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捕食性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唐艺婷 王孟卿 +4 位作者 李玉艳 刘晨曦 毛建军 陈红印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2-690,共9页
捕食性蝽是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可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汇总了国内外利用捕食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相关报道,概括了捕食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取食草地贪夜蛾后捕食蝽的生命参数、植物及化学农药对捕食... 捕食性蝽是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可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汇总了国内外利用捕食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相关报道,概括了捕食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取食草地贪夜蛾后捕食蝽的生命参数、植物及化学农药对捕食蝽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影响,归纳了捕食蝽规模化饲养工艺,分析了当前利用捕食蝽防治草地贪夜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蝽 生物防治 草地贪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蛉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曼姿 李玉艳 +1 位作者 高飞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86,共13页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蛉 滞育 环境因子 生理变化 滞育后发育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平 江兰 +7 位作者 殷焱芳 朱艳娟 李玉艳 毛建军 王孟卿 陈红印 张礼生 刘晨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9-544,共6页
为比较几种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蚕豆苗、豌豆苗、菜豆豆角、大豆苗4种豆科寄主植物获得和更换时间,并测定添加4种豆科寄主植物后蠋蝽发育历期、体质量、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寄主植物对低... 为比较几种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蚕豆苗、豌豆苗、菜豆豆角、大豆苗4种豆科寄主植物获得和更换时间,并测定添加4种豆科寄主植物后蠋蝽发育历期、体质量、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寄主植物对低龄蠋蝽若虫体质量、成虫性比、单次产卵量、卵孵化率无影响,但菜豆豆角上的蠋蝽单次产卵量为24.13粒、卵孵化率为59.34%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和豌豆苗上蠋蝽若虫发育历期和雌虫产卵前期显著缩短;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83.62%)和豌豆苗(84.36%)上的蠋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以蚕豆苗和豌豆苗为寄主时蠋蝽体质量增加最显著。此外,蚕豆苗、豌豆苗获得时间短,使用时间长于大豆苗和菜豆豆角。综上所述,蚕豆苗和豌豆苗可作为室内大量饲养蠋蝽的替代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寄主植物 饲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燕 王孟卿 +7 位作者 张红梅 赵雪晴 尹艳琼 李向永 唐艺婷 陈斌 陈福寿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1-697,共7页
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 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013、30.057、10.25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93、1.441、0.964;处理时间分别为0.384、0.792、2.352 h。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824、24.522、9.302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6、1.365、1.210;处理时间分别为0.408、0.984、3.072 h。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蝽不同龄期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燕 张红梅 +4 位作者 李向永 尹艳琼 赵雪晴 陈福寿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0-524,共5页
为了评估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3、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3龄... 为了评估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3、4、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8.019、5.666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819、1.826、1.50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8、0.125、0.177 d。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0.753、19.924、10.325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3、1.664、0.968;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50、0.097d。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5.789、23.635、12.33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1、1.307、0.86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5、0.042、0.081d。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若虫 草地贪夜蛾幼虫 捕食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福寿 王燕 +8 位作者 张红梅 李向永 赵雪晴 尹艳琼 张礼生 太一梅 李志敏 刘萍 谢爱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S01期22-25,共4页
为了明确云南本地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并筛选优势的天敌昆虫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作用,2019年4-8月在云南省的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等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寄... 为了明确云南本地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并筛选优势的天敌昆虫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作用,2019年4-8月在云南省的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等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调查采集。结果表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调查和收集到1种卵寄生性天敌昆虫Trichogrammatid sp.,4种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别为Microplitis sp.、Cotesia sp.Ⅰ、Cotesia sp.Ⅱ、Campo0etis sp.,说明云南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利用潜能较大。Trichogrammatid sp.隶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Microplitis sp.隶属于膜翅目马蜂科侧沟茧蜂属、Cotesiasp.隶属于膜翅目茧蜂科盘绒茧蜂属、Campoletis sp.隶属于膜翅目姬蜂科齿唇姬蜂属。田间Campoletis sp.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的寄生性天敌昆虫,Microplitis sp.的数量最少。调查结果将对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持续防控、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 天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蝽对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被引量:57
7
作者 唐艺婷 王孟卿 +5 位作者 陈红印 王燕 张红梅 陈福寿 赵雪晴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8-703,共6页
为了探究天敌昆虫益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益蝽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 为了探究天敌昆虫益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益蝽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671头、1.512和0.215d;益蝽偏食活猎物,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致死量大,当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大时,益蝽将一头猎物刺吸致死后并不持续吸取,而是快速攻击其他猎物,这一特点对于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草地贪夜蛾 天敌昆虫 捕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42
8
作者 唐艺婷 郭义 +4 位作者 何国玮 刘晨曦 陈红印 张礼生 王孟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5-830,817,共7页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其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能力。选择饥饿24 h的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对不同密度的3龄粘虫进行捕食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为3、4、5龄益蝽...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其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能力。选择饥饿24 h的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对不同密度的3龄粘虫进行捕食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为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别为3.33、4.23、8.00和6.50头,每个龄期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攻击率分别为1.036、0.742、1.445和1.422,处理猎物的时间分别为0.313、0.158、0.112和0.135d;试验中发现益蝽偏食活猎物。结果表明利用益蝽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粘虫 龄期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资源、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61
