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蓓蕾
宋照亮
+2 位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李自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通量变化范围为154.9~605.9 kg· hm-2·a-1,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③若按目前全国毛竹林面积3.3x10^6 hm2,植硅体产生通量209.5~420.2 kg· hm-2·a-1以及植硅体中碳含量(3±1)%计算,那么中国毛竹林通过叶植硅体约可以固定二氧化碳(76.1~152.5)x10^6 kg·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毛竹
岩性
竹龄
植硅体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蓓蕾
宋照亮
姜培坤
周国模
李自民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
与资源
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科学院
地球化学
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侬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304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子课题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3122013240183)
文摘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通量变化范围为154.9~605.9 kg· hm-2·a-1,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③若按目前全国毛竹林面积3.3x10^6 hm2,植硅体产生通量209.5~420.2 kg· hm-2·a-1以及植硅体中碳含量(3±1)%计算,那么中国毛竹林通过叶植硅体约可以固定二氧化碳(76.1~152.5)x10^6 kg·a-1.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毛竹
岩性
竹龄
植硅体
碳汇
Keywords
forest ecology
Phyllostachys edulis
lithology
bamboo age
phytolith
carbon sink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李蓓蕾
宋照亮
姜培坤
周国模
李自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