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果实着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舒睿 迟福梅 宋杨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1-1870,共20页
果实色泽作为果实成熟度和品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果品市场价值。果实呈色主要依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叶绿素三类色素的动态平衡,涉及复杂的代谢调控网络及多途径互作。重点综述果实着色过程中三类色素的变化趋势,... 果实色泽作为果实成熟度和品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果品市场价值。果实呈色主要依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叶绿素三类色素的动态平衡,涉及复杂的代谢调控网络及多途径互作。重点综述果实着色过程中三类色素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果实着色的环境因素、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层面涉及的分子机制进行归纳,旨在为改善果实外观并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选育高品质果树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品质 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 叶绿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杂交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遗传分离规律研究
2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4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时梦 王志强 王海波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本,而光补偿点则正好相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在子代中均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且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低于光补偿点,但其遗传力高于光补偿点。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年份间及年度内均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且年度内的稳定性更强;而光补偿点在不同年份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光补偿点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高,性状稳定性强,光补偿点遗传力低,性状稳定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绿素 光补偿点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叶绿体DNA序列的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资源分析
3
作者 齐丹 董星光 +11 位作者 李振江 曹玉芬 路露 田路明 李军喜 张莹 霍宏亮 苗秀晨 徐家玉 刘超 李金岭 朱蕊颖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20,共14页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分子鉴定。【结果】魏县梨地方品种具有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群1由魏县红梨等9份材料组成,与南方梨品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类群2由小白面等11份材料组成,更接近北方梨品种群。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域的测序结果显示,在魏县梨地方品种中检测到3种较进化的单倍型,大部分地方品种的单倍型为H_3,魏县红梨的单倍型为H_2,雪花以及除金丰鸭梨外的鸭梨品种群的单倍型为H_1。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单倍型类别,鉴定金丰鸭梨并非鸭梨的芽变品种,可能为鸭梨的实生后代选育而成。白雪花不是雪花的芽变,白红梨不是魏县红梨的芽变,油秋与武安油秋两者的遗传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证实白砘子梨是砘子梨的芽变选育品种。【结论】明确魏县梨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为魏县地方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县梨 全基因组重测序 叶绿体DNA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分析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3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1622,共12页
【目的】为探讨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程度,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7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 【目的】为探讨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程度,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7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测苹果属植物17个种的多态性,利用GenAlEx 6.501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分析种群间的分子变异(AMOVA),利用GenepopV4和Fstat293分析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使用STRUCTURE 2.3.4进行贝叶斯聚类并分析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500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6.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09,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81和0.886,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545。山荆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9.947;中国苹果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9.585和2.418;13个种群内遗传变异占93%,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遗传变异不显著(p>0.001)。楸子和中国苹果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为0.006;变叶海棠和湖北海棠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为0.253。【结论】17种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前人对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的研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种群内,各种群间有基因交流,但同时又抵制了由于基因漂变而导致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新疆野苹果和山荆子可能参与了部分中国苹果的演化过程,除此之外,八棱海棠也可能参与了部分中国苹果的起源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中国原产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养分需求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史祥宾 刘凤之 +5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王宝亮 王志强 冀晓昊 王海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08-1716,共9页
