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建所初期来访的前苏联专家及其工作简介
1
作者 冯文娟 宋晓轩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共2页
回顾了1958-1960年前苏联有关专家在安阳等棉区、科研单位的科学考察、学术活动,归纳分析了他们针对当时我国棉花生产和科研提出的主要建议。
关键词 棉花 前苏联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20
2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6 位作者 王占彪 雷亚平 黄群 王文魁 杨北方 冯璐 李鹏程 《农业展望》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2017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出口均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开局良好,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棉花品质得到提升,"良好棉花"助推国内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并... 2017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出口均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开局良好,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棉花品质得到提升,"良好棉花"助推国内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并且质量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棉花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是由中国国情、农情、棉情和纺织业行情决定的,是中国棉花生产"走稳走准""以质保量、保规模"的有效路径,是中国由产棉大国转向产棉强国的发展之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在棉花产业的具体行动。最后,对推进中高端品质原棉生产引领棉花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高端品质 体制机制创新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部公布各产区2018年度棉花产量情况
3
作者 王国平 《中国棉花》 2019年第1期37-37,共1页
截至2018年12月11日,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USDA-NASS)公布了本年度全国及其四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据统计,本年度全美棉花种植面积为568.27万hm^2,含长绒棉10.04万hm^2,实际收获面积419.83万hm^2,含长绒棉9.91万hm^2。皮棉总产404.72... 截至2018年12月11日,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USDA-NASS)公布了本年度全国及其四大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据统计,本年度全美棉花种植面积为568.27万hm^2,含长绒棉10.04万hm^2,实际收获面积419.83万hm^2,含长绒棉9.91万hm^2。皮棉总产404.72万t,其中陆地棉387.93万t,陆地棉总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州分别为得克萨斯州(152.41万t)、乔治亚州(41.37万t)和密西西比州(32.22万t);长绒棉总产16.79万t,其中加利福尼亚州为15.26万t,居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农业部 棉花产量 产区 加利福尼亚州 种植面积 得克萨斯州 密西西比州 长绒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明华 秘雅迪 +5 位作者 王国平 李小飞 李亚兵 董合林 韩迎春 冯璐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2,共12页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主要采用宽窄行配置,也有等行距配置方式,但对这两种方式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以中棉所88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行距配置(等行距和宽窄行)为主区,种...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新疆棉花种植主要采用宽窄行配置,也有等行距配置方式,但对这两种方式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以中棉所88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行距配置(等行距和宽窄行)为主区,种植密度12×104株hm^(–2) (D1)、16×104株hm^(–2) (D2)和18×104株hm^(–2) (D3)为裂区,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行距配置和密度对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密度(16×10^(4)株hm^(–2))下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组合的叶面积指数(LAI)增速、LAI峰值,以及吐絮期生殖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合间的棉花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棉铃生长率(BGR)均无显著差异。2年平均,中等密度下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组合的籽棉产量相当,纤维品质指标也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中等密度下,无论采用等行距还是宽窄行种植模式,均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为新疆棉花行距配置和密度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单双行配置 密度 生长指标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99
5
作者 邢朝柱 靖深蓉 邢以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7-345,共9页
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棉应用状况及其作用地位;从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回顾了我国了棉花杂交种选育及制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杂交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工... 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棉应用状况及其作用地位;从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回顾了我国了棉花杂交种选育及制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杂交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研究 利用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初步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匡猛 杨伟华 +6 位作者 许红霞 王延琴 周大云 冯新爱 张玉翠 王飞 苏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7,共9页
