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季节火烧对小针茅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赛音吉日嘎拉
王铁娟
刘桂香
都瓦拉
韩文娟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草原火灾应急管理技术(200903041)
-
文摘
采用控制火烧的方法探讨不同季节火烧对小针茅草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会抑制丛生禾草小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高生长;春季火烧使群落的盖度在整个生长季偏低;火烧减少群落地上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中火烧处理地基本低于未烧地,春季与冬季火烧地相比,前者总体低于后者。因而火烧处理对于小针茅草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春季火烧较为明显,这与火烧对建群种小针茅地面更新芽的影响有关。
-
关键词
火烧
季节
小针茅草原
-
Keywords
Burning; Season; Stipa klemenzii steppe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戴雅婷
闫志坚
王慧
吴洪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库布齐沙漠固沙灌木根际微生物的动态研究"(2009-Z-3)资助
-
文摘
对库布齐沙地油蒿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均为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流沙,且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根际效应十分明显,细菌>真菌>放线菌,R/S值介于1.14~8.19之间。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影响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有机质与速效钾,影响真菌数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有机质与含水量,影响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全磷和速效钾。
-
关键词
油蒿
根际微生物
根际效应
土壤养分
-
Keywords
Artemisia ordosica
Rhizospheric microorganisms
Rhizosphere effect
Soil nutrient
-
分类号
S154.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扁蓿豆不同品系ISSR标记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王照兰
杨持
赵丽丽
胡卉芳
杜建材
白美琴
-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
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勘测规划院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7,共7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助项目
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开发项目(2008BADB3B02
+3 种基金
2008BADB3B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106800)
内蒙古大学博士后资助项目(204102)
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
-
文摘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7个有效引物对4个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73个等位基因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检测出1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各品系的Nei’s遗传多样性为0.256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46。Nei’s指数估算和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系内,4个品系间亦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324)。品系00-61、90-36、00-81和93-2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7%、79.45%、82.19%和83.56%;Nei’s遗传多样性(H)分别为0.2050、0.2153、0.2264和0.247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22、0.3396、0.3538和0.3821。各品系的遗传参数大小排序均为品系93-21>品系00-81>品系90-36>品系00-6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A)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
-
关键词
扁蓿豆
品系
ISSR
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Melilotoides ruthenica
Srtains
ISSR
Genetic difference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541.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能源植物新看点——草类能源植物
被引量:31
- 4
-
-
作者
李平
孙小龙
韩建国
刘天明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内蒙古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0,共4页
-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0-Z-3)
-
文摘
针对生物能源发展中遇到的原料问题,总结能源草的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能源草的研究发展状况,分析在我国发展能源草的可行途径。提出在中国发展能源草研究的5项建议:(1)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2)优质高产能源草育种工作;(3)提高能源草产量生产管理技术;(4)研究提高生物能源转化率;(5)发展能源草与保护生态环境并行。
-
关键词
生物能源
能源植物
能源草
可持续发展
-
Keywords
Bio-energy
Energy plant
Energy gra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阿拉善地区不同植被生境中鼠类栖息地选择的特性
被引量:8
- 5
-
-
作者
王利清
武晓东
付和平
甘红军
杨玉平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工作站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6009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助项目(2010-Z-2)
-
文摘
2002~2007年,在阿拉善荒漠区选择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四种植被生境,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不同植被生境中鼠类栖息地选择的特性。结果表明:6个年度中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在四种不同植被生境中各不相同,各个群落的组成种类和主要种类的数量有较大变化;6年中不同植被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的年平均种数为轮牧区=过牧区=禁牧区>开垦区。不同植被生境中主要组成种变化较大:开垦区为长爪沙鼠、黑线仓鼠;轮牧区为子午沙鼠、小毛足鼠;过牧区为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禁牧区为小毛足鼠。长爪沙鼠在开垦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在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无差异;三趾跳鼠在过牧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
-
关键词
啮齿动物
群落
种群
人为干扰
荒漠
-
Keywords
Rodent
Community
Population
Human disturbance
Desert
-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