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布氏杆菌BP26蛋白和OMP31蛋白作为间接ELISA诊断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伟业 王淑杰 +6 位作者 王永 胡森 王清华 辛九庆 佟有恩 黄克和 步志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8-521,582,共5页
目的传统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方法因其抗原构成复杂,存在较严重的交叉免疫反应性,导致结果判定困难。BP26及OMP31分别为布氏杆菌细胞周质蛋白及外膜蛋白,在感染牛、绵羊、山羊、犬和人类均为优势免疫原,且在抗原性上具有较好的布氏杆菌种... 目的传统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方法因其抗原构成复杂,存在较严重的交叉免疫反应性,导致结果判定困难。BP26及OMP31分别为布氏杆菌细胞周质蛋白及外膜蛋白,在感染牛、绵羊、山羊、犬和人类均为优势免疫原,且在抗原性上具有较好的布氏杆菌种属特异性。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BP26和OMP3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以现地牛布氏杆菌普查检测血清100份为样本,与传统的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阳性率为15%(15/100);BP26包被抗原ELISA检测判为阳性的12个样本中有11为试管凝集反应阳性,相对阳性率为73.3%,二者阳性符合率为92%(11/12);而采用OMP31为包被抗原,阳性检出率为0(图5)。结论被检测区域阳性牛主要感染布氏杆菌为牛种布氏杆菌(B.abortus天然缺失OMP31基因);BP26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牛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BP26 OMP31 间接ELISA 试管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3株日本脑炎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永欣 符芳 +2 位作者 宋淑萍 李曦 吴东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8,共6页
从黑龙江省某3个猪场采集疑似为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病、死猪的脏器以及全血,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蚀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形态,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 从黑龙江省某3个猪场采集疑似为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病、死猪的脏器以及全血,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蚀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形态,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胞质内呈现不同强度的绿色荧光信号;电镜下的病毒粒子为40-60nm的球型粒子;PCR检测为日本脑炎病毒阳性。通过对3株分离株腑扩增序列比较,此3株分离株为基因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V 蚀斑 间接免疫荧光 电镜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KBV和APV病毒RT-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婷 姚军 +2 位作者 兰文升 温建新 王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根据蜜蜂克什米尔病毒(Kashmirbeevirus,KBV)和急性麻痹病毒(Acuteparalysisvirus,APV)的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参照DonStoltz报道的引物KBV1、KBV2,美国农业部提供的引物DC62F、DC682R,对美国农业部惠赠的标准KBV和APV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 根据蜜蜂克什米尔病毒(Kashmirbeevirus,KBV)和急性麻痹病毒(Acuteparalysisvirus,APV)的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参照DonStoltz报道的引物KBV1、KBV2,美国农业部提供的引物DC62F、DC682R,对美国农业部惠赠的标准KBV和APV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以及2001-2002年收集到的中国21个省市的180份疑似KBV和APV病蜂RNA聚合酶基因片段进行RT-PCR。对以KBV1、KBV2和DC62F、DC682R为引物扩增出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进行克隆、转化,并对克隆结果测序,证明其可靠性。建立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蜜蜂KBV和APV病毒的技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检测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蜜蜂群中未发现KBV和APV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检测技术 蜜蜂克什米尔病毒 蜜蜂急性麻痹病毒 口岸检疫 成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免疫电镜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继科 刘长明 +4 位作者 马思奇 王明 魏凤祥 于文涛 周金法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2期22-25,共4页
应用改进的直接免疫电镜技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了诊断的研究.结果,TGEV H 株与美国 M 株及日本 TO_(163)株抗血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 PED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PEDV CV_(777)株与吉林株、四川江游... 应用改进的直接免疫电镜技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了诊断的研究.结果,TGEV H 株与美国 M 株及日本 TO_(163)株抗血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 PED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PEDV CV_(777)株与吉林株、四川江游株及 PEDV CV_(777)抗血清均有交叉反应,而与 TGE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方法具有简便、直观、快速和定性准确等优点,可作为鉴别诊断 TGEV 与 PEDV 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胃肠炎 病毒 电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氢氧化铝细胞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马思奇 王明 +1 位作者 冯力 李伟杰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6期23-27,共5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93.55%及76.34%,猪流行性腹泻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88.89%及90.