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指山猪8种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冠彧 周汉林 +3 位作者 王东劲 曾鸿普 孙卫平 马月辉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采用Q-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五指山猪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肌肉、胃脏和小肠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IGF2基因在8种组... 采用Q-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五指山猪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肌肉、胃脏和小肠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IGF2基因在8种组织中的表达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各组织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50龄时表达量最低,差异显著(P<0.01);(2)IGFBP3基因在心脏、肺、脾脏、肾脏、肠、胃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规律相似:即从30~150日龄,依次递减;而肝脏和肌肉mRNA表达从30日龄开始上升,肝脏在90日龄达最高,肌肉在60日龄时达最高,随后二者开始下降,在150日龄时达最低水平。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五指山猪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为深入研究五指山猪生长发育及矮小性状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荧光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6 位作者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梁建光 王光文 袁耀明 李发弟 《中国奶牛》 2008年第7期21-24,共4页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畜牧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奶牛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采食量、消化率、血液激素水平、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目前抗热...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畜牧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奶牛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采食量、消化率、血液激素水平、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目前抗热应激的主要措施。未来对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热应激奶牛营养的需求和调节机制、能量分配机制、耐热品种和个体的选择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生产性能 生理指标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黄牛的历史谈现代黄牛的选育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雅春 陈幼春 张沅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素以历史悠久、动物遗传资源丰富而著称。本文把中国黄牛作为一个整体,透过其选育的历史线索,评述中国黄牛在过去的数千年间经历的从肉用到役用的历史选育过程;通过与现代育种理论体系比较,剖析黄牛历史选育过程中的目标、手段和组... 中国素以历史悠久、动物遗传资源丰富而著称。本文把中国黄牛作为一个整体,透过其选育的历史线索,评述中国黄牛在过去的数千年间经历的从肉用到役用的历史选育过程;通过与现代育种理论体系比较,剖析黄牛历史选育过程中的目标、手段和组织,理性认识黄牛的历史选育效率,以助深入理解高效动物育种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为我国现代黄牛的选育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历史 育种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饲料和营养研究最新进展与动态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克斌 《猪业科学》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关键词 猪饲料 营养 食品安全事件 疫病控制 养猪业 供求关系 散养户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院黑鸡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丹萍 韩建林 +1 位作者 吴震洋 黎纯 《家禽科学》 2021年第1期49-51,57,共4页
旧院黑鸡是四川省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具有不可复制性。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NA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应用在旧院黑鸡的遗传资源挖掘、分子育种、保护及开发等方面,对于... 旧院黑鸡是四川省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具有不可复制性。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NA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应用在旧院黑鸡的遗传资源挖掘、分子育种、保护及开发等方面,对于揭示旧院黑鸡的起源、进化和种质特性,挖掘旧院黑鸡品种本身存在的优良价值和特色性状基因,培育特色、优质新品种和配套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院黑鸡 分子遗传多样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福牛肉质分析及食用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青宝 布仁朝格图 +2 位作者 斯青 扎西卓玛 孙宝忠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4-4,共1页
目的:对柴达木黄牛和柴达木福牛的肉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方法:对柴达木黄牛和柴达木福牛的肉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柴达木福牛作为牦牛远缘轮回种间杂交技术生产的独具高原商品肉牛,... 目的:对柴达木黄牛和柴达木福牛的肉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方法:对柴达木黄牛和柴达木福牛的肉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柴达木福牛作为牦牛远缘轮回种间杂交技术生产的独具高原商品肉牛,其食用品质、氨基酸含量和评分优于牦牛,但脂肪酸组成方面劣于牦牛,但与尕力巴牛相比,柴达木福牛肉质较优质。结论:柴达木福牛的安全性符合《绿色食品肉与肉制品》中对畜肉的要求,整体食用品位高档,可作为高档西餐烹调原料,而且在高档中餐与营养食品开发方面也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黄牛 肉质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8 位作者 李发弟 卜登攀 霍小凯 郭同军 魏宏阳 周凌云 梁建光 王光文 袁耀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研究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1.5%和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 研究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采食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1.5%和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1.5%与3%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乳脂和总固体产量,3%脂肪组显著高于1.5%脂肪组和对照组(P〈0.05),1.5%脂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饱和脂肪酸对DMI无影响,净能和粗脂肪采食量随脂肪添加量而呈线性增加(P〈0.01)。3%和1.5%脂肪组分别比对照组净能转化率提高5.69%和6.04%;粗蛋白转化率分别提高8.48%和6.20%,体重和体况三组间无差异。血液中NEFA含量,3%脂肪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胆固醇、BHBA、胰岛素三组间无差异。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维持能量平衡,对能量代谢、采食量、体重和体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能量代谢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密度对黄羽优质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黄保华 石天虹 +4 位作者 刘雪兰 魏祥法 井庆川 刘辉 陈继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鲁禽Ⅰ号麻鸡公雏饲养至2周龄,选取体重均匀的健康鸡1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研究饲养密度(SD)对黄羽优质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1、2、3、4组SD分别为10、15、20、25只/m2。