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性白羽鸡与清远麻鸡生长曲线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宏祥 姬改革 +1 位作者 单艳菊 束婧婷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为充分挖掘品种资源生长潜力,以清远麻鸡和国外引进的快大型品种隐性白羽鸡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和胫长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拟合,并比较了3种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体重用Gompertz... 为充分挖掘品种资源生长潜力,以清远麻鸡和国外引进的快大型品种隐性白羽鸡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体重和胫长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拟合,并比较了3种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体重用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胫长用Logistci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周龄体重、3周龄胫长与3~14周龄体重极显著,r值为0.8。通过对早期体重和胫长的个体选择,可达到上市日龄较大体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曲线拟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某水禽分离株经鸡体传代后由非致病型转变为速发型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于圣青 丁铲 +5 位作者 NORIKO KISHIDA HIROSHI ITO HIROSHI KIDA KOICHI OTSUKI YOSHIHIRO KAWAOKA TOSHIHIRO ITO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4,共6页
最近 ,一株无毒力的新城疫病毒 (NDV)在鸡体内繁殖时 ,变成了强毒株。但至今尚未能证实 ,经鸡体传代的野生水禽新城疫病毒是否也具有变成速发型毒株的能力。为了通过实验证明从水禽中分离的非致病型NDV可以转变为速发型病毒 ,我们通过... 最近 ,一株无毒力的新城疫病毒 (NDV)在鸡体内繁殖时 ,变成了强毒株。但至今尚未能证实 ,经鸡体传代的野生水禽新城疫病毒是否也具有变成速发型毒株的能力。为了通过实验证明从水禽中分离的非致病型NDV可以转变为速发型病毒 ,我们通过在鸡体内传播鹅源性无毒力株 ,经气囊接种连续传代 9次 ,随后再在鸡脑内传代 5次。结果显示 ,该病毒的毒力变得很强 ,致死率可达 1 0 0 %。通过致病性试验证实 ,其具有典型的速发型病毒特征 ;融合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 ,原始的分离株含有无毒力型毒株共有的裂解序列 :E_R_Q_E_R/L,而通过鸡体反复传代后 ,该序列变为致病性毒株共有的序列 :K_R_Q_K_R/F。这些结果表明 ,野生水禽中自然存在的无毒力毒株 ,具有无毒力株相应的序列 ,但当其在鸡群中传播时 ,则具有变成高致病性病毒的能力。同时研究表明 ,鸡体提供了该病毒从非致病型向致病型转变的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分离株 鸡体传代 新城疫病毒 速发型 非致病型 致病性 选择机制 F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质风味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束婧婷 包文斌 +1 位作者 张学余 陈国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0期32-35,共4页
家禽的肉质性状已经成为育种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影响家禽肉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研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肉的嫩度及肉质相关;另外,肌苷酸(IM P)是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影响IM P生成的各种... 家禽的肉质性状已经成为育种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影响家禽肉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研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肉的嫩度及肉质相关;另外,肌苷酸(IM P)是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影响IM P生成的各种基因都是潜在的候选基因。作者综述了与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的脂蛋白脂酶(LPL)、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FABP)、瘦蛋白受体(OBR)、解偶联蛋白(UCP)、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AM PD 1)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 候选基因 肌内脂肪 肌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壳蛋鸡鸡种产蛋后期鸡蛋冷藏后的蛋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严华祥 蔡霞 +7 位作者 杨长锁 邹晓庭 姚俊峰 高玉时 陆俊贤 马旭东 高娟 张传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气温超过30℃时,收集了一批来自6个鸡种的64周龄褐壳蛋鸡同一天的鲜蛋,在冷藏柜1-4℃储存,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1天、第15天和第63天检测鲜蛋的主要蛋品性状。结果表明:储存期内褐壳鸡蛋哈夫单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64... 在气温超过30℃时,收集了一批来自6个鸡种的64周龄褐壳蛋鸡同一天的鲜蛋,在冷藏柜1-4℃储存,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1天、第15天和第63天检测鲜蛋的主要蛋品性状。结果表明:储存期内褐壳鸡蛋哈夫单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64周龄褐壳蛋鸡的鸡蛋哈夫单位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71.5,标准差为10.5。夏季鸡蛋哈夫单位很低的鸡蛋在冷藏前就已经存在。低温储存前后的浓蛋白变化不显著,而蛋黄变化显著。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可作为鸡蛋内部品质的重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品质 哈夫单位 蛋黄指数 褐壳鸡蛋 鸡蛋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燕 陆俊贤 +4 位作者 唐梦君 施祖灏 葛庆联 蒲俊华 高玉时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0期38-41,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三聚氰胺在肉鸡不同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选用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40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日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分别为0%、0.25%、0.5%、和3.0%,连续饲喂42d,后改喂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三聚氰胺在肉鸡不同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选用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40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日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分别为0%、0.25%、0.5%、和3.0%,连续饲喂42d,后改喂基础日粮。于残留试验第7、14、21、28、35和42天和改喂基础日粮的第1、2、3、4和5天分别测定肉鸡肾脏、肝脏和胸肌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连续饲喂含三聚氰胺日粮42d,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胸肌。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较为缓慢,日粮含量越高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速率越快。改喂基础日粮5d后,各组织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显著降低,逐渐接近对照组值,但5d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均未消除完全。日粮三聚氰胺含量越高,肉鸡组织中的残留浓度越高,消除需要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肉鸡 组织 残留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宝华 范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1-322,共2页