9
作者 陈万斌 李玉艳 +4 位作者 王孟卿 刘晨曦 毛建军 陈红印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8-673,共1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迁飞快、寄主广、繁殖强、为害重、适生力强等特点。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定...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迁飞快、寄主广、繁殖强、为害重、适生力强等特点。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定殖并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国内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被引量:40
10
作者 孔琳 李玉艳 +4 位作者 王孟卿 刘晨曦 毛建军 陈红印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720,共6页
为了评估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种内干扰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草... 为了评估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种内干扰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33.100头、1.204和0.103h;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1.220头、1.075和0.582 h。七星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作用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试验证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草地贪夜蛾 捕食作用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异瓢虫和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被引量:38
11
作者 孔琳 李玉艳 +4 位作者 王孟卿 刘晨曦 毛建军 陈红印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9-714,共6页
为了评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 为了评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多异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10.393头、1.279和0.005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2.189头、1.167和0.016 d。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49.004头、1.854和0.004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8.260头、1.281和0.015d。多异瓢虫和异色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试验证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异色瓢虫 草地贪夜蛾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12
作者 廖平 苗少明 +6 位作者 许若男 刘晨曦 陈国康 王孟卿 毛建军 张礼生 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 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AD的F1代(AD-F1)和F2代(AD-F2)的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D-F1及AD-F2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CK(25.09 d),其中AD-F2发育历期较AD-F1显著缩短(5 d),且AD-F2各龄期体重、成虫获得率和单次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都较AD-F1有显著提升,数值向CK趋近;AD-F1、AD-F2和CK组蠋蝽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AD-F2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等指标较AD-F1均有显著提升,其数值同样向CK趋近。本研究结果说明该液体人工饲料能满足蠋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要求,所饲养的蠋蝽若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作田间释放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液体人工饲料 饲养 生长发育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萍 李玉艳 +4 位作者 向梅 王孟卿 毛建军 陈红印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519,共7页
为明确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试验在室内评价了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及搜寻能力,并观察总结了大草蛉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大草蛉2龄、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均表现出积极的取食行为和较强的... 为明确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试验在室内评价了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及搜寻能力,并观察总结了大草蛉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大草蛉2龄、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均表现出积极的取食行为和较强的捕食能力,尤其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较大,分别为78.5头、89.9头,理论条件下日最大捕食量可达125头、167头,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大草蛉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量、搜寻能力及控害效能均显著高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更强,处理时间更短。本研究结果证实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控害能力,这对利用草蛉类天敌持续防治草地贪夜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草地贪夜蛾 捕食能力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饲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廖平 石新如 +8 位作者 郭义 殷焱芳 朱艳娟 李玉艳 毛建军 王孟卿 张礼生 陈红印 刘晨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为探究蠋蝽低温饲养效果,延长蠋蝽货架期。本研究对低温T1(15℃)和T2(10℃)条件下,小群体饲养的初始处理龄期为3龄、4龄、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的部分生长发育参数和蜕皮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蠋蝽食物与... 为探究蠋蝽低温饲养效果,延长蠋蝽货架期。本研究对低温T1(15℃)和T2(10℃)条件下,小群体饲养的初始处理龄期为3龄、4龄、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的部分生长发育参数和蜕皮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蠋蝽食物与水的更换(补给)频次降低,蠋蝽在T1和T2温度条件下均能发育、但若虫发育历期随温度降低显著延长,蠋蝽羽化成虫后的虫体质量随温度和初始饲养龄期的降低而降低;T2-3("-"后的数字代表蠋蝽龄期)组蠋蝽若虫不能发育至成虫,T1-3和T2-4组蠋蝽若虫可以发育至成虫、但较多成虫翅畸形,T1-3和T2-3组5龄若虫蜕皮后第5 d的蜕皮激素含量(27.37ng/L和24.21 ng/L)显著低于CK-3(30.16 ng/L);T1-4、T1-5和T2-5组蠋蝽若虫能发育至成虫,且T1-4和T1-5组蠋蝽羽化的成虫可以在该温度下交配产卵(7.04粒、10.25粒);T2组中仅有T2-5、T2-雌成虫两组蠋蝽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9.24粒、17.05粒),但产卵量显著低于CK组(27.26粒),T1温度各组均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且高龄期组卵量显著高于低龄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低温储藏 生长发育 种质资源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15
作者 田小娟 唐艺婷 +3 位作者 刘晨曦 张礼生 陈红印 王孟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5,共9页
泛希姬蝽Himacerus apterus(Fabricius)是半翅目姬蝽科中重要的天敌种类,本文旨在分析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利用COI作为标记基因,使用DnaSP、Arlequin、MEGA等软件分析了中国4个省12个种群33个体的单倍型... 泛希姬蝽Himacerus apterus(Fabricius)是半翅目姬蝽科中重要的天敌种类,本文旨在分析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利用COI作为标记基因,使用DnaSP、Arlequin、MEGA等软件分析了中国4个省12个种群33个体的单倍型多样性、遗传结构分化、系统发育等。共发现19个单倍型,所有单倍型中仅H1为共享单倍型,为宁夏和陕西共有,且出现频率最高。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0.91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083。Tajima's D=-0.853,P>0.100,表明泛希姬蝽未经过种群扩张。AMOVA分析表明种群内的分子变异大于种群间分子变异,变异比例分别为45.393%和36.594%,遗传分化指数均大于0.250,差异水平极显著。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宁夏与内蒙古、山西、陕西省分组间存在极度的遗传分化。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无相关性,表明地理距离不是影响种群间遗传距离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4个省采集点的环境特点,认为地区间基因流受限和气温、猎物的差异可能是影响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希姬蝽 天敌 COI 单倍型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