饲料营养按照《鸡的饲养标准(NY... 鲁禽Ⅰ号麻鸡公雏饲养至2周龄,选取体重均匀的健康鸡1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研究饲养密度(SD)对黄羽优质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1、2、3、4组SD分别为10、15、20、25只/m2。饲料营养按照《鸡的饲养标准(NY/T33—2004)》黄羽肉仔鸡营养需要配制,常规饲养管理和免疫,每周测定体重、耗料,8周龄屠宰。结果如下:①3、4、5、6周龄的体重(BW)和每周体增重(BWG)差异不显著(P>0.05),但自5周龄开始,第1组体重有大于其它各组的趋势;8周龄体重(BW8)和7~8周龄体增重(BWG7~8)第1组显著大于第4组(P<0.05),和2、3组差异不显著,而且BW8和BWG7~8与SD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②3、4周耗料量(FI)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5周的FI第1组显著大于其它各组(P<0.05),6周的FI第1组显著大于第4组(P<0.05),和2、3组差异不显著;3~6周龄耗料量(FI3~6)和SD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7~8周龄耗料量(FI7~8)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3、4、5、6周的料重比(FI/BWG)各组差异不显著,但3~6周龄FI/BWG随SD增大显著降低,和SD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5);7~8周龄FI/BWG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8周龄屠宰率、腹脂率、胸肉水分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腿肉水分含量、胸肉和腿肉肌内脂肪组间有显著差异,且和SD有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P<0.05)。⑤综合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指标,本试验中6周龄之前第4组的饲养密度(25只/m2)最适宜;7~8周龄以第3组的饲养密度(20只/m2)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密度 优质肉鸡 生产性能 屠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卜登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高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55 d左右的泌乳高峰期奶牛30头,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按照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将奶牛分为对照组(C)、高精料组(HC)和饱和脂肪酸组(FA),分别饲喂以... 为研究高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55 d左右的泌乳高峰期奶牛30头,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原则,按照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将奶牛分为对照组(C)、高精料组(HC)和饱和脂肪酸组(FA),分别饲喂以干物质为基础含精料40%,60%和40%添加3%饱和脂肪酸的等蛋白日粮。结果 HC组产奶量(26.53±3.72)kg/d和FA组产奶量(26.98±3.36)kg/d显著高于C组(24.43±2.63)kg/d。FA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HC组(P≤0.05),HC组有低于C组的趋势(P=0.15)。FA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HC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FA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HC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FA组(P≤0.05)、F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HC组(P≤0.05)、HC组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C组(P≤0.05)、各组间共轭亚油酸(10c12t CL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为饲喂高精料日粮能够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增加乳脂中中链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产奶量、增加乳脂率、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饱和脂肪酸 精料 生产性能 乳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水平和免疫应激处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慕俊 赵桂苹 +1 位作者 郑麦青 罗永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2,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免疫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设计,270只19周龄健康来航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其中,3个日粮VE水平分别为0、40和100IU/kg,3种免疫应激方式分别为不注射、肌注生理...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免疫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设计,270只19周龄健康来航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其中,3个日粮VE水平分别为0、40和100IU/kg,3种免疫应激方式分别为不注射、肌注生理盐水和肌注减蛋综合症疫苗。结果表明:VE对免疫应激给鸡群生产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部分缓解作用,在免疫应激状态下,鸡群对于VE的营养需求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蛋鸡 生产性能 免疫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分子标记鉴定紫花苜蓿品种的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涛 杨青川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以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ChongmuNo.1)为研究材料,通过对RAPD-PCR反应退火温度、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Taq聚合酶、Mg2+、dNTP、引物用量的梯度处理,分别对各项单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37℃,总反应体积25μ... 以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ChongmuNo.1)为研究材料,通过对RAPD-PCR反应退火温度、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Taq聚合酶、Mg2+、dNTP、引物用量的梯度处理,分别对各项单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37℃,总反应体积25μl时,各反应物适宜用量为模板DNA80ng,Taq聚合酶1.5U,Mg2+6.25×10-5mmol,dNTP0.3×10-5mmol,随机引物0.4×10-5mmol,缓冲液KCl1.25×10-3mmol,扩增结果清晰、稳定,并且在不同实验室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鉴定 RAPD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呼吸、体温和能量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卜登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77,82,共5页
