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干物质、淀粉及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特性研究与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娜 毕研亮 +5 位作者 刁其玉 郭江鹏 齐志国 司丙文 程思源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46-5856,共11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法测定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与有效降解率(ED)的相关性,旨在寻求干物质(DM)、淀粉(Starch)、中性洗涤纤维(NDF)有效降解率的快速评定方法。以奶牛场不同贮存时期的玉米青贮饲料为... 本研究采用体外法测定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与有效降解率(ED)的相关性,旨在寻求干物质(DM)、淀粉(Starch)、中性洗涤纤维(NDF)有效降解率的快速评定方法。以奶牛场不同贮存时期的玉米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测定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并分析与其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建立营养成分与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在青贮60、150和240 d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DM、Starch和NDF有效降解率在60 d时最高,分别为33.40%、78.91%和25.53%。2)全株玉米青贮饲料DM有效降解率与粗蛋白质(C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Starch有效降解率与Starch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NDF有效降解率与NDF、ADF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或P<0.05),与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全株玉米青贮DM有效降解率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碳水化合物(CHO)、可消化纤维(CB3)、不消化纤维(C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Starch有效降解率与CHO、NF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挥发性脂肪酸(CA1)、乳酸(CA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CA4)、可溶性纤维(CB2)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NDF有效降解率与CHO、CB3、C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NF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以CP、NDF、ADF、Starch含量为预测因子建立的DM、Starch有效降解率的预测模型分别为:ED(DM)=54.777-0.439NDF-0.004ADF(R2=0.973,n=51,P<0.0001);ED(Starch)=55.434+0.987Starch(R2=0.843,n=51,P<0.0001);ED(NDF)=75.786-0.765CP-1.036NDF+0.310ADF(R2=0.879,n=51,P<0.0001)。5)以CHO、NFC、CB3、CHO、NFC、CA2、CA4、CB2、CC含量为预测因子建立的DM、Starch有效降解率的预测模型分别为:ED(DM)=66.158-0.488CHO+0.330NFC-0.079CC(R2=0.980,n=51,P<0.0001);ED(Starch)=45.754-3.564CA4-0.827CB2+0.159CHO-0.692CA2+0.960NFC(R2=0.894,n=51,P<0.0001);ED(NDF)=41.972-0.457CHO+0.753NFC-0.697CC(R2=0.810,n=51,P<0.0001)。由此可知,基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与DM、Starch、NDF有效降解率的强相关性,可快速、有效地评价饲料降解性能,为奶牛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体外法 淀粉 干物质 中性洗涤纤维 瘤胃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北京市全株玉米原料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娜 屠焰 +6 位作者 刁其玉 郭江鹏 齐志国 司丙文 王俊 吴万成 陈国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87-2295,共9页
本试验旨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建立北京市全株玉米原料营养成分数据库,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方法建立其营养价值预测模型。试验采集北京市18个牧场89份全株玉米原料样品,测定其营养成分,利用CNCPS 6.5计算各样... 本试验旨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建立北京市全株玉米原料营养成分数据库,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方法建立其营养价值预测模型。试验采集北京市18个牧场89份全株玉米原料样品,测定其营养成分,利用CNCPS 6.5计算各样品碳水化合物(CHO)和蛋白质组成。定标集和验证集根据4∶1的配比关系,分别选用71份和18份全株玉米原料样品作为定标集和验证集评价NIRS模型。结果显示:1) NIRS分析技术对全株玉米原料常规营养成分、CNCPS中蛋白质组成和CHO组成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精确度较高。2)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淀粉(Starch)、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DIP)、可溶性蛋白质(SP)、CHO、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可溶性纤维(CB2)、可消化纤维(CB3)、不消化纤维(CC)、可溶性真蛋白质(PA2)、难溶性真蛋白质(PB1)、纤维结合蛋白质(PB2)和非降解蛋白质(PC)的定标决定系数(1-VR)均>0.80,验证决定系数(RSQv)均≥0.84,这些模型均可用于日常快速检测分析。DM、Ash、EE、NDF、ADF、ADL、Starch、NDIP、CHO、NFC、CB2、CB3、PC和PB1的NIRS模型参数均采用二阶导数处理,CP、SP、ADIP、CC、PA2和PB2的NIRS模型参数均采用标准正态变量+二阶导数处理。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全株玉米原料的基础化学分析数据,并通过NIRS分析技术建立了主要营养成分的快速预测模型,有利于养殖场青贮前对全株玉米原料质量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原料 CNCPS 近红外光谱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及奶牛生长阶段饲粮的氨基酸限制性顺序及理想氨基酸模式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媛 刁其玉 屠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0-64,共5页
