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娜娜 冯玥 +4 位作者 丁长庆 王璐 郝心愿 杨亚军 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1-13,22,共14页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4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重要性状的遗传机理、茶树基因组数据的扩充与利用、茶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创新、茶树品种的登记与授权情况。2024年,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4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重要性状的遗传机理、茶树基因组数据的扩充与利用、茶树育种技术的研究创新、茶树品种的登记与授权情况。2024年,通过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多学科手段,挖掘获得了调控茶树品质、抗逆、生长发育等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位点和遗传作用规律;大量茶树资源基因组重测序的完成,为解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特性、品质与抗性形成的驯化机理提供了可能;茶树体细胞胚再生技术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55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5个茶树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新品种推广和茶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基因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娜娜 王璐 +6 位作者 郝心愿 丁长庆 黄建燕 叶萌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机制,仍是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明确的靶基因资源;茶树泛基因组图谱首次构建成功,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基因组扩张的遗传基础;77个茶树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3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树遗传育种发展、创新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新超 王璐 +4 位作者 郝心愿 李娜娜 黄建燕 丁长庆 杨亚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品种 育种技术 育种理论 分子设计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中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岳川 曾建明 +2 位作者 章志芳 王新超 曹红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2-392,共11页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对茶树生长发育和逆境反应的调控,及植物激素在茶树外植体繁殖中的应用,并概述了当前植物激素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针对茶树中激素研究现状并结合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对茶树生长发育和逆境反应的调控,及植物激素在茶树外植体繁殖中的应用,并概述了当前植物激素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针对茶树中激素研究现状并结合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茶树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植物激素对茶树茶芽萌发、抗逆等调控机理的研究将成为茶叶科学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植物激素 激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鉴定浙江省主要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成才 刘园 +4 位作者 姜燕华 吴立赟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6-931,共6页
为促进浙江省茶树育种的发展,利用SSR引物对浙江省茶树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可用于鉴别浙江省茶树品种的核心鉴定引物和标准品种,并进一步应用于未知茶苗身份鉴定。首先,利用35对SSR引物研究了36个茶树育成品种,并进... 为促进浙江省茶树育种的发展,利用SSR引物对浙江省茶树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可用于鉴别浙江省茶树品种的核心鉴定引物和标准品种,并进一步应用于未知茶苗身份鉴定。首先,利用35对SSR引物研究了36个茶树育成品种,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电泳谱带和基因型筛选出核心鉴定引物和标准品种;最后,对4株未知茶苗进行了身份鉴定。结果表明:共有34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各品种基本按遗传背景聚类,重复样本间遗传距离介于0-0.094;有10对引物确定为核心鉴定引物,8个品种为标准品种;4株未知身份茶苗中,NH-01属于乌牛早品种,另外3株并非浙江现有品种。本研究认为,核心鉴定引物在两个浙江育成品种间差异引物对≥2时,应判定为不同品种;差异引物对≤1时,应判定为相同品种或极相似品种,必要时应引入其余24对引物计算遗传距离进一步验证,遗传距离〉0.140判定为不同品种,遗传距离≤0.140判定为同一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SR 品种鉴别 无性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cpDNA测序及基于cpDNA序列的山茶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春梅 马春雷 +2 位作者 马建强 刘声传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叶绿体基因组在物种鉴定、系统进化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应用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龙井43(Camellia sinensis cv. Longjing 43)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利用叶绿体trnL-trnF序列研究茶树及其近缘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在物种鉴定、系统进化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应用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龙井43(Camellia sinensis cv. Longjing 43)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利用叶绿体trnL-trnF序列研究茶树及其近缘植物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7096 bp,反向互补重复区(Inverted repeat, IR)为26080 bp,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 SSC)、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 LSC)分别为18283 bp、86653 bp。共注释叶绿体基因133个,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6个,rRNA基因8个,tRNA基因39个。对所选植物的trnL-trnF序列进行比对,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481~501 bp,序列最长为岔河大茶,最短为金花茶,基于此序列构建亲缘关系树,山茶属茶组植物聚成一个组。研究结果对茶树优良品种培育及山茶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7
