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微粒子病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香琴 方如明 +2 位作者 汪萍 蔡健荣 许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68,共4页
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微粒子病 ,以替代人工镜检。对拍摄的原始图像用直方图均衡化法进行对比度增强的处理 ;用快速二维 Ostu阈值化法进行二值化 ,实现了微粒子与背景的分离 ;用形态筛选法去掉了大量噪声及小杂质 ,实现了微粒子... 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微粒子病 ,以替代人工镜检。对拍摄的原始图像用直方图均衡化法进行对比度增强的处理 ;用快速二维 Ostu阈值化法进行二值化 ,实现了微粒子与背景的分离 ;用形态筛选法去掉了大量噪声及小杂质 ,实现了微粒子与杂质的初步分离 ;提取了周长、面积、圆度、凹度、内角极值、形状规则度 6个特征 ,对微粒子进行分层识别。对 4 3幅含微粒子的图像进行识别试验 ,识别完全正确率为 72 .0 9% ,识别有效率为86.0 5% ,漏判率为 1 3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图像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蚕茧丝的丝素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炜新 盛家镛 吴冬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15,共5页
对蓖麻蚕茧丝的丝素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 ,同时用圆二色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测定方法 ,对其丝素的分子构象和聚集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蓖麻蚕茧丝的丝素分子构象中除了有无规卷曲结构和 β 折叠结构外 ,还存... 对蓖麻蚕茧丝的丝素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 ,同时用圆二色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测定方法 ,对其丝素的分子构象和聚集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蓖麻蚕茧丝的丝素分子构象中除了有无规卷曲结构和 β 折叠结构外 ,还存在着α 螺旋结构。文中还对蓖麻蚕茧的缫丝特征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茧丝 丝素组成 螺旋结构 缫丝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尹希果 陈克平 《中国蚕业》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蚕业 可持续发展 必要性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保幼激素益达在蚕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桂仲争 庄大桓 +6 位作者 姜玉兰 崔为正 雷致沛 周良彦 于泱 魏向荣 葛委立 《中国蚕业》 1995年第2期25-25,共1页
“益达”的有效成份烯虫酯,(2E,4E),-3,7,11-三甲基-11-甲氧基-十二碳-2,4-二烯酸异丙酯是一种生理活性很强的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早在70年代,由美国Zoecon公司研制成功,并使用于家蚕。1992年我们亦合成出烯虫酯,配成制剂“益达”,其烯... “益达”的有效成份烯虫酯,(2E,4E),-3,7,11-三甲基-11-甲氧基-十二碳-2,4-二烯酸异丙酯是一种生理活性很强的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早在70年代,由美国Zoecon公司研制成功,并使用于家蚕。1992年我们亦合成出烯虫酯,配成制剂“益达”,其烯虫酯纯度达到89~93%。在废物处理方面也达到了满意效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益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蚕 昆虫保幼激素 益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隐性灰色卵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向仲怀 鲁成 +1 位作者 蒋同庆 秦俭 《蚕学通讯》 1990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研究室保存的隐性灰色卵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隐性遗传灰色卵,是与所有灰色卵都不相同的新突变。用实验遗传学方法进行连续检索表明:该灰色卵属第二连锁群的隐性突变基因支配。定名为隐性灰卵(recessive grey egg),基因记号为g^(r-r).
关键词 家蚕 基因 隐性灰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优质高效和多用途蚕丝业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良均 姚菊明 +7 位作者 闵思佳 李奕仁 金先德 刘伟龙 汤锡昌 林柯 吴叙英 董瑞华 《中国蚕业》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历经数千年的蚕丝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蚕丝业要再创辉煌,就必须立足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拓宽应用领域,充分挖掘蚕丝的价值,这不仅是蚕丝业者的历史使命,也是21世... 历经数千年的蚕丝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蚕丝业要再创辉煌,就必须立足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拓宽应用领域,充分挖掘蚕丝的价值,这不仅是蚕丝业者的历史使命,也是21世纪蚕丝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方向。1 蚕丝业的展望和现状 科学技术是现代蚕丝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现代蚕丝业发展的特征就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即高新技术应用于蚕丝业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蚕丝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业 优质高效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和韩国的蚕丝业近况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章娥 《中国蚕业》 2000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蚕丝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斑蚕的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8
作者 沈雪华 秦俭 《北方蚕业》 1990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综合叙述了世界上已报道的家蚕自然突变体——黑色斑的类型,并对本次发现的黑色斑蚕通过二年的试验,进一步对遗传学如链锁反应、生物学如体质、茧丝质量、孵化率等作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试验,对黑色斑蚕作了一定估价,为以后选育工作... 本文综合叙述了世界上已报道的家蚕自然突变体——黑色斑的类型,并对本次发现的黑色斑蚕通过二年的试验,进一步对遗传学如链锁反应、生物学如体质、茧丝质量、孵化率等作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试验,对黑色斑蚕作了一定估价,为以后选育工作提供了依据。黑色斑蚕自然突变体从1933年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锁反应 突变体 生物学特性 分离比 同蛾区交配 茧层率 雄蚕 一代杂交 茧层量 眠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蚕丝业的回顾与展望
9
作者 陈涛 易勇 《中国蚕业》 2000年第4期7-9,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蚕丝业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蚕业突起的意义
10
作者 李奕仁 《广西蚕业》 2005年第z1期26-35,共10页
  近几年,广西蚕业脚踏实地、跨越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蚕茧产量由过去常说的四大四中蚕区中的四中蚕区,一年一个台阶,至2003、2004年迅速跃升为全国老二,明年将可能高居全国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粗纤度品种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丁农 沈建华 +4 位作者 金卫明 姚耀涛 沈根生 金勤生 赵巧玲 《中国蚕业》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经选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
