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茶叶中的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马立锋 阮建云 +1 位作者 石元值 韩文炎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主要对茶叶中氟的来源,氟含量,氟浸出率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中的氟直接影响到茶叶中氟的含量,茶树吸收氟与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成土母质及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关。大气污染影响茶... 主要对茶叶中氟的来源,氟含量,氟浸出率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中的氟直接影响到茶叶中氟的含量,茶树吸收氟与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成土母质及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关。大气污染影响茶叶氟含量主要是氟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细胞,进而在茶树体内积累。水环境中氟的含量主要受土壤与大气环境的影响。茶叶中的氟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等级越差,氟含量越高;原料粗老的茶类氟含量要比原料较嫩的茶类氟含量高;不同季节、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也存在差异性;茶树各部位氟累积强度依次为:叶>花蕾>籽>皮>细枝>骨干枝>细根>茎(主轴)>茎(主干)>主根>侧根;茶叶中氟浸出率与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有关。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热水处理,添加化学试剂,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来降低茶叶中的氟含量。此外,尚可以培育含氟量低的茶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叶 土壤 大气污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1 位作者 阮建云 韩文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7-539,共3页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246.07μg·g-1;红茶类、乌龙茶类及花茶类含量居中,分别为177.01±121.49μg·g-1、167.68±112.28μg·g-1和140.97±150.51μg·g-1。名优茶水溶性氟含量比大宗茶低。茶园附近的环境条件对茶叶氟含量有较大影响。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45min和90℃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叶 氟含量 人体健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 被引量:12
3
作者 阮宇成 《茶叶》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茶的保健功能,在历史上限于经验总结,茶疗的出现.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论文1500篇左右.对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茶多酚是茶叶重要的保健成分,已为世界公认.过去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本世纪初已否... 茶的保健功能,在历史上限于经验总结,茶疗的出现.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论文1500篇左右.对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茶多酚是茶叶重要的保健成分,已为世界公认.过去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本世纪初已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茶叶化学成分迄今已发现560余种.有的含量极微,但在保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对某一成分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茶叶所合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对人体有一定作用。但把茶叶说成是具有丰富营养的饮料,是不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灾变功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15~35%,萃取方法简单.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人体衰老,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食油防。茶中绿原酸、儿茶素、Vc、Ve等都有保护皮肤功能.其他还有多种开发途径。总之,21世纪的理想保健饮料,应以茶叶唱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保健功能 茶疗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士林 《茶叶通讯》 1991年第1期21-24,35,共5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茶叶的各种新功能不断地被发现并被开发应用。近20年来对茶叶中黄烷醇类化合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活性的广泛深入研究,使得在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经科学方法从茶叶中提取的新颖食品天然抗氧化剂。日本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茶叶的各种新功能不断地被发现并被开发应用。近20年来对茶叶中黄烷醇类化合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活性的广泛深入研究,使得在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经科学方法从茶叶中提取的新颖食品天然抗氧化剂。日本茶业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在60年代就已开始,现在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有“多酚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抗氧化剂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与研究趋向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宇成 《茶叶》 1992年第1期9-12,共4页
茶叶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在茶叶科学领域内与各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生化的研究,它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动向,是生物的“语言”,也是生物的“眼睛”。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切变化,都是通过生化过程来完成的,在生化过程中受到的障碍,能... 茶叶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在茶叶科学领域内与各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生化的研究,它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动向,是生物的“语言”,也是生物的“眼睛”。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切变化,都是通过生化过程来完成的,在生化过程中受到的障碍,能从生化反应中表示出来。不仅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体如此,即使是离体鲜叶制成的成茶,其品质的变化,也能在茶叶生化中反应无遗。在科学领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生物化学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茶叶电生物化学研究有关茶树品种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阮宇成 《茶叶》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生物电性 茶树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续) 被引量:1
