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
作者 魏猛 李洪民 +3 位作者 唐忠厚 张爱君 史新敏 陈晓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明显。【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立柱式 无土育苗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汤佳立 李宗芸 +2 位作者 曹清河 戚大石 马代夫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共5页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蔬菜、工业原料作物及新型能源作物。DNA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一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蔬菜、工业原料作物及新型能源作物。DNA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一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育种 DNA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钾和钾高效型甘薯品种(系)的筛选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34
3
作者 唐忠厚 张允刚 +5 位作者 魏猛 陈晓光 史新敏 张爱君 李洪民 丁艳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2-549,共8页
甘薯植株生长和块根形成与钾营养吸收利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31份不同类型优质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2个钾肥水平处理(氮磷处理与氮磷钾处理),探讨耐低钾与钾高效型甘薯材料的筛选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 甘薯植株生长和块根形成与钾营养吸收利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31份不同类型优质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2个钾肥水平处理(氮磷处理与氮磷钾处理),探讨耐低钾与钾高效型甘薯材料的筛选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系)块根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供试材料的钾敏感指数变幅在0.40~0.98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经聚类分析,可分为低敏感型、适度敏感型、敏感型和高度敏感型;品种(系)两处理下钾累计量与钾浓度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磷钾处理下,块根钾利用效率与整株钾利用效率变幅分别为58.92~384.9 g g–1和42.03~165.52 g g–1,品种(系)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甘薯材料间整株总钾累积量、钾浓度、产量性状指标、钾利用效率与钾敏感性间均有一定相关性。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可用于不同钾营养效率甘薯品种(系)的筛选,块根钾利用效率与钾敏感性可作为筛选耐低钾与钾高效利用型甘薯材料的2个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品种(系) 耐低钾 钾高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型甘薯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健 岳瑞雪 +2 位作者 钮福祥 徐飞 朱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9-486,共8页
以15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干物率、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AC)均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AC与干物率、淀粉含量之间... 以15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的干物率、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AC)均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AC与干物率、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甘薯的糊化特性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RVA谱特征值之间关系密切;不同甘薯品种的乙醇发酵特性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乙醇含量与发酵强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AC与RVA各特征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而干物率、淀粉含量与糊化温度(PT)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1,P<0.01;r=0.670,P<0.01);AC与乙醇含量、发酵强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3,P<0.01;r=0.698,P<0.01),但与发酵效率、发酵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发酵黏度与崩解值(BDV)呈显著负相关(r=–0.563,P<0.05),与消减值(SBV)显著正相关(r=0.639,P<0.05),而乙醇含量、发酵效率和发酵强度与淀粉RVA各特征值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分为3大类,第I类品种AC和BDV均较高,第II类品种的AC最高、BDV最低,而第III类品种AC最低、BDV最高。甘薯的AC和BDV可以作为评价甘薯乙醇发酵特性的指标,同时较高AC和BDV值应是燃料乙醇专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直链淀粉 糊化特性 乙醇发酵 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近缘野生种的抗病性鉴定与新型种间杂种的获得 被引量:22
5
作者 曹清河 张安 +5 位作者 李鹏 李洪民 谢逸萍 李秀英 王欣 马代夫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为了发掘甘薯近缘种抗茎线虫病、病毒病基因资源,改良栽培种抗性,拓宽甘薯遗传基础,本文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对3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利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NCM-ELISA)对20份野生种进行了抗病毒病筛选。以筛选到的抗... 为了发掘甘薯近缘种抗茎线虫病、病毒病基因资源,改良栽培种抗性,拓宽甘薯遗传基础,本文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对3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利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NCM-ELISA)对20份野生种进行了抗病毒病筛选。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为父本、栽培种徐薯18为母本,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进行种间杂交,结果得到8份高抗、10份抗茎线虫病野生种,5份高抗、8份抗病毒病材料;获得4个新型种间杂种。经过染色体计数和ISSR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了所得杂种的真实性。表明甘薯近缘野生材料中存在着栽培种所需要的抗性基因,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可以获得含野生种染色体组的种间杂种新类型,为渐渗野生抗性基因起到"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野生种 抗性 种间杂交 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型甘薯产量、品质性状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猛 李洪民 +3 位作者 唐忠厚 陈晓光 张爱君 史新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61-2264,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引0602’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乙烯利)对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和品质及其淀粉RVA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均能有效抑制甘薯藤蔓的生长...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引0602’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乙烯利)对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和品质及其淀粉RVA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均能有效抑制甘薯藤蔓的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及淀粉、蛋白质含量,降低其淀粉的崩解值,而对块根的淀粉率、果糖含量及其淀粉的最终粘度值、回复值、出峰时间、糊化温度影响不显著。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块根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块根的蔗糖含量及其淀粉最低粘度值;而喷施乙烯利显著提高块根的蔗糖含量,降低其淀粉最高粘度值,而对块根的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食用型甘薯 产量 品质 淀粉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6的选育及产量形成特点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强 李秀英 +6 位作者 谢逸萍 马代夫 李洪民 王欣 曹清河 唐忠厚 后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4-658,共5页
