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用促摄食物质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红月 薛敏 +1 位作者 解绶启 韩冬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
近些年,鱼粉的价格持续走高,使寻找优质高效的廉价替代蛋白源成为必然趋势。替代蛋白的使用又引起配方饲料诱食性和适口性下降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关鱼类促摄食物质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 鱼类 促摄食物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等化学刺激物对异育银鲫摄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红月 薛敏 +1 位作者 韩冬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6-965,共10页
实验采用撞球法中的双球法研究异育银鲫对氨基酸等刺激物的摄食行为的反应,运用实验鱼对实验球和空白球啄咬次数不同判断刺激物是否具有促摄食作用,运用刺激物与10-5mol/L丙氨酸啄咬次数的比值来比较不同刺激物间的反应。实验鱼体重为(4... 实验采用撞球法中的双球法研究异育银鲫对氨基酸等刺激物的摄食行为的反应,运用实验鱼对实验球和空白球啄咬次数不同判断刺激物是否具有促摄食作用,运用刺激物与10-5mol/L丙氨酸啄咬次数的比值来比较不同刺激物间的反应。实验鱼体重为(46.5±9.3)g,刺激物为10-6—10-2mol/L的天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甜菜碱和乳酸,以及10-6—10-2g/L的鱿鱼提取物复合物。实验记录从第2分钟到第10分钟的数据。结果发现,异育银鲫对多数刺激物的刺激没有反应。天冬氨酸在10-6—10-4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促摄食作用,但10-3—10-2mol/L浓度范围内则具有微弱的摄食抑制作用。10-5mol/L和10-4mol/L的天冬氨酸溶液、10-4mol/L的精氨酸溶液对异育银鲫的促摄食作用最强,分别为10-5mol/L丙氨酸刺激作用的4.86、5.15和4.6倍。精氨酸、甜菜碱和乳酸的反应具有明显的浓度-反应效应,平均相对啄咬率分别在10-4mol/L、10-5mol/L、10-5mol/L浓度下达到最高,其他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在各浓度下差异不显著。蛋氨酸和乳酸在10-6—10-2mol/L各浓度下显著性地抑制异育银鲫的摄食行为。10-4mol/L精氨酸、10-5mol/L丙氨酸以及10-6、10-3和10-2mol/L赖氨酸对异育银鲫的撞球反应具明显的刺激作用。除甜菜碱和天冬氨酸外,多数刺激物引起摄食行为反应在2—9min期间非常稳定。甜菜碱和天冬氨酸刺激异育银鲫所产生的摄食行为反应有随记录时间的延长逐渐适应的趋势,特别是在10-6—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摄食物质 氨基酸 摄食行为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的摄食感觉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红月 薛敏 解绶启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0-234,共5页
鱼类的摄食感觉是决定鱼类摄取食物与否的关键,也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基础。文章简要介绍了鱼类的摄食感觉器官——嗅觉、味觉、侧线、视觉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感觉器官在鱼类摄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感觉器官的反应在摄食过程中的关系。
关键词 鱼类 摄食 感觉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