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TGE、PED二联氢氧化铝灭活苗的研究。灭活前细胞毒毒价均为10^(7...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93.55%及76.34%,猪流行性腹泻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88.89%及90.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TGE、PED二联氢氧化铝灭活苗的研究。灭活前细胞毒毒价均为10^(7.0)-10^(7.5)TCID_50/0.3ml,主动免疫保护率:TGE100%、PED92%。被动免疫保护率:TCE87.9%、PED82.4%。免疫期6个月。疫苗保存期一年。田间试验保护率为92~9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氢氧化铝灭活苗 猪病 胃肠炎 腹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氏病强毒株感染鸡T细胞受体亚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一经 刘宝全 +3 位作者 李海滨 杨庆霞 刘胜旺 卢景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型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病毒 T细胞受体亚群 M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禽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序列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曦 于康震 +4 位作者 田国斌 唐秀英 邓国华 王秀荣 孟庆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1,共3页
10株中国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基因分析表明 ,这些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系。H9亚型分离株的HA1亚单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AIV分离株与 97香港禽类市场上分离到的毒株不同。中国分离株中在HA切割... 10株中国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基因分析表明 ,这些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系。H9亚型分离株的HA1亚单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AIV分离株与 97香港禽类市场上分离到的毒株不同。中国分离株中在HA切割位点上均未见到典型的高致病力毒株H5、H7所具有的一系列碱性氨基酸 ,其排列均为_PARSSGLF_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原在仔猪体内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训南 郭宝清 +2 位作者 司昌德 蔡雪辉 褚桂芳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5期47-49,共3页
试验共用8头30日龄无PRRS的断乳仔猪,人工滴鼻接种国内分离的PRRSV,隔离饲养25天迫杀,取内脏制成恒冷切片,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特异荧光细胞出现的频度,数量及荧光亮度以脾脏最为严重,依次... 试验共用8头30日龄无PRRS的断乳仔猪,人工滴鼻接种国内分离的PRRSV,隔离饲养25天迫杀,取内脏制成恒冷切片,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特异荧光细胞出现的频度,数量及荧光亮度以脾脏最为严重,依次是肾脏,肺脏,淋巴结,肝脏,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特异荧光的细胞有两类:一类是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肺气管及血管周围的浸润细胞中及增宽的肺泡隔内,脾边缘区,小梁两侧,滤泡的生发中心,淋巴结的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和淋巴索中,肝汇管区及窦内;另一类是各脏器中肿大、变圆、脱落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肾小球和肺,肾,肝,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血管和内皮细胞。特异荧光主要出现在这两大类细胞浆中,本文就PRRSV的定位与病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二者有密切相关性,并就本病病理发生做了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生殖呼吸综合症 病毒 抗原 体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新型垫料的研究Ⅰ.蒲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吸水、吸氨、保暖性能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洪岩 苍晶 +3 位作者 辛晓光 宋小华 南锡 张永江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29-234,共6页
蒲草表面光洁,质地柔软。通气组织蓬松,呈海绵状,约占据整个横切面的4/5.1g蒲草24L吸水4.08±0.08g,高于刨花(吸水量2.95±0.64g,P<0.05)和玉米棒芯(吸水量2.76±0.21g... 蒲草表面光洁,质地柔软。通气组织蓬松,呈海绵状,约占据整个横切面的4/5.1g蒲草24L吸水4.08±0.08g,高于刨花(吸水量2.95±0.64g,P<0.05)和玉米棒芯(吸水量2.76±0.21g,P<0.01)。贮放一年后蒲草吸水(吸水量4.35±0.25,P>0.05)性能不受影响。小鼠饲养实验结果,换笼后第4天及第7天蒲草垫料笼内氨浓度分别为7.38±0.72,14.10±0.67mg/m3,略低于刨花组(氨浓度分别为7.65±2.26,14.45±0.93mg/m3,P>0.05),显著低于玉米棒芯组(氨浓度分别为10.08±0.68,18.99±1.41mg/m3,P<0.01)。在室温14.4±2.1℃下,小鼠离巢5,10,15min后巢内余温分别为17.8±0.7,16.7±1.3,15.3±2.6℃,均略高于刨花组和玉米棒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垫料 蒲草 生物学特性 吸水 吸氨 保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DNA疫苗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建伟 赵晓岩 +4 位作者 杨建德 刘长军 李曦 田志军 徐宜为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5期9-12,共4页