作者 马建强 姚明哲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李海琳 成浩 +1 位作者 王丽鸳 韦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0833-10835,10838,共4页
茶叶是我国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它含有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维生素类、氨基酸、茶色素、食物纤维素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血栓、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菌、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及抗艾滋病毒等药理作用。茶叶... 茶叶是我国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它含有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维生素类、氨基酸、茶色素、食物纤维素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血栓、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菌、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及抗艾滋病毒等药理作用。茶叶的功能成分药用价值日益清楚,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Pshot技术检测茶树SNP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成才 谭礼强 +2 位作者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了提高茶树 SNPs 分型效率,促进 SNPs 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了 SNaPshot 技术进行茶树SNPs分型的可行性。从实验室前期确证的SNPs中,选择10个作为目标SNPs;使用SNaPshot技术在不同的茶树品种中进行分型;然后,对分型结果... 为了提高茶树 SNPs 分型效率,促进 SNPs 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了 SNaPshot 技术进行茶树SNPs分型的可行性。从实验室前期确证的SNPs中,选择10个作为目标SNPs;使用SNaPshot技术在不同的茶树品种中进行分型;然后,对分型结果进行比对和统计,以验证 SNaPshot 技术检测茶树 SNPs 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可用性。结果发现,6个 SNPs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准确率为60%;目标SNPs在龙井43及其重复实验中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6个SNPs的等位基因数都是2,期望杂合度(He)介于0.37~0.52,观测杂合度(Ho)介于0.32~0.7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36~0.50;结果表明,SNaPshot技术对茶树SNPs的分型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茶树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构仪的茶树新梢茎杆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艳 韦康 +3 位作者 王丽鸳 成浩 贺巍 周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使用质构仪测定了龙井43和中茶108新梢各节茎的剪切力,取最大剪切力表示新梢的嫩度,剪切力越小嫩度越高,建立了最大剪切力测定新梢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质构仪测新梢嫩度是可行的;在连续时间内采摘鲜叶新梢老化主要表现在第3~5节茎,第... 使用质构仪测定了龙井43和中茶108新梢各节茎的剪切力,取最大剪切力表示新梢的嫩度,剪切力越小嫩度越高,建立了最大剪切力测定新梢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质构仪测新梢嫩度是可行的;在连续时间内采摘鲜叶新梢老化主要表现在第3~5节茎,第1~2节茎的嫩度变化相对较小;新梢嫩度与成熟度、空间位置、采摘时间、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修剪处理显著提高第3~4节茎的嫩度。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新梢不同茎位剪切力的变化存在规律性,为鉴定茶树品种的持嫩性提供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持嫩性 质构仪 最大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耐旱机理及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声传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干旱是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茶树对干旱胁迫及随后复水的响应非常复杂,探究茶树耐旱机理,对于发掘利用耐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节水抗旱栽培、减轻旱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干旱对茶树生... 干旱是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茶树对干旱胁迫及随后复水的响应非常复杂,探究茶树耐旱机理,对于发掘利用耐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节水抗旱栽培、减轻旱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干旱对茶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述评了当前茶树响应干旱胁迫和复水机理的研究动态,概述了茶树节水抗旱栽培和灾后恢复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耐旱 机理 节水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树SNP的dCAPS标记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成才 王丽鸳 +4 位作者 韦康 成浩 包云秀 刘本英 汪云刚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522,共6页
从茶树EST序列中搜寻出候选SNPs位点,在候选SNPs两侧设计测序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验证;然后从每个扩增子中选择一个确证的SNPs,设计dCAPS引物,并进行扩增和酶切验证,将SNPs转化为dCAPS标记;最后,在长叶白毫×福鼎... 从茶树EST序列中搜寻出候选SNPs位点,在候选SNPs两侧设计测序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验证;然后从每个扩增子中选择一个确证的SNPs,设计dCAPS引物,并进行扩增和酶切验证,将SNPs转化为dCAPS标记;最后,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的F1群体中检测了标记的分离情况。结果发现,20对测序引物中有11对扩增成功,共确证了17个SNPs,占检测总数的54.8%;在设计的11对dCAPS引物中,有8对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和龙井43等8个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转化成功率72.7%;8个dCAPS标记中的DCC229和DCC371在长叶白毫和福鼎大白之间表现有多态性,经检测,它们在这2个品种的F1群体中均符合孟德尔1︰1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 SNP d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表达谱对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康 王丽鸳 +2 位作者 成浩 张丽群 冯素花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在花瓣、花粉、休眠芽、萌发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花瓣、休眠芽、萌发芽中类黄酮合成基因大量表达,而花粉中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量极少,这与茶树中类黄酮物质的分布规律一...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在花瓣、花粉、休眠芽、萌发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花瓣、休眠芽、萌发芽中类黄酮合成基因大量表达,而花粉中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量极少,这与茶树中类黄酮物质的分布规律一致。同时本研究在类黄酮调控相关MYB、bHLH、MADS、GST、WD40、Homeodomain基因家族中找到12个基因可能与花瓣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9个基因可能与芽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解析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机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达谱 茶树 类黄酮合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树遗传育种40年 被引量:47