目前有关猪和家禽各生长阶段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但对于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并不完善。此外,许多研究集中在犊牛、羔羊和成年奶牛上,而关于生长阶段肉牛和后备奶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将对牛生长阶段的限制性... 目前有关猪和家禽各生长阶段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但对于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并不完善。此外,许多研究集中在犊牛、羔羊和成年奶牛上,而关于生长阶段肉牛和后备奶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将对牛生长阶段的限制性氨基酸营养、理想氨基酸模式及影响氨基酸吸收的因素进行综述,为生长肉牛及后备奶牛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奶牛 生长阶段 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氨基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59-3167,共9页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活性物质被用于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反刍动物出生后要经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的应激,从非反刍到反刍行为的发生是动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生理时期,将微生物制剂导入幼畜培育体系中,可让...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活性物质被用于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反刍动物出生后要经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的应激,从非反刍到反刍行为的发生是动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生理时期,将微生物制剂导入幼畜培育体系中,可让益生菌及早在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本文将结合本团队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在犊牛阶段中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后备牛 微生物制剂 地衣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反刍动物饲料营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洁 任二军 +3 位作者 屠焰 刘进军 李伟 韩学良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研究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营养水平和日粮组成的养殖场饲料营养成分,从日粮结构、干草品质、青贮饲料质量不同的牛羊养殖场采集不同饲养阶段的精料、干草、青贮等样品,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NDF)、酸... 为研究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营养水平和日粮组成的养殖场饲料营养成分,从日粮结构、干草品质、青贮饲料质量不同的牛羊养殖场采集不同饲养阶段的精料、干草、青贮等样品,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总能等饲料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场相同种类原料及相同饲养阶段的饲料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存在饲料营养不均衡问题。由此可见,需要继续加强监督和检测反刍动物饲料,以确保河北省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幼畜饲粮氨基酸营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屠焰 李媛 孔路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8,共8页
氨基酸是幼畜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其对幼畜生长、消化代谢及氮排放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反刍动物幼畜的特殊消化生理,很难基于饲粮确定到达幼畜小肠的氨基酸种类与数量。所以,反刍动物幼畜氨基酸需要量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农业科学... 氨基酸是幼畜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其对幼畜生长、消化代谢及氮排放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反刍动物幼畜的特殊消化生理,很难基于饲粮确定到达幼畜小肠的氨基酸种类与数量。所以,反刍动物幼畜氨基酸需要量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反刍动物生理与营养实验室在犊牛、羔羊饲粮主要氨基酸含量、限制性顺序及其限制性氨基酸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文中基于实验室现有的幼畜氨基酸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幼畜 氨基酸 营养素 消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反刍行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硕 胡凤明 +1 位作者 刁其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69-1879,共11页
反刍是反刍动物的特有行为,在实际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奶牛的反刍过程、调控反刍行为的潜在机制和反刍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探究反刍发生的机制以及提高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奶牛 反刍行为 反刍机制 调控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青贮饲料质量评定及其营养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娜 王俊 +4 位作者 屠焰 刁其玉 陈国顺 郭江鹏 齐志国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共7页