为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呼吸、体温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0)、1.5%(SFA1.5)和3%(SFA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 为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呼吸、体温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0)、1.5%(SFA1.5)和3%(SFA3)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和干物质含量(P<0.05),降低14:00牛的直肠温度(P<0.05),但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添加量对14:00奶牛的直肠温度的效应呈显著的二次关系(P<0.05),呼吸频率试验牛之间差异不显著。SFA0、SFA1.5和SFA3.0组的能量平衡分别为1.49 Mcal/d、0.27 Mcal/d和1.22 Mcal/d,差异不显著。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降低了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日高温时间的体温,对呼吸频率和能量平衡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饱和脂肪酸 直肠温度 呼吸频率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水平和应激处理对雏鸡血清AI、ND抗体滴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慕俊 赵桂苹 +1 位作者 郑麦青 罗永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应激处理对雏鸡血清AI、ND抗体滴度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3个日粮处理,3个免疫应激处理,共9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共计540只鸡。三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VE=0)、添加VE=40IU/kg和添加VE...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应激处理对雏鸡血清AI、ND抗体滴度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3个日粮处理,3个免疫应激处理,共9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共计540只鸡。三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VE=0)、添加VE=40IU/kg和添加VE=100IU/kg。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随着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提高,AI、ND抗体滴度显著提高;11日龄首免IBD、47日龄LPS应激雏鸡应激反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免疫应激 蛋鸡 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批次化生产研发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俊杰 王栋 +2 位作者 刘彦 翁士乔 田见晖 《猪业科学》 2021年第5期48-52,4,共6页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其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我国目前研发、应用情况,以期提高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批次化生产 定时输精 同期分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联合育种方案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玉民 李俊雅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8-9,共2页
我国养牛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步形成了肉牛产业体系的雏形,人均牛肉占有量约5kg,牛肉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消费群体不可或缺的肉食品。品种是制约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子,由于我国肉牛业的基础薄弱,加之肉牛自身的... 我国养牛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步形成了肉牛产业体系的雏形,人均牛肉占有量约5kg,牛肉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消费群体不可或缺的肉食品。品种是制约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子,由于我国肉牛业的基础薄弱,加之肉牛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现有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使肉牛育种工作极其艰难。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肉牛育种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组织形式——联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育种方案 生产组织形式 设计 生物学特性 产业体系 消费群体 大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丹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59-360,共2页
介绍农业科研院所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为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农业科研院所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五指山猪近交系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17
作者 岳文瑛 常洁 冯书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为了解不同因素对表皮干细胞(ESCs)分离培养的影响,以五指山猪近交系的耳组织为材料,分别从不同日龄猪、不同胶原、条件培养液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方面对ESCs分离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ESCs所占表皮细胞约10%的比例,4日龄组... 为了解不同因素对表皮干细胞(ESCs)分离培养的影响,以五指山猪近交系的耳组织为材料,分别从不同日龄猪、不同胶原、条件培养液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方面对ESCs分离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ESCs所占表皮细胞约10%的比例,4日龄组和1月龄组适宜作为分离纯化表皮干细胞的材料;Ⅰ型胶原不适宜作为筛选表皮干细胞的基质;在没有饲养层的条件下,表皮干细胞的培养必须添加条件培养基;添加EGF对ESCs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EGF各浓度之间影响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条件培养液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热习服对肉鸡后期热暴露肛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任洪涛 顾宪红 张光勤 《家禽科学》 2009年第8期13-15,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5d雏鸡经过热习服处理(温度39.0℃,RH60%,24h)在生长后期第4、5、6周龄遭受3周的35.2℃(高温)和37.6℃(极端高温)的热暴露,对肉鸡肛温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热习服提高了机体的肛温,可能提高了对后期高温热... 本试验研究了5d雏鸡经过热习服处理(温度39.0℃,RH60%,24h)在生长后期第4、5、6周龄遭受3周的35.2℃(高温)和37.6℃(极端高温)的热暴露,对肉鸡肛温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热习服提高了机体的肛温,可能提高了对后期高温热应激的热耐受阈值;早期热习服能通过有效调节机体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等生化反应能力而提高对高温环境的耐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热习服 肉鸡 热暴露 体温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级性状在奶牛育种中的应用
19
作者 范大有 许尚忠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13-116,共4页
次级形状是指那些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的性状,按作用主要分为四类:繁殖性状、体型性状、健康性状和生产效率性状。长期以来对奶牛的育种主要着重于提高主生产性状,而对次级形状较少直接选择。从而造成了牛机体发育不平衡,导致使用年限缩... 次级形状是指那些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的性状,按作用主要分为四类:繁殖性状、体型性状、健康性状和生产效率性状。长期以来对奶牛的育种主要着重于提高主生产性状,而对次级形状较少直接选择。从而造成了牛机体发育不平衡,导致使用年限缩短,抗病力及繁殖力低下等缺陷,影响奶牛育种进程。因此,次级性状在奶牛育种中的利用成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性状 奶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饲料能量及饲料能量的合理利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克斌 《猪业科学》 2013年第8期72-73,共2页
猪饲料能量的重要性往往被养猪人忽视。养猪人通常将注意力放在饲料添加剂和氨基酸等方面,有关猪饲料能量的研究和报道少之又少。而实际上,猪饲料能量非常重要。忽略了能量,其他所有养分就失去了基础。
关键词 能量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