抗病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以徐781为母本,通过集团杂交放任授粉、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09003。对徐薯26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 抗病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以徐781为母本,通过集团杂交放任授粉、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09003。对徐薯26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薯26全生育期长势平稳,薯干品质和食味较好,抗根腐病和蔓割病,薯干和淀粉产量与徐薯18相比增产极显著,生长后期薯块干物质积累较快,经济系数较高,适宜早栽和密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徐薯26 抗病 高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7的选育及品质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唐忠厚 张爱君 +2 位作者 史新敏 魏猛 李洪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2-506,共5页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7是以徐薯18为母本,选择遗传背景差异大的20个品种(系)为父本,放任授粉集团杂交后代中筛选。该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徐薯27农艺性状特征、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特征性状以淀...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7是以徐薯18为母本,选择遗传背景差异大的20个品种(系)为父本,放任授粉集团杂交后代中筛选。该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徐薯27农艺性状特征、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特征性状以淀粉糊化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薯27萌芽性好,地上部长势平稳,耐贮藏;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鲜薯和薯干产量对照徐薯18,最高增产分别达19.41%和19.21%,具有超高产潜力;徐薯27淀粉RVA谱为A型,不同肥料处理下RVA参数值差异明显,有机肥能明显降低其淀粉最高粘度值(PKV)、最低粘度值(HPV)和最终粘度值(CPV),糊化温度在较高的75~80℃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选育 徐薯27 高产 淀粉型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膳食纤维构成及对乙醇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健 钮福祥 +2 位作者 岳瑞雪 徐飞 朱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膳食纤维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及其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05、11.89、4.16 g/1... 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膳食纤维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及其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05、11.89、4.16 g/100 g干物质,变异系数分别为15.08%、13.79%、23.31%;甘薯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35、37.46、21.10、2.13 g/100 g DF,变异系数分别为7.44%、16.68%、21.52%、16.89%,不同品种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膳食纤维含量、各组成成分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发酵黏度与SDF、SDF/IDF、果胶显著正相关,而乙醇产量、发酵效率与膳食纤维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甘薯果胶等SDF是影响乙醇发酵特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甘薯TDF和SDF含量可以作为高膳食纤维专用品种的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膳食纤维 构成成分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份特用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君 周志林 +2 位作者 赵冬兰 曹清河 马代夫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对76份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特用型资源材料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如下:筛选到短蔓资源2份,干物率较对照徐薯18(CK)高的材料19份,干物率≥30%的材料3份,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 g鲜样的资源材料有19份,鲜薯产... 对76份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特用型资源材料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如下:筛选到短蔓资源2份,干物率较对照徐薯18(CK)高的材料19份,干物率≥30%的材料3份,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 g鲜样的资源材料有19份,鲜薯产量较CK高的材料1份(440189);通过抗病鉴定评价获得抗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材料分别为44份、10份、26份,兼抗两种病材料20份,兼抗三种病材料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特用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徐紫薯3号’主要性状及其生物产量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维 李强 +3 位作者 张允刚 王欣 后猛 马代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研究‘徐紫薯3号’生长时期的性状变化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明生物产量动态变化规律,有利于通过栽培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花青素含量。本文对‘徐紫薯3号’在6个时期的田间性状、品质性状以及生物产量进行系统测定,对该... 研究‘徐紫薯3号’生长时期的性状变化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明生物产量动态变化规律,有利于通过栽培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花青素含量。本文对‘徐紫薯3号’在6个时期的田间性状、品质性状以及生物产量进行系统测定,对该品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徐紫薯3号’主要性状除花青素含量外,最盛时期一般出现在90 d以后,其中地上部干率(叶柄干率、叶片干率和茎干率)之间,以及与还原糖含量、单株薯块重两两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徐紫薯3号’栽插后90 d内的同化产物分配于茎叶较多,分配于块根较少,而在90 d以后虽然光合能力和净同化率逐渐下降,但分配于块根的同化产物迅速上升,并到135 d时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是一个多肥适应型的晚熟品种,并且其花青素积累过程属于波动变化型。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增加施肥量和延长其生育期来提高徐紫薯3号的产量,并在栽苗后60 d内,通过调节温度、光照、水分,以及植物激素处理等方法来提高其花青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性状 相关性 生物产量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猛 李洪民 +3 位作者 唐忠厚 张爱君 史新敏 陈晓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98,共2页
介绍了一种日光温室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技术,将薯块插嵌在立体管中,形成甘薯育苗的立体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土传病害、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从栽培槽的制备到无土栽培管理,着重说明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甘薯 立柱式 无土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