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2体积分数对气调贮藏‘红香酥’梨果实货架期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志华 王文辉 +1 位作者 贾朝爽 姜云斌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2-1572,共11页
【目的】探索‘红香酥’梨果实气调贮藏的最适CO2体积分数以及对CO2的敏感性。【方法】研究了O2体积分数为3%、CO2分别为0%、1%、3%、5%、7%5个气调处理和对照(CK)在(0±0.5)℃条件下贮藏及20℃货架放置7 d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目的】探索‘红香酥’梨果实气调贮藏的最适CO2体积分数以及对CO2的敏感性。【方法】研究了O2体积分数为3%、CO2分别为0%、1%、3%、5%、7%5个气调处理和对照(CK)在(0±0.5)℃条件下贮藏及20℃货架放置7 d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对照一直保持较高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CA-3-1和CA-3-3 2个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醇和乙醛质量分数的抑制效果较好,CO2体积分数越高,乙烯释放速率相对较低。冷藏270 d+货架7 d时,CK和CA-3-0的果皮呈黄或黄绿色,部分果实出现果皮褐变,CA-3-1、CA-3-3、CA-3-5、CA-3-7 4个气调处理能延缓‘红香酥’梨果皮转黄,较好地保持果皮的绿色和提升果皮颜色亮度,延缓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感官品评结果表明,CA-3-1和CA-3-3气调处理果实的感官分值较高。【结论】在CO2为0~7%范围内,3%O2+1%CO2和3%O2+3%CO2 2个处理是‘红香酥’梨果实长期(≥200 d)贮藏的最佳气调参数,既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又能延缓果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香酥’梨 CO2体积分数 气调贮藏 货架期 果实品质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CO_(2)保鲜袋结合1-MCP缓释剂、壳聚糖对秋月梨采后软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舒敏 王志华 +3 位作者 王文辉 贾朝爽 杜艳民 张文宽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36-2150,共15页
【目的】针对采后秋月梨果肉软化快、货架期短等问题,研究高渗CO_(2)保鲜袋结合1-MCP便携式缓释剂、壳聚糖涂膜短期处理对秋月梨果实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旨在为秋月梨常温流通和货架销售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共设4个处理,... 【目的】针对采后秋月梨果肉软化快、货架期短等问题,研究高渗CO_(2)保鲜袋结合1-MCP便携式缓释剂、壳聚糖涂膜短期处理对秋月梨果实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旨在为秋月梨常温流通和货架销售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做任何处理)、高渗CO_(2)保鲜袋单一处理(MAP),高渗CO_(2)保鲜袋+1-MCP缓释剂复合处理(MAP+1-MCP)、高渗CO_(2)保鲜袋+壳聚糖涂膜复合处理(MAP+chitosan)。除了对照外,将上述3个含MAP处理在(20±1)℃常温贮藏条件下进行3 d(72 h)的短期扎口处理,然后开袋去除1-MCP,敞口常温放置到第19天(扎口3 d+敞口16 d),定期测定秋月梨果实贮藏品质、果肉质地(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以及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等软化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与CK相比,高渗CO_(2)保鲜袋单一处理和高渗CO_(2)保鲜袋+1-MCP复合处理均能延缓秋月梨采后果肉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淀粉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果胶甲酯酶活性的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高渗CO_(2)保鲜袋单一处理秋月梨果实软化逐渐相对明显,但至贮藏期结束高渗CO_(2)保鲜袋+1-MCP复合处理仍能保持果实良好的品质。贮藏期间,高渗CO_(2)保鲜袋+壳聚糖复合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增加,软化进程加快。【结论】高渗CO_(2)保鲜袋单一处理和高渗CO_(2)保鲜袋+1-MCP复合处理均能延缓秋月梨果实软化,使秋月梨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保持良好品质,且高渗CO_(2)保鲜袋+1-MCP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更佳。常温条件下不建议使用高渗CO_(2)保鲜袋+壳聚糖涂膜处理秋月梨,既增加成本,又达不到良好的贮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月梨 高渗CO_(2)保鲜袋 1-MCP缓释剂 壳聚糖 质地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单核化菌丝制备及其致病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晓辉 张鑫楠 +3 位作者 杜艳民 周如军 王文辉 傅俊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0-1348,共9页
【目的】建立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单核化菌丝制备方法,并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为后续该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太菌果腐病菌HG-AB20170418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解时间、裂解酶等对阿太菌果... 【目的】建立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单核化菌丝制备方法,并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为后续该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太菌果腐病菌HG-AB20170418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解时间、裂解酶等对阿太菌果腐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单核体菌丝与原始菌丝之间形态、生长速率以及致病力差异,最后对单核化处理前后菌丝杂合度进行了评估。【结果】以溶壁酶为裂解酶制备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崩溃酶和纤维素酶对菌丝裂解作用极弱。溶壁酶和蜗牛酶裂解时间较短,最佳裂解时间为2.0 h,而崩溃酶和纤维素酶裂解时间较长。培养3 d菌丝经酶解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的原生质体,且在较短时间内菌丝全部裂解。单核化处理后菌丝在PDA上培养呈螺旋状生长,且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原始菌株。经单核化处理的菌株接种至黄冠梨后,所有果实接种部位均在第3天产生病斑,但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经单核化处理后菌丝杂合率为0.00%,属于简单基因组。【结论】单核化菌丝最佳制备条件为PDB液体培养3 d的A.bombacina菌丝经1.5%(w,后同)溶壁酶和1.5%蜗牛酶裂解1.5 h,该制备方法的建立为该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阿太菌果腐病菌 原生质体 单核化 杂合率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佰霖 贾晓辉 +3 位作者 王阳 杜艳民 马风丽 王文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测定各处理相关指标,并统计果实腐烂率、果柄保鲜指数。【结果】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0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5 mm>0.04 mm>0.03 mm>0.02 mm PE袋,采用上述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均能够抑制果皮h°值、Fm、Fv和Fv/Fm的下降;果柄保鲜指数随保鲜袋厚度增加显著升高,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冷藏后期货架期间各处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乙醛含量极低,乙醇检测不出。【结论】‘新梨7号’为较耐CO2且极不易发生褐变的梨果品种。筛选出适合‘新梨7号’自发气调包装袋为0.03 mm PE袋,可有效保持果面绿色,降低果实腐烂率但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梨7号’ 自发气调 品质 保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