基于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与毛细管五色荧光检测系统,利用36对核心引物构建了138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采用棉花DNA指纹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36对引物在13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3个多态性等位位点... 基于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与毛细管五色荧光检测系统,利用36对核心引物构建了138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采用棉花DNA指纹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36对引物在13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3个多态性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位点数为2~8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7个多态性等位位点。抽查的101个主栽品种仅45.6%的位点完全纯合,中棉所系列品种61.6%的位点完全纯合。存在5种非纯合位点表现形式,以2种基因型混杂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以5∶1的混杂类型最多。4种类型的同名品种指纹比对分析表明,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度均在0~2个差异位点。初步建立了高通量的棉花DNA指纹检测与数据分析平台,提出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判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NA指纹数据库 SSR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方 王坤波 宋国立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3,共5页
近十年来 ,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许多大田作物 (如水稻、玉米、烟草、番茄等 )的转基因产品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本文就中国棉花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主要包括抗虫性改良、抗除草剂性状改良、抗病性改良。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转基因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逆遗传改良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云雷 王宁 +4 位作者 葛晓阳 张朝军 严根土 王红梅 李付广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1-19,共9页
病害、干旱、盐碱等逆境胁迫是棉花生产实现高产稳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对现有棉花育种资源的抗逆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是实现高产、优质、多抗育种目标,培育突破性棉花新品种的有效途径。综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 病害、干旱、盐碱等逆境胁迫是棉花生产实现高产稳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对现有棉花育种资源的抗逆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是实现高产、优质、多抗育种目标,培育突破性棉花新品种的有效途径。综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抗逆遗传改良团队近年来在棉花抗逆育种新材料创制、抗逆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方面的最新进展,并且提出了未来我国棉花抗逆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逆性 遗传改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棉花产业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9 位作者 王占彪 李鹏程 袁有禄 巩万奎 黄群 孔得培 冯璐 杨北方 王文魁 张亚林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期42-49,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棉花生产、初加工和棉纺织业取得了伟大成就。1978—2017年,棉花总产量增长1.53倍,单产增长2.81倍,播种面积保持502万hm^2的适度规模。1983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一产棉大国,至2016年保持了34年,单产位居全球产棉大国的首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棉花生产、初加工和棉纺织业取得了伟大成就。1978—2017年,棉花总产量增长1.53倍,单产增长2.81倍,播种面积保持502万hm^2的适度规模。1983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一产棉大国,至2016年保持了34年,单产位居全球产棉大国的首位,然而原棉品质位居全球中等水平。改革开放40年棉花工厂消费量增长1.88倍,居民纺织品服装表观消费量增长5.94倍,目前人均表观消费量为20 kg/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108.86倍,出口全球200多个经济体。展望未来,中国棉花产业要走绿色、中高端品质的可持续生产之路,通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中高端品质棉花生产和高品质纺织品,提高产业竞争力,从棉花产业大国转向棉花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 改革开放 棉花生产 棉纺织工业 科学技术进步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分子生物学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丽华 赵新华 +2 位作者 宋国立 索天平 陈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9,共5页
回顾了中棉所棉花分子生物学公共实验平台建立、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基本实验条件及主要研究方向,阐述了近年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棉花 分子生物学 公共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棉花成本要素和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友平 王巧连 +3 位作者 程海亮 左冬云 吕丽敏 宋国立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中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也是主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为探讨提升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对策,基于2002―2021年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2002―2021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2001―2020年的国内主产... 中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也是主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为探讨提升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对策,基于2002―2021年版《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2002―2021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2001―2020年的国内主产棉区棉花生产情况和成本要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分析了棉花生产效率。新疆是中国的主要棉花集中产区,雇工工价、机械作业费和排灌费以及化肥和农药费用上涨幅度大,其中化肥费在物质与服务费中的占比最大,新疆植棉面积曾受到粮食生产布局影响而适当调减,从2018年开始新疆植棉面积趋于稳定。