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8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增收节支措施探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耿亭 王向东 沈银书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238-239,241,共3页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完成后,试验基地的正常管理和健康运转成为基地的重要工作。受限于大部分试验基地均未落实稳定国拨运行费支持的现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增收节支是农业科研...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完成后,试验基地的正常管理和健康运转成为基地的重要工作。受限于大部分试验基地均未落实稳定国拨运行费支持的现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增收节支是农业科研基地保证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现状及管理模式,并列举了其在增收节支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其他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 可持续发展 增收节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科普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8
2
作者 耿亭 余双双 刘明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90-95,共6页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科普实践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在科普实践中的成效与做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基地在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专业科普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科普方式;完善考评机制,调动科普人员积...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科普实践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在科普实践中的成效与做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基地在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专业科普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科普方式;完善考评机制,调动科普人员积极性;申报教育部研学基地,多渠道争取稳定科普专项资金支持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基地 科普工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 廊坊科研中试基地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邱式邦院士学术思想研讨暨百岁寿辰庆祝会”
3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 学术思想 植物保护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学部 昆虫学 研讨 农业科技工作者 上海理工大学 农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眸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首位“植物保护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邱式邦院士的科学工作足迹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建峰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2010年10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邱式邦先生的百岁寿辰。邱式邦先生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开始步入农业害虫防治科学事业。1948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51年9... 2010年10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邱式邦先生的百岁寿辰。邱式邦先生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开始步入农业害虫防治科学事业。1948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51年9月学成回国,积极投身一穷二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事业,功勋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科学院 终身成就奖 科学工作 院士 获得者 英国剑桥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条锈病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陈万权 《植物医学》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经过40多年的全国协作研究,已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在中国的大区流行规律,并制定了菌源基地的综合治理策略。成功研发出抗病基因合理布局、作物多样性利用、退麦改种、适期晚播以及自生麦苗清除...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经过40多年的全国协作研究,已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在中国的大区流行规律,并制定了菌源基地的综合治理策略。成功研发出抗病基因合理布局、作物多样性利用、退麦改种、适期晚播以及自生麦苗清除等一系列生态调控关键技术,构建了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并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菌源基地 生态调控 抗病基因布局 适期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1 位作者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植物保护学科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邹亚飞 查静 +2 位作者 余向阳 郑传临 郑永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3,共8页
本文主要以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植物保护学科资助项目情况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植物保护学科资助项目在生命科学部中的地位、二级学科受资助情况、各类项目受资助情况以及申请数与资助数的关系等,并提出扩大申请规模、提升... 本文主要以2013-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植物保护学科资助项目情况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植物保护学科资助项目在生命科学部中的地位、二级学科受资助情况、各类项目受资助情况以及申请数与资助数的关系等,并提出扩大申请规模、提升申请质量、谋求高层次项目资助、加强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等思考,以期为植物保护科研工作者及依托单位申请科学基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植物保护 资助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植物免疫诱抗剂制剂含量的几种比色分析方法适用性研究
8
作者 高志强 刘霁萱 +3 位作者 刘丰茂 赵鹏跃 郭丹 王文卓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鉴于当前糖类植物免疫诱抗剂产品质量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系统评估了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及Elson-Morgan法在多种糖类化合物检测中的适用性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有效的比色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比色法对葡萄糖、半... 鉴于当前糖类植物免疫诱抗剂产品质量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系统评估了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及Elson-Morgan法在多种糖类化合物检测中的适用性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有效的比色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比色法对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氨基葡萄糖呈现不同的响应性,单糖组成对比色法的选择尤为重要。以相应单糖组成的葡聚糖、多聚半乳糖醛酸和氨基寡糖素为代表聚糖化合物,通过优化比色反应条件,确立了适合的最佳检测条件。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各方法在其线性范围内均表现出优异的线性相关性(R^(2)>0.998)、良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4%~0.9%)及高回收率(100%~101%)。结合离子色谱法揭示了当前低聚糖素制剂的有效成分为低聚氨基葡萄糖,并指出了当前登记资料中对于糖类有效成分界定不清晰的现状。最后,本研究确立并验证了用于香菇多糖、低聚糖素和几丁聚糖制剂的比色分析方法,结果均展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优异的重现性和高准确度,满足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要求。此研究为糖类植物免疫诱抗剂质量分析提供了策略与方法支持,有助于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糖类化合物 硫酸-苯酚法 硫酸-蒽酮法 Elson-Morga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于敬文 黄凌 +5 位作者 赵俊丽 仝允正 刘雅琴 陈燕雪 陈新娟 黄文坤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9-84,共6页