从江苏省镇江市发病的鸭场和扬州市发病的鹅场各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和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从镇江市发病鸭分离的细菌为XV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从扬州市发病鹅分离的细菌是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 从江苏省镇江市发病的鸭场和扬州市发病的鹅场各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和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从镇江市发病鸭分离的细菌为XV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从扬州市发病鹅分离的细菌是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这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同时感染10日龄的试验鸭和试验鹅,出现攻毒鸭和鹅的100%死亡率,说明这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生化特性 凝集试验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发展机制(CDM)给中国畜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被引量:2
7
作者 窦新红 《畜禽业》 2008年第12期2-5,共4页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集约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有关报道,目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已达到约31亿t,是工业废物的2.7倍。其中...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集约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有关报道,目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已达到约31亿t,是工业废物的2.7倍。其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化肥。如何控制和消除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环保事业和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我国畜牧业如何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地方政府和集约化畜牧大企业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清洁发展机制 牧业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 畜牧业生产 中国 畜禽粪便 集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粉对苏禽绿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曲亮 徐小林 +4 位作者 王克华 卢建 童海兵 窦套存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0-134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辣椒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绿壳蛋鸡2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辣椒粉,试验组饲粮分别含...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辣椒粉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绿壳蛋鸡2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辣椒粉,试验组饲粮分别含有0.10%、0.20%、0.30%和0.40%的辣椒粉,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0.30%和0.40%辣椒粉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第14天,0.20%、0.30%和0.40%辣椒粉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0.30%和0.40%辣椒粉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0.30%和0.40%辣椒粉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14、28和42天,各试验组蛋鸡蛋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辣椒粉添加水平为0.30%和0.40%时,能显著增加平均蛋重,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对血清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粉 苏禽绿壳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血清脂质 蛋黄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陆俊贤 葛庆联 +3 位作者 施祖灏 高玉时 王克华 陈宽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65,共2页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它富含蛋白质、卯黄素、卵磷脂等,同时又是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良好来源。然而鸡蛋的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过多的摄入可引起高血脂、血栓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血...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它富含蛋白质、卯黄素、卵磷脂等,同时又是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良好来源。然而鸡蛋的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过多的摄入可引起高血脂、血栓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希望能少摄入高胆固醇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种鸡蛋 量比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食物来源 矿物元素 保健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提取物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卢建 王克华 +3 位作者 曲亮 窦套存 童海兵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67-207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万寿菊提取物...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提取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万寿菊提取物,试验组饲粮分别含有0.05%、0.10%和0.20%的万寿菊提取物(有效成分叶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2.5、25.0和50.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蛋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期第14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第28天,0.10%和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期第42天,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0%万寿菊提取物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蛋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万寿菊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20%时,能显著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对产蛋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提取物 苏禽青壳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蛋黄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优质鸡肌纤维生长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黎寿丰 赵振华 +2 位作者 黄华云 李春苗 薛龙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3个日龄的5个品系F、D、Y、S、B优质肉鸡为试验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优质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肌纤维的发育呈明显变化.70-90日龄的肌纤维面积的生长强度小于... 以3个日龄的5个品系F、D、Y、S、B优质肉鸡为试验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优质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肌纤维的发育呈明显变化.70-90日龄的肌纤维面积的生长强度小于90-120日龄,而肌纤维密度70-90日龄的生长强度大于90-120日龄.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品系间肌纤维的生长强度也明显不同,生长较快的D系肌纤维生长强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胺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嫩度、肉色、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可见,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及硫胺素、肌苷酸等风味物质的产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鸡 肌纤维发育规律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鸡冠发育对激素分泌及胴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振华 黎寿丰 +4 位作者 王钱保 黄华云 李春苗 薛龙岗 邹剑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索鸡冠发育对激素分泌及胴体性能的影响。