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字花科栽培蔬菜及野生近缘种资源对小菜蛾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晓辉 邱杨 +3 位作者 王海平 宋江萍 沈镝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的害虫,造成蔬菜产业巨大经济损失。现有育种材料中抗小菜蛾的资源非常稀缺,制约了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近年收集的来自10个国家,42个种,218份十字花科栽培蔬菜及野生... 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的害虫,造成蔬菜产业巨大经济损失。现有育种材料中抗小菜蛾的资源非常稀缺,制约了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近年收集的来自10个国家,42个种,218份十字花科栽培蔬菜及野生近缘种资源进行了小菜蛾抗性鉴定。这些资源的抗性水平从极抗到极感皆有分布,除极端抗/感材料较少外,总体上呈均匀分布。属间、种间、变种间的平均抗性差异显著。同种植物的不同种质间抗性分布亦广。栽培资源比野生资源具有相对更高的平均抗虫水平,但是后者高抗材料更多。北部欧洲等地是抗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本研究获得抗虫资源19份,其中高抗资源4份,这些材料对蔬菜抗虫育种和抗虫基因发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蔬菜 野生近缘种 资源 小菜蛾 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抽薹开花性状的调控机理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汪精磊 李锡香 +5 位作者 邱杨 张晓辉 沈镝 王海平 孙玉燕 段蒙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3-1289,共7页
十字花科植物抽薹开花是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其相关性状涉及作物繁殖和产品器官形成,它们大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受到环境信号和内源因素多路径的调控。本文从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抽薹开花性状的分子标记和... 十字花科植物抽薹开花是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其相关性状涉及作物繁殖和产品器官形成,它们大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受到环境信号和内源因素多路径的调控。本文从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抽薹开花性状的分子标记和分子调控机理两方面进行综述,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全面阐明十字花科蔬菜抽薹开花机制提供综合信息和新线索,为蔬菜作物抽薹开花遗传改良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抽薹 开花 分子标记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种质资源耐抽薹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素君 邱杨 +4 位作者 宋江萍 王海平 张晓辉 沈镝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以来源于国内外的73份代表性萝卜种质为研究对象,以4℃春化处理种子21 d,田间鉴定评价萝卜种质的耐抽薹性。结果显示,田间生长136 d时,9份国外材料仍未显蕾,表现为极耐抽薹,其中来源于韩国(6份)和日本(1份)的大萝卜资源7份,来源于日本... 以来源于国内外的73份代表性萝卜种质为研究对象,以4℃春化处理种子21 d,田间鉴定评价萝卜种质的耐抽薹性。结果显示,田间生长136 d时,9份国外材料仍未显蕾,表现为极耐抽薹,其中来源于韩国(6份)和日本(1份)的大萝卜资源7份,来源于日本的黑萝卜和俄罗斯的樱桃萝卜各1份。采用7个指标对显蕾开花的64份萝卜种质进行系统评价分析表明,各指标的次数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蕾期薹高略向低值区域偏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7个指标在不同材料间的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显蕾期和开花期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显蕾期和开花期均可作为评价萝卜抽薹早晚的指标。抽薹速度分别与花期薹高、薹高差、抽薹天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了这4个指标的描述特性,较好地反映了不同萝卜种质的抽薹能力。花期薹高与薹高差、抽薹速度的相关性极显著,可用该指标评价抽薹能力,简单易行。分别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评价64份抽薹开花萝卜种质的耐抽薹性,不同耐性种质均能被很好地区分开,其中筛选出的2份耐抽薹种质的评价结果一致,主成分聚类分出1份极不耐抽薹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耐抽薹 鉴定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构建萝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被引量:38
4
作者 邱杨 李锡香 +4 位作者 李清霞 陈亦辰 沈镝 王海平 宋江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8-654,共7页
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优异萝卜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区分和合理利用,保障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目前需积极开展萝卜种质资源的特异性鉴定和种质识别技术研究。本研究基于SSR分子标记、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技术,筛选出22对SSR引物对75份来源和特... 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优异萝卜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区分和合理利用,保障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目前需积极开展萝卜种质资源的特异性鉴定和种质识别技术研究。本研究基于SSR分子标记、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技术,筛选出22对SSR引物对75份来源和特征不同的代表性萝卜种质进行鉴定,共扩增出15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7条,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5.49%,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6.95条带和3.95条多态性带,有效地显示出每份萝卜种质的特异性。基于最少引物鉴定最多种质的原则,利用MATLAB程序筛选出8对SSR引物,依据8对引物的扩增数据,经过多态性谱带的有序编码转换,构建出75份萝卜种质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利用SSR标记构建萝卜种质分子身份证进行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分子身份证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瓜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斯更 沈镝 +5 位作者 刘博 邱杨 张晓辉 张忠华 王海平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基于黄瓜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搜索InDel位点,按照每隔1~3M个碱基对的距离选择并设计遍布全基因组的代表性InDel引物134对,以16份黄瓜典型种质检测其有效性。结果显示,134对引物均获得扩增产物,其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16对,占引物总数的86... 基于黄瓜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搜索InDel位点,按照每隔1~3M个碱基对的距离选择并设计遍布全基因组的代表性InDel引物134对,以16份黄瓜典型种质检测其有效性。结果显示,134对引物均获得扩增产物,其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16对,占引物总数的86.6%。116对引物充分揭示出16份种质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所开发的InDel分子标记将为黄瓜种质资源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有力的遗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重测序 INDEL标记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在红肉萝卜和白肉萝卜中的序列变异和表达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玉燕 张晓辉 +4 位作者 邱杨 李锡香 王海平 沈镝 宋江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4-560,共7页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是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中国特有红肉萝卜种质‘心里美’为试材,克隆和分析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DFR)。