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草条纹叶(虫甲)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万方浩 王韧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2期71-75,共5页
豚草条纹叶(虫甲)在北京地区年发生3代,以成虫入土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底至5月上出土活动。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中下、7月下至8月初和9上中旬羽化出土。在26±1℃恒温条件下,雌雄成虫的寿命为82.5和67.8天。产卵前期16.5天,产卵... 豚草条纹叶(虫甲)在北京地区年发生3代,以成虫入土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底至5月上出土活动。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中下、7月下至8月初和9上中旬羽化出土。在26±1℃恒温条件下,雌雄成虫的寿命为82.5和67.8天。产卵前期16.5天,产卵期49.1天,一生产卵394.5粒。成虫一般仅在产卵后第30天前后出现一次明显的产卵高峰。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0、13.9和12.9天,在保温条件下,卵的孵化率最高,达92%。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在16±1℃、26±1℃恒温及20~27℃室温条件下,差异不明显,最高78%,最低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条纹叶jia 豚草 生物防治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CB-2y)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怀文 周瑗玥 张善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3-17,共5页
Sfeinernema sp. (CB-2y)是1986年从河北省一苹果园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试验表明,它在15-30℃下能侵染害虫,并在其体内繁殖,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含水量10-17.5%的沙壤中,线虫具有侵染力。含水最低于7.5%时... Sfeinernema sp. (CB-2y)是1986年从河北省一苹果园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试验表明,它在15-30℃下能侵染害虫,并在其体内繁殖,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含水量10-17.5%的沙壤中,线虫具有侵染力。含水最低于7.5%时,虽能存活,但不能侵染害虫。在2.5%含水量沙壤中,则不能存活。CB-2y线虫能在北京地区越冬,在25-30厘米深层土中,越冬存活率为47.8%。该线虫垂直扩散能力强,3天内在沙中57%的线虫已扩散到5厘米以远,最远距离可达30厘米。在23℃含水量14.5%的沙壤中,16周后CB-2y仍能保持侵染力,而S. feltiae Agriotos的侵染力只能保持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inernema feltiae Agriolos Steinernemasp.(CB-2y) 侵染力 扩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夜蛾线虫对小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怀文 张刚应 +1 位作者 张善稿 简恒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3期97-100,共4页
1988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5个品系Agriotos、All、Mexican、NC 116、Florida对蛀干害虫小木蠹蛾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但不侵染蛹。用Agriotos品系作试验,剂量和温度影响小木蠹蛾的死亡率和致死速度。当剂量大于25条线虫/木... 1988年室内试验结果证明:芜菁夜蛾线虫的5个品系Agriotos、All、Mexican、NC 116、Florida对蛀干害虫小木蠹蛾幼虫有很高的侵染力;但不侵染蛹。用Agriotos品系作试验,剂量和温度影响小木蠹蛾的死亡率和致死速度。当剂量大于25条线虫/木蠹蛾幼虫时,死亡率可达92%以上,同一剂量对一年、二年生幼虫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在15-30℃的范围内,线虫均能侵染和杀死寄主,但30℃不能在寄主尸体内繁殖。25℃为线虫浸染的最适宜温度,寄主死亡率最高,死亡速度也最快。一头5龄和7龄木蠹蛾幼虫能繁殖侵染期线虫16万和48万头。在10℃低温中,线虫不能侵染寄主,但并不死亡,当移入适宜的温度后,能迅速恢复活动。在35℃高温中,线虫则很快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夜蛾线虫 线虫 小木蠹蛾 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利用壁蜂为果树授粉 被引量:7
4
作者 周伟儒 王韧 +2 位作者 魏枢阁 魏守礼 赵兰英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15,共1页
由于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果园野生传粉媒介昆虫急剧减少,近年来各地果树常因授粉不良,影响了果品产量和质量;而人工授粉费时费工不易普遍实行。壁蜂是果树重要野生传粉昆虫,早在50年代末,日本便开始研究人工利用野生壁蜂授粉,20年来角额壁... 由于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果园野生传粉媒介昆虫急剧减少,近年来各地果树常因授粉不良,影响了果品产量和质量;而人工授粉费时费工不易普遍实行。壁蜂是果树重要野生传粉昆虫,早在50年代末,日本便开始研究人工利用野生壁蜂授粉,20年来角额壁蜂已在日本中部和北部普遍利用,对苹果、梨、桃、李、樱桃等授粉作用显著,成功地代替了人工授粉的繁重劳动。70年代初美国研究出一种壁蜂,为苹果、李、扁桃授粉也获成功。中国农科院生防室从日本引进角额壁蜂,在河北抚宁、新河和山东威海人工释放,使苹果花朵座果率提高0.3~1.4倍,梨提高1.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授粉 壁蜂 人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叶控制豚草的效果及其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万方浩 王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8-12,共5页
1988年在北京田间小区放虫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4片叶的豚草幼苗期,每株上释放2头1龄条纹叶(虫甲)幼虫控制效果最佳,到幼虫发育成熟时,控制效果可达95.7%,豚草幼苗期是较为有利的控制时期。处于营养生长期的豚草每株保留10片叶,其上有5.... 1988年在北京田间小区放虫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4片叶的豚草幼苗期,每株上释放2头1龄条纹叶(虫甲)幼虫控制效果最佳,到幼虫发育成熟时,控制效果可达95.7%,豚草幼苗期是较为有利的控制时期。处于营养生长期的豚草每株保留10片叶,其上有5.4头成虫时,在24天内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可达81.2%。每株放5.4头成虫的小区,次年的豚草植株数比未放虫的小区减少89.1%。成虫控制豚草的效果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的延长而呈直线性上升,每日控制率是一个常数,此常数在本研究中为0.067%/天/头。在较高.密度下,未发现成虫有取食干扰现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控制效果,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并具有生态学上可解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条纹叶 豚草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