【方法】从6周龄开始对优质肉鸡S3系鸡冠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大小鸡冠鸡的血清激素水平,12周龄时对大小鸡冠组鸡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不同... 【目的】探索鸡冠发育对激素分泌及胴体性能的影响。【方法】从6周龄开始对优质肉鸡S3系鸡冠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大小鸡冠鸡的血清激素水平,12周龄时对大小鸡冠组鸡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不同日龄高冠组和矮冠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高冠组鸡冠高和冠长显著大于矮冠组(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逐渐降低,但相同日龄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睾酮激素(TEST)含量随日龄的增加缓慢增加,随后又缓慢减少,但相同日龄各组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时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在不同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鸡冠重、睾丸重和腹脂率在高冠组和矮冠组间差异显著(P<0.05)。体尺性状在不同鸡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高和冠重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94,冠高、冠长与鸡冠重、腹脂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全净膛和半净膛极显著相关(P<0.01),与腹脂重之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GH与鸡冠重显著相关(P<0.05),与睾丸重极显著相关(P<0.01);TEST与睾丸重、腹脂率和GH显著相关(P<0.05),与屠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肉鸡鸡冠发育的选育,以提高其早熟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鸡冠 胴体性能 生长激素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S3系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钱保 黎寿丰 +3 位作者 赵振华 黄华云 李春苗 薛龙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7-1383,共7页
本试验通过限饲的方法,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25周龄体重、产蛋率一致的肉种鸡S3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的玉米-豆粕型... 本试验通过限饲的方法,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25周龄体重、产蛋率一致的肉种鸡S3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7.64%、15.64%和14.64%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整个产蛋期内17.64%、15.64%、14.64%粗蛋白质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显著降低(P<0.05);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产蛋前期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受精率显著提高了9.7%和7.9%(P<0.05),死胎率显著降低了26.1%和24.3%(P<0.05),孵化率显著提高了15.8%和20.6%(P<0.05)。3)整个产蛋期内,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7.64%粗蛋白质组(P<0.05),17.64%、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黄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5.64%和14.64%粗蛋白质限饲能够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产生显著影响,其中15.64%粗蛋白质限饲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饲 肉种鸡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钱保 黎寿丰 +3 位作者 赵振华 黄华云 李春苗 薛龙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3-597,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添加大豆黄酮后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3周龄体况接近一致(体重、产蛋率)的肉种鸡S2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无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探索添加大豆黄酮后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3周龄体况接近一致(体重、产蛋率)的肉种鸡S2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无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20 mg/kg大豆黄酮。再挑选20只强健的S2系公鸡采集精液,混精对试验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期为1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黄酮对S2系母鸡体增重、采食量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大豆黄酮后能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其中10 mg/kg组产蛋率提高了4.1%(P<0.05),日产蛋量提高了3.5%(P<0.05),为3组最佳。5、10 mg/kg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8.0%和11.2%(P<0.05)。3)10 mg/kg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提高了13.1%、20.5%和5.8%(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能显著影响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其中10 mg/kg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肉种鸡 产蛋性能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宝华 徐步 范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192,共4页
为研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经过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 为研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经过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没有发现鹅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感染鹅,出现100%的死亡率,说明分离株对扬州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提示在鹅的免疫计划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生化鉴定 凝集试验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不同水平芝麻油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指标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建 王克华 +3 位作者 曲亮 窦套存 童海兵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74-248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芝麻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指标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芝麻油,试验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芝麻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指标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苏禽青壳蛋鸡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粮不含芝麻油,试验组饲粮分别含有1%、2%和3%的芝麻油,各组饲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蛋率、只总蛋重、只总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芝麻油组的平均蛋重和蛋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芝麻油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芝麻油组(P<0.05);2%和3%芝麻油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芝麻油组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芝麻油组(P<0.05);3%芝麻油组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芝麻油添加水平为2%时,能显著提高蛋鸡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和蛋黄重,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产蛋率、料蛋比和其他蛋品质指标无不良影响。建议饲粮中芝麻油的添加水平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苏禽青壳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血清脂质 蛋黄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种方法对狼山鸡保种群近交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学余 韩威 +1 位作者 苏一军 陆进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108,共4页
