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乃锋 单瑛琦 +4 位作者 郝东晋 张永发 穆立田 史文清 邓柏林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4期1-3,55,共4页
选择476头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环保饲料组,研究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和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保饲料对育肥猪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 选择476头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环保饲料组,研究环保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粪便氮和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保饲料对育肥猪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可降低育肥猪粪便氮的含量(P<0.05),对粪便总能、有机物质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提高饲料有机物质和氮的消化率(P<0.05),对饲料总能和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环保饲料对育肥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环保饲料能保持育肥猪生长性能不降低的同时显著降低粪便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饲料 育肥猪 生长性能 消化率 氮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诱导积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凯强 彭晴 +5 位作者 乔宇 丁慧 徐小轻 张宇微 魏晨阳 石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30-38,共9页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豆抗毒素诱导效果进行综述。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是大豆产生的两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在此基础上,指出诱导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增加诱导子的选择而促进大豆细胞合成更高水平抗毒素及异黄酮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胞悬浮培养 诱导子 诱导 大豆异黄酮 抗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刁其玉 贾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需的途径。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造成3%—13%的饲粮能量的损耗。因此,该文将对反刍动物的甲烷减排措施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温室气体 反刍动物 瘤胃 甲烷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水平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营养物质消化与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波 柴建民 +5 位作者 王海超 崔凯 祁敏丽 张乃锋 屠焰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水平及蛋白补偿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对双胞胎湖羊公羔,15日龄试验羊均断母奶,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两个处理,一个处理组饲喂蛋白水平分别为25%和2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水平及蛋白补偿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对双胞胎湖羊公羔,15日龄试验羊均断母奶,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两个处理,一个处理组饲喂蛋白水平分别为25%和21%的代乳粉和开食料,记为正常蛋白组(NP),另一个处理组饲喂等能低蛋白水平的代乳粉(CP:19%)和开食料(CP:15%),记为低蛋白组(LP),每一对双胞胎羔羊随机分到NP和LP组,代乳粉饲喂至60日龄,各组同时补饲)开食料。60~90日龄,NP和LP组均饲喂蛋白水平为21%的开食料。试验结果表明,LP组30~90日龄体重均显著低于NP组(P〈0.05)。50~60日龄,LP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含量显著低于NP组(P〈0.05),而氮代谢率却显著高于NP组(P〈0.05);80~90日龄,LP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率显著高于NP组(P〈0.05)。60日龄,LP组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和IGF-Ⅰ水平显著低于NP组(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NP组(P〈0.05);90日龄,LP组的ALP、ALT活性及生长激素(GH)水平显著高于NP组(P〈0.05)。哺乳期间,低蛋白日粮降低了羔羊的体重、血清BUN、IGF-Ⅰ水平及CP表观消化率,但提高了氮的代谢率;蛋白补偿30d后,体重仍然达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双胞胎 湖羊 蛋白水平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尿素水平对肉羊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和消化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波 姜成钢 +6 位作者 纪守坤 王黎文 丁健 司丙文 屠焰 张乃锋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49-145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尿素替代天然蛋白质饲料对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及消化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为尿素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杜寒杂交公羊64只,平均体重为(30.77±0.02)kg,随机分4个处理:对照组、0.5%尿素...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尿素替代天然蛋白质饲料对血液学、血清学指标及消化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为尿素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杜寒杂交公羊64只,平均体重为(30.77±0.02)kg,随机分4个处理:对照组、0.5%尿素组、1.5%尿素组和2.5%尿素组。预试期21d,正式期42d,分别在试验的第1和第42天处理8只羊采血备用,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瘤胃、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血液学结果表明:1.5%和2.5%组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组(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5%组显著高于0.5%组(P<0.05);2.5%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5%和2.5%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5%组(P<0.05),甘油三酯则1.5%和2.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组(P<0.05),2.5%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总胆红素及血氨浓度均最高(P<0.05),2.5%组的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发现2.5%组的肾病变严重性较其余3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1.5%水平以下尿素含量对肉羊血液学、血清学及主要消化器官影响不明显,而尿素水平达到2.5%则会对肉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尿素 NPN 血液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荞麦碱米饭的配方筛选及其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慧 彭晴 +6 位作者 乔宇 赵世锋 陈旭 李阳 王凯强 张宇微 石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4,共13页
