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何东锋 陈信波 +4 位作者 邓欣 龙松华 高原 王进 王玉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6-129,144,共5页
从6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8个扩增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18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资源遗传多态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条带529,其中多态性条带201,总的多态性百分率(PPB)为38.0%。用NTSYSpc(2.1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18... 从6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8个扩增稳定性较好的引物,对18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资源遗传多态性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条带529,其中多态性条带201,总的多态性百分率(PPB)为38.0%。用NTSYSpc(2.1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18个亚麻品种遗传距离为0.0469~0.1332之间,可分3大类,其中红木5号与匈牙利5号亲缘关系最近,ABYSSINIA(BROWN)和匈牙利5号遗传距离相差最显著,达到0.1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析 亚麻 亲缘关系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4 位作者 邱财生 龙松华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中国麻业科学》 2015年第6期322-329,共8页
亚麻是重要的多用途作物,其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我国是亚麻加工和产品出口大国,随着亚麻生产的发展,对优异亚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亚麻种质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推动亚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亚麻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我国... 亚麻是重要的多用途作物,其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我国是亚麻加工和产品出口大国,随着亚麻生产的发展,对优异亚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亚麻种质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推动亚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亚麻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我国亚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利用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亚麻种质资源创新和亚麻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种质资源 保存 评价与利用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不同生育时期大麻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4 位作者 龙松华 邱财生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95-399,共5页
为了探明水肥耦合对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2个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麻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大麻生物量和株高最大的分别为组别9(水45%,氮0.267 g/kg,磷0.100 g/kg,钾0.067 ... 为了探明水肥耦合对大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12个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麻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大麻生物量和株高最大的分别为组别9(水45%,氮0.267 g/kg,磷0.100 g/kg,钾0.067 g/kg)和组别7(水45%,氮0.133 g/kg,磷0.133 g/kg,钾0.100 g/kg)。水肥对大麻各生育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水效应>肥效应。在成熟期,对大麻生物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效应>氮效应>磷效应>钾效应,对株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水效应>磷效应>钾效应>氮效应。合理施肥能促进大麻对水分的利用,在保证施肥量的情况下要给大麻足够的水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水肥耦合 株高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分子标记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何东锋 陈信波 +2 位作者 高国赋 王进 王玉富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1-23,共3页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标记。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亚麻的研究,对亚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图谱构建及资源保护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要叙述了亚麻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标记。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亚麻的研究,对亚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图谱构建及资源保护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要叙述了亚麻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系普分析、种质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标记在亚麻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分子标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邓欣 邱财生 +4 位作者 陈信波 龙松华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540,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份亚麻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亚麻的生长特点,确定构成亚麻种子产量和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90%~64.58%,平...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份亚麻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亚麻的生长特点,确定构成亚麻种子产量和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90%~64.58%,平均变异系数为26.6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亚麻的种子产量与分枝数、分枝习性、单株茎重、蒴果数、茎粗、干茎制成率、分茎数、全生育日数、千粒重正相关,与工艺长度、出麻率及开花日数呈负相关,种子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分枝数、开花日数、分枝习性.亚麻的纤维产量与出麻率、株高、工艺长度、干茎制成率呈正相关,与抗倒性、全生育日数、蒴果数、分枝数成负相关,纤维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出麻率、株高、干茎制成率.研究表明本研究选用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可为亚麻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产量决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Actin1基因克隆及其在韧皮部纤维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雄风 喻春明 +5 位作者 唐守伟 朱爱国 王廷周 朱四元 刘建新 熊和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通过cDNA文库的PCR筛选法获得苎麻内源肌动蛋白基因片段,采用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中苎1号为材料,结合RACE技术获得了苎麻的Actin1蛋白编码基因(BnACTIN1)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665832,2009年8月1日公布),该基因全... 通过cDNA文库的PCR筛选法获得苎麻内源肌动蛋白基因片段,采用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中苎1号为材料,结合RACE技术获得了苎麻的Actin1蛋白编码基因(BnACTIN1)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665832,2009年8月1日公布),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1782bp,编码区长1134bp,编码377个氨基酸残基。Blastn分析表明,BnACTIN1基因与桑树(Morusalba:DQ785808)、蓖麻子(Ricinus communis:AY360221)、棉花(Gossypium hirsutum:AY305723-305736)等植物的肌动蛋白基因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棉花Actin蛋白家族AAP73451.1、AAP73457.1聚为一类,三者之间的亲源关系最近。建立荧光定量PCR体系,用18SrRNA和Histone3内参基因对表达水平均一化,分析BnACTIN1基因在苎麻纤维细胞伸长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株高97cm时最高,约为株高11、150和220cm时表达量的230倍以上,是株高47cm时期的20倍。本研究揭示的所获得BnACTIN1序列为苎麻的Actin1蛋白编码基因,其最高表达时期开始于纤维快速伸长时期,但稍早于纤维发育的高峰期,推测该基因可能与韧皮部纤维伸长过程中的肌细胞骨架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肌动蛋白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磁珠富集法分离亚麻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 被引量:16
7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5 位作者 龙松华 王孝纯 高原 何东锋 王进 王玉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99-2105,共7页
