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的解读及影响分析
1
作者 刘湘成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共2页
近年来,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扩张至近70万亿。与此同时,资管产品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期限错配、运作模式复杂、跨行业跨市场特征突出,交叉传... 近年来,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扩张至近70万亿。与此同时,资管产品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期限错配、运作模式复杂、跨行业跨市场特征突出,交叉传染风险不断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管理业务 流动性风险 刚性兑付 债权类资产 资产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润涛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1,共5页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倒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加强产品与投资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资产、负债平衡管理。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还要解...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倒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加强产品与投资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资产、负债平衡管理。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还要解决刚性兑付这一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提高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水平。论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理财风险的定价能力有待加强。最后,笔者提出了提高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市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财业务 商业银行 转型发展 资产管理市场 市场化水平 产品价格 事业部制改革 银行理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商业银行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柏 龙军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6,共5页
论文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时代背景,研判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并从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风险协作机制、选择优质信贷投放领域、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商业银行 协调联动机制 一体化发展 银行发展 协作机制 信贷投放 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理财的“资管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公晓晖 姜晓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全球的资产管理业迅发展,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这对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人们看到但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资管业的内核结构的脆弱性问题也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商业...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全球的资产管理业迅发展,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这对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人们看到但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资管业的内核结构的脆弱性问题也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商业银行理财脱胎于银行,但最终将"命定"于资管,论文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商业银行"大资管"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资 内核结构 资产管理 资产风险 优化路径 市场资产 无风险利率 投资策略 周期波动 投融资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化、科技化视角下的大型银行新兴业务体系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建忠 刘湘成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共5页
近几年来,金融市场化、科技化极大地改变了银行业务流程、业务体系和客户服务模式,甚至颠覆着"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尽管新兴业务发展迅速,但新兴业务组织体系总体上缺少顶层设计和主动推进的考虑,需要站在"供给侧"... 近几年来,金融市场化、科技化极大地改变了银行业务流程、业务体系和客户服务模式,甚至颠覆着"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尽管新兴业务发展迅速,但新兴业务组织体系总体上缺少顶层设计和主动推进的考虑,需要站在"供给侧"角度重新审视、设计银行的组织体系。论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化、科技化的分析研究,结合国际发展经验,主要从机制设计和组织体系上提出了我国大型银行新兴业务体系的重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业务 金融市场化 银行投资 银行业务流程 组织体系 业务体系 风险管理 架构体系 金融机构 市场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企业资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小元 蓝子淇 葛建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共12页
基于社会企业实证研究的薄弱现状以及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刚刚起步的实践,本文采用机会共创的观点,构建了机会共创行为与社会企业成长关系的理论逻辑,并考察了企业资源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 基于社会企业实证研究的薄弱现状以及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刚刚起步的实践,本文采用机会共创的观点,构建了机会共创行为与社会企业成长关系的理论逻辑,并考察了企业资源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企业资源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社会企业与客户的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企业与投资者的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并没有直接正向影响。进一步发现,企业资源对社会企业与投资者的机会共创行为和企业成长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共创行为 利益相关者 社会企业成长 企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