7
作者 阮宇成 《茶叶》 1994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茶叶 保健功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皂素研究现状(续)
8
作者 柳荣祥 朱全芬 夏春华 《茶叶》 1995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茶叶皂素 表面活性 生物活性 应用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科学的开发研究
9
作者 阮宇成 《福建茶叶》 1997年第3期2-4,共3页
关键词 茶叶 科学研究 茶多酚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茶园中铅元素含量现状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石元值 马立峰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对浙江主要产茶区茶叶原料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状况不容乐观。空气沉降物仍是茶叶原料铅含量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对鲜叶进行清洗能适当降低茶叶中铅含量。茶叶铅含量与土壤有效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低土壤中有效铅含量将是... 对浙江主要产茶区茶叶原料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状况不容乐观。空气沉降物仍是茶叶原料铅含量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对鲜叶进行清洗能适当降低茶叶中铅含量。茶叶铅含量与土壤有效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低土壤中有效铅含量将是降低茶叶铅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茶园 茶叶 原料 空气沉降物 鲜叶 土壤 有效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柳荣祥 朱全芬 夏春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35,共4页
本文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剂构型、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HLB值,接触角、起泡力等表面活性剂理论体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详述了茶皂素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上的应用,同时对可能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茶皂素 结构 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视ICP-AES法测定茶叶中铅铜砷镉铬钴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元值 马立峰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研究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重金属元素铅、铜、砷(为类金属元素)、镉、铬、钴的分析方法。方法回收率都在90%~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8.3%之间,对茶叶标准物的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一致,方法简便、准确,结果满意。
关键词 ICP—AES法 测定 茶叶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1
13
作者 黄鸿翔 陈福兴 +3 位作者 徐明岗 秦道株 高菊生 朱永兴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5期19-23,共5页
从南方各地采集 7种不同类型土壤 12 6个样品 ,测定土壤有效镁含量。结果表明 ,平均有效镁含量 37.2 mg/kg。几种土壤类型供镁能力排序为 :水稻土 >棕色石灰土 >暗泥质砖红壤>泥质红壤 >麻硅质红壤 >硅质红壤 >红土... 从南方各地采集 7种不同类型土壤 12 6个样品 ,测定土壤有效镁含量。结果表明 ,平均有效镁含量 37.2 mg/kg。几种土壤类型供镁能力排序为 :水稻土 >棕色石灰土 >暗泥质砖红壤>泥质红壤 >麻硅质红壤 >硅质红壤 >红土质红壤。同样母质发育红壤 ,其有效镁的含量与植被种类覆盖、土壤侵蚀程度有关 ,说明植被生态环境对土壤质量产生重要作用。盆栽试验表明 ,不同镁肥用量对玉米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施镁的增产幅度受土壤施钾水平的制约 ,大量施用钾肥 ,更引起土壤供镁量不足 ,钾与镁有相互制约的作用。大田施用镁肥 ,以红壤旱地上黄豆、花生增产幅度最大达 2 5%~ 4 0 % ,其次是茶叶、烤烟 ,增产幅度 2 0 %~ 2 5% ,水稻增产幅度较少仅有 6 %左右。施镁肥增产幅度与土壤有效镁含量和作物品种有关。镁肥品种以含镁石灰性物质或水溶性镁化合物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有效性 土壤镁素 镁肥 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茉莉花香精油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丽霞 王曰为 +1 位作者 李名君 施兆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2,408,共5页
为了比较同一样品用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茉莉花香精油的差异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法、SDE法和多孔树脂吸附法三种方法制备茉莉花净油、精油和头香 ,经GC、GC/MS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 ,结果表明 :三种香精油组分数净油最多 ,精油其次 ,头香最少 ... 为了比较同一样品用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茉莉花香精油的差异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法、SDE法和多孔树脂吸附法三种方法制备茉莉花净油、精油和头香 ,经GC、GC/MS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 ,结果表明 :三种香精油组分数净油最多 ,精油其次 ,头香最少 ,组分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保留时间大于 2 .15 5的第III区。所得香精油香气品质以头香最佳 ,精油其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茉莉花香精油 差异性 品质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殷坤山 熊兴平 单夏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的卵、一至四龄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84、11.17、11.37、8.97、10.68、9.44、10.78℃;有效积温分别为82.25、53.54、34.39、42.46、67... 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的卵、一至四龄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84、11.17、11.37、8.97、10.68、9.44、10.78℃;有效积温分别为82.25、53.54、34.39、42.46、67.64、123.89、53.54日度。并得出各虫态(龄)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7个关系式。