【目的】探究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对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等需求特性指标,为巨玫瑰葡萄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贝达嫁接的巨玫瑰葡萄为试材,2017—2018年分别在其关键生... 【目的】探究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对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等需求特性指标,为巨玫瑰葡萄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贝达嫁接的巨玫瑰葡萄为试材,2017—2018年分别在其关键生育期整株取样,对树体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生育阶段巨玫瑰葡萄对各元素均有一定需求。末花期至转色期对各元素的需求量均最大,占全年总需求量的39.18%~53.19%。萌芽期至始花期氮和铁、转色期至采收期钾和钙及采收期至落叶期镁的吸收分配比率均超过20%。生产1000 kg果实需要氮4.77 kg、磷1.41 kg、钾6.08 kg、钙5.05 kg、镁0.96 kg、铁124.86 g、锰31.05 g、锌26.17 g、硼33.89 g、铜6.83 g、钼0.27 g。全年各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氮∶磷∶钾∶钙∶镁为10.00∶2.97∶12.74∶10.65∶2.02,铁∶锰∶锌∶铜∶硼∶钼为10.00∶2.48∶2.09∶2.72∶0.55∶0.02。【结论】巨玫瑰葡萄对钾的需求量最高,钙与氮相近,镁与磷相近,施肥管理需要重视每个生育阶段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玫瑰葡萄 营养元素 需求特性 合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1-MCP对梨果皮蜡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6
作者 于宛婷 张鑫楠 +2 位作者 孙晓楠 王文辉 贾晓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目的】通过分析1-MCP对常温货架期梨果皮蜡质合成代谢基因的影响,为探究1-MCP调控梨果皮油腻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Yuluxiang’)为试材,采用1.0μL·L^(-1)的1-MCP熏蒸24 h,以未经... 【目的】通过分析1-MCP对常温货架期梨果皮蜡质合成代谢基因的影响,为探究1-MCP调控梨果皮油腻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Yuluxiang’)为试材,采用1.0μL·L^(-1)的1-MCP熏蒸24 h,以未经处理的果实为对照,于20℃货架21 d,持续观察果实外观变化,每隔7 d取一次梨果皮冻样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RT-q PCR技术验证显著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货架前14 d,1-MCP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同时果面亮度L值较对照更低;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相比于货架0 d和14 d,两组梨果在货架第7天上调和下调表达的显著差异基因数均最多,且此时期果实外观差异最明显;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货架第7天,共95个显著差异基因富集到脂质代谢通路,这些基因参与脂肪酸的延伸、合成和降解等脂质次级代谢途径;RT-q PCR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显著抑制货架7 d、14 d的Py LACS9、Py KCS20和Py CER1基因的上调表达,抑制货架第7天的Py PL-DALPHA4和Py FAD2基因的上调表达,通过上述验证了1-MCP对玉露香梨果皮蜡质合成代谢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作用;Py LACS9与果面亮度L值呈显著正相关(r=0.99,p<0.05),因此推测Py LACS9可能是导致常温贮藏下玉露香梨果皮油腻化的关键基因。【结论】1-MCP处理能够维持常温货架期玉露香梨果实较好的外观品质和较低的L值,1-MCP可能通过调控果皮蜡质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果皮油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香梨 油腻化 1-甲基环丙烯 转录组 蜡质合成代谢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苹果产区变动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周江涛 赵德英 +2 位作者 陈艳辉 康国栋 程存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2-384,共13页
【目的】探究中国苹果生产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78—2018年全国苹果生产数据,分析我国苹果生产集中度、产地集中度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等。【结果】经过40 a(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优势苹果产区布... 【目的】探究中国苹果生产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78—2018年全国苹果生产数据,分析我国苹果生产集中度、产地集中度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等。【结果】经过40 a(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优势苹果产区布局;陕西成为我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陕西和山东苹果生产集中度系数分别达25.71%和24.27%;辽宁、山东和陕西苹果的生产规模显著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和西北苹果产区发展迅速,形成了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产区和新疆特色苹果产区。生产成本、成本利润率、气候变化和政策均会影响苹果产业的发展。【结论】我国苹果产区呈现西移北扩的趋势,逐渐形成西北和西南特色苹果产区,经济、气候和政策均会影响我国苹果的生产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产区 空间布局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实糖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殷晨 田路明 +6 位作者 曹玉芬 董星光 张莹 霍宏亮 齐丹 徐家玉 刘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10-2623,共14页