近年来,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已广泛应用于养殖场中,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然而,全株青贮玉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用传统湿法评价体系较为缓慢,制约了全株青贮玉米的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对全株玉米青贮进行准确、快... 近年来,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已广泛应用于养殖场中,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然而,全株青贮玉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用传统湿法评价体系较为缓慢,制约了全株青贮玉米的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对全株玉米青贮进行准确、快速地评价一直是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评价所涉及的指标、常规评定方法,以及快速评价方法中近红外法和数学预测模型法的进展,旨在为全株玉米青贮的科学评价和高效使用提供依据,促进反刍动物生产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评定方法 营养成分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蛋白营养的犊牛代乳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凡林 王炳 +1 位作者 刁其玉 屠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6-59,共4页
犊牛早期断奶后需使用代乳品替代母乳,传统和进口代乳品主要以乳制品为主来提供乳源性蛋白质。而我国由于乳制品资源紧缺、价格相对高昂等特点,阻碍了代乳品的国产化进程。人类营养研究证实,乳源性蛋白和植物源性蛋白合理搭配,可以形成... 犊牛早期断奶后需使用代乳品替代母乳,传统和进口代乳品主要以乳制品为主来提供乳源性蛋白质。而我国由于乳制品资源紧缺、价格相对高昂等特点,阻碍了代乳品的国产化进程。人类营养研究证实,乳源性蛋白和植物源性蛋白合理搭配,可以形成双蛋白模式。双蛋白之间存在着氨基酸的互补效应,且具有细胞修复功能,能更好地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文章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生理与营养实验室的近20年的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报道,系统总结了犊牛代乳品中的双蛋白营养研究进展,为犊牛精准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代乳品 双蛋白 氨基酸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苦提取物与蒙脱石对哺乳期犊牛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中应 徐翔 +4 位作者 张春桃 屠焰 热合曼 刁其玉 吴秋珏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3-1615,共13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苦木提取物(以下简称甘苦提取物)与蒙脱石对哺乳期犊牛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5头新生中国荷斯坦公犊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犊牛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苦木提取物(以下简称甘苦提取物)与蒙脱石对哺乳期犊牛消化代谢、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5头新生中国荷斯坦公犊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犊牛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分别为对照组(CON组)、甘苦提取物组(CPE组)和复合制剂组(MMT组),对照组饲喂代乳粉和基础开食料,CPE和MMT组在代乳粉中分别添加1 g/kg甘苦提取物和1 g/kg甘苦提取物+5 g/kg蒙托石,基础开食料和其他饲养管理与对照组一致。试验期67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于67日龄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及微生物组成;68日龄时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与CON组相比,MMT和CPE组犊牛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2个添加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MMT和CPE组犊牛总能消化率、总能和消化能代谢率、氮表观消化率和沉积率,瘤胃液pH、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各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MMT组哺乳犊牛瘤胃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PE组(P<0.05),而CPE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MMT组哺乳犊牛瘤胃微生物Simpson指数则较CON和CPE组有升高的趋势(0.050.05)。【结论】在哺乳期犊牛每千克代乳粉中添加1 g/kg的甘苦提取物及复合制剂(添加1 g的甘苦提取物和5 g的蒙脱石)对犊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有改善作用,其中对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且添加复合制剂能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以及毛螺菌属、优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甘草 苦木 蒙脱石 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菌与桑叶黄酮对犊牛营养物质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杨春涛 刁其玉 +4 位作者 曲培滨 司丙文 马俊南 周玉财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4-234,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热带假丝酵母菌(CT)与桑叶黄酮(MLF)对断奶前后犊牛能量与氮代谢、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以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20±2)日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断奶前为代...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热带假丝酵母菌(CT)与桑叶黄酮(MLF)对断奶前后犊牛能量与氮代谢、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以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20±2)日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断奶前为代乳品和开食料,断奶后为开食料;C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CT;MLF组添加MLF;CM组添加CT和MLF。犊牛于56日龄断奶(代乳品),试验期60 d。