本资料可用于茶尺蠖发生期的幼虫分龄预测、历期预测和有效积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预报 茶树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的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多农残气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迎 郑平 鲁成银 《茶叶》 2007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又简便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μECD)测定茶叶中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了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质固相分散(MSPD)对残留农药进行提取和净化。8种农药的回收率在80.4%~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验... 建立了一种快速又简便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μECD)测定茶叶中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了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质固相分散(MSPD)对残留农药进行提取和净化。8种农药的回收率在80.4%~10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验表明这种方法适用于茶叶样品的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拟除虫菊酯 茶叶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油溶剂型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徐向群 程启坤 王华夫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9,共3页
研究了茶多酚油溶剂型对猪油、豆油调和油和鱼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油溶剂型能显著延长上述3种油的氧化反应诱导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较茶多酚水溶性粉剂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由结果推断茶多酚油溶剂型可做为合... 研究了茶多酚油溶剂型对猪油、豆油调和油和鱼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油溶剂型能显著延长上述3种油的氧化反应诱导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较茶多酚水溶性粉剂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由结果推断茶多酚油溶剂型可做为合不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动植物油脂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油溶剂型 抗氧化作用 油脂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亮 虞富莲 左志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2期77-80,共4页
1991─1994年考察广西18个县市,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根据形态分类,有3个系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防城茶为广西独有;广西茶、大厂茶、厚轴茶与滇东互为扩散,形成一个分布区;通过对样品的生化成份测定,百色白毛茶等16... 1991─1994年考察广西18个县市,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根据形态分类,有3个系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防城茶为广西独有;广西茶、大厂茶、厚轴茶与滇东互为扩散,形成一个分布区;通过对样品的生化成份测定,百色白毛茶等16份资源适制优质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分类 利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包装茶叶产品标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秋红 沈星荣 +1 位作者 张优 傅尚文 《中国茶叶》 2013年第7期7-9,共3页
食品标签是食品生产企业向社会明示产品信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食品标签是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承诺,凡是食品标签上标注的内容,就必须是真实的。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 食品标签是食品生产企业向社会明示产品信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食品标签是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承诺,凡是食品标签上标注的内容,就必须是真实的。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充分考虑了GB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于2011年4月20日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自2012年4月20日正式施行。GB7718-2011实施一年多来,茶叶作为食用农产品,有效的预包装茶叶标签管理,既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保障了茶叶行业健康发展,也达到茶叶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与此同时,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在茶叶生产加工环节和市场流通环节发现了预包装茶叶产品标签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将"开展食品标签标识问题专项整治"作为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为帮助茶叶企业正确使用产品标签,作者将预包装茶叶标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梳理,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供茶叶企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茶叶企业 产品标签 《食品安全法》 食品生产企业 消费者权益 产品信息 安全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茶叶中铅含量现状及几点建议 被引量:23
20
作者 石元值 吴洵 《茶叶》 2000年第3期128-12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不同地区茶叶铅含量的大致情况 ,指出我国茶叶中铅超标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但从茶叶中铅的浸出率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茶叶中其铅含量还不至于会对人体构成很大的毒害作用。应放心喝茶。...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不同地区茶叶铅含量的大致情况 ,指出我国茶叶中铅超标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但从茶叶中铅的浸出率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茶叶中其铅含量还不至于会对人体构成很大的毒害作用。应放心喝茶。当前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需弄清茶园中铅污染的来源 ,并通过有效途径来控制茶叶中的铅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含铅量 中国 铅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