另外,其他省份除甘肃省外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至2020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棉花的单产水平在不同主产棉区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主要为新疆和甘肃)>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除新疆(包括陆地棉、长绒棉)和甘肃省外,国内其他主产棉区的棉花生产净利润从2012年后一直处于负值,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和陕西省的投入产出比例最低。全国各主产区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经过快速增长期(2009―2013年)后,长江流域棉区人工成本开始趋于稳定、部分地区有下降趋势,而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不同棉区的物质与服务费的不同要素占比有显著差异,除了新疆长绒棉和江苏省外,其他主产棉区的物质与服务费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各主产棉区的化肥费占物质与服务费的比例居高不下。此外,新疆的机械化植棉可以缓解由人工成本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发现,不同主产棉区的生产效率不同,其中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在2020年呈现规模报酬递增,新疆和甘肃棉花生产效率大幅度波动,其中规模化生产是新疆棉花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针对上述棉花成本要素和生产效率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从植棉机械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科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本要素 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交配对棉花育种群体的改良效应研究
12
作者 鲁黄均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2-298,共7页
从陆地棉育种材料中选择4个组合进行分裂交配。每个组合分别按开花早晚、纤维强度和纤维长度3个指标选择极端类型并杂交,经2轮分裂交配后每个组合产生7个群体。1995年对28个群体进行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 从陆地棉育种材料中选择4个组合进行分裂交配。每个组合分别按开花早晚、纤维强度和纤维长度3个指标选择极端类型并杂交,经2轮分裂交配后每个组合产生7个群体。1995年对28个群体进行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平均小区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组合的纤维品质显著不同。1轮长×短、2轮长×短和2轮强×弱的交配方式产量明显高于基础群体和1轮早×晚群体。不同交配方式纤维品质不存在显著差异。分裂交配导致群体内植株若干性状变异程度增加,但降低另一些性状的变异。分裂交配对性状间相关系数变化的影响同样因组合和群体而异。4个基础群体均表现正相关的性状有单株皮棉与麦克隆值、整齐度与纤维长度、整齐度与麦克隆值及纤维强度与麦克隆值;均表现负相关的性状是纤维长度与整齐度。这些相关性不易通过分裂交配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育种 分裂交配 育种群体 改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焕轩 韩迎春 +4 位作者 冯璐 杨北方 雷亚平 王占彪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各个行业均在迅猛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中有重要影响。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一直以传统种植的方式种植,已不适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智慧农业将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对智慧农业进行...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各个行业均在迅猛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中有重要影响。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一直以传统种植的方式种植,已不适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智慧农业将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对智慧农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归纳并总结了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技术,以及列举并分析了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各环节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智慧农业应用于棉花生产管理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棉花生产管理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十年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7
14
作者 朱荷琴 李志芳 +6 位作者 冯自力 冯鸿杰 魏锋 赵丽红 师勇强 刘世超 周京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37-50,536,共14页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机制、棉花抗病机制、棉花黄萎病的预警技术及综合防控等方面均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进一步明确了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和... 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机制、棉花抗病机制、棉花黄萎病的预警技术及综合防控等方面均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进一步明确了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系统研究了我国主产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和地理来源的关系,首次建立了病原菌的信息档案库。并对我国棉花黄萎病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病原菌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制 抗病机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棉花大规模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传亮 武芝霞 +3 位作者 张朝军 李凤莲 王玉芬 李付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68-775,共8页
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体系进行了综合改进,突破基因型的限制,使多品种或基因型 10个以上 的我国主栽棉花品种 系 转化成功,其中中棉所24号发展成为快速模式化转化品种 转化周期5~7个月,转化率8.1% ,CCRI27、CCRI36等多个品种转... 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体系进行了综合改进,突破基因型的限制,使多品种或基因型 10个以上 的我国主栽棉花品种 系 转化成功,其中中棉所24号发展成为快速模式化转化品种 转化周期5~7个月,转化率8.1% ,CCRI27、CCRI36等多个品种转化体系基本成熟.不同转化体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40%,愈伤组织胚性愈伤诱导率达到10%~40%,转化率总体平均达到1.8%,并对大批量再生苗的鉴定予以程序化.实现棉花转基因规模化,达到年产转基因棉花植株2000~4000株以上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基因枪茎尖转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传亮 于娅 +2 位作者 王玉芬 耿立召 李付广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1-366,共6页