可溶性糖酸含量是影响梨果品质的经济性状,是人类长期驯化选择的重要性状。在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糖酸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果实中的糖酸含量以及组分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梨果肉主要可溶性糖包括蔗糖、果糖、葡... 可溶性糖酸含量是影响梨果品质的经济性状,是人类长期驯化选择的重要性状。在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糖酸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果实中的糖酸含量以及组分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梨果肉主要可溶性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主要可溶性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糖酸含量及组分和糖酸比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影响梨果肉糖酸含量及组分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光照、激素、肥料、采后技术及砧木等。果实糖酸代谢是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网络的一部分,糖酸是一个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许多关键的功能基因已被验证。目前梨果糖酸研究已在相关酶、糖转运体、转录因子、QTLs分子标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围绕上述研究,综述了糖酸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梨果糖酸含量及组分评价、功能基因挖掘和指导梨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肉质地及香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徐钰清 田路明 +6 位作者 曹玉芬 董星光 张莹 霍宏亮 齐丹 徐家玉 刘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7-770,共14页
梨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果肉质地和香气是梨果实重要的经济性状,针对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围绕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软肉型梨、脆肉型梨果肉质地和香气... 梨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果肉质地和香气是梨果实重要的经济性状,针对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围绕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软肉型梨、脆肉型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机制,以及对影响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展望了果肉质地与香气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梨果肉质地评价研究、果实香气研究和培育不同香型梨果新种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肉质地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矮化砧木致矮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宇 欧春青 +3 位作者 王斐 张艳杰 马力 姜淑苓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63-2171,共9页
梨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利用矮化砧木是实现梨矮化密植集约栽培的主要途径,然而其致矮机制尚不清楚,探究梨矮化砧木致矮机制对改进矮砧栽培技术和加快梨矮砧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组... 梨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利用矮化砧木是实现梨矮化密植集约栽培的主要途径,然而其致矮机制尚不清楚,探究梨矮化砧木致矮机制对改进矮砧栽培技术和加快梨矮砧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组织解剖结构、物质运输、代谢组学、激素水平和致矮基因等5个方面对梨矮化砧木致矮机制的研究作以综述,发现梨矮化砧木的解剖结构、物质运输、代谢产物、内源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关联,共同影响砧木的矮化性状,此外,酚酸及其衍生物和类黄酮被证实是参与矮化调控的2类重要代谢物。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梨矮化砧木致矮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砧木 致矮机制 内源激素 致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形对促早栽培桃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红欢 杨兴旺 +6 位作者 冀晓昊 王莹莹 时梦 王小龙 王志强 张丽霞 王孝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树形对促早栽培桃树冠层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出适宜桃促早栽培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中农早珍珠容器栽培苗为试材,研究主干形、水平中心干多直立主枝形、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V... 【目的】研究不同树形对促早栽培桃树冠层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出适宜桃促早栽培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中农早珍珠容器栽培苗为试材,研究主干形、水平中心干多直立主枝形、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V形4种树形对冠层相对光照度、冠层结构、光合日变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各树形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直立主枝形、主干形,对向V形有效光区占比最大,为77.73%。对向V形的光能截获率和叶片一天光合净积累量最高,分别为92.70%和1768.97 mmol·m^(-2)。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V形的果香型挥发物酯类、内酯类物质及具有花香型香气特性的芳樟醇含量均高于其他2种树形。【结论】对4种树形的1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得出,4种树形的优劣顺序依次为: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V形、主干形、水平中心干多直立主枝形。对向V形综合得分最高,果实品质较好,是比较适宜促早栽培模式下中农早珍珠桃的优良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农早珍珠 树形 促早栽培 冠层结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属15个种的叶绿体DNA变异与遗传分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3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cpDNA)标记,对近十年间在我国苹果属植物的主要密集分布区收集的15种苹果属植物的叶绿体DNA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开展其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研究。【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722份种质的4个非编码区trn H-ps...