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欣 张要朋 +9 位作者 潘占磊 李鹏程 孙桂兰 王剑 李军宏 翟梦华 赵文琪 汤秋香 张正贵 王占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5-1260,共16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解析并总结了我国棉花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利用方式及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肥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通过还田、发酵以及高温热解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在饲料化方面,经过适当处理后棉花秸秆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在燃料化方面,可通过发酵等方式将棉花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基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栽培基质;在原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生产纸制品、板材等工业原料。然而,当前棉花秸秆利用仍存在收集困难、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产业链不完善和农户对棉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构建“技术-产业-政策”协同体系,通过加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优化产业链结构以及完善政策支持等改进措施,推动棉花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本研究可为棉花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为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秸秆还田 多样化利用 作物增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温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以新疆为例
2
作者 王雨菡 邓淼鑫 +16 位作者 武宇欣 郭思梦 汪数辰 李鹏程 张正贵 潘占磊 李鑫 李军宏 孙桂兰 翟梦华 赵文琪 张要朋 王坤锋 王立志 李存东 王剑 王占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8-1359,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温度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作物生产。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新疆棉花产量占全球近24%,研究极端温度事件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对保障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疆1990—2019年的历史...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温度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作物生产。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新疆棉花产量占全球近24%,研究极端温度事件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对保障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疆1990—2019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棉花产量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Sen’s slope方法分析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copula函数评估棉花产量对极端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990—2019年新疆86%的地区棉花产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南疆因极端温度发生导致棉花增产概率超过20%的地区占41.7%,而北疆只占26.1%。全疆92.6%地区因极端温度发生导致棉花减产的概率低于30%,减产概率超过30%的地区均集中在北疆。在6个极端气候指标中,极端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对棉花气候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极端最低气温增加,产量减少幅度大于133 kg·hm^(-2)的概率增加16%,产量增加超过137 kg·hm^(-2)的发生概率减少10%。随着极端最高气温增加,产量减少幅度大于133 kg·hm^(-2)的概率和产量增加超过137 kg·hm^(-2)的发生概率则分别增加17%和减少12%。综上所述,1990—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呈增加趋势。棉花减产的概率随着最低气温极小值和最高气温极大值的增加逐渐增加。本研究明确了棉花产量发生概率对极端气候指标的响应,有利于规避棉花生产风险,帮助制定生产策略,促进棉花产业发展适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极端温度 产量 风险分析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