以狼山鸡为素材,利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和“随机交配法”(对照组)2种保种方法进行继代繁殖鸡群,每个保种群每个世代的鸡只均逐只编制往上追溯5代的系谱图,利用回归斜率分析方法计算世代增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保种群的近交系数的世... 以狼山鸡为素材,利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和“随机交配法”(对照组)2种保种方法进行继代繁殖鸡群,每个保种群每个世代的鸡只均逐只编制往上追溯5代的系谱图,利用回归斜率分析方法计算世代增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保种群的近交系数的世代增量均呈负增长,公鸡、母鸡分别为-0.003 7和-0.004 4;对照组公鸡、母鸡分别为0.001 7,0.002 2。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保存鸡种,可有效地控制保种群近交系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鸡 近交系数 世代 保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宇 贾雪波 +1 位作者 张金秋 侯继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7-812,共6页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羽60周龄绿壳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牛磺酸组(T)。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牛磺酸组在饲喂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牛磺酸。饲喂14d后再将对照组和牛磺酸组随机各分为两组,...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羽60周龄绿壳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牛磺酸组(T)。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牛磺酸组在饲喂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牛磺酸。饲喂14d后再将对照组和牛磺酸组随机各分为两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n=10)、急性热应激对照组(SC,n=10)和正常牛磺酸组(NT,n=10)、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ST,n=10)。SC组和ST组的蛋鸡进行急性热应激(37℃)处理12h。采集蛋鸡输卵管组织样品,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检测其TNF-a和IL-1β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上皮单层柱状细胞排列规则,纤毛正常,黏膜层清晰可辨;急性热应激对照组蛋鸡输卵管上皮单层柱状细胞排列不规则,绒毛脱落明显,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大量弥散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PMN);而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输卵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仅有少量红细胞弥散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SOD活性、T-AOC均显著提高(P<0.05),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急性热应激对照组相比,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SOD活性、T-AOC均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牛磺酸能够减轻和保护急性热应激诱发的输卵管损伤,同时也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抗氧化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急性热应激 蛋鸡 输卵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杂交技术在禽白血病病毒TCID_(50)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孟凡峰 范建华 +4 位作者 徐步 时建蓬 董宣 崔治中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探索核酸杂交技术在测定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中的可行性,将ALV-J传染性克隆r NX0101株以10倍梯度稀释后按常规方法接种已长满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96孔板,在维持7 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上清液部分... 为探索核酸杂交技术在测定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中的可行性,将ALV-J传染性克隆r NX0101株以10倍梯度稀释后按常规方法接种已长满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96孔板,在维持7 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上清液部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27抗原的ELISA检测,另一部分提取RNA后以鸡致病性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特异性核酸探针交叉斑点杂交检测试剂盒进行Dot-blot检测,每孔中细胞固定后以ALV-J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确定病毒感染孔后按照Reed-Muench法分别计算三种方法测定的TCID50。结果显示ELISA法、IFA法和Dot-blot法在确定病毒感染中能够相互验证和补充,该病毒在CEF的TCID50分别为10-4.7TCID50/0.1 m L、10-5.2TCID50/0.1 m L和10-5.3TCID50/0.1 m L。表明采用Dot-blot法测定ALV-J的TCID50是可行的,不仅能够排除内源性的干扰,并且比ELISA和IF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斑点杂交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CI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建 王克华 +3 位作者 曲亮 窦套存 童海兵 李尚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72-187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水平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8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苏禽青壳蛋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饲粮分别含有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水平对苏禽青壳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8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苏禽青壳蛋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饲粮分别含有0(对照组)、1%、3%、5%、7%和9%的玉米DDGS(粗蛋白质,26.91%;表观代谢能,9.20 M J/kg;粗脂肪,13.66%;中性洗涤纤维,32.27%;酸性洗涤纤维,9.58%;钙,0.12%;磷,0.66%),各处理饲粮中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玉米DDGS可显著增加蛋黄颜色(P<0.05),饲粮玉米DDGS水平达到3%及以上时可显著提高哈氏单位(P<0.05),饲粮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和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7%和9%玉米DDGS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较,1%、3%、5%、7%和9%玉米DDGS组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了0.151、0.211、0.383、0.478和0.495元/只,7%和9%玉米DDGS组的利润分别增加了0.170和0.933元/只。由此可见,饲粮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无不良影响,添加7%和9%玉米DDGS能够显著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并能有效增加养殖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DDGS 苏禽青壳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血清脂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