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油料作物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的鉴定及在发育种子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志慧 童超波 +5 位作者 袁午舟 刘学群 程晓辉 于景印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6,23,共10页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0.1和Glyma02g14500.1,芝麻的SIN1018296和花生的AhPPC5。这8个基因通常含有19~21个内含子,内部插入一个约350~600bp的高度变异区,编码的蛋白在C端形成R/KNTG结构域,在N端缺乏磷酸化作用位点。在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油菜中仅Bna10093360表达,但其表达量不到油菜Bn-Actin表达量的0.1%;大豆中Glyma10g34970.1表达量最高(接近大豆GlymaActin的2%),Glyma02g14500.1次之;花生AhPPC5表达量为花生AhActin的32%~175%,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为早期>中期>晚期;芝麻SIN1018296表达量为芝麻SINActin的3%~18%,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趋势和花生AhPPC5相似。8个基因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明显,说明细菌型PEPC基因可能存在着广泛的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PEPC基因 甘蓝型油菜 大豆 芝麻 花生 种子发育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种油料作物种子的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海波 王智慧 +3 位作者 刘学群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光定量分析实验:1)增加抗氧化剂巯基乙醇和PVP;2)根据不同作物的油脂含量调整氯仿的比例;3)改进RNA沉淀方法,加大洗脱液体积后用乙醇沉淀。与常规的CTAB、TRIZOL及文献报道的RNA提取方法比较,本方法提取的RNA更完整、得率更高、纯度更高;所得RNA被成功应用于FAD2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了四种作物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FAD2基因的表达差异,证明了改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油料作物 种子 荧光定量 油菜 大豆 花生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作物秸秆和菌核腐解的复合生物制剂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谢立华 淡育红 +6 位作者 胡小加 余常兵 李银水 秦璐 张银波 胡磊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2-376,共5页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菜籽饼和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所得的固体复合生物肥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秸秆和油菜病原菌菌核的效率,测定其对盆栽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基质对照相比,油菜和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提高15.07%和5.81%,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0.98%和12.28%;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的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生物肥料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油菜籽比空白对照增产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秸秆 菌核 棘孢曲霉 哈茨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复合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多倍体作物油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会 刘佳 +1 位作者 付丽 梅德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9,436,共9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新型分子标记,广泛存在于生物基因组中,在人类及动物的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油菜等一些重要的多倍体植物中应用较少。本文以油菜为例,对作物中常用的SNP开发及检测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新型分子标记,广泛存在于生物基因组中,在人类及动物的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油菜等一些重要的多倍体植物中应用较少。本文以油菜为例,对作物中常用的SNP开发及检测方法作了概述,其中包括第二代测序方法和SNP芯片等快速发展的新技术;综述了SNP在油菜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作物SNP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SNP在油菜等重要多倍体作物中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作物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标记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与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娄庆任 黄家权 +1 位作者 王后苗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侵染玉米、花生等富含油脂的作物种子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具有强致癌作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脂氧合酶(LOX)及其代谢衍生物在曲霉菌-种子互作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LOX活性的增加可提高植物... 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侵染玉米、花生等富含油脂的作物种子后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具有强致癌作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脂氧合酶(LOX)及其代谢衍生物在曲霉菌-种子互作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LOX活性的增加可提高植物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物的抵抗力,同时由于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生成的脂氧合物如茉莉酸甲酯以及挥发性醛类等物质,可影响黄曲霉菌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因而LOX在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遗传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评述了脂氧合酶及其代谢产物与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从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角度揭示作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机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黄曲霉毒素污染 