分别于犊牛28、42、56和80日龄采集瘤胃液,35和63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CM组犊牛断奶前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较CON组,断奶后CM组氮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断奶前MLF组较CON和CT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CT组显著提高了28-80日龄瘤胃液p H和56、80日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含量(P〈0.05),CT、MLF和CM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与CON组相比,56日龄M LF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42日龄乙酸/丙酸CT和MLF组较CON组有提高的趋势(P=0.090),各组间乙酸和戊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CT有助于改善断奶前犊牛瘤胃液p H和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添加CT和MLF有助于提高断奶前犊牛饲粮代谢能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提高断奶后犊牛总能代谢率和氮的利用率,降低粪能和总排出氮量,同时具有改善瘤胃发酵的作用,并且CT与MLF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热带假丝酵母菌 桑叶黄酮 微生物蛋白 营养物质代谢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酸来源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凤明 董利锋 +4 位作者 毕研亮 马俊南 王炳 刁其玉 屠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6-1747,共12页
本试验通过以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代乳品中的乳脂,研究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但脂肪源不同的5种代乳品:1)代乳品中脂肪全部来自于乳脂;2)代乳品中... 本试验通过以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代乳品中的乳脂,研究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但脂肪源不同的5种代乳品:1)代乳品中脂肪全部来自于乳脂;2)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椰子油,50%来自于乳脂;3)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椰子油;4)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棕榈油,50%来自于乳脂;5)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棕榈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14~56日龄犊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2)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磷表观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乳脂改变了代乳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组成的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犊牛 椰子油 棕榈油 代乳品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两阶段代乳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凤明 王炳 +1 位作者 刁其玉 屠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8-52,共5页
犊牛是奶业发展的基础,采用营养全面的代乳品饲喂犊牛,有效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发育,是获得高产稳产奶牛群的有效措施。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根据近年来在犊牛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相关研究,针对犊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研发了... 犊牛是奶业发展的基础,采用营养全面的代乳品饲喂犊牛,有效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发育,是获得高产稳产奶牛群的有效措施。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根据近年来在犊牛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相关研究,针对犊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研发了犊牛两阶段代乳品,将哺乳期分为30日龄前和30日龄后2个阶段,前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2%左右,能量来源以乳糖或葡萄糖为主,后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0%左右,并使用淀粉替代乳糖或葡萄糖。文章将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在犊牛代乳品中蛋白、能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和犊牛两阶段代乳品的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效果进行报道,以期为犊牛培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代乳品 蛋白 能量 饲料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乳品蛋白质来源对早期断奶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开武 屠焰 +5 位作者 司丙文 许贵善 郭江鹏 杨春涛 郭峰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40-395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不同蛋白质来源对早期断奶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21±5)日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犊牛,对照组(MP组)代乳品采用乳源蛋白质,试验组代乳品采用植物源...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不同蛋白质来源对早期断奶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21±5)日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犊牛,对照组(MP组)代乳品采用乳源蛋白质,试验组代乳品采用植物源蛋白质和乳源蛋白质[粗蛋白质(CP)比为70∶30],植物源蛋白质分别为大豆浓缩蛋白(SP组)、改性小麦蛋白(WP组)、花生浓缩蛋白(PP组)、大米分离蛋白(RP组)。试验期42 d,在28、42和56日龄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在29~35日龄、57~63日龄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22~63日龄各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57~63日龄SP和RP组DMI显著高于MP、WP和PP组(P〈0.05)。2)29~35日龄,有机物(OM)消化率MP组显著高于W P、PP、RP 3组(P〈0.05);CP消化率M P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而SP、RP组显著高于WP、PP组(P〈0.05),WP组显著高于PP组(P〈0.05);粗脂肪(EE)消化率MP、SP、RP组显著高于WP、PP组(P〈0.05);钙(Ca)消化率MP、RP组显著高于WP、PP组(P〈0.05);磷(P)消化率MP组显著高于SP、WP、PP组(P〈0.05)。