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控释肥在烤烟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金权 周佳民 +4 位作者 黄文坤 巢进 张鹏 杨日华 徐瑞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9期49-52,共4页
为推广缓控释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机制及其在烤烟生产应用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该肥料养分释放机制主要包括渗透机制、破裂机制,包衣原料、包衣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因素会影响养分释放时... 为推广缓控释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机制及其在烤烟生产应用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该肥料养分释放机制主要包括渗透机制、破裂机制,包衣原料、包衣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因素会影响养分释放时长。施用缓控释肥能提高烟叶成熟度、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和增强烟株抗病性,有效控制了养分流失,缓解肥料过度施用引发的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在烤烟生产中推广应用缓控释肥,需重点关注其功效的稳定发挥、成本与价格因素,以及市场推广的实际难度,可采取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肥料功效,开发新型包膜材料、降低产品价格,建立相适应的施肥技术体系、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等对策。本文为缓控释肥在烤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烤烟 包膜材料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nR基因影响七星瓢虫滞育时脂肪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萍 陈俊杰 +4 位作者 刘照涵 郭鹏辉 刘晓晓 李玉艳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4-843,共10页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低温短光照可诱导七星瓢虫进入滞育。滞育态雌虫腹部有大量脂质积累,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掌握七星瓢虫滞育调控技术,可大幅度延长产品货架期,促进天...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低温短光照可诱导七星瓢虫进入滞育。滞育态雌虫腹部有大量脂质积累,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掌握七星瓢虫滞育调控技术,可大幅度延长产品货架期,促进天敌昆虫产品在生物防治的应用。胰岛素信号在昆虫生理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七星瓢虫滞育过程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鉴定并分析了七星瓢虫胰岛素受体基因(CsInR)序列及表达特征。RT-qPCR结果表明,与非滞育个体相比,滞育个体CsInR基因表达量在其头部显著下调。CsInR基因在滞育诱导前20 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时期。RNA干扰CsInR基因后,七星瓢虫体内脂质含量和脂肪合成通路关键基因(CsFas1,CsFas2和CsFad△1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究胰岛素信号调控七星瓢虫滞育时脂肪积累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CsInR 脂质积累 滞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和拟禾本科根结线虫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诗斐 刘敬 +4 位作者 张家芊 黄文坤 彭德良 孔令安 彭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80,共9页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是水稻(Oryza sativa L)的重要病原物之一,在世界各地的危害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的安全生产。解析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致病和水稻的抗病机制是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制定水稻根结线虫...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是水稻(Oryza sativa L)的重要病原物之一,在世界各地的危害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的安全生产。解析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致病和水稻的抗病机制是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制定水稻根结线虫防控新策略的主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基因组被破译,多个与线虫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功能得到解析。同时,在水稻染色体中定位到多个与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克隆出首个水稻抗根结线虫的基因MG1。此外,水稻为了应对根结线虫的侵染,还能通过调控茉莉酸和乙烯等激素信号通路,激活本身抗病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抑制线虫的致病和寄生。上述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致病机理及水稻抗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致病机制和水稻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拟禾本科根结线虫与寄主互作机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 水稻 效应子 线虫与寄主互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吡虫啉削弱多异瓢虫对棉花植株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功能
4
作者 色晨晨 张涛 +3 位作者 戴长春 张蒙皓 于洪春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目的】明确低浓度吡虫啉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成虫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在摄入低浓度(LC_(20)和LC_(50))吡虫啉后对健康棉株和棉蚜Aphis gossypii成蚜为害棉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固... 【目的】明确低浓度吡虫啉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成虫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在摄入低浓度(LC_(20)和LC_(50))吡虫啉后对健康棉株和棉蚜Aphis gossypii成蚜为害棉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固相微萃取收集健康棉株和棉蚜成蚜为害棉株的挥发物,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挥发物成分;进而测试多异瓢虫成虫对棉株挥发物单一组分的选择行为。【结果】未摄入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成蚜为害的棉株具有显著的正趋性,但对健康棉株和清洁空气均无显著的趋向性;摄入低浓度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成蚜为害的棉株、健康棉株以及清洁空气均无显著的趋向性。对比健康棉株,从棉蚜成蚜为害棉株的挥发物中鉴定出8种挥发量显著增加的化合物,分别为月桂烯、柠檬烯、1-癸炔、3-蒈烯、(3E)-4,8-二甲基-1,3,7-壬三烯[(3E)-4,8-dimethyl-1,3,7-nonatriene, DMNT]、β-石竹烯、α-葎草烯、(3E, 7E)-4,8,12三甲基十三碳-1,3,7,11-四烯[(3E, 7E)-4,8,12-trimethyltrideca-1,3,7,11-tetraene, TMTT]。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对以上8种物质的嗅觉选择行为发现,未摄入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TMTT具有显著的正趋性,对其他7种挥发性化合物无显著趋性,而摄入低浓度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8种挥发性化合物均无显著正趋性。在行为选择测试中,低浓度吡虫啉处理后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株挥发物及单一组分的未选择个体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低浓度吡虫啉削弱了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花植株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功能,为新疆棉田多异瓢虫的保护利用及棉田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吡虫啉 嗅觉选择行为 挥发物 亚致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铷元素标记技术分析多异瓢虫在甘草带与棉田间的迁移范围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正轩 蔡志平 +5 位作者 张智健 彭天祥 黄志伟 黄恩泽 王佩玲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目的】研究铷元素标记技术分析多异瓢虫在甘草带与邻近棉田间的迁移范围,丰富铷(Rb)元素标记技术在昆虫迁移扩散的作用。【方法】在室内利用铷元素标记技术检测多异瓢虫体内的铷元素滞留期;在田间利用铷元素标记技术,研究多异瓢虫从... 【目的】研究铷元素标记技术分析多异瓢虫在甘草带与邻近棉田间的迁移范围,丰富铷(Rb)元素标记技术在昆虫迁移扩散的作用。【方法】在室内利用铷元素标记技术检测多异瓢虫体内的铷元素滞留期;在田间利用铷元素标记技术,研究多异瓢虫从甘草带向棉田的迁移范围。【结果】铷元素在多异瓢虫成虫体内滞留期为15 d左右;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从甘草向棉田的转移范围有所不同;成虫的铷元素检出率0~15 m>30~50 m>15~30 m>50~100 m。【结论】铷元素标记技术可以在田间有效的跟踪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的迁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棉蚜 铷元素标记技术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