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亲本复合杂交提高油菜杂交种的产量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云昌
胡琼
+5 位作者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谭祖猛
李晓琴
余有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81,共5页
提高油菜品种的产量水平依靠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利用复合杂交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互补和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为亲本,分别培育陕2A细胞质不育系统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成功...
提高油菜品种的产量水平依靠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利用复合杂交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互补和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为亲本,分别培育陕2A细胞质不育系统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成功选配出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12。与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双低品种中双9号相比,中油杂12在两年多点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增产15.03%,比目前长江流域种植的当家品种中油杂2号增产5.62%,成为湖北省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区试中产量超过3000 kg.hm-2的油菜品种,也是在国家油菜品种区试中第一个比中油杂2号增产5%以上的品种。由于具有稳定的高产及高含油量性状,中油杂12的产油量在国家区试中均稳定在1100 kg.hm-2以上,平均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加了9.06%。讨论了复合杂交的育种技术对提升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的保持性能及杂交种产量水平的作用,对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改进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复合杂交
中油杂12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高纯度线粒体DNA的高效提取及检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巍敏
李云昌
+3 位作者
胡琼
程计华
梅德圣
郝建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油菜线粒体DNA(mtDNA)提取方法,以30℃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油菜黄化苗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结合蔗糖缓冲液洗涤和垫衬,利用50-250g材料分离线粒体,经SDS裂解后抽提纯化,可从每10g黄化苗中得到1μg以上的mtDNA。所...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油菜线粒体DNA(mtDNA)提取方法,以30℃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油菜黄化苗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结合蔗糖缓冲液洗涤和垫衬,利用50-250g材料分离线粒体,经SDS裂解后抽提纯化,可从每10g黄化苗中得到1μg以上的mtDNA。所获得的mt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仅有一条大小在10kb以上的条带,没有明显的降解现象,完整性良好,适用于PCR等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利用细胞核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证实没有核基因组的污染。与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mtDNA相比,该方法具有对设备要求低、提取效率高、纯度好等优点,是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及其控制的重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基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线粒体DNA
提取
蔗糖垫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
6
3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4-1661,共8页
采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甘蓝型油菜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用224对引物对不育系、保持系及育性恢复F13个材料的cDNA进行AFLP分析。回收、克隆可能与花药育性有关的差异条带、筛除假阳性,获得41条阳...
采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甘蓝型油菜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用224对引物对不育系、保持系及育性恢复F13个材料的cDNA进行AFLP分析。回收、克隆可能与花药育性有关的差异条带、筛除假阳性,获得41条阳性差异条带(TDFs)。经测序、同源比对、功能预测,归并为35个非重复的TDFs。大多数TDFs在甘蓝型油菜中属首次报道。将已知功能的28个TDFs按其推测功能分为2大类10小类,82%的TDFs与细胞形态建成和降解、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有关;基本涵盖花药发育相关的关键代谢过程。对其中7个TDFs基因进行了RT-PCR分析。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基因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都在不育系花蕾中大量表达,果胶甲酯酶基因在不育系叶片、保持系的花蕾、叶片中都没有检测到;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有微量表达。驱动蛋白和乙醛脱氢酶主要在保持系花蕾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叶片以及保持系叶片中都只有微量表达。玉米黄素环氧化酶和单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则在保持系花蕾、叶片和不育系叶片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中微量表达。花粉油体蛋白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蕾中都有表达,不过保持系花蕾中的表达量约2倍于不育系花蕾;但是在两者的叶片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本试验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于了解油菜花药育性形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差异表达
花粉败育
eDNA—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中油6303的选育策略及其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云昌
胡琼
+2 位作者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92,共3页
中油6303是利用陕2 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
中油6303是利用陕2 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 256.3 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860.75 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224.2 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油量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中油63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亲本复合杂交提高油菜杂交种的产量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谭祖猛
李晓琴
余有桥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81,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6AA100106)
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AA206A01)
农业部"948项目"(2003-Q04)
文摘
提高油菜品种的产量水平依靠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利用复合杂交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互补和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为亲本,分别培育陕2A细胞质不育系统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成功选配出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12。与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双低品种中双9号相比,中油杂12在两年多点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增产15.03%,比目前长江流域种植的当家品种中油杂2号增产5.62%,成为湖北省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区试中产量超过3000 kg.hm-2的油菜品种,也是在国家油菜品种区试中第一个比中油杂2号增产5%以上的品种。由于具有稳定的高产及高含油量性状,中油杂12的产油量在国家区试中均稳定在1100 kg.hm-2以上,平均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加了9.06%。讨论了复合杂交的育种技术对提升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的保持性能及杂交种产量水平的作用,对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改进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菜
复合杂交
中油杂12
高产
Keywords
Oilseed rape
Mutiple cross
Zhongyouza 12
High yield
分类号
S565.4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高纯度线粒体DNA的高效提取及检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巍敏
李云昌
胡琼
程计华
梅德圣
郝建轶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0,共4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6AA100106
2006BAD07A04和2006AA10A113)
文摘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油菜线粒体DNA(mtDNA)提取方法,以30℃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油菜黄化苗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结合蔗糖缓冲液洗涤和垫衬,利用50-250g材料分离线粒体,经SDS裂解后抽提纯化,可从每10g黄化苗中得到1μg以上的mtDNA。所获得的mt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仅有一条大小在10kb以上的条带,没有明显的降解现象,完整性良好,适用于PCR等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利用细胞核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证实没有核基因组的污染。与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mtDNA相比,该方法具有对设备要求低、提取效率高、纯度好等优点,是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及其控制的重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基础技术。
关键词
油菜
线粒体DNA
提取
蔗糖垫衬
Keywords
Oilseed rape
MtDNA
Purification
Sucrose padding
分类号
S633 [农业科学—蔬菜学]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
6
3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4-1661,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207009)
文摘
采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甘蓝型油菜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用224对引物对不育系、保持系及育性恢复F13个材料的cDNA进行AFLP分析。回收、克隆可能与花药育性有关的差异条带、筛除假阳性,获得41条阳性差异条带(TDFs)。经测序、同源比对、功能预测,归并为35个非重复的TDFs。大多数TDFs在甘蓝型油菜中属首次报道。将已知功能的28个TDFs按其推测功能分为2大类10小类,82%的TDFs与细胞形态建成和降解、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有关;基本涵盖花药发育相关的关键代谢过程。对其中7个TDFs基因进行了RT-PCR分析。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基因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都在不育系花蕾中大量表达,果胶甲酯酶基因在不育系叶片、保持系的花蕾、叶片中都没有检测到;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有微量表达。驱动蛋白和乙醛脱氢酶主要在保持系花蕾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叶片以及保持系叶片中都只有微量表达。玉米黄素环氧化酶和单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则在保持系花蕾、叶片和不育系叶片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中微量表达。花粉油体蛋白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蕾中都有表达,不过保持系花蕾中的表达量约2倍于不育系花蕾;但是在两者的叶片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本试验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于了解油菜花药育性形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信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差异表达
花粉败育
eDNA—AFLP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ollen abortion
cDNA-AFLP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中油6303的选育策略及其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92,共3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2AA207009)
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AA204A04)
农业部"948"项目(2003-Q04)
文摘
中油6303是利用陕2 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 256.3 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860.75 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224.2 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关键词
高产油量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中油6303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亲本复合杂交提高油菜杂交种的产量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谭祖猛
李晓琴
余有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菜高纯度线粒体DNA的高效提取及检测
王巍敏
李云昌
胡琼
程计华
梅德圣
郝建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油优质杂交油菜中油6303的选育策略及其特性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