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严重危害作物根系,防治十分困难。RNAi技术能够使植物寄生线虫关键靶标基因的表达下调,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植物与线虫互作过程中,RN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线虫的特定基因功能及防控技术研究。本文从R... 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严重危害作物根系,防治十分困难。RNAi技术能够使植物寄生线虫关键靶标基因的表达下调,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植物与线虫互作过程中,RN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线虫的特定基因功能及防控技术研究。本文从RNAi技术的起源及作用机制、植物寄生线虫RNAi靶基因的选择以及dsRNA防控植物寄生线虫的递送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RNAi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植物寄生线虫 dsRNA递送策略 线虫与植物互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葡萄 被引量:57
10
作者 段长青 刘崇怀 +3 位作者 刘凤之 王忠跃 刘延琳 徐丽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2-1301,共10页
葡萄(Vitis spp.)是起源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学研究的进步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综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葡萄资源评价利用与育种... 葡萄(Vitis spp.)是起源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学研究的进步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综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葡萄资源评价利用与育种、葡萄栽培与土肥管理、葡萄病虫害防控、鲜食葡萄贮运保鲜、葡萄酒酿造以及葡萄园机械化管理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历程与进展,以期为未来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陆宴辉 刘杨 +9 位作者 杨现明 荆玉谱 胡高 栾军波 郭兆将 马罡 闫硕 梁沛 刘杰 肖海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66,共22页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虫发生新规律新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虫作物、RNA农药、行为调控和生态调控等害虫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提出迁飞性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多食性盲蝽区域防控、地下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和抗性麦蚜精准化学防控等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新体系。根据国内外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业昆虫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害虫防控基础理论创新,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灾变规律 监测预警 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与植物的多重关系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农向群 王广君 +2 位作者 蔡霓 刘蓉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0,54,共10页
绿僵菌是广为知晓的昆虫病原真菌,被用作生物杀虫剂防治多种农林植物害虫。近年发现它也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一员,且有证据表明它内生于一些植物的根组织中,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拮抗植物病原菌、诱导植物抗性等作用。本文着重综述绿僵菌... 绿僵菌是广为知晓的昆虫病原真菌,被用作生物杀虫剂防治多种农林植物害虫。近年发现它也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一员,且有证据表明它内生于一些植物的根组织中,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拮抗植物病原菌、诱导植物抗性等作用。本文着重综述绿僵菌根际作用和植物内生性研究进展,从对植物的直接作用角度,了解其田间生态适应性及与植物的互作关系,以拓展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植物保护剂的认识,有助于根据生态学特点制定未来的生物防治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植物内生真菌 根际定殖 真菌-植物互作 植保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亚飞 孙爻 +1 位作者 田芳 张礼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7-202,220,共7页
采用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子库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点国家、高发文机构和高发文期刊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植物保... 采用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子库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点国家、高发文机构和高发文期刊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植物保护学科发文量10年间大体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6.42%。中国是发文Top10国家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也跻身Top10重要机构之一,但发文影响力均显不足。在Top10高发文期刊中美国占据5席,英国占据3席,瑞士2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Top10发文资助机构中资助发文量最多的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科 文献计量学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植物生物安全治理路径研究
14
作者 姜丽华 冼晓青 +2 位作者 贾涛 邱明慧 张宏斌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划、治理体系、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英国政府把植物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统筹植物生物安全组织体系,制定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制度,构建有生物安全保障的植物供应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全民科学,对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纵观英国植物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做法,本文对我国植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安全 英国生物安全 植物健康 生物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学涛 王秀平 +4 位作者 彭飞 程才红 吴圣勇 解海翠 杨越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7-999,共13页
为评价39科77种植物的杀虫活性,本研究采用叶碟喷雾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植物乙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螨、西花蓟马和麦长管蚜的杀虫活性,进一步测定了杀虫活性较高的植物对二斑叶螨、西花蓟马和麦长管蚜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 g... 为评价39科77种植物的杀虫活性,本研究采用叶碟喷雾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植物乙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螨、西花蓟马和麦长管蚜的杀虫活性,进一步测定了杀虫活性较高的植物对二斑叶螨、西花蓟马和麦长管蚜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 g/m L的供试剂量下,颠茄、蟛蜞菊、咽喉草、菝葜、沙棘、石竹、凌霄花、山佩兰8种植物对二斑叶螨的72 h校正死亡率较高,均在70%以上;LC_(50)分别为254、297、413、424、428、553、663、725 mg/m L;颠茄、蟛蜞菊对西花蓟马的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0%以上,其LC_(50)分别是272、306 mg/m L;菝葜、咽喉草、沙棘、羊角蒿、凌霄花和山佩兰对西花蓟马72 h的校正死亡率在70%~80%,其LC_(50)分别为446、485、523、563、710、712 mg/m L;虎杖、颠茄、牛叠肚、地肤子、狼毒5种植物对麦长管蚜72 h的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其LC_(50)分别为281、336、540、657、730 mg/m L。因此,颠茄、虎杖、蟛蜞菊、菝葜等植物对不同供试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较高,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二斑叶螨 西花蓟马 麦长管蚜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予元院士在植物保护数理统计学上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16