产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运筹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4 位作者 谢立华 胡小加 秦璐 雷永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7-823,共7页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P_2O_5)、钾(K_2O)单季均衡施肥(花生90-90-120,油菜180-90-120)、花生低氮油菜高氮(花生45-90-120,油菜225-90-120)、花生高钾油菜低钾(花生90-90-180,油菜180-90-60)和花生低钾油菜高钾(花生90-90-60,油菜180-90-180)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磷钾肥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0.9%、118.0%和32.1%,其中花生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以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表现最好。(2)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花生和油菜的氮、钾素累积量,与单季均衡施肥相比,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3)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与农户习惯施肥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亏缺,4种氮钾肥分配方式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盈余(分别盈余36.1kg/hm^2和24.0kg/hm^2)。(4)在经济效益上,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的产投比均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最高(花生2.12、油菜3.13、周年2.59)。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花生和油菜的氮肥适宜用量是90kg/hm^2和180kg/hm^2,在轮作周年钾肥总用量有限条件下,将钾肥适当前移至花生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菜轮作 氮钾肥 产量 养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料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208
7
作者 王汉中 殷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21,共8页
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下,本文通过对世界及我国油料产需及贸易形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油料产业 供需形势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区冬油菜抗冻性的光合及生物学指标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俊 李玲 +2 位作者 张春雷 余利平 马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106,共7页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较大,以中双9号、皖油18、陕油8号等品种抗冻能力较强,中油杂5号和湘油17等抗冻能力较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生理指标中,与冻害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蒸腾速率(Tr)>株高>气孔导度(Gs)>开展度>光合速率(Pn)>绿叶数>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含水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其中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和蒸腾速率(Tr)与冻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与冻害指数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相关性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部鲜质量、蒸腾速率(Tr)和株高等光合及生物学性状可以作为油菜抗冻性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冻性 光合 生物学特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图谱及QTL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成良强 王军 +3 位作者 黄莉 吕建伟 任小平 姜慧芳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分子标记为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三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中... 分子标记为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三方面综述了常用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花生 遗传图谱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高灵敏监测花生大豆根瘤生物固氮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美娟 赵秀兰 +7 位作者 古皓华 岳晓凤 唐晓倩 李慧 张文 李友国 张奇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建立了测定花生和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能力的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利用固氮酶还原乙炔气体为乙烯的经典方法,实现了高浓度乙炔中痕量乙烯的高灵敏分析。利用顶空进样方式,分离柱采用HP-PLOT Q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离子化检测器... 建立了测定花生和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能力的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利用固氮酶还原乙炔气体为乙烯的经典方法,实现了高浓度乙炔中痕量乙烯的高灵敏分析。利用顶空进样方式,分离柱采用HP-PLOT Q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离子化检测器,对乙烯标准气体进行了定量分析。乙烯检测范围宽为0.125~30000μmol/mol,相关系数为0.9996,检测限(LOD)为0.0341μmol/mol,检出限优于已有报道。该方法检测精密度好,5次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乙烯样品的回收率为95.8%~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54%~3.47%。同时,对乙烯和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时,与GDX-502填充柱的传统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所建立的乙烯顶空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此外,该方法分析时间缩短至3 min,利用自动进样方式,检测通量大,适用于花生和大豆根瘤菌中固氮能力的快速准确测定,能满足花生和大豆生物固氮研究中乙炔还原法测定乙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毛细管色谱柱 乙炔还原法 乙烯 花生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156
11
作者 谭美莲 严明芳 +2 位作者 汪磊 王力军 严兴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31,共7页