通过与大白菜DF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及白萝卜自交系‘36-2’全基因组序列(未公布)进行比对,获得单...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是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中国特有红肉萝卜种质‘心里美’为试材,克隆和分析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DFR)。通过与大白菜DF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及白萝卜自交系‘36-2’全基因组序列(未公布)进行比对,获得单一的同源序列Rsa10008592。参照该序列设计5'和3'引物,以‘心里美’萝卜自交系‘HX12Q-49’的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和TA克隆获得ORF为1164 bp(Genbank登录号KF280272)、编码387 aa(Genbank登录号AGU42192)的RsDFR基因的完整CDS序列。通过对白萝卜‘36-2’的Rsa10008592和‘心里美’萝卜‘HX12Q-49’的RsDFR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19个核苷酸和3个氨基酸的差异。氨基酸序列进化树显示,‘心里美’萝卜的RsDFR与大白菜和芥菜的DFR同源性较高。荧光定量PCR发现RsDFR在白萝卜和‘心里美’萝卜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不同,在白萝卜中仅在肉质根发育的早期表达,而在‘心里美’萝卜的全生育期均有表达,且在破肚期的表达量最高。同时,对‘心里美’萝卜RsDF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里美’萝卜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质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华贝贝 邱杨 +5 位作者 段韫丹 崔娜 张晓辉 沈镝 宋江萍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8-1044,共7页
莱菔子素是由萝卜中萝卜甙水解形成的一种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在植物抗性和人类抗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已优化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了93份萝卜种质肉质根的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了不同来源地和不同类型萝卜种质莱菔子素含量分布。... 莱菔子素是由萝卜中萝卜甙水解形成的一种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在植物抗性和人类抗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已优化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了93份萝卜种质肉质根的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了不同来源地和不同类型萝卜种质莱菔子素含量分布。试验发现不同萝卜种质莱菔子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分布范围为34.445~1446.9mg/kg-DW,最高含量约是最低含量的42倍;红皮白肉和绿皮白肉类型的萝卜种质莱菔子素平均含量较高,华东地区的萝卜种质莱菔子素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来源地的萝卜种质。试验初步获得莱菔子素含量较高的萝卜种质2份,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种质 HPLC 莱菔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与萝卜属间杂种的表型和分子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蒋振 张晓辉 +3 位作者 蒋磊 邱杨 程斐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864,共6页
应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通过胚挽救获得的青花菜与萝卜属间杂种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的生长势明显强于父本和母本,大部分形态性状超出了父、母本的范围,部分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或偏向于父本或母本一方。表... 应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通过胚挽救获得的青花菜与萝卜属间杂种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的生长势明显强于父本和母本,大部分形态性状超出了父、母本的范围,部分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或偏向于父本或母本一方。表型和细胞学观察显示杂种植株具有类似母本的雄性不育特性。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杂种植株包含了双亲的遗传信息。可见,远缘杂种是双亲间的真杂种。远缘杂交种的获得与初步鉴定为促进萝卜属和芸薹属的基因交流提供了桥梁种质,为进一步创制萝卜或芸薹属作物新种质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萝卜 属间杂种 形态性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微 李斯更 +1 位作者 沈镝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415,共12页
利用149对具有多态性的In Del引物对473份黄瓜初选核心种质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3种方法 12种取样比例对该初级遗传多样性固定群体进行抽样获得候选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GDFCC),使用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 利用149对具有多态性的In Del引物对473份黄瓜初选核心种质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3种方法 12种取样比例对该初级遗传多样性固定群体进行抽样获得候选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GDFCC),使用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信息指数(I)、基因多样性指数(gene diversity)、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总等位位点数(total number of loci)、等位位点保留百分率(retention rate of loci)评价候选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结果表明,采用逐级聚类+稀有基因优先取样法并按照15%取样比例构建出的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的效果较好。比较发现,该核心样本集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PIC值均接近或高于初级遗传多样性固定群体,且对原始群体的等位位点的保留百分率为99.68%。入选多样性固定核心样本集的材料来自15个国家和国内18个省市。该研究为今后黄瓜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了代表性强、覆盖度广、遗传稳定的研究群体,将有利于黄瓜种质资源的高效研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In Del标记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固定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不同抗源对黑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韫丹 邱杨 +5 位作者 汪精磊 王海平 张晓辉 沈镝 宋江萍 李锡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不同抗病基因的挖掘是作物持久抗性遗传改良的基础。本研究利用2份抗黑腐病(Xantha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材料(KB10Q-22、KB10Q-24)和1份感病材料(KB10Q-33)构建了2个F2群体,采用苗期剪叶+喷雾法接... 不同抗病基因的挖掘是作物持久抗性遗传改良的基础。本研究利用2份抗黑腐病(Xantha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材料(KB10Q-22、KB10Q-24)和1份感病材料(KB10Q-33)构建了2个F2群体,采用苗期剪叶+喷雾法接种黑腐病菌Xcc8004进行抗病性鉴定。应用P1、P2、F1、F24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萝卜2个不同抗源抗黑腐病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份材料的遗传规律不同。以KB10Q-22为母本的F1植株表现为抗病,其遗传模型为E_0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而以KB10Q-24为母本的F1植株表现为感病,其遗传模型为D_0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两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73%和55.64%,抗性遗传以主基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抗黑腐病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