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斌 江和源 +2 位作者 张建勇 王岩 黄永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1-526,共6页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工程技术 茶叶深加工 合成 提取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白艳 江用文 +3 位作者 江和源 张建勇 黄永东 王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12-317,共6页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但由于较低的溶解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改性可以提高儿茶素的应用特性。综述儿茶素改性的主要物理、生化方法以及改性后儿茶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但由于较低的溶解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改性可以提高儿茶素的应用特性。综述儿茶素改性的主要物理、生化方法以及改性后儿茶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并展望儿茶素改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改性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建勇 江和源 +1 位作者 崔宏春 尧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93-497,共5页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茶叶天然产物。本文综述国内外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研究进展,比较分析纤维素层析法、葡聚糖凝胶层析法、硅胶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聚酰胺层析法等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认为聚...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茶叶天然产物。本文综述国内外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研究进展,比较分析纤维素层析法、葡聚糖凝胶层析法、硅胶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聚酰胺层析法等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认为聚酰胺层析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离制备方法,可为开发利用茶黄素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单体 分离 制备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香气HS-SPME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叶国注 江用文 +2 位作者 尹军峰 袁海波 王志岚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0期16-19,共4页
根据绿茶香气的感官审评方式及相关参数,设置4种HS-SPME提取方法,并对各种提取方法的萃取效果、重复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g茶、100mL沸蒸馏水冲泡后,萃取茶汤上空的香气成分,可在50℃的温和环境条件下,对绿茶香气成分进行较... 根据绿茶香气的感官审评方式及相关参数,设置4种HS-SPME提取方法,并对各种提取方法的萃取效果、重复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g茶、100mL沸蒸馏水冲泡后,萃取茶汤上空的香气成分,可在50℃的温和环境条件下,对绿茶香气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稳定的提取,并可避免香气成分的损失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 HS-SPME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度乙酰化儿茶素的合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白艳 江和源 +3 位作者 江用文 张建勇 王伟伟 龙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408-15412,共5页
[目的]研究乙酰化儿茶素的相关性质,,以期改善儿茶素的应用特性。[方法]以乙酸酐为酰化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多酚(TP)进行O-酰化修饰,分别合成了2种取代度的乙酰化儿茶素,考察了乙酰化程度对儿茶素溶解性、抗氧化性... [目的]研究乙酰化儿茶素的相关性质,,以期改善儿茶素的应用特性。[方法]以乙酸酐为酰化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多酚(TP)进行O-酰化修饰,分别合成了2种取代度的乙酰化儿茶素,考察了乙酰化程度对儿茶素溶解性、抗氧化性和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乙酰化儿茶素脂溶性增加,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降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增加,紫外吸收带蓝移,吸收强度降低。[结论]研究筛选出高乙酰化儿茶素活性取代产物,从而为定向合成高活性的乙酰化儿茶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乙酰化 取代度 溶解性 抗氧化活性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二) 茶多酚的提取制备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尧渝 江和源 袁新跃 《中国茶叶》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介绍了工业提取制备茶多酚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以及新技术在茶多酚提取制备中的应用。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制备 技术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三) 茶氨酸的提取制备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袁新跃 江和源 张建勇 《中国茶叶》 2009年第3期4-6,23,共4页
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特有的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来源。随着它对人体重要保健功效被研究发现,茶氨酸的研究已成为茶叶功能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对目前的茶氨酸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为茶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茶氨酸 理化性质 提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扁形名优茶加工工艺流程试验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丽 谭俊峰 +1 位作者 林智 吕海鹏 《中国茶叶》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机制扁形名优茶加工新工艺在现行工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辉锅)的基础上,增加了滚筒杀青和理条工序,针对其摊放、滚筒杀青、理条、做形、辉干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叶摊放4~8h后,在270℃下杀青1min,摊凉0.5~1.0h,再在20... 机制扁形名优茶加工新工艺在现行工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辉锅)的基础上,增加了滚筒杀青和理条工序,针对其摊放、滚筒杀青、理条、做形、辉干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叶摊放4~8h后,在270℃下杀青1min,摊凉0.5~1.0h,再在200℃下理条2.5~3.0min,摊凉0.5~1.0h,然后以190℃做形后摊凉2.0~3.0h,最后在160℃下辉干,以此工艺加工的扁形名优茶品质较现行工艺加工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扁形名优茶 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功能成分提取制备专题(一) 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与提取制备 被引量:18
9