应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T)15与亚麻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捕获300~1500bp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富集微卫星序列的小片段插入文库。利用接头引物和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设计的引物VRV(CT)15... 应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T)15与亚麻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捕获300~1500bp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富集微卫星序列的小片段插入文库。利用接头引物和根据微卫星核心序列设计的引物VRV(CT)15使用PCR方法直接对文库筛选,从422个转化子中获得了104个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分析,获得了97个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的富集效率达到22.99%,PCR扩增筛选效率93.27%。对97个微卫星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中51个重复序列的两端序列高度相似,据其设计的特异引物对阳性克隆进行2次筛选,能淘汰相似度高的同类序列,提高筛选亚麻微卫星标记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微卫星 磁珠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进 陈信波 +5 位作者 高原 张彦红 龙松华 邓欣 何东锋 王玉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8-1473,共6页
以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栽培品种白花为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亚麻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CoAOMT1、4CL1、4CL2、COMT、F5H1、F5H2和F5H3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木质部、韧皮部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F5H1在根部未... 以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栽培品种白花为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亚麻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CoAOMT1、4CL1、4CL2、COMT、F5H1、F5H2和F5H3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木质部、韧皮部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F5H1在根部未表达外,其他基因在幼苗、根、花期木质部、花期韧皮部、叶、花和幼果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CoAOMT1在各部位都有较高的表达。2个4CL之间和3个F5H基因之间的部位表达的差异存在一定互补性。在韧皮部中,各基因均在幼嫩(30d)阶段表达量最低;除4CL2在花期(60d)达到表达高峰外,其他基因均在花后(70d)表达量最高;4CL1在各时期均有较强表达,而F5H3在各时期弱表达。在木质部中,除4CL1在各时期均表达弱和F5H1在花前期为表达高峰外,其余基因均在幼嫩阶段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花期后表达量大幅降低;4CL1的表达量明显区别于其他基因,其各时期韧皮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木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木质素 表达分析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原 陈信波 +3 位作者 龙松华 邓欣 邹杰 刘爱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7-340,共4页
亚麻是一种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木质素对亚麻纤维的性能和品质具有较大影响。以亚麻(Linum usitatis simum L.)茎秆表皮细胞的mRNA为模板,利用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电泳获得13个... 亚麻是一种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木质素对亚麻纤维的性能和品质具有较大影响。以亚麻(Linum usitatis simum L.)茎秆表皮细胞的mRNA为模板,利用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电泳获得13个特异带。分别将这些DNA片段连接到T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从重组质粒转化菌分别挑取5~8个单菌落测定插入片段序列,得到关键酶基因新的片段序列8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片段分别属于3个基因家族。其中,2个CCoAOMT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F214740,EF214741),3个4CL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F214737,EF214738,EF214739),3个F5H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F214745,EF214746,EF214747),推测亚麻中这几个木质素代谢关键调控酶基因存在多基因家族。新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为进一步克隆全序列和了解调控亚麻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L.) CCoAOMT基因 4CL基因 F5H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A+CpTI)苎麻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雄风 喻春明 +6 位作者 唐守伟 郭三堆 张锐 王延周 朱爱国 朱四元 熊和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793,共6页
利用苎麻下胚轴高频再生体系,将携带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GBI4ABC转化到苎麻主栽品种中苎1号中。经根癌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后,用50mgL-1卡那霉素+300mgL-1头孢霉素筛选共获得32株抗性植... 利用苎麻下胚轴高频再生体系,将携带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GBI4ABC转化到苎麻主栽品种中苎1号中。经根癌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后,用50mgL-1卡那霉素+300mgL-1头孢霉素筛选共获得32株抗性植株;PCR检测显示26株为阳性,占80%。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苎麻的基因组中。这项研究为最终创造兼抗鳞翅目及鞘翅目等害虫的苎麻种质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抗虫基因 根癌农杆菌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亚麻苗期生理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4 位作者 龙松华 邱财生 郭媛 郝冬梅 王玉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6-851,共6页
为明确不同亚麻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探讨水分胁迫对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椰粉培养基苗盘恒温培养试验,对苗期(播种后第10d)的4个亚麻品种进行12d的干旱和淹水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干物质... 为明确不同亚麻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探讨水分胁迫对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椰粉培养基苗盘恒温培养试验,对苗期(播种后第10d)的4个亚麻品种进行12d的干旱和淹水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促进亚麻根系发育,抑制茎和叶生长。而淹水胁迫对不同亚麻品种生长特征的影响存在差异。淹水胁迫明显减少了亚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短期的干旱胁迫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长期的干旱胁迫会减少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或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亚麻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持续增加。干旱胁迫较淹水胁迫更为显著地提高了脯氨酸的含量。淹水及干旱胁迫都可造成亚麻叶片中SOD和POD先升高后降低,且丙二醛的含量则持续增加。各亚麻品种的水分胁迫耐受性能存在差异,其中中亚麻1号的水分胁迫耐受性最好,Agatha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水分胁迫 生理特性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邓欣 陈信波 +1 位作者 龙松华 王玉富 《中国麻业科学》 2007年第4期184-188,238,共6页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10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852条带,其中206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24.18%。10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73-0.0724之间,用UPGMA法建立了10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10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852条带,其中206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24.18%。10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73-0.0724之间,用UPGMA法建立了10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3组。其中,纤用亚麻大多聚在一起,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靠的,通过本研究获得的10个亚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能够为这些品种间亲本的选配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提供帮助,揭示了亚麻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亲缘关系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