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志刚 李奕欣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5-560,共6页
为了解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在我国牛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2019年在东北部分地区采集健康牛、患病牛的鼻拭子和肺脏样品进行细菌的检测、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牛溶血性曼氏杆菌... 为了解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在我国牛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2019年在东北部分地区采集健康牛、患病牛的鼻拭子和肺脏样品进行细菌的检测、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采集样品的总检出率为23.5%(28/119),其中健康牛的检出率为13.46%(7/52),明显低于临床发病或死亡牛样品的检出率31.34%(21/67)。采用特异性分型PCR检测发现,Mh分离株分为A1、A2和A6三个血清型,从健康牛分离的Mh株的主要血清型为A2型,而从发病或死亡牛主要分离的Mh是A1和A6型。遗传进化分析表明,A1和A6型分离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菌株间16S rDNA和lktA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而它们与A2型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16S rDNA和lktA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99.9%和85.8%~86.7%;此外,A1和A6型分离株的lktA同属于lktA1等位基因亚型,而A2型分离株属于lktA2和lktA8亚型,与A1和A6型相比呈现出较强的序列多样性。综上所述,Mh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牛群中的存在较为普遍,且A1和A6血清型是牛群中Mh的主要致病血清型。本研究获得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我国牛群中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病原学以及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溶血性曼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型鉴定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志刚 徐和敏 +2 位作者 邵葳 潘春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299,共5页
为了防控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以及B型Pm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本研究制备了牛Pm病二价灭活疫苗(A型Pm-TJ株+B型C45-2株),并将疫苗分别以0.3 m L和4 m L接种小鼠和兔后,所有接种动物均健活;分别以单剂量(2 m... 为了防控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以及B型Pm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本研究制备了牛Pm病二价灭活疫苗(A型Pm-TJ株+B型C45-2株),并将疫苗分别以0.3 m L和4 m L接种小鼠和兔后,所有接种动物均健活;分别以单剂量(2 m L)、单剂量重复、超剂量(4 m L)接种肉牛和奶牛后,接种牛均无不良反应,而且接种疫苗对肉牛增重和奶牛产奶量均无影响,表明疫苗安全性良好。以不同的免疫剂量接种牛后,分别采用A型和B型Pm强毒菌液对免疫牛进行攻击,结果显示,疫苗能够对攻毒牛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并且疫苗的免疫效力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小免疫剂量为1 m L (对A、B型Pm攻毒牛的保护率分别达到75%与100%)。此外,犊牛接种疫苗10个月后攻毒,对A、B型菌攻毒牛的保护率仍分别能够达到75%与100%,表明该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10个月。综上所述,该牛Pm二价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和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疫苗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牛Pm病的防控发挥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常继涛 于力 《中国奶牛》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犊牛腹泻是养牛场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奶牛健康问题之一,危害主要表现为饲料利用率下降、治疗成本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病原,7日龄以内犊... 犊牛腹泻是养牛场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奶牛健康问题之一,危害主要表现为饲料利用率下降、治疗成本增加以及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病原,7日龄以内犊牛最为易感。产毒素性大肠杆菌和牛冠状病毒也是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而牛冠状病毒对环境的耐受力弱,临床上很少发生,大肠杆菌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因此,临床上引起犊牛腹泻发生率最高的是BRV。对牛轮状病毒进行免疫预防已成为控制犊牛腹泻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的发生、诊断以及免疫预防和控制,为犊牛腹泻综合防控措施的建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犊牛腹泻 免疫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子晟 朱远茂 《中国奶牛》 2016年第4期32-34,共3页
我国牛群中普遍存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的感染,严重危害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BPIV3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学、致病性、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以及防控技术7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开发出有效疫苗是控制BPIV3的理... 我国牛群中普遍存在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的感染,严重危害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BPIV3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学、致病性、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以及防控技术7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开发出有效疫苗是控制BPIV3的理想手段,对预防由BPIV3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流感病毒3型 呼吸道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病原引起疾病因果关系的确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志刚 徐和敏 +2 位作者 邵葳 潘春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3-968,共6页
2006年底本研究室在牛群中发现了病因不明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疫情,该疫情已蔓延至中国的多个养牛地区,本研究室从发病牛肺脏中分离得到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确定该菌与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的病原-疾病因果关系,本研究从病原... 2006年底本研究室在牛群中发现了病因不明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疫情,该疫情已蔓延至中国的多个养牛地区,本研究室从发病牛肺脏中分离得到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确定该菌与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的病原-疾病因果关系,本研究从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对实验动物的致病性与免疫保护性以及病原回归本动物致病特征3个方面,对其进行验证性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年~2014年采集的88份发病牛肺脏样品中,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阳性率高达86.36%,而且PCR阳性样品中该菌的分离率高达90.79%。将现地分离株接种小鼠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高度致死性,而且灭活菌体接种小鼠对活菌攻击呈现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健康犊牛接种该分离菌株后出现与自然感染病例相似的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该菌株分布于病变肺组织、并从中重新分离出接种的病原菌。