本文概述了紫苏在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栽培与生理、活性物质提取、组织培养、转基因及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紫苏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有效促进紫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紫苏 种质资源 栽培生理 活性物质提取 组织培养 基因克隆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2
12
作者 周小静 任小平 +7 位作者 黄莉 罗怀勇 陈玉宁 刘念 陈伟刚 廖伯寿 雷永 姜慧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9,共7页
种质资源是花生生物学研究和育种改良的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花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1)国内外对花生起源以及分类方法的研究;(2)我国及其他几个花生资源大国的花生收集保存概况;(3)花生优异种质鉴定评价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4)介绍... 种质资源是花生生物学研究和育种改良的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花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1)国内外对花生起源以及分类方法的研究;(2)我国及其他几个花生资源大国的花生收集保存概况;(3)花生优异种质鉴定评价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4)介绍了我国花生品种的历次更新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5)简述了我国花生种质创新的主要方法及取得的成效;(6)国内外关于花生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成果及应用前景;(7)花生优异基因挖掘的现状。文中指出,对于栽培种花生起源问题还存在争议,在花生资源收集保存、优异种质鉴定评价、种质创新、优异基因挖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对今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期望为未来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鉴定评价 种质创新 基因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 被引量:26
13
作者 汪文祥 胡琼 +6 位作者 梅德圣 李云昌 周日金 王会 成洪涛 付丽 刘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3-1111,共9页
分枝角度是油菜株型重要性状,是油菜品种高产及适合机械化收获理想株型的基本组成之一。为明确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本研究选用油菜分枝角度大的松散型材料6098B和分枝角度小的紧凑型材料Purler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分枝角度是油菜株型重要性状,是油菜品种高产及适合机械化收获理想株型的基本组成之一。为明确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本研究选用油菜分枝角度大的松散型材料6098B和分枝角度小的紧凑型材料Purler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6世代(P1、P2、F1、F2、BCP1和BCP2)的分枝角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第一分枝(顶枝)和基部第一分枝(基枝)角度的最适合遗传模型均为D-0(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顶枝角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939o,显性效应值为–4.156o,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34.08%、1.40%和14.9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4.43%、61.72%和63.98%;而基枝角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7o,显性效应值为–1.941o,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7.86%、1.24%和4.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6.46%、58.49%和73.96%。结果发现油菜分枝角度明显存在主效基因,为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枝角度 理想株型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甘油三酯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胡珺 魏芳 +3 位作者 董绪燕 吕昕 李光明 陈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9-756,共8页
该文对质谱鉴定技术及其与色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接进样质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与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脂质分析数据... 该文对质谱鉴定技术及其与色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接进样质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与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脂质分析数据库进行了介绍,并对甘油三酯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甘油三酯 质谱 色谱与质谱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菌剂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陈坤荣 任莉 +3 位作者 刘凡 徐理 孙超超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2011-2012年开展了氰霜唑、百菌清和氟啶胺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前2~3d用氰霜唑0.5mL/L喷浇苗床对油菜苗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苗床消毒结合百菌清0.5g/L液灌根对移栽油菜田根肿病的防治效果67.6%~80.8%;... 2011-2012年开展了氰霜唑、百菌清和氟啶胺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前2~3d用氰霜唑0.5mL/L喷浇苗床对油菜苗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苗床消毒结合百菌清0.5g/L液灌根对移栽油菜田根肿病的防治效果67.6%~80.8%;单用苗床消毒措施的移栽油菜田根肿病防治效果57.1%~74.3%。氟啶胺和氰霜唑拌种对直播油菜根肿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75.4%~95.3%和35.1%~49.8%。苗床用氰霜唑消毒结合百菌清灌根和单用苗床消毒防病措施比不防治对照油菜分别增产949.0kg/hm2和799.1 kg/hm2,扣除农药和劳动力成本,分别增加收入2 935.8元/hm2和2 922.2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霜唑 氟啶胺 百菌清 油菜根肿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及其他植物中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后苗 雷永 +5 位作者 晏立英 万丽云 程珂 李前波 李振动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93,共11页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是木犀草素的理想来源之一,开发利用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可以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木犀草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并简述了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人工合成方法,...