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家蚕卵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及孵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雪珍
徐娇
王闪闪
浦月霞
沈兴家
唐顺明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江苏省蚕桑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蚕桑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09-311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376,3167249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285)。
-
文摘
[目的]分析家蚕卵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孵化酶基因(BmHEⅠ和BmHEⅡ)、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和周期蛋白基因(Period)在不同卵形间的表达规律,为阐明家蚕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调查家蚕Nistari品种野生型正常形品种(Nistari+)及其新突变体纺锤形品种(Nistari-)的卵形指数、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分析其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lNistari+蚕卵的平均卵形指数为1.26,极显著低于Nistari-蚕卵(1.73)(P<0.01,下同);孵化率为96.22%,极显著高于Nistari-蚕卵(51.33%)。当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24~1.25时,其孵化率(97.39%)和受精率(98.84%)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2.61%);而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77~1.81时,其孵化率(56.52%)和受精率(74.87%)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43.4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istari蚕卵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与卵形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受卵形指数影响。在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前),Nistari+蚕卵的BmHEⅠ、BmHEⅡ、Chitinase和Period基因大量表达,对应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NISTAR-蚕卵。[结论]家蚕Nistari品种的卵形指数与孵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而BmHEⅠ、BmHEⅡ、Chitinase和Period基因的表达差异是导致Nistari-蚕卵与Nistari+蚕卵孵化率差异的分子基础。
-
关键词
家蚕
Nistari品种
卵形指数
孵化率
孵化相关基因
-
Keywords
sailkworm(Bombyx mori)
Nistari varieties
egg shape index
hatching rate
hatching related genes
-
分类号
S882.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