对棉花茎尖轰击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因枪茎尖转化体系,使抗性转化率达到4.7%~9.4%,转化周期缩短至2~3个月,改进了抗性筛选程序,建立了4次筛选法,获得91株抗生素抗性植株;同时对部分植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进... 对棉花茎尖轰击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因枪茎尖转化体系,使抗性转化率达到4.7%~9.4%,转化周期缩短至2~3个月,改进了抗性筛选程序,建立了4次筛选法,获得91株抗生素抗性植株;同时对部分植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尖的轰击状态与抗性筛选程序对转化周期与转化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茎尖 基因枪 遗传转化 抗性 抗生素 植株 表达量 遗传分析 筛选程序 转化周期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棉花虫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雒珺瑜 张帅 +5 位作者 任相亮 吕丽敏 张利娟 姬继超 马艳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100-112,共13页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研究的方向,为我国棉花害虫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田害虫 发生特点 抗性监测 监测预警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邢朝柱 郭立平 +5 位作者 李威 吴建勇 杨代刚 戚廷香 马雄风 张学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9期28-36,共9页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规模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问世和兴起,加速了棉花杂种优势大面积推广利用,使其在长江流域迅速普及,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也占据一席之地。...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规模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问世和兴起,加速了棉花杂种优势大面积推广利用,使其在长江流域迅速普及,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也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简化、高效、低成本棉花生产已成为必然趋势,给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从棉花杂种优势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制种方法 3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主要成就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方法评价棉花幼苗耐旱性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雪妍 刘传亮 +2 位作者 王俊娟 李付广 叶武威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分别选用8个陆地棉、2个海岛棉、2个亚洲棉品种作为材料进行耐旱水平试验,以PEG6000作为水分胁迫剂,对棉花种子萌发期、芽期、子叶期和真叶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得出了耐旱水平变化曲线,结果验证棉花耐旱性鉴定关键时期应在3~6片真... 分别选用8个陆地棉、2个海岛棉、2个亚洲棉品种作为材料进行耐旱水平试验,以PEG6000作为水分胁迫剂,对棉花种子萌发期、芽期、子叶期和真叶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得出了耐旱水平变化曲线,结果验证棉花耐旱性鉴定关键时期应在3~6片真叶幼苗。用不同浓度PEG6000对具有3~6片真叶的棉花幼苗进行12h连续处理后,统计其成活率。研究表明:PEG6000溶液浓度为17%(W/V)时,棉花幼苗的成活率与田间旱棚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此方法简单、快速,易操作,基本可用于棉花品种的耐旱性评价与鉴定工作,并将为棉花耐旱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PEG胁迫 耐旱性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冷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俊娟 王帅 +7 位作者 陆许可 阴祖军 王德龙 樊伟莉 穆敏 郭丽雪 叶武威 喻树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目的】探讨棉花不同组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初步探讨研究抗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方法】测定了4个抗冷性差异显著的材料在低温处理后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分析了抗冷相关基因在豫2067根、茎、叶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棉花不同组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初步探讨研究抗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方法】测定了4个抗冷性差异显著的材料在低温处理后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分析了抗冷相关基因在豫2067根、茎、叶的表达情况。【结果】4℃低温处理24 h对冷敏感材料生长抑制最大,对根系生长的抑制大于地上部分;细胞膜透性测定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后4个材料根系细胞膜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而叶片细胞膜对低温胁迫敏感,抗冷材料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大于冷敏感材料,低温胁迫后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棉花的抗冷性呈负相关,可以作为棉花抗冷性的鉴定指标;棉花在受到低温胁迫24 h后,抗冷材料根中SOD的活力基本不变,冷敏感材料根中SOD的活力却极显著下降,2个材料的根系中POD、CAT的活力均下降,但抗冷材料豫2067下降的幅度小于冷敏感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抗冷材料叶茎中基本不变,在冷敏材料的叶片和茎中均下降。低温胁迫后5个与抗冷相关的基因在豫2067叶片中上调表达的多于下调表达的,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是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胁迫诱导蛋白基因、假定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b HLH1转录因子基因;在根中下调表达的多于上调表达的,下调的基因分别为b HLH1转录因子基因、胁迫诱导蛋白基因、伸展蛋白基因2,这与根系的生长受抑制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推测这些抗冷相关基因在叶片中的上调表达与叶片生长受低温抑制程度低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温胁迫 生物量 细胞膜透性 抗氧化酶活性 抗冷相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