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cpDNA)标记,对近十年间在我国苹果属植物的主要密集分布区收集的15种苹果属植物的叶绿体DNA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开展其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研究。【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722份种质的4个非编码区trn H-psb A、trn S-trn G spacer+intron、trn T-5’trn L和5’trn L-trn 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 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使用Dna SP 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 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cp DNA区域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4 120 bp,共有579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单倍型为100个,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_d)分别为0.008 52和0.879。Tajima’s D检验中,15种苹果属植物的4个cp DNA区域合并后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遗传变异也占较大比重。【结论】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在叶绿体DNA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苹果属植物不同种具有不同的演化路线,各个种间以及种内起源演化关系错综复杂。山荆子和新疆野苹果的部分种质占据较为古老的单倍型,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过种群扩张。苹果属栽培种中国苹果、花红、楸子和八棱海棠的部分单倍型晚于部分新疆野苹果的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种群 叶绿体基因 遗传分化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红皮梨新品种‘华蜜’的选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斐 欧春青 +4 位作者 张艳杰 方明 方成泉 马力 姜淑苓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4-1986,共3页
‘华蜜’是由‘八月红’与‘红香酥’杂交选育出的梨新品种。树势较强,1 a(年)生枝条向阳面主要颜色为黄褐色,皮孔密。每个花序7~9朵花,花蕾浅粉红色,花药紫红色,花瓣椭圆形,花萼外卷,每朵花4~6枚柱头,柱头高于花药。嫩叶淡红色,成熟叶... ‘华蜜’是由‘八月红’与‘红香酥’杂交选育出的梨新品种。树势较强,1 a(年)生枝条向阳面主要颜色为黄褐色,皮孔密。每个花序7~9朵花,花蕾浅粉红色,花药紫红色,花瓣椭圆形,花萼外卷,每朵花4~6枚柱头,柱头高于花药。嫩叶淡红色,成熟叶片椭圆形,叶片边缘具锐锯齿。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果形指数1.22,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206.0 g。成熟果实果皮底色黄绿色,盖色浅红色,果点小、密;萼片宿存,萼洼极浅;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极细、脆,汁液多,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果肉硬度6.34 kg·cm^-2。在辽宁兴城地区,果实9月上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华蜜’ 中熟 红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梨品种不同熟期果肉质地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钰清 田路明 +6 位作者 曹玉芬 董星光 张莹 霍宏亮 齐丹 徐家玉 刘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12-2123,共12页
【目的】探究7个梨品种在不同采收期、不同货架期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及质构性状的差异。【方法】以脆肉梨品种怀来大鸭梨、库尔勒香梨和鸭梨,以及软肉梨品种京白梨、南果梨、五九香和珍妮阿这7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梨果的平... 【目的】探究7个梨品种在不同采收期、不同货架期果肉质地的变化规律及质构性状的差异。【方法】以脆肉梨品种怀来大鸭梨、库尔勒香梨和鸭梨,以及软肉梨品种京白梨、南果梨、五九香和珍妮阿这7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梨果的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量,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测定果肉的破裂力、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6个质地参数指标,并对质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个梨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因品种和果肉质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采收期的脆肉梨怀来大鸭梨、库尔勒香梨和鸭梨,随着货架期的延长,果肉破裂力、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且随着采收期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鸭梨的果肉质地参数值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软肉梨京白梨、南果梨、五九香和珍妮阿果肉质地参数的变化与脆肉梨相比较大,果肉破裂力、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参数值均在货架期7~14 d时呈下降趋势,在货架期14~21 d时无明显变化,内聚性的变化趋势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果肉破裂力、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内聚性与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胶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采用质构仪TPA法获得的相关质地参数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成熟度的梨果在货架期质地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梨品种之间质构特性的差异,为梨果实采收期判断和采后果肉质地鉴定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地多面分析 果肉质地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红皮砂梨品种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鑫楠 贾晓辉 +2 位作者 杜艳民 王文辉 舒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目的】明确美人酥、满天红和彩云红3个云南红梨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旨在为红梨资源品质研究和生产上新品种选育、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安宁地区红色砂梨品种美人酥、满天红和彩云红为试材,对这3个主栽品种的果实外... 