14
作者 王新超 王璐 +2 位作者 郝心愿 曾建明 杨亚军 《中国茶叶》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40年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丹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1-547,共7页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Prout)]危害严重降低了茶叶产量和品质。业已表明,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品种对茶尺蠖取食的胁迫反应复杂多样,探究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机制,对于鉴定茶树抗虫性等级,发掘利用抗虫基因资源以...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Prout)]危害严重降低了茶叶产量和品质。业已表明,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品种对茶尺蠖取食的胁迫反应复杂多样,探究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机制,对于鉴定茶树抗虫性等级,发掘利用抗虫基因资源以及培育抗虫良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简述茶尺蠖危害概况入手,总结了当前茶树对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指出了目前茶尺蠖抗性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当前的研究动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茶111等四个优质、高产、早生茶树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亮 姚明哲 +3 位作者 金基强 王新超 马春雷 虞富莲 《中国茶叶》 2011年第2期11-13,共3页
优质、早生、高产、高抗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农增收、提高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我国的优异品种资源为材料,从其实生群体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品系,在2004~2009年经过6年严格的品系比较试验,选育... 优质、早生、高产、高抗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农增收、提高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我国的优异品种资源为材料,从其实生群体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品系,在2004~2009年经过6年严格的品系比较试验,选育出品质、产量等性状比较优良的4个新品系,有望培育成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 选育 茶树 优质 早生 品系比较试验 核心竞争力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新超 王璐 +5 位作者 郝心愿 李娜娜 丁长庆 黄建燕 曾建明 杨亚军 《中国茶叶》 2021年第9期50-57,共8页
简要总结了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为茶树遗传育种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十三五” 进展 “十四五”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的茶树新品系丽早香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建义 成浩 +2 位作者 王丽鸳 马军辉 陈香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4-1729,共6页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茶树研究可用于其身份、产地的判别。茶树品种间差异鉴别是申请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重要内容,试验利用HPLC检测分析丽早香、龙井43、迎霜和当地群体的化学组成及比例,构建化学指纹图谱,从而区分丽早香品系。通过H...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茶树研究可用于其身份、产地的判别。茶树品种间差异鉴别是申请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重要内容,试验利用HPLC检测分析丽早香、龙井43、迎霜和当地群体的化学组成及比例,构建化学指纹图谱,从而区分丽早香品系。通过HPLC测定样品色谱数据,选择90%以上样品中存在的峰为样本集的共有峰,建立数字化多元化学指纹图谱。丽早香在图谱相似性上与当地群体最高;在儿茶素、咖啡碱、没食子酸等茶叶主要化学组成比例上,与对照不同,可以与龙井43、迎霜、当地群体辨别区分,为茶树品种间差异鉴别和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丽早香 化学指纹图谱 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抗寒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新超 王璐 +4 位作者 郝心愿 李娜娜 丁长庆 黄建燕 杨亚军 《茶叶通讯》 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低温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产量、种植范围和茶叶品质的重要环境胁迫之一。茶树的低温胁迫主要分为越冬期胁迫和芽萌发以后的“倒春寒”胁迫两种。在遭受低温胁迫时,茶树会在细胞学、生理学、分子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响应以应对低温的影响... 低温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产量、种植范围和茶叶品质的重要环境胁迫之一。茶树的低温胁迫主要分为越冬期胁迫和芽萌发以后的“倒春寒”胁迫两种。在遭受低温胁迫时,茶树会在细胞学、生理学、分子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响应以应对低温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了茶树抗寒的机制研究进展,特别是最新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细胞学机制 生理学机制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被引量:21
20
作者 金基强 张晨禹 +1 位作者 马建强 陈亮 《中国茶叶》 2021年第9期42-49,76,共9页
简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茶树资源收集保存、茶树起源驯化、优异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树种质资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为... 简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茶树资源收集保存、茶树起源驯化、优异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树种质资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茶树种质资源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十三五” 进展 “十四五”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