扩增含MDV主要免疫基因(gB基因)的puc19质粒并制成DNA疫苗,分别以200μg和500μg总剂量肌注免疫雏鸡,1日龄和8日龄各免疫接种一次,第二次免疫后一周,进行强毒攻击。试验期间,对死亡鸡记录并剖检。试验期结束时(99日龄),所有存活鸡全部... 扩增含MDV主要免疫基因(gB基因)的puc19质粒并制成DNA疫苗,分别以200μg和500μg总剂量肌注免疫雏鸡,1日龄和8日龄各免疫接种一次,第二次免疫后一周,进行强毒攻击。试验期间,对死亡鸡记录并剖检。试验期结束时(99日龄),所有存活鸡全部迫杀剖检。结果显示,空白质粒对照组鸡的MD阳性率分别为84.62%(11/13),两组试验组鸡分别为15.38%(2/13)和23.08%,(3/13)。试验初步证明,MD DNA疫苗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马立克氏病 DNA 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MTT 比色分析法检测牛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康震 李节棠 +1 位作者 郑永辉 卢景良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3期27-31,52,共6页
以伴刀豆蛋白 A(Con A)活化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作应答细胞,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牛白细胞介素-2(IL-2)的各项参数作了系统探讨,首次建立了检测牛 IL-2的 MTT 比色分析法。结果表明,活化应答细胞时的细胞密度以2.5... 以伴刀豆蛋白 A(Con A)活化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作应答细胞,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牛白细胞介素-2(IL-2)的各项参数作了系统探讨,首次建立了检测牛 IL-2的 MTT 比色分析法。结果表明,活化应答细胞时的细胞密度以2.5~5×10~6个/ml、Con A 浓度以12.5μg/ml、活化时间以48~72小时为宜;MTT 比色分析的最适条件为:应答细胞密度1~2×10~5个/孔,α-甲基-D-甘露糖苷(α-mM)终浓度为12.5mg/ml,样品与应答细胞作用时间为36~48小时,MTT 用量为50μg/孔,MTT 作用时间为2.5小时,结果证明,本方法可检出少至390个活应答细胞、0.03个单位(U)的重组人 IL-2(rhIL-2)和2^(-5)稀释的含牛 IL-2培养上清.本方法避免了传统~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法的诸多不便,是一种方便、敏感、可靠和安全的牛IL-2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 IL-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流感病毒不同分离株实验感染SPF鸡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斌 王晓钧 +4 位作者 相文华 薛飞 赵立平 吕晓玲 沈荣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试验分别用马流感病毒吉林株、青海株和北京株人工感染SPF鸡,通过HI价测定、临床观察,病毒分离以及病理观察,证明马流感病毒可在SPF鸡体内激发短期的免疫应答,在各实质器官引起轻微的损害,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阴性。
关键词 流感病毒 不同分离株 感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与山羊关节炎一脑炎病毒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飞 相文华 沈荣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369,共5页
本实验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T)和免疫印迹试验(IBA)对实验感染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山羊血清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抗原以及实验感染CAEV的绵羊血清与OPPV抗原的交叉反应进行了研... 本实验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T)和免疫印迹试验(IBA)对实验感染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的山羊血清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抗原以及实验感染CAEV的绵羊血清与OPPV抗原的交叉反应进行了研究。4只接种OPPV的山羊中有一只山羊的血清可与CAEV琼扩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并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可识别CAEV的gp44、p35和p28。2只接种CAEV的绵羊中有一只绵羊的血清可与OPPV琼扩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并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可识别OPPV的gp44和p28。以上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OPPV与CAEV的抗原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对于OPPV通过山羊和CAEV通过绵羊的传代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对将来的免疫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进行性肺炎病毒 山羊 CAEV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油乳剂和蜂胶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莉 尹燕博 +3 位作者 崔尚金 简子健 邓普辉 刘尚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实验以肉用AA雏鸡和蛋用罗曼雏鸡为实验动物,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首次研究了甲壳素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油乳剂和蜂胶佐剂加以比较,以观察不同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佐剂的疫苗在肉鸡组... 本实验以肉用AA雏鸡和蛋用罗曼雏鸡为实验动物,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首次研究了甲壳素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油乳剂和蜂胶佐剂加以比较,以观察不同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佐剂的疫苗在肉鸡组免疫后5~10d,蛋鸡组免疫后5~15d,甲壳素疫苗组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在肉鸡组免疫后15~37d,蛋鸡组免疫后22~50d,油乳剂疫苗组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用三种不同佐剂的疫苗免疫后,肉鸡和蛋鸡甲壳素疫苗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细胞免疫 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殿军 郭鑫 +4 位作者 梁荣 闫丽辉 刘培欣 闵平 