【目的】明确美人酥、满天红和彩云红3个云南红梨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旨在为红梨资源品质研究和生产上新品种选育、引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安宁地区红色砂梨品种美人酥、满天红和彩云红为试材,对这3个主栽品种的果实外观特征、营养特性和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满天红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彩云红和美人酥,美人酥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彩云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以及固酸比高于美人酥和满天红。彩云红中检测出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47种,美人酥和满天红中分别检测出35种和34种。【结论】不同红梨品种间品质及风味差异较大,经比较满天红和美人酥梨口感偏酸,彩云红梨外观着色较好、甜度和营养价值最高,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砂梨 美人酥 满天红 彩云红 果实品质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华红苹果果实中总酚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青山 高源 +5 位作者 王昆 孙思邈 路翔 李连文 冯建荣 王大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1-1202,共12页
【目的】探讨6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华红苹果果实中总酚及组分动态含量的影响,为苹果矮化中间砧的选择应用和优质苹果生产提供应用依据。【方法】以山荆子为基砧,CG24、MD001、SH3、SH38、Mac9和CX5为中间砧,嫁接华红为试验材料,山荆子直... 【目的】探讨6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华红苹果果实中总酚及组分动态含量的影响,为苹果矮化中间砧的选择应用和优质苹果生产提供应用依据。【方法】以山荆子为基砧,CG24、MD001、SH3、SH38、Mac9和CX5为中间砧,嫁接华红为试验材料,山荆子直接嫁接华红为对照;在果实生长发育的7个时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多酚组分及含量、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总酚含量。【结果】华红果皮中总酚含量在所有时期均高于果肉,且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降低,但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最小值的时期不同:果肉在成熟期最低,果皮8月29日最低;果皮、果肉多酚组分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和成熟逐渐降低或在果实发育阶段先降低,随着果实成熟增高,不同矮化中间砧组合对果皮、果肉多酚组分的动态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成熟期,SH38组合、CG24组合和SH3组合提高了华红果皮总酚含量,MD001组合和SH38组合提高了华红果肉总酚含量;Mac9组合和SH38组合显著提高华红花青苷含量,进而促进果实着色;SH38组合和MD001组合对果皮、果肉多酚组分的含量提升较多。【结论】SH38组合可考虑作为提高华红苹果功能性栽培的首选中间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华红 矮化中间砧 总酚 多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酥’梨及其芽变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和色素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鑫楠 孙平平 +3 位作者 杜艳民 王阳 贾晓辉 王文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87-1797,共11页
【目的】明确‘早酥’及其2个红色芽变品种采后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地推广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早酥’及其2个芽变品种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外观、内在品质、酚... 【目的】明确‘早酥’及其2个红色芽变品种采后果实品质、酚类组分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为生产上科学合理地推广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早酥’及其2个芽变品种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外观、内在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早酥’相比,2个红色芽变品种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均下降;贮藏前后‘早酥’梨果肉硬度和破裂力均显著低于‘红早酥’和‘红早酥’芽变。‘早酥’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红早酥’芽变和‘红早酥’。2个红色芽变品种果皮中共检测到25种酚类物质,‘早酥’中共检测到23种酚类物质,缺少矢车菊素-半乳糖苷和芍药色素-半乳糖苷;3种梨果的果肉中共检测到8种酚类物质且种类相同。不同色素合成基因在3种梨果中表达模式不一致。【结论】‘早酥’的红色芽变品种果实质地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早酥’,果皮中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早酥’,大部分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在2个芽变品种中上调表达,而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决定了其为全红或条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梨 芽变品种 品质 酚类物质 色素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红皮梨新品种‘华蜜’
18
作者 王斐 《北方果树》 2021年第1期8-8,共1页
‘华蜜’梨是由‘八月红’与‘红香酥’杂交选育的新品种,2020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势较强,成枝力中等,萌芽率高。树姿半直立。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果型指数1.22,平均单果... ‘华蜜’梨是由‘八月红’与‘红香酥’杂交选育的新品种,2020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势较强,成枝力中等,萌芽率高。树姿半直立。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果型指数1.22,平均单果重206.0 g。果皮底色黄绿,盖色浅红色,无果锈,果点小、密;萼片宿存,萼洼极浅。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极细、脆,汁液多,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果肉硬度6.34 kg/cm2,品质上。小苗定植后二三年开始结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大树高接换种第2年可恢复部分产量,第3年可大量结果。在辽宁兴城3月底萌芽,4月底至5月初盛花,果实9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0 d左右。10月底至11月上旬落叶,营养生长期210 d左右。抗梨黑星病,抗寒。适宜在辽宁省葫芦岛、鞍山,河北省等地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卵圆形 平均单果重 营养生长期 梨黑星病 高接换种 果肉硬度 长果枝 成枝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