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三十年我国草原政策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强 陈梅梅 李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以草原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的488篇相关研究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运用CiteSpace软件探讨草原政策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前沿。结果表明:近三十年的发文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相... 以草原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的488篇相关研究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运用CiteSpace软件探讨草原政策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前沿。结果表明:近三十年的发文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相关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北京和草原资源丰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草牧业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地区绿色发展政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草原重要性和功能性、草种业发展、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智慧草原管理是未来研究的新趋势。未来草原政策研究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新政策为背景,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为草原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政策 CNKI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丽 侯向阳 王珍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44,共9页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壤碳矿化是连接全球碳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开展了大量有关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的研究。本文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壤碳矿化是连接全球碳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开展了大量有关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的研究。本文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未来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矿化的研究趋势。土壤碳矿化作用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有机碳质量的直接影响,同时受气候、植物、土壤、人类干扰等因素的间接影响;多数草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采用室内土壤需氧培养法进行测定,培养产生的土壤碳矿化CO_(2)的测定方法有碱液吸收法、气相色谱法、CO_(2)红外气体分析仪法,其中碱液吸收法是应用最早、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未来的研究中,土壤碳矿化可以作为评价退化草地恢复、放牧地管理、合理配置草地等措施实施效果的指标之一,并且需要加强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土壤微生物学调控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碳矿化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户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嘉宁 李平 +2 位作者 介永庆 胡卉芳 赵鸿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8-1210,共13页
牧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着牧区未来的发展。本研究基于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以及社会公共空间三个角度,通过建立牧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和障碍度模型,评估了牧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牧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着牧区未来的发展。本研究基于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以及社会公共空间三个角度,通过建立牧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和障碍度模型,评估了牧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牧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0.3601,处于一般等级。其中,牧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指数最高,社会公共空间指数次之,最后为自我发展意识指数。因此,建议应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力度,完善草场流转机制,提高牧户自然资本;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及其他类型培训,以技术促农牧民增收;完备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讯设施建设,以促进村务公开更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户 可持续发展 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睿瑶 陈梅梅 +2 位作者 武丽雯 金嘉炜 李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8,共12页
基于内蒙古草原4个典型牧区、农牧交错区旗县的223户牧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牧户及其子代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子代对未来继承草原畜牧业经营意愿不够强烈,且样本牧户中草... 基于内蒙古草原4个典型牧区、农牧交错区旗县的223户牧户微观调研数据,使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牧户及其子代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子代对未来继承草原畜牧业经营意愿不够强烈,且样本牧户中草原畜牧业经营已继承的情况占比较低,未来的草原畜牧业代际传递面临困难;(2)草场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类生产要素是目前影响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主要因素;(3)子代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选择主要受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影响。政府应当关注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过程中的异质性,积极改善牧区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年轻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传递 草原畜牧业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草种业政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强 陈梅梅 李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8,共10页
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草种业政策工具作为实现一国草种业振兴政策目标的途径,是进行政策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以草种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筛选、编码分类、统计分析为研究线索,从政策工具和... 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草种业政策工具作为实现一国草种业振兴政策目标的途径,是进行政策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以草种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筛选、编码分类、统计分析为研究线索,从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判断两个维度对我国2000~2022年草种业政策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我国草种业政策中存在的缺失与冲突等问题,旨在为草种业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持。研究发现:草种业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累计占比77.1%,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22.9%,未来需要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培育草种业市场;草种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现有政策宏观指导条款多,可执行操作条款少,缺乏资金保障和风险化解,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底层构建,保障草种业发展;草种业政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草种业发展资金支持、营商环境等领域创新不足,需要在人才、资金、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草种业对外依存度高达74%,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风险,亟须提高草种业自主可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创新价值链 草种业政策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饲用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包文龙 任家辉 +7 位作者 张腾薇 赵金梅 王照兰 王凤梧 唐加高 殷国梅 韩云鹏 孙娟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9-1176,共8页
为筛选适合在乌兰察布地区旱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对12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地区的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白燕1号’‘百事’... 为筛选适合在乌兰察布地区旱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对12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地区的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白燕1号’‘百事’‘摩登’和‘麦迪逊’4个品种的鲜草产量超过了20000 kg·hm^(-2),干草产量‘麦迪逊’最高达5892.23 kg·hm^(-2),干鲜比最高的是‘迪昂’和‘优牧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迪昂’‘悍马’和‘优牧1号’,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莫妮卡’,中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悍马’,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为‘悍马’和‘莫妮卡’。叶占比对于燕麦品质的影响显著,与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指标中权重系数排在前5位分别是茎粗、株高、干草产量、穗占比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兼顾高产优质,乌兰察布地区推荐‘悍马’‘迪昂’和‘优牧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全株大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腾薇 吕二锁 +6 位作者 刘志萍 包文龙 段俊杰 云颖 张霞 韩磊 孙娟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2,共6页
为探究留茬高度对全株大麦青贮品质的影响,在乳熟后期-蜡熟初期刈割大麦并进行青贮。设齐地刈割及留茬10cm两个处理,真空袋青贮40d后比较不同留茬高度大麦青贮前后的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及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 为探究留茬高度对全株大麦青贮品质的影响,在乳熟后期-蜡熟初期刈割大麦并进行青贮。设齐地刈割及留茬10cm两个处理,真空袋青贮40d后比较不同留茬高度大麦青贮前后的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及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大麦留茬10cm处理原料及青贮较齐地刈割处理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粗灰分含量低;与齐地刈割处理相比,留茬10cm大麦青贮处理乳酸菌含量显著提高(P<0.05),好氧细菌数量、pH值、丁酸含量以及氨态氮/总氮比例显著下降(P<0.05),Kaiser评分增加,大麦发酵品质提高;综上,大麦采用留茬10cm刈割可以改善大麦原料及青贮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留茬高度 青贮品质 乳酸菌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全株大麦生产性能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包文龙 郑成忠 +7 位作者 张腾薇 云颖 韩云鹏 刘志萍 巴图 徐广祥 王凤梧 孙娟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67-3173,共7页
为研究施氮量对大麦(Hordeum vulagare L.)生产性能及全株大麦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以‘内农科饲用大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氮量为135 kg·hm^(-2)(N_(135))、180 kg·hm^(-2)(N_(180))... 为研究施氮量对大麦(Hordeum vulagare L.)生产性能及全株大麦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以‘内农科饲用大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氮量为135 kg·hm^(-2)(N_(135))、180 kg·hm^(-2)(N_(180))、225 kg·hm^(-2)(N_(225))三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于大麦乳熟期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调制青贮饲料,青贮45 d后开封检测青贮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大麦全生育期延长,N_(225)处理进入成熟期的时间比N_(135)处理延后了10天;N_(225)处理显著增加大麦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随施氮量增加,刚刈割全株大麦原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三个施氮处理对全株大麦青贮饲料pH值、乳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Kaiser评价均为1级。综合分析,全株大麦青贮原料生产没有必要增加施肥来提升栽培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全株大麦 生产性能 青贮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