上述研究结果符合病原微生物鉴定的科赫法则,因此确定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的病原。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病原-疾病因果关系的确立,为该新发疫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A型Pm 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 流行病学调查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攻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姜志刚 徐和敏 +2 位作者 邵葳 潘春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为建立该病原菌的免疫攻毒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代次、不同剂量的Pm-TJ株接种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测定其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以及对牛的最小感染剂量;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全菌体灭...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为建立该病原菌的免疫攻毒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代次、不同剂量的Pm-TJ株接种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测定其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以及对牛的最小感染剂量;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全菌体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牛,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评价该疫苗对动物的免疫原性。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m-TJ株对小鼠高度致死,最小致死剂量为10 cfu,而且不同代次细菌的毒力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在体外传代过程中毒力保持稳定;能够引起Pm-TJ株接种牛典型的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而且接种牛的发病率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小感染剂量为2.5×10~8 cfu。免疫后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将含有1×10~7 cfu灭活菌体的疫苗接种小鼠,其能够抵抗致死剂量细菌的攻击;用含有7.5×10~9 cfu灭活菌体的疫苗接种犊牛,用两倍最小感染剂量细菌攻击,免疫牛能够获得有效保护。本研究利用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建立了牛荚膜A型Pm的免疫攻毒模型,并表明该全菌体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些研究结果为Pm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A型Pm 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 免疫攻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贾伟强 曹禹 +8 位作者 周玉龙 孟野 胡林杰 翟海瑞 范增磊 盛守志 于力 常继涛 范春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旨在建立一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牛轮状病毒(BRV)的方法,并采用针对BRV vp6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的引物,使用RT-qPCR方法进行目的基因扩增,优化反应条件,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确定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旨在建立一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牛轮状病毒(BRV)的方法,并采用针对BRV vp6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的引物,使用RT-qPCR方法进行目的基因扩增,优化反应条件,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确定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PCR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为5μmol/L,退火温度为58℃,40个循环,熔解温度为77℃±0.5℃,最小检出量8.13copies/μL。两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30.4%和19.6%,RT-qPCR具有较高敏感性。建立的RT-qPCR可为BRV感染早期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定量检测分析等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山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义爽 王芳 +1 位作者 武瑞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2014年本实验室在广西分离获得一株中山病病毒,表明中山病在我国已经存在。为调查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分布状况,本实验采用经典的病毒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湖北、广西、云南和海南等9个省区的543... 2014年本实验室在广西分离获得一株中山病病毒,表明中山病在我国已经存在。为调查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分布状况,本实验采用经典的病毒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湖北、广西、云南和海南等9个省区的543份牛羊血清进行检测。其中,海南68份牛羊血清样品中阳性样品39份,阳性率高达57.35%;黑龙江的80份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他各省的血清阳性率介于6%~48.65%。结果表明,目前被调查的9个省区除黑龙江省外均存在中山病的流行,南方的感染率较高;对新疆、湖北、广西、云南4个省自治区牛和羊的易感性进行比较,除新疆外,牛的阳性率均比羊高,牛血清阳性率6%~58.5%,羊16.67%~33.33%;对不同季节中山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秋季(9~11月)感染率(16.67%~43.33%)最高,明显高于春季和夏季。由于采集的血清来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具有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病 微量病毒中和试验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固相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智强 李敏杰 +2 位作者 刘彦玲 周国辉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为建立评价O型口蹄疫病毒(FMDV)疫苗免疫水平的方法,本研究以单克隆抗体(MAb)3D9为捕获抗体,以HRP标记的MAb 8E8作为检测MAb,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MAb的检测O型FMDV抗体的固相竞争ELISA(SPCE)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 为建立评价O型口蹄疫病毒(FMDV)疫苗免疫水平的方法,本研究以单克隆抗体(MAb)3D9为捕获抗体,以HRP标记的MAb 8E8作为检测MAb,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MAb的检测O型FMDV抗体的固相竞争ELISA(SPCE)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MAb 3D9的最佳稀释度为1:25 000,灭活O型FMDV抗原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3,HRP标记的MAb 8E8的最佳稀释度为15 000,当血清1:32稀释时,检测的临界值确定为45%。该方法分别检测A型FMDV抗体阳性参考血清以及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以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的标准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经检测,当阳性标准血清的抗体稀释度在1:512时,该方法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其重复性较好。并将该方法与液相阻断ELISA(LPBE)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VNT)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与LPBE和VNT的相关性分别为0.896和0.923。本研究为国内评价O型FMDV疫苗免疫水平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单克隆抗体 固相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