利用富含荞麦碱的荞麦米与大米制得一种有利于餐后血糖调节的复配米饭,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且具有保健功效的主食方案,对于降低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定量测定了2... 利用富含荞麦碱的荞麦米与大米制得一种有利于餐后血糖调节的复配米饭,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且具有保健功效的主食方案,对于降低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定量测定了23个不同产地或来源的荞麦中荞麦碱的含量,筛选出荞麦碱含量最高的荞麦,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荞麦碱及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将其确定为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采用析因设计和感官评定方法分析荞麦米、大米和水的添加比例对荞麦复配米饭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荞麦复配米饭的体外消化特性、体外血糖生成指数(GI)、大鼠的餐后血糖响应曲线以及体内外血糖生成指数(GI)值进行测定和比较,对其降低餐后血糖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大粒(荞麦品种名称)荞麦米中荞麦碱含量最高,为19.57mg·g^(-1),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而将其作为本试验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根据感官评定结果,获得3种荞麦复配米饭的制备方案,荞麦米添加量分别为8%,24%和48%(w/w,荞麦米/总米量),其中添加24%荞麦米煮制的复配米饭风味与品质最佳。随着荞麦米添加量的增加,荞麦复配米饭的GI值呈下降趋势。与市售甜荞米制成的复配米饭相比,本地大粒复配米饭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大鼠体内GI值,推测是由于复配米饭中的荞麦碱起到了主要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故与一般市售甜荞相比,以富含荞麦碱的本地大粒为原料制成的荞麦复配米饭可显著性地降低米饭的GI值,具有良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复配米饭 荞麦碱 血糖生成指数 降低餐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瘤胃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潜力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怡 邓凯东 +2 位作者 许贵善 屠焰 刁其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反刍动物是甲烷气体的重要排放者,瘤胃甲烷的产生不仅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温室效应。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效益显著,但在甲烷调控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是甲烷气体的重要排放者,瘤胃甲烷的产生不仅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温室效应。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效益显著,但在甲烷调控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的意义重大且研究前景广阔。本文就瘤胃甲烷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甲烷的调控潜力两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微生态制剂 瘤胃 调控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行为及其与饲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屠焰 许先查 刁其玉 《中国乳业》 2018年第8期51-57,共7页
阐述犊牛的采食行为、吸吮行为及异常行为,探讨了犊牛饲养方式与犊牛行为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代乳品的饲喂方式对犊牛生长性能及粪便指数、对犊牛采食行为以及其它相关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犊牛 饲养方式 代乳品 粪便 采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代乳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祁敏丽 刁其玉 +4 位作者 穆立田 史文清 王海超 单瑛琦 张乃锋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3-28,4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前(10-27d)和断奶后(28~34d)2个阶段饲喂代乳品对仔猪生长性能、采食量、腹泻指标、病死率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仔猪70日龄体质量的影响。选取16窝7d(杜洛克X长白x大白)仔猪,160头乳猪,随机分为4... 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前(10-27d)和断奶后(28~34d)2个阶段饲喂代乳品对仔猪生长性能、采食量、腹泻指标、病死率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仔猪70日龄体质量的影响。选取16窝7d(杜洛克X长白x大白)仔猪,160头乳猪,随机分为4个组。全料组为对照组:断奶前后饲喂教槽料(CC组);前料后代组:28d前补饲教槽料后饲喂代乳品(CM组);前代后料组:28d前补饲代乳品后饲喂教槽料(MC组);全代组:断奶前后均饲喂代乳品(MM组)。结果表明:断奶前后饲喂代乳品提高仔猪断奶前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P〈0.05),其中MM组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35~70d,MM组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仔猪(P〈0.05),其次是MC组仔猪显著高于CC和CM组(P〈0.05)。MC和MM组的仔猪哺乳期的病死率显著低于饲喂教槽料的仔猪(P〈0.05)。与补饲教槽料相比,MC和MM组的仔猪28d血糖(GLU)质量浓度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I(IGF—I)的含量高(P〈O.05),同时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较低(P〈0.05);Cbl和MM组35日龄有相对较高的GLU、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及相对较低的BUN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试验条件下,与补饲教槽料相比,断奶前后同时补饲代乳品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补饲代乳品带来的仔猪增质量效应可持续到仔猪70d,饲喂代乳品的仔猪病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乳品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