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和减缓对策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文能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对中国农业氧化亚氮的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某些减缓排放对策。我国农业氧化亚氮年排放量呈增加趋势,约占全球年总排放量的1-1.5%。在农业氧化亚氮三大排放源中,土壤源占我国农业氧化亚氮年排放量的7... 本文对中国农业氧化亚氮的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某些减缓排放对策。我国农业氧化亚氮年排放量呈增加趋势,约占全球年总排放量的1-1.5%。在农业氧化亚氮三大排放源中,土壤源占我国农业氧化亚氮年排放量的72%左右,生物质燃烧和化肥分解各占11%和17%。到2000年和2030年,总排放量将增至0.1280TgN_2o-N/年和0.1443TgN_2O-N/年。文中对生物燃烧和化肥分解二大源提出了减缓对策,并进行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量 减缓对策 一氧化二氮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新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群英 林而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0-13,共4页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V3(DecisionSupportSystemforA-grotech-nologyTransfer)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作物生产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其前代版本DSSATV2....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V3(DecisionSupportSystemforA-grotech-nologyTransfer)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作物生产管理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其前代版本DSSATV2.1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完善的功能。作者以近年来对DSSAT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决策支持系统 DSSAT 作物模型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农业、气候变化与有害生物持续治理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淑华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2期92-96,共5页
21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首先将面临着对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增加。要达到粮食稳定和人类的需求量,其制约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气候变化、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对持续农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持续农业 气候变化 虫害 农业发展 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减排温室气体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22
4
作者 Zhang Houxuan(Agrometerology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Beijing,100081)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是影响今后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状况,研究了农业减排温室气体的各种可能途径,并初步分析了各种途径的减排潜...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是影响今后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状况,研究了农业减排温室气体的各种可能途径,并初步分析了各种途径的减排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农业 环境保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与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修兰 徐师华 李佑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2-66,共5页
介绍了一种植物群体光合速率测量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测量和计算方法。该装置采用半封闭式测量系统,借助CO_2红外气体分析仪,可连续控制、测量植物群体在同化箱中因光合作用而引起的CO_2浓度变化,测量范围0~1000 ppm,灵敏度2 ppm... 介绍了一种植物群体光合速率测量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测量和计算方法。该装置采用半封闭式测量系统,借助CO_2红外气体分析仪,可连续控制、测量植物群体在同化箱中因光合作用而引起的CO_2浓度变化,测量范围0~1000 ppm,灵敏度2 ppm。利用该装置测定了小麦、玉米、大豆、白菜等在不同CO_2浓度水平下的光合速率,并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群体 光合作用 测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和药剂除冰核细菌防御玉米霜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福在 赵廷昌 +4 位作者 牟丰盛 安建勇 郭尚 孙振 孙忠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用药剂和生防菌防除玉米成株期上的冰核细菌,可以达到减轻或控制玉米霜冻危害的目的。在-4℃发生霜冻的条件下,所述3种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霜效果,其防效顺序为:防霜剂1号(54.94%)>抗霜素+SR01006生防菌(33.63%)>抗霜素+壮丰优(2... 用药剂和生防菌防除玉米成株期上的冰核细菌,可以达到减轻或控制玉米霜冻危害的目的。在-4℃发生霜冻的条件下,所述3种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霜效果,其防效顺序为:防霜剂1号(54.94%)>抗霜素+SR01006生防菌(33.63%)>抗霜素+壮丰优(22.35%),即防霜剂1号防效最显著,它既能杀灭INA细菌,又能破坏冰核活性物质(冰蛋白),是一种无公害、杀菌谱广的新型杀菌剂,具有良好的防霜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活性细菌 玉米霜冻 防霜生防菌 防霜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初生根、次生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冯广龙 罗远培 +1 位作者 杨培岭 刘建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8-704,共7页
1993~1994年冬小麦管栽水分试验结果表明,初生根与次生根生长量、数量及分枝能力基本与土体水量呈正相关,胁迫程度愈深,受抑程度愈大。初生根特别是一、二次根及其分枝数具有很强抗逆能力,水量愈大,三、四次根数愈多。次生根尤其是其... 1993~1994年冬小麦管栽水分试验结果表明,初生根与次生根生长量、数量及分枝能力基本与土体水量呈正相关,胁迫程度愈深,受抑程度愈大。初生根特别是一、二次根及其分枝数具有很强抗逆能力,水量愈大,三、四次根数愈多。次生根尤其是其数量对土水环境极为敏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0%时,受到严重抑制。胁迫后复水,使初生根三次根数量增加,根系活性延长,对次生根的激励作用更大。前期胁迫愈严重,促进效果愈明显。初生根细长,一直发挥着重要功能,冬前根系功能主要由它完成。次生根粗短,数量大,需消耗较多物质和能量,通过促根实现增产应慎重。起身到抽穗阶段,特别是孕穗期为水分对根系调控效果最佳时期,田间持水量60%可视为调控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根 次生根 土壤水分 冬小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壮早丰避霜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永山 董哲生 +1 位作者 张建诚 孙忠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16-320,共5页