关键词 家蚕 粗纤度品种 品种比较试验 饲育技术 缫丝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酶与植物抗青枯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利 唐翠明 +3 位作者 戴凡炜 王振江 罗国庆 李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平衡,或由于参与酚类物质的氧化,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从而与植物抗青枯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抗青枯病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垚 王俊 +7 位作者 陈明胜 张生杰 潘飞 吕荣宾 方水琴 孙国霞 姜星 吴福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冠菌素合成研究的3个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发酵生产冠菌素菌株的选育及诱变,重点总结了发酵生产冠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优化,指出了目前冠菌素的生物合成仍然存在产量低、发酵条件苛刻等不足,在新菌... 介绍了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冠菌素合成研究的3个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发酵生产冠菌素菌株的选育及诱变,重点总结了发酵生产冠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优化,指出了目前冠菌素的生物合成仍然存在产量低、发酵条件苛刻等不足,在新菌株的选育、分子手段的应用以及培养基优化是今后生物合成冠菌素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菌素 生物合成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眠蚕诱导剂咪唑类物质KK-42对桑蚕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金美 吴载德 +1 位作者 徐俊良 曹梅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为了研究作为三眠现诱导剂的一种唑化合物RK-42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侧休(CA)短期体化学测定Bombyx motx则的活性,通过记蟆皮(MH)的垫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了血苏巴内根据的放射免疫法成功珍KK-42作用后的肢导泌侃前胸蚊腺面的试验,... 为了研究作为三眠现诱导剂的一种唑化合物RK-42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侧休(CA)短期体化学测定Bombyx motx则的活性,通过记蟆皮(MH)的垫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了血苏巴内根据的放射免疫法成功珍KK-42作用后的肢导泌侃前胸蚊腺面的试验,提出了KK-42作用的新解说,吧调体活性的湖汇KK-42与侧体外支明KK-42应用下桑蚕四龄前期时,把器官首先见侧休,咽侧体看成性反使用分泌PTTH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引起蜕皮激素高峰的推迟。推迟了的蜕皮素峰与扣对馈管的保幼激素JH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了化蛹蜕皮,产生了三眠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保幼激素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苯咪唑等药剂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鲁兴萌 金伟 +1 位作者 吴一舟 吴金美 《中国蚕业》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药物治疗 丙硫苯咪唑 防微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线粒体DNA A+T富集区的研究及其在分子进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爱玲 张志芳 潘沈元 《中国蚕业》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昆虫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庞大类群,昆虫的起源进化是动物系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主要根据历史记载、化石记录、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以及通过应用免疫学、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的技术来进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技术以... 昆虫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庞大类群,昆虫的起源进化是动物系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主要根据历史记载、化石记录、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以及通过应用免疫学、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的技术来进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技术以及几类遗传标记的发现和应用为生物进化和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即从分子水平上直接研究昆虫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线粒体DNA A+T富集区 分子进化 真核细胞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品种春蕾镇珠的种性维持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巧玲 叶夏裕 夏定国 《中国蚕业》 1996年第2期25-26,共2页
“春蕾×镇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继“菁松×皓月”后选育的又一对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1989年和1990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国家审定。它表现为强健、好养、三齐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一定的耐氟能力,茧丝质全面优良,... “春蕾×镇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继“菁松×皓月”后选育的又一对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1989年和1990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国家审定。它表现为强健、好养、三齐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一定的耐氟能力,茧丝质全面优良,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种场繁育系数高,是一对农村、丝厂、蚕种场三满意品种。推广量逐年扩大,每年都在150万张以上。主要适合于长江流域春季和北方地区饲养,目前已在我国主要蚕区的14个省区饲养,成为春用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随着繁育代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春蕾镇珠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性状及推广试养成绩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荷英 赵远 何斯美 《四川蚕业》 1999年第2期40-42,共3页
自八十年代中期时,以长江流域以及北方蚕区逐步推广使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但多丝量蚕品种,一般体质较弱,秋蚕期产量不稳定,繁育性能较差,难以发挥多丝量品种的特点和增产的潜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需求,制定出... 自八十年代中期时,以长江流域以及北方蚕区逐步推广使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但多丝量蚕品种,一般体质较弱,秋蚕期产量不稳定,繁育性能较差,难以发挥多丝量品种的特点和增产的潜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需求,制定出茧丝量与现行多丝量品种相当,强健性、耐氟性、繁育系数高于现行春用多丝量品种的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71×872 蚕品种 多丝量品种 强健性 繁育系数 收茧量 解舒率 茧丝长 性状 交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蚕耶?非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匡明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54-257,共4页
“蜀”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此外还有“■”、“■”、“■”等写法共12字。在古文献中,“蜀”字作何解?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写“■”“葵中蚕也”。《说文》解“从虫,上目象蜀头形。
关键词 甲骨文 养蚕 四十年代 古蜀国 神话传说 四川 教民 淮南子 许慎 说文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蓖麻蚕茧丝制作高档书画丝纸的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兆军 吴冬秀 《广西蚕业》 1998年第3期60-61,共2页
我国自50年代引种饲养蓖麻蚕后,由于气候适宜,种植和野生的饲料资源十分丰富,60年代很快发展到20多个省区,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国丝绸工业原料的三大蚕丝之一。近年来,由... 我国自50年代引种饲养蓖麻蚕后,由于气候适宜,种植和野生的饲料资源十分丰富,60年代很快发展到20多个省区,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国丝绸工业原料的三大蚕丝之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蓖麻蚕业呈萎缩、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引种饲养 蚕茧 大蚕 种植 利用 饲料资源 中国 茧丝 丝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