57~63日龄,OM消化率MP组显著高于WP、PP组(P〈0.05);CP消化率M P组显著高于W P、PP、RP组(P〈0.05);Ca消化率M P组显著高于SP、WP组(P〈0.05);EE消化率MP组与SP、WP、PP、RP 4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P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28和42日龄,各组间各瘤胃发酵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6日龄时,SP和RP组瘤胃液p H显著低于W P和PP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MP组与其他4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PP组显著低于SP和RP组(P〈0.05);SP和RP组丙酸、丁酸浓度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M P、W P和PP组(P〈0.05),异戊酸、戊酸浓度MP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营养调控条件下,犊牛对植物源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乳源蛋白质,随日龄的增长,消化率差距减小;植物源蛋白质中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消化率;相对于乳源蛋白质,植物源蛋白质可以促进犊牛瘤胃尽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植物源蛋白质 代乳品 消化 代谢 瘤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犊牛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昊雪 屠焰 +1 位作者 胡凤明 鲁琳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犊牛健康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生长、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改善动物的健康。试验探究了黄酮类、生物碱类、精油、苷类、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对犊牛腹泻分离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 犊牛健康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生长、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改善动物的健康。试验探究了黄酮类、生物碱类、精油、苷类、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对犊牛腹泻分离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茶多酚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 mg/mL;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IC分别为16、16 mg/mL和1 mg/mL;绿原酸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IC均为16 mg/mL,对牛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MIC均为32 mg/mL;(2)茶多酚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1、2 mg/mL和2、2 mg/mL;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BC分别为16、16 mg/mL和2 mg/mL;绿原酸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MBC均为32 mg/mL;(3)茶多酚和盐酸小檗碱联合使用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抑菌效果具有叠加功效。综上所述,茶多酚和绿原酸对牛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没有抑制作用;联合使用茶多酚和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具有叠加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健康 植物提取物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病原菌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磊 刘云龙 +5 位作者 屠焰 马延鑫 付彤 毕研亮 刁其玉 成述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18-222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64头新生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代乳品蛋白质源主要为乳源蛋白(MP)、大豆分离蛋白(S...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64头新生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代乳品蛋白质源主要为乳源蛋白(MP)、大豆分离蛋白(SPI)、大米分离蛋白(RPI)、小麦水解蛋白(WPH)。各组代乳品中蛋白质源组合如下:A组,30%MP+70%SPI;B组,30%MP+40%SPI+20%RPI+10%WPH;C组,30%MP+10%SPI+20%RPI+40%WPH;D组,30%MP+10%SPI+40%RPI+20%WPH。试验期63 d。犊牛于7、28、56日龄晨饲前进行体重及体尺指标测量,在28~34日龄及57~63日龄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64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1)28日龄时,各组之间体重和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56日龄时,B组犊牛体重、十字部高、腹围显著高于A组(P<0.05);29~42日龄时,B组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A组(P<0.05)。2)28日龄时,A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和D组(P<0.05);56日龄时,A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高于B组的趋势(P=0.065);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3)各组犊牛屠宰率及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30%MP+40%SPI+20%RPI+10%WPH组合代乳品(总蛋白质中,球蛋白、谷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的比例分别为34%、18%、9%、4%)相较于其他蛋白质源组合代乳品可使犊牛获得更好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蛋白质源组合 代乳品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香型诱食剂在育肥羊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哲丞 马涛 +4 位作者 王文义 杨东 刁其玉 成述儒 屠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6-11,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测定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免疫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研究果香型诱食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S)和杂粕型饲粮(M)中应用的效果。