作者 江和源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茶色素、皂苷等功能成分。这些功能成分具有许多医药保健功能和一些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建材、养殖等行业,国内外市场上也有许多添加茶叶提取物的产品。经过提取、分离、...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茶色素、皂苷等功能成分。这些功能成分具有许多医药保健功能和一些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建材、养殖等行业,国内外市场上也有许多添加茶叶提取物的产品。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等工艺过程,可提取制备茶叶功能成分,为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功能成分 开发利用 提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填充床反应器连续制备茶黄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斌 江和源 +3 位作者 张建勇 王伟伟 王岩 黄永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研究了填充床反应器上固定化漆酶连续氧化茶多酚制备茶黄素,自制了连续化制备茶黄素的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考察了树脂固定化漆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上连续制备茶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底物流速、氧气流量、pH。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化制备... 研究了填充床反应器上固定化漆酶连续氧化茶多酚制备茶黄素,自制了连续化制备茶黄素的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考察了树脂固定化漆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上连续制备茶黄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底物流速、氧气流量、pH。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化制备体系是可行的,并且在固定化漆酶柱床体积为100 mL时,温度在28℃,底物流速为2.0 mL/min,氧气流量为55 mL/min,pH5.6,此时儿茶素转化率达20.99%。为茶黄素的制备提供一种可行的连续化方法,同时为开拓中式乃至工业生产茶黄素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 填充床反应器 连续制备 茶黄素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博 叶阳 +1 位作者 周小芬 钱园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物料含水量,获得低粗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90 r/min,螺杆转速90 r/min,套筒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为15%,与膨化前原料相比,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绿茶茶渣 粗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O-甲基转移酶(EOMT)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费冬梅 林智 +3 位作者 吕海鹏 张悦 谭俊峰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340,共8页
本研究以EGCG-O-甲基转移酶(EOMT)催化EGCG生成EGCG3"Me的产量为主要指标,探讨了重组大肠杆菌内EGCG-O-甲基转移酶的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0.05 mmol/L,诱导时间为20 h,培养基初始pH为7.0,以及诱导温度为20... 本研究以EGCG-O-甲基转移酶(EOMT)催化EGCG生成EGCG3"Me的产量为主要指标,探讨了重组大肠杆菌内EGCG-O-甲基转移酶的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0.05 mmol/L,诱导时间为20 h,培养基初始pH为7.0,以及诱导温度为20℃时,EOMT的表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O-甲基转移酶 重组大肠杆菌 表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类茶中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叶阳 陈小强 +1 位作者 苏丽慧 唐东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61-12762,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红茶中的祈门红茶和立顿红茶以及普洱茶的云南特级地方标准样和临沧普洱茶的水溶性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方法]茶叶样品经沸水浸提和透析等前处理,采用蒽酮-硫酸法和硫酸-咔唑法分别测定茶叶多... [目的]比较分析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红茶中的祈门红茶和立顿红茶以及普洱茶的云南特级地方标准样和临沧普洱茶的水溶性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方法]茶叶样品经沸水浸提和透析等前处理,采用蒽酮-硫酸法和硫酸-咔唑法分别测定茶叶多糖的中性糖和酸性糖含量,用Bradford法分析蛋白质含量。[结果]绿茶的总多糖平均值接近39.58 mg/g,红茶为30.73 mg/g,普洱茶为60.12mg/g,约是红茶的2倍。普洱茶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18.57 mg/g,高于绿茶和红茶。[结论]3类茶中,均以普洱茶的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蛋白质 绿茶 红茶 普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和源 袁新跃 +3 位作者 张建勇 崔宏春 刘晓辉 尧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建立了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测定方法。适用检测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C18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由0.008mol/L辛烷磺酸钠和乙腈组成,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外标法定量。分析了市场上... 建立了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测定方法。适用检测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C18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由0.008mol/L辛烷磺酸钠和乙腈组成,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外标法定量。分析了市场上奶茶产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发现少数奶茶产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超过了国家暂行限量标准的2.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奶茶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儿茶素的功效特性与开发利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和源 《中国茶叶》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茶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体内进行的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对茶儿茶素的功效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功效机理,开发利用茶儿茶素,将可能挖掘出茶儿茶素防... 茶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体内进行的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对茶儿茶素的功效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功效机理,开发利用茶儿茶素,将可能挖掘出茶儿茶素防御疾病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儿茶素 吸收 代谢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