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国际实践及对中国政策启示
1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62,共6页
数据建设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根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梳理了国际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笔者根据国... 数据建设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根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梳理了国际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笔者根据国际实践经验,对中国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风险管理 数据库建设 国际实践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监管当局 数据建设 政策启示 风险报告 金融机构 金融稳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0,共9页
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既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受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使用微观的行业信贷数据,从"机构记忆"假说视角出发,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在控制主观因素变量基础上,使用Panel-... 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既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受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使用微观的行业信贷数据,从"机构记忆"假说视角出发,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在控制主观因素变量基础上,使用Panel-VAR模型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者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教训",对信贷供给以控制导向为主。但是客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和资本充足率对不同行业信贷供给的影响各不相同,中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风险非常高,却吸收了大量银行信贷。因此,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要发挥其精准化调控特点,避免"一家有病、大家吃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供给 机构记忆假说 流动性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银行+期货”化解“三农”金融风险模式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0期49-53,共5页
"保险+期货"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具体来讲,论文认为"保险+期货"模式的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投保方的相关参与者成本高;第二,场外看跌期权的期权费高,交易对手风险高,保险公司盈... "保险+期货"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具体来讲,论文认为"保险+期货"模式的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投保方的相关参与者成本高;第二,场外看跌期权的期权费高,交易对手风险高,保险公司盈利有限。论文在"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银行+期货"运行模式,并认为"银行+期货"运行模式与"保险+期货"模式相比,有五个主要的优势。最后,论文就如何发展"银行+期货"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期货” “保险+期货” 金融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字金融助推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玉颖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8期21-26,共6页
数字化转型为当前商业银行第一经营战略。论文首先论述在中国整体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拥抱金融科技,才能保持竞争力,之后重点对两类数字金融服务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开发以及数字储蓄账户的设立,最后列举了商... 数字化转型为当前商业银行第一经营战略。论文首先论述在中国整体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拥抱金融科技,才能保持竞争力,之后重点对两类数字金融服务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开发以及数字储蓄账户的设立,最后列举了商业银行发展数字金融服务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服务 数字储蓄账户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下的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强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银行业竞争手段的所谓高端化,实质是落入了"营销管理陷阱",即从吸引潜在客户群体眼球、促销活动渲染,到推动优惠性销售活动进入高潮以结束营销终端。同一区域内多家银行因营销手段竞争而"劳民伤财",营销成本居高不... 银行业竞争手段的所谓高端化,实质是落入了"营销管理陷阱",即从吸引潜在客户群体眼球、促销活动渲染,到推动优惠性销售活动进入高潮以结束营销终端。同一区域内多家银行因营销手段竞争而"劳民伤财",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忽略了真正体现营销胜负的商业银行"内涵式"竞争。"十二五"规划关于在调整收入结构等政策性语言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政府的坚决态度,即把我国目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逐步转化为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因此各家银行必须吻合政府主导方向、符合"十二五"规划要求,提早关注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应对策略。本文就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与"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的结合点,进行扼要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管理 银行业 模式转变 经济增长 国民 增长模式 竞争手段 营销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标下的普惠金融之P2P借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1,共6页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P2P借贷的发展使得以往不在传统金融服务范围内的人群获得了现代金融服务。论文从普惠金融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现代P2P发展的推动因素,研究了P2P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贡献以及对P2...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金融。P2P借贷的发展使得以往不在传统金融服务范围内的人群获得了现代金融服务。论文从普惠金融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现代P2P发展的推动因素,研究了P2P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贡献以及对P2P平台的监管实践,最后提出,中国需依托P2P平台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P2P 借贷 鼠标 小额贷款公司 金融服务 合作模式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投资者能有效评估P2P借贷违约风险吗?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2,共10页
在P2P市场中,大量投资者都不具备专业知识,处在信息处理能力的“弱势”地位。将自变量分为代表投资者对借款人整体观点的变量和借款人历史信用表现的变量,实证分析表明,投资者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历史信用表现预测借款人违约概率,预测准确... 在P2P市场中,大量投资者都不具备专业知识,处在信息处理能力的“弱势”地位。将自变量分为代表投资者对借款人整体观点的变量和借款人历史信用表现的变量,实证分析表明,投资者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历史信用表现预测借款人违约概率,预测准确率会达到95%左右,且其准确性与市场整体对借款人违约概率的预测基本一致。这说明,即使是非专业投资者,也可以根据通俗易懂的借款人历史信用信息评估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不必关注专业投资者的具体看法。实证分析说明在P2P市场中,投资者教育势在必行,同时也从侧面证明P2P网贷能够有效地给之前排除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投资者提供参与金融投资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风险 P2P借贷 “弱势”投资者 金融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视角下拉丁美洲国家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实践经验借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9,共7页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视制度层面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征,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增强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拉丁美洲国家 金融体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赢模式”与“四农”“蓝海”战略——甘肃定西分行“马铃薯发展共赢模式”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利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9,共6页
目前,农业银行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了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行甘肃白银、平凉和定西等三家二级分行.并重点对定西分行支持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目前,农业银行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了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行甘肃白银、平凉和定西等三家二级分行.并重点对定西分行支持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定西 甘肃 共赢 “三农” 金融服务 商业运作 银行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满足“草根”金融需求对策研究——来自“人人贷”的启示
10
作者 宋玉颖 李亚飞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2,共7页
微型金融应作为反贫困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供给已经成为共识。其中,P2P平台的兴起为微型金融提供了市场交易载体,增进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论文使用"人人贷"平台海量个人借贷数据,探寻影响借款人在P2P市场中的表现的具体因素... 微型金融应作为反贫困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供给已经成为共识。其中,P2P平台的兴起为微型金融提供了市场交易载体,增进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论文使用"人人贷"平台海量个人借贷数据,探寻影响借款人在P2P市场中的表现的具体因素。基于P2P平台的实证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在P2P市场中,重要的是借款人的当前信用等级信息。在P2P市场中,过去表现好的借款人不一定获得更有利的条款,而过去表现不好的借款人也不一定具有劣势。论文的实证结果可以为金融机构发展微型金融、服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客户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借贷 借款人个人特征 借款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障碍 力求均衡——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非均衡的分析
11
作者 李秀茹 《农村金融研究》 2009年第4期75-77,共3页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性质特征和效率。其功能主要体现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约束和激励功能、协调经济的功能。具体包括: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部性;促进经济效率:界定权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制度供给 非均衡 农村金融体制 破障 农村金融体系 经济效率 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