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DH群体抗裂角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会 桑世飞 +6 位作者 梅德圣 李云昌 刘佳 付丽 王军 陈玉峰 胡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42,共6页
提高抗裂角性是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油菜品种的基本要求。为了明确油菜抗裂角性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利用抗裂角性差异显著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系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一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采用随机碰... 提高抗裂角性是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油菜品种的基本要求。为了明确油菜抗裂角性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利用抗裂角性差异显著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系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一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采用随机碰撞法对该群体进行连续两年的抗裂角性鉴定,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偏度和峰度分析对抗裂角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受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涉及的基因数目为8~10对,存在基因的加性效应及基因间的互补作用;两年试验中抗裂角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85.00%,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表明该性状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受其它微效多基因及环境的影响有限。因此,在油菜抗裂角性遗传改良中,应通过杂交聚合不同抗性等级材料中的主效抗裂角基因,在早期世代加强对抗性的选择,并可以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裂角性 主基因+多基因 基因数目 遗传效应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遗传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崔嘉成 梅德圣 +6 位作者 李云昌 刘佳 付丽 彭鹏飞 王军 王会 胡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1-468,共8页
为了明确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的影响,以11个甘蓝型油菜品系及由其配制的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对采集于湖北新洲和汉川两个试验基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皮重对... 为了明确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的影响,以11个甘蓝型油菜品系及由其配制的30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对采集于湖北新洲和汉川两个试验基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皮重对抗裂角指数(Silique shatter resistance index,SRI)的表型方差贡献率和加性遗传方差贡献率均最高,分别达28.2%和56.8%;角果长次之,分别为17.5%和33.4%;各性状对SRI的显性遗传方差贡献率均较小;结角密度对SRI的显性×环境互作遗传方差的贡献率最高,为44.7%。对SRI加性效应贡献率最高的角果性状因亲本的不同而异,说明现有抗裂角性好的亲本角果抗裂性的遗传基础可能不同。可以利用抗裂角性加性效应大且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通过杂交聚合对SRI遗传贡献率大的性状,进一步提高现有杂交油菜亲本的抗裂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贡献率 抗裂角指数 角果相关性状 遗传效应 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大地199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会 胡琼 +4 位作者 李云昌 王新发 汪文祥 付丽 梅德圣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105,共4页
以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油菜新品种大地199的产量、品质、抗性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显示,大地199在2014—2016年长江下游区区试中,2年平均单产191.09kg/667m2,居小组参试材料第1位,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0.55%,达极显... 以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油菜新品种大地199的产量、品质、抗性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显示,大地199在2014—2016年长江下游区区试中,2年平均单产191.09kg/667m2,居小组参试材料第1位,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0.55%,达极显著水平;23个试验点中,20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增产点次占86.96%;2年含油率分别为48.32%和49.02%,均居长江下游区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菌核病鉴定为低感,抗倒性强;平均芥酸含量0.0%,硫甙含量21.80μmol/g(饼);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因素。根据2年区试结果综合评价:大地199丰产性、稳产性好,含油率高,品质优,抗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选育 大地199 高产 高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生根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郝梦宇 丁炳莉 +3 位作者 李超 付丽 胡琼 成洪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2-358,共7页
为解决油菜组织培养中组培苗生根细短、移栽不易成活的问题,以甘蓝型半冬性油菜转化p CAMBIA1301空载体的再生植株为材料,以生根时间、根长、根重、苗高、苗重、总重、生根数、生根率等指标,评价以MS和B5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使用琼脂糖、... 为解决油菜组织培养中组培苗生根细短、移栽不易成活的问题,以甘蓝型半冬性油菜转化p CAMBIA1301空载体的再生植株为材料,以生根时间、根长、根重、苗高、苗重、总重、生根数、生根率等指标,评价以MS和B5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使用琼脂糖、琼脂粉及植物凝胶为凝固剂时再生苗的生根效率,得到了两种基础培养基的最适凝固剂组合;在以上两种组合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蔗糖,比较生根情况和成本,认为含20g/L蔗糖的B5琼脂粉培养基为最优配方。利用优化后的生根培养基配方,可以极大地促进油菜组培苗的生根长度和数目,提高后期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组织培养 生根培养 凝固剂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