有少量的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对29种植物进行接种鉴定,其中水稻、棉花、花生、小麦、甘蔗、木薯、苎麻和芝麻等8种植物为免疫或抗高作物。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及幼虫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其幼虫在土中的垂直分布主要在0—40厘米范围内;沙壤土中的虫口密度比黄壤土中大。轮作和收麻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及寄主杂草是主要的防治措施。D—D混剂,5%涕灭威和20%棉虫灵粉剂对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根结线虫 种类 习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