将63头“杜×寒”杂交公羊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 试验旨在通过测定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免疫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研究果香型诱食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S)和杂粕型饲粮(M)中应用的效果。将63头“杜×寒”杂交公羊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分别在两种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果香型诱食剂GP。对照组(CON组)为S饲粮;SG组为S饲粮+GP;MG组为M饲粮+GP。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d。试验结束前7 d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SG组和MG组育肥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CON组,SG组育肥羊的平均日采食量高于MG组。研究表明,与豆粕型饲粮相比,杂粕型饲粮会降低育肥羊的采食量,且杂粕型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GP后,育肥羊的采食量可达到与豆粕型饲粮几乎相同的水平,GP起到了一定的诱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羊 果香型诱食剂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饲料菌酶复合发酵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娜 王炳 +1 位作者 刁其玉 屠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5-49,共5页
玉米秸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资源量大且分布广泛。但由于其细胞壁结构较难分解,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秸秆的不合理处置,如废弃或焚烧等,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大气污染、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等结果。秸秆处理的方... 玉米秸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资源量大且分布广泛。但由于其细胞壁结构较难分解,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秸秆的不合理处置,如废弃或焚烧等,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大气污染、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等结果。秸秆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生物法较物理和化学法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文章旨在对酶菌复合处理玉米秸秆的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贮发酵 微生物 利用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犊牛饲料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满鹏 王炳 +1 位作者 刁其玉 屠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0-53,共4页
从出生到断奶,犊牛的免疫系统、消化代谢能力、胃肠道功能尚不健全,添加适宜的益生菌能够调整瘤胃微生物的平衡,刺激胃肠道的发育,增强犊牛的免疫能力,尤其对犊牛断奶后瘤胃微生物的固定与附植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保证犊牛健康成长。文章... 从出生到断奶,犊牛的免疫系统、消化代谢能力、胃肠道功能尚不健全,添加适宜的益生菌能够调整瘤胃微生物的平衡,刺激胃肠道的发育,增强犊牛的免疫能力,尤其对犊牛断奶后瘤胃微生物的固定与附植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保证犊牛健康成长。文章对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生理与营养实验室关于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T)、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植物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等益生菌在犊牛断奶前后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外的部分研究报道,旨在为益生菌在犊牛饲料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犊牛 消化利用 胃肠道发育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蛋白饲料原料间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哲丞 张春桃 +1 位作者 成述儒 屠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
本试验旨在应用体外产气法探究相同精粗比(C:R)下棉籽粕、菜籽粕及大豆粕等不同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间的组合效应,以期更大程度地利用杂粕,减少大豆粕的用量。本试验按C:R=60:40配制7种不同组合的饲粮,各组合精料均为玉米:麸皮:蛋白饲料原... 本试验旨在应用体外产气法探究相同精粗比(C:R)下棉籽粕、菜籽粕及大豆粕等不同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间的组合效应,以期更大程度地利用杂粕,减少大豆粕的用量。本试验按C:R=60:40配制7种不同组合的饲粮,各组合精料均为玉米:麸皮:蛋白饲料原料组合:预混料=60:15:15:10,其中蛋白饲料原料组合分别为单一大豆粕、单一棉籽粕、1/2棉籽粕+1/2菜籽粕、1/2棉籽粕+1/2玉米酒精糟(DDGS)、1/3棉籽粕+1/3菜籽粕+1/3DDGS、1/3大豆粕+1/3棉籽粕+1/3菜籽粕、1/4大豆粕+1/4棉籽粕+1/4菜籽粕+1/4DDGS;粗料组合均为苜蓿:全株青贮玉米=10:30。通过Menke体外产气法测定其0、2、4、8、12、16、24、32、40、48、56、64 h及72 h的产气量、产气速度和24 h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棉籽粕+菜籽粕+DDGS组72 h时的产气量、产气速度均为各组最高(P<0.05),大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组最低(P<0.05);pH和NH3-N浓度最高的饲粮组合分别为单一大豆粕组和棉籽粕+菜籽粕组(P<0.05);MCP产量上,大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组合比例的杂粕代替饲粮中的大豆粕体外发酵72 h时,1/3棉籽粕+1/3菜籽粕+1/3DDGS的组合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其营养成分的互补及瘤胃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植物蛋白饲料 杂粕 大豆粕替代 产气量 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