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是木犀草素的理想来源之一,开发利用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可以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木犀草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并简述了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人工合成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生及其他植物木犀草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木犀草素 生物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防治油菜根肿病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坤荣 熊远福 +4 位作者 任莉 刘凡 徐理 孙超超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为防治油菜重要病害根肿病,研制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为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50包衣油菜种子,15%氟啶胺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油菜苗高、根长和鲜重没有... 为防治油菜重要病害根肿病,研制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为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50包衣油菜种子,15%氟啶胺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油菜苗高、根长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用包衣比1∶200、1∶100、1∶50和1∶25包衣的种子,盆栽试验中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43.7%、46.4%、83.5%和92.5%;田间小区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22.2%、53.6%、44.5%和54.5%。初步结果说明,可用15%氟啶胺的包衣悬浮剂按包衣比1∶100-1∶50处理种子防治油菜根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悬浮剂 种子包衣 油菜根肿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花序特征及花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磊 谭美莲 +2 位作者 严明芳 王力军 严兴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50,共7页
对蓖麻花序特征、顶芽分化及内源IAA和ABA含量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雌花率及雌花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蓖麻雌花并非完全单性花,各品种(系)雌花均存在退化雄蕊痕迹,但其发生率不同,单雌后代品系明显高于供试品种... 对蓖麻花序特征、顶芽分化及内源IAA和ABA含量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雌花率及雌花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蓖麻雌花并非完全单性花,各品种(系)雌花均存在退化雄蕊痕迹,但其发生率不同,单雌后代品系明显高于供试品种。单雌花序与两性花序的雌花中均存在退化雄蕊,且无显著差异,但花序中下部与上部之间差异显著。顶芽石蜡切片观察表明:蓖麻在5叶期以前,其顶芽基本处于叶芽生长阶段;在6~9叶期,顶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生长阶段,顶芽内源IAA、ABA含量变化也十分明显。不同性别花序和花的内源激素含量显示:IAA含量,单雌花序>雌花>两性花序>雄花;ABA含量,雄花显著高于雌花,但两性花序却明显低于单雌花序;IAA/ABA值,雌花>单雌花序>两性花序>雄花;说明IAA含量和IAA/ABA相对含量可能在花性分化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单雌花序 退化雄蕊 石蜡切片 IAA ABA 性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油菜筛查检测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丽 武玉花 +3 位作者 吴刚 曹应龙 李均 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1,共8页
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已商业化转基因油菜品种的基因元件信息,构建了油菜转基因检测分子特征矩阵,在分析基因元件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基因油菜的筛查检测策略。研究发现,利用P-CaMV35S、P-FMV35S和bar这三个元件组合,对现有转基因... 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已商业化转基因油菜品种的基因元件信息,构建了油菜转基因检测分子特征矩阵,在分析基因元件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基因油菜的筛查检测策略。研究发现,利用P-CaMV35S、P-FMV35S和bar这三个元件组合,对现有转基因油菜品种的筛查检出率可达100%。将P-CaMV35S、P-FMV35S、bar、CP4-EPSPS、PAT和T-NOS组合,每个转化事件可检出至少两次,增加了检测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不同转化事件中同名基因元件的序列差异,进一步验证了分子特征矩阵筛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转基因检测 筛查方法 矩阵分析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杂交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美莲 严明芳 +2 位作者 汪磊 王力军 严兴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9-1546,共8页
采用SSR标记对蓖麻CSR24×CSR181杂交所得的F1种子进行分析,为蓖麻早期杂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各位点鉴定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除RCM207和RC129位点鉴定的杂种率未超过10%外,其它位点的杂种率都十分接... 采用SSR标记对蓖麻CSR24×CSR181杂交所得的F1种子进行分析,为蓖麻早期杂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各位点鉴定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除RCM207和RC129位点鉴定的杂种率未超过10%外,其它位点的杂种率都十分接近,在13.46%~17.27%之间。(2)少数个体在相关位点发生了变异,在引物RC242的扩增图谱中有4个单株出现了双亲特异条带的缺失,产生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在引物Rco23、Rco26、Rco29、RC129、RCM613和RCM999的扩增结果中出现了父本特异条带的缺失,同时产生了一条新条带。(3)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后代遗传变异显著,子代个体与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1.0之间,个体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