经过 3年田间试验与示范 ,研制出棉花促早避霜剂—壮早丰 (配方编号 :97BS8)。棉花系统喷施壮早丰后 ,棉株株高降低 9.89%~ 2 2 .58% ,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缩短 ,棉花株型紧凑 ,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内围铃增多 ,单株铃数和... 经过 3年田间试验与示范 ,研制出棉花促早避霜剂—壮早丰 (配方编号 :97BS8)。棉花系统喷施壮早丰后 ,棉株株高降低 9.89%~ 2 2 .58% ,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缩短 ,棉花株型紧凑 ,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内围铃增多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皮棉比对照增产 5.4%~ 1 7.93% ,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霜剂 壮早丰 棉花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防止玉米霜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福在 朱红 +5 位作者 何礼远 何维勋 冯玉香 徐光云 王玉强 王树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29,共6页
检测结果表明,青冈县育苗玉米上普遍存在着冰核细菌,并以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占绝对优势,它是诱发和加重当地玉米霜害的关键因素。经人工霜箱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霜冻叶温为—5~—3.1℃时,抗霜剂1号和抗霜素1号防止玉米... 检测结果表明,青冈县育苗玉米上普遍存在着冰核细菌,并以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占绝对优势,它是诱发和加重当地玉米霜害的关键因素。经人工霜箱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霜冻叶温为—5~—3.1℃时,抗霜剂1号和抗霜素1号防止玉米霜冻效果分别为49~94%和49~90%,防效显著,有一定应用价值。结果证明,用药剂防除冰核细菌减轻农作物霜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霜冻 药剂 防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缓稻田甲烷排放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玉娥 林而达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1995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介绍了有关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技术,其中包括稻田中的水分管理、肥科管理、品种选择及甲烷抑制剂。
关键词 甲烷 排放 稻田 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异对新疆棉花产量影响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学标 李玉娥 王延琴 《中国棉花》 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
利用 GIS对新疆 1 995年和 1 996年的棉花单产分布及其差异进行显示和分析表明 ,正常年新疆棉花高产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沿。新疆棉区不同区域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异趋势不同 ,因而对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与 1 995年相比 ,1 996年南疆减产 ,... 利用 GIS对新疆 1 995年和 1 996年的棉花单产分布及其差异进行显示和分析表明 ,正常年新疆棉花高产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沿。新疆棉区不同区域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异趋势不同 ,因而对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与 1 995年相比 ,1 996年南疆减产 ,北疆增产。减产中心为阿瓦提和阿克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棉花 产量 气候变异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避霜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安建勇 孙振 +2 位作者 郭尚 范向斌 孙忠富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通过研究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生育期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筛选出 2种较理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壮丰灵和健壮素。试验结果表明 ,经喷施这两种调节剂后 ,玉米植株降低 5 0 cm左右 ,可有效防止倒伏 ,并使成熟期提早 5 d左... 通过研究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生育期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筛选出 2种较理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壮丰灵和健壮素。试验结果表明 ,经喷施这两种调节剂后 ,玉米植株降低 5 0 cm左右 ,可有效防止倒伏 ,并使成熟期提早 5 d左右 ,产量增加 1 5 % ,与 ck达到显著差异 ,对于玉米躲避霜冻多发区的早霜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避霜 早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地与播种深度对苜蓿出苗率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庆锁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关键词 苜蓿 出苗率 土壤质地 播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水稻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淑华 《灾害学》 CSCD 1995年第2期43-47,共5页
气候变化对水稻虫害的影响李淑华(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将会对水稻害虫的繁殖代数、越冬界限、迁飞规律等生态学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害虫在田间的危害时间延长,发生程... 气候变化对水稻虫害的影响李淑华(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将会对水稻害虫的繁殖代数、越冬界限、迁飞规律等生态学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害虫在田间的危害时间延长,发生程度加重的趋势,应引起广泛的重视。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稻飞虱 水稻 虫害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偏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尚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4,共5页
