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斗鸡mtDNA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文奇 李慧芳 +3 位作者 郭军 宋卫涛 徐文娟 陈宽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运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和漳州斗鸡5个斗鸡品种40个个体的mtDNA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碱基序列(535 bp)。结果表明,这5个斗鸡品种共有6...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运用DNA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和漳州斗鸡5个斗鸡品种40个个体的mtDNA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碱基序列(535 bp)。结果表明,这5个斗鸡品种共有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428 57-0.785 7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 80-0.006 54;漳州斗鸡与其它斗鸡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结论,漳州斗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西双版纳斗鸡和吐鲁番斗鸡最贫乏;中国斗鸡母系起源于多个红色原鸡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鸡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 mRNA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姬改革 陶志云 +5 位作者 朱春红 束婧婷 刘宏祥 徐文娟 胡艳 李慧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6-411,共6页
为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金定鸭和高邮鸭为试验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为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金定鸭和高邮鸭为试验动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鸭13,15,17,19,21和23胚龄时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IGF-1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结果发现:13胚龄时,高邮鸭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IGF-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金定鸭(P<0.05);17胚龄是两个品种鸭GHR和IGF-1共同的表达高峰期;17胚龄之后,鸭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均显著降低。在19,21胚龄时,高邮鸭胸肌成肌细胞2个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金定鸭(P<0.05),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鸭胚胸肌和腿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表达呈现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P<0.01)。提示:GHR和IGF-1的表达谱及各自在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鸭胚骨骼肌成肌细胞GHR和IGF-1 mRNA表达有组织特异性,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正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成肌细胞 GHR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鹅产蛋期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军 章双杰 +3 位作者 邹剑敏 陆火林 苏建东 汤青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10-4713,共4页
[目的]鉴定筛选鹅产蛋与就巢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鹅产蛋与就巢鹅卵巢组织双向cDNA文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从双向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文库质量良好。选取6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目的]鉴定筛选鹅产蛋与就巢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鹅产蛋与就巢鹅卵巢组织双向cDNA文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从双向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文库质量良好。选取6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641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对ESTs进行去除载体序列、质量检测、聚类及拼接,经Blast比对,有166条ESTs找到与之匹配的同源序列,其中92个是功能基因。[结论]比较就巢与产蛋SSH文库,发现产蛋特异性基因文库中参与物质能量代谢、细胞防御的基因较多,而在就巢SSH库中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细胞结构的基因出现频率较高。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鹅卵泡发育及繁殖力分子标记筛选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卵巢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多态性与鹅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汤青萍 章双杰 +1 位作者 郭军 邹剑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294-294,301,共2页
以太湖鹅、四川白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STN基因与鹅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鹅剪切力低于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高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说明太湖鹅脂肪沉积能力较强,肌肉嫩度较好。MSTN基因P11引物检测到2种基因... 以太湖鹅、四川白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STN基因与鹅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鹅剪切力低于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高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说明太湖鹅脂肪沉积能力较强,肌肉嫩度较好。MSTN基因P11引物检测到2种基因型AA、AB,且A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MSTN基因P4引物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且B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AB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四川白鹅较太湖鹅生长速度快,90日龄四川白鹅平均体重3 154 g、太湖鹅平均体重2 925 g;但四川白鹅脂肪沉积能力与太湖鹅比相对较弱,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为1.79%,太湖鹅肌肉脂肪含量为2.20%。说明MSTN基因对鹅肌肉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STN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将该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N基因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沉积的代谢程序化及leptin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艳 李慧芳 赵茹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6,共7页
肥胖症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警示着如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一类营养相关疾病的增加。一系列流行病学、临床学试验研究表明,胎儿和新生儿的营养环境与成年人体脂肪组织数量和分布间存在相关性。动物研究表明,机体在生命... 肥胖症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警示着如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一类营养相关疾病的增加。一系列流行病学、临床学试验研究表明,胎儿和新生儿的营养环境与成年人体脂肪组织数量和分布间存在相关性。动物研究表明,机体在生命早期的营养供应和内分泌模式与成年后罹患肥胖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人们还日益认识到生命早期营养环境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发育所造成的影响是这些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论文阐述了动物出生前营养状况对能量平衡调节相关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潜在影响,强调了脂源性激素leptin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生命早期"脂-脑"轴形成过程中导致动物脂肪沉积的程序化发生的引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程序化 LEP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化市仔猪黄白痢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辉 胡艳 邓治邦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4期54-56,62,共4页
从2000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怀化市14个县、市24个乡镇40个养猪场110头母猪所产的1410头仔猪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仔猪黄、白痢平均发病率为20.13%、病死率为27.15%。通过观察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进行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分析... 从2000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怀化市14个县、市24个乡镇40个养猪场110头母猪所产的1410头仔猪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仔猪黄、白痢平均发病率为20.13%、病死率为27.15%。通过观察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进行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分析了仔猪黄、白痢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提供了试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黄白痢 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鸡白痢病的诊治
7
作者 罗小波 胡艳 胡辉 《湖北畜牧兽医》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简称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鸡的一种以败血症及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种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其中2~3周龄以内的雏鸡...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简称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鸡的一种以败血症及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种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其中2~3周龄以内的雏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发生该病后,鸡群不易净化。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预防方法,因此该病的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实施严格的检疫、淘汰阳性鸡、严格的消毒,以及采取敏感药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病 雏鸡成活率 诊治 珍珠 沙门氏杆菌病 药物控制 沙门氏菌 预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筛选ALV-J感染汶上芦花鸡肝差异表达致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会永 吴井生 +8 位作者 杨剑波 俞燕 薛倩 殷建玫 朱云芬 朱静 苏一军 李国辉 韩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03-2011,共9页
为挖掘感染ALV-J汶上芦花鸡的肝差异表达致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试验素材,分别在42和300日龄进行ALV血液病毒分离检测筛选ALV阴性和阳性个体,对ALV阳性个体有病理变化的肝组织和阴性个体肝组织进行PCR检测,分别选取3只ALV阳... 为挖掘感染ALV-J汶上芦花鸡的肝差异表达致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试验素材,分别在42和300日龄进行ALV血液病毒分离检测筛选ALV阴性和阳性个体,对ALV阳性个体有病理变化的肝组织和阴性个体肝组织进行PCR检测,分别选取3只ALV阳性(G1组)和阴性(G2组)个体的肝组织,并对G1组PCR产物测序、聚类分析确定ALV亚型,利用RNA-Seq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利用荧光定量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1组样品经PCR检测、PCR扩增产物测序和聚类分析确定ALV为J亚型,转录组分析发现,共有42个差异基因在GO和KEGG中富集,其中,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4个。随机选取的5个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一致。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对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等;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信号传导、疾病、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影响ALV-J致病性的多个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ALV-J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上芦花鸡 J亚群白血病病毒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