作者 周益林 聂晓 +3 位作者 刘伟 范洁茹 梁革梅 陆宴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2,共7页
数理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其在植物保护学科中特别是病虫害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也尤为重要。郭予元院士作为将数理统计学应用在植保学科领域的先驱研究者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其在植物保护学科中特别是病虫害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也尤为重要。郭予元院士作为将数理统计学应用在植保学科领域的先驱研究者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数理统计在植物保护学科中应用研究及其相关的教育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回顾了他在植物保护数理统计学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郭予元院士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紧凑计算法、正交多项式系数复原表以及利用一系列早期型号计算器开发出几乎涵盖植保学科常用的数理统计学方法或模型的编码程序,为植保数理统计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郭予元院士就在试验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当时国内少见的预测稻瘟病病情和最佳防治时期的中长期预测模型,此后他在病虫害的研究上特别是害虫生命表、种群动态、多病虫危害产量损失和复合防治指标等方面应用了大量的数理统计方法,使得不少植保学科数据分析中所面临的难题、障碍和科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取得许多丰硕的研究成果,大大推进并带动了数理统计学在植保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郭予元院士通过在全国举办植保数理统计学讲习班或以研究生授课等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懂数理统计的植保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植保数理统计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还介绍了郭予元院士的研究团队在后续研究中,继承和发展郭予元院士的学术思想,运用植保数理统计学在棉花害虫研究领域做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植保数理统计学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予元 数理统计学 植物保护 相关和回归分析紧凑算法 计算器编程 统计学教学和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鸿飞 刘万学 +2 位作者 冼晓青 赵梦欣 姚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入侵植物种类,然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存在类间同质和类内异质现象,给技术人员甄别与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带来了挑战。为了准确、实时和高效地识别外来入侵植物,本文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 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入侵植物种类,然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存在类间同质和类内异质现象,给技术人员甄别与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带来了挑战。为了准确、实时和高效地识别外来入侵植物,本文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图像识别模型(MobileNet-LW)。以专业人员鉴定得到的113种11 628幅外来入侵植物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6∶2∶2的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过Retinex、旋转和高斯噪声等方法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为了减少类间同质现象对模型误检的影响,在模型MobileNet基础上添加了SE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深度连接注意力网络,提高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为了降低模型计算消耗和内存消耗,采用通道剪枝方法对网络瘦身;为了弥补剪枝后造成模型准确率降低,采用教师网络-助教网络-学生网络的形式对剪枝后的网络进行知识蒸馏,学生网络通过软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识别外来入侵植物的准确率。通过消融试验测试模型的性能,利用平均准确率、平均召回率和平均F1值3个评价指标,对现阶段经典模型与改进后模型MobileNet-LW所获得的识别结果进行评价。消融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数据集条件下,所有改进点对模型的性能都有所提升,且改进后算法在外来入侵植物图像识别中准确率提高了5.4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减少了约53%;模型对比试验表明,EfficentNet、DBTNet、ResNet-101、ConvNext和MobileNet-LW 5个模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2.3%、74.9%、76.1%、79.7%和86.1%,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提高了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准确率。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识别模型对113种外来入侵植物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模型具有轻量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智能识别 通道剪枝 知识蒸馏 注意力机制 Mobil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转录因子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敬文 周向平 +9 位作者 于清 赵津田 余曦玥 吴文翠 刘雅琴 郭利娟 仝允正 张改平 黄凌 黄文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对线虫侵入作出响应。本文对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危害、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并对响应线虫侵染的植物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前沿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入开展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转录因子 功能分析 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禾本科植物一新记录——地中海大麦
19
作者 张梦帆 易冉 +3 位作者 陈文俐 米增露 王瑞 李家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本文对在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地中海大麦(Hordeum murinum subsp.leporinum(Link)Arcang.)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也提供该亚种的彩色图和墨线图,编制了亚种检索表以示区别。实地调查发现,本亚种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车辆、人或动物的携... 本文对在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地中海大麦(Hordeum murinum subsp.leporinum(Link)Arcang.)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也提供该亚种的彩色图和墨线图,编制了亚种检索表以示区别。实地调查发现,本亚种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车辆、人或动物的携带。评估结果表明,该物种在中国有大面积爆发扩散的潜在危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大麦 禾本科 入侵植物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产业在库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以金沙江下游水电站库区的云南省永善县为例
20
作者 周应彪 胡德波 +5 位作者 朱世银 李翔 夏彬 徐学农 李梅 张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0-203,共4页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面对金沙江下游水电站库区面临的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两大挑战,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云南省永善县为例,分析了库区柑橘产业发展优势,阐明了柑橘产业对库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具有双重作用,指出了...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面对金沙江下游水电站库区面临的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两大挑战,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云南省永善县为例,分析了库区柑橘产业发展优势,阐明了柑橘产业对库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具有双重作用,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整个金沙江下游库区柑橘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产业 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 发展对策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