根据“八五”期间寿阳旱农试区以无肥、低肥、中肥、高肥和超高肥为基本处理的玉米、谷子和大豆作物的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田区定位试验和控制水分条件下的辅助试验,认为:(1)1992~1994年,上述三作物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高肥... 根据“八五”期间寿阳旱农试区以无肥、低肥、中肥、高肥和超高肥为基本处理的玉米、谷子和大豆作物的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田区定位试验和控制水分条件下的辅助试验,认为:(1)1992~1994年,上述三作物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高肥区,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现抛物线关系;(2)三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水分满足率的提高而增大,它们之间大致遵循对数曲线变化。根据试验资料,拟合了潜在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满足率的经验式,并依此建立了适用于半湿润偏旱区的作物水分生产潜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水分生产潜力 半湿润偏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郊区中熟玉米与晚播小麦种植制度浅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延年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7,共1页
北京郊区气温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4531.2℃,属于一季有余,二季不足地区。8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了小麦玉米两茬连作,小麦秋分前后适时播种,把夏玉米的生育期压缩在6月20日~9月20日,其活动积温多年平均为2250℃左右,只能满足京黄113一... 北京郊区气温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4531.2℃,属于一季有余,二季不足地区。8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了小麦玉米两茬连作,小麦秋分前后适时播种,把夏玉米的生育期压缩在6月20日~9月20日,其活动积温多年平均为2250℃左右,只能满足京黄113一类早熟品种需要。京早7号需2350~2400℃积温,大面积推广后每年都有部分面积不同程度的砍青。近年来,掖单4号等中熟品种面积扩大,生育期更长,正常成熟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探索京郊粮食作物的增产途径,出现了晚播小麦与中熟玉米种植制度。1990年秋季,晚播麦达120~130万亩。根据试验资料,对此进行初步分析如下。一、玉米的收获适期据试验,玉米全生育期的干物质增长呈S型曲线变化,分成3个阶段。初期缓慢生长,中期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耕作制度 北京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条花泌蜜歉收年景气候类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厚瑄 梁诗魁 +1 位作者 吴杰 刘毅 《中国养蜂》 1993年第4期5-7,共3页
荆条是我国北方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其泌蜜量很不稳定,主要取决于花期气候条件,但与前期气候也有一定关系。本文分析了历年荆条泌蜜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得出了北京地区荆条泌蜜歉收年的两种主要气候型:花期低温多雨日型及前期高温花期... 荆条是我国北方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其泌蜜量很不稳定,主要取决于花期气候条件,但与前期气候也有一定关系。本文分析了历年荆条泌蜜产量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得出了北京地区荆条泌蜜歉收年的两种主要气候型:花期低温多雨日型及前期高温花期干旱型。后者发生的年份将可能会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 泌蜜 气候 养蜂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椴树泌蜜产量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厚瑄 苏燕 +1 位作者 梁诗魁 吴杰 《中国养蜂》 1991年第2期12-14,共3页
前言椴树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椴树蜜质地好味道佳,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蜜种。但是,椴树生长在山地自然林区,泌蜜产量很不稳定,给养蜂人员的转地放蜂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课题组人员多年深入东北林区,调查掌握了... 前言椴树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椴树蜜质地好味道佳,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蜜种。但是,椴树生长在山地自然林区,泌蜜产量很不稳定,给养蜂人员的转地放蜂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课题组人员多年深入东北林区,调查掌握了椴树开花泌蜜的规律,并研究出一种预报椴树蜜产量的新方法。经数年预报实践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 泌蜜 产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孵化厅出雏室水浴空气净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杨其长 刘以连 +1 位作者 周允将 王顺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该文以孵化厅出雏室的污染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测试基础上,以出雏时绒毛微粒作为出雏室污染控制因子,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出雏室空气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设计并试制了一套水浴空气净化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运行试验,得... 该文以孵化厅出雏室的污染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测试基础上,以出雏时绒毛微粒作为出雏室污染控制因子,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出雏室空气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设计并试制了一套水浴空气净化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运行试验,得出了系统净化绒毛和H_2S气体效率分别为81.93%和32.7%,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孵化厅及畜禽舍的空气净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厅 出雏室 水浴 空气净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旱地小麦生育规律特点及麦田水分供需平衡研究
20
作者 甘吉生 赵聚宝 梅旭荣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9-36,共8页
研究表明,在以干旱为主要特点的气候条件下,晋东南旱地冬小麦生育特点是幼苗期长、有效生长期短、穗分化期短、灌浆期短、成熟晚;冬前分蘖多,春生分蘖少,分蘖高早、两级分化早而快,分蘖成穗率低.旱地冬小麦耗水特点是幼苗期少,拔节后增... 研究表明,在以干旱为主要特点的气候条件下,晋东南旱地冬小麦生育特点是幼苗期长、有效生长期短、穗分化期短、灌浆期短、成熟晚;冬前分蘖多,春生分蘖少,分蘖高早、两级分化早而快,分蘖成穗率低.旱地冬小麦耗水特点是幼苗期少,拔节后增多,抽穗开花前后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麦田土壤水分供需不平衡,以拔节至灌浆期亏缺最严重,水分满足率仅50%左右,是开发小麦降水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旱地小麦耗水来源,幼苗期以降水为主,中后期以土壤供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生长发育 耗水规律 水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