陈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84-,共1页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NDV基因组为单股不分节RNA,编码六种病毒结构蛋白,其中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构成囊膜外表面的纤突,是NDV的功能性糖蛋白,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由于NDV只有一种血清型,对NDV不同毒株的差异性分析只能采用毒力、蚀斑形成能力测定等功能性试验来进行,但分型要么太细,无规律可循;要么过于粗放,无流行病学意义,使得NDV流行病学研究一直难以突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病毒遗传变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发现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疾病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形成了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这样一门崭新学科,也为ND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已有研究表明,NDV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NDV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N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系统发育进化树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关节炎三联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秀英 王立南 王立滨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2年第3期10-15,共6页
用接种新城疫病毒克隆3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株(或M株)和病毒性关节炎病毒S-1133株的含毒鸡胚尿液制成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本苗接种于3~4周龄鸡和成鸡后10天产生免疫力。保护率达90~100%。免疫期达5个月以上。自1983~1991年... 用接种新城疫病毒克隆3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株(或M株)和病毒性关节炎病毒S-1133株的含毒鸡胚尿液制成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本苗接种于3~4周龄鸡和成鸡后10天产生免疫力。保护率达90~100%。免疫期达5个月以上。自1983~1991年,用本苗在黑龙江、广东、辽宁、山东、广西、浙江、河北、吉林等16个省免疫接种26万余只鸡。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三联油乳剂 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我国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庆虎 黄骏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6期59-61,共3页
猪伪征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死亡率几乎100%。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发达国家已将本病列为... 猪伪征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死亡率几乎100%。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发达国家已将本病列为重点防制疾病之一。我国目前也有许多省(市)有关于发生猪Pr的报道,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伪狂犬病 流行 诊断 分子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ot-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晶 何兆忠 +1 位作者 刘祥 张永久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6期31-32,共2页
以鸽抗鸡劳氏肉瘤病毒(RSV)血清IgG作为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的双抗体夹心法Dot-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其特异性及敏感性与澳大利亚ELISA(用兔抗AMV-P_(27)血清IgG作为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相同。可用以检测卵清中禽白血病病毒抗原... 以鸽抗鸡劳氏肉瘤病毒(RSV)血清IgG作为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的双抗体夹心法Dot-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其特异性及敏感性与澳大利亚ELISA(用兔抗AMV-P_(27)血清IgG作为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相同。可用以检测卵清中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及用鸡胚或鸡胚细胞生产的各种疫苗中污染的禽白血病病毒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病毒 抗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朝阳 杨奇伟 武志强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4年第5期35-37,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经标准化后,检测SPF鸡血清IBV感染鸡血清以及野外样品的结果表明,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标准化的实现主要通过抗原冻干和鸡红细胞醛化,从而取得较...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经标准化后,检测SPF鸡血清IBV感染鸡血清以及野外样品的结果表明,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标准化的实现主要通过抗原冻干和鸡红细胞醛化,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 支气管炎 血凝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霍龙飞 毕丁仁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从湖北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致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_(78),占待检件的37.4%,2株为O_(68)/138,占待检株的... 从湖北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致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_(78),占待检件的37.4%,2株为O_(68)/138,占待检株的9.1%,O_2、O_7、O_(11)、O_(20)、O_(57)、O_(60)、O_(147),各一株,5株未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大肠杆菌 致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