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与制药
1
作者 孟庆文 李媛 +1 位作者 金红 于康震 《草食家畜》 2001年第S2期63-64,92,共3页
关键词 基因组学 医药生物技术 功能性 重点实验室 基因疗法 蛋白质组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哈尔滨 兽医研究所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L-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奖励 王欢 +4 位作者 宋英晖 宋秀龙 陈红岩 姜永厚 卢景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3,共3页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参照 Sundick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 c DNA基因序列 ,利用自行设计合成的 1对引物 ,从 Con A活化的 5周龄 HWL - SPF鸡脾细胞中 ,扩增出长 4 4 5bp的鸡IL- 2 c DNA基因 ,以 p UC119为载...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参照 Sundick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 c DNA基因序列 ,利用自行设计合成的 1对引物 ,从 Con A活化的 5周龄 HWL - SPF鸡脾细胞中 ,扩增出长 4 4 5bp的鸡IL- 2 c DNA基因 ,以 p UC119为载体 ,克隆了扩增片段 ,经酶切鉴定及 DNA序列测定 ,确认为鸡 IL- 2基因 ,该序列与 Sundick报道的结果一致。对氨基酸的比较发现 ,鸡 IL - 2与牛 IL - 2和 IL - 15之间分别存在着 2 4 %及4 4 %的同源性 ,该基因系国内首次获得经序列测定证实的鸡 IL- 2 c DNA基因 ,这为今后进一步进行鸡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L-2 分子克隆 RT-PCR 免疫传剂 预防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P5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培丽 李媛 +3 位作者 陈超 郭丹 辛九庆 李继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2-576,共5页
为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hp)P52蛋白及制备其血清,本实验利用PCR从MhpJ株扩增P52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P52,经IPTG诱导,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以该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制备... 为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hp)P52蛋白及制备其血清,本实验利用PCR从MhpJ株扩增P52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P52,经IPTG诱导,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以该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制备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并利用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P52基因在AD-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CR扩增目的基因为1202bp,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大小约52ku,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8%。Westernblot检测表明,目的蛋白能与Mh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P52基因在AD-293细胞中表达。本研究为构建P52蛋白腺病毒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P52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免疫制备牛分枝杆菌MPB64抗原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东 刘思国 +4 位作者 王春来 宫强 王勇 迟磊 赵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0-873,共4页
为了建立针对牛分枝杆菌分泌抗原MPB64的检测手段,制备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mpb64,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融合蛋白H-MPB64包被ELISA板,建立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利用基因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 为了建立针对牛分枝杆菌分泌抗原MPB64的检测手段,制备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mpb64,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融合蛋白H-MPB64包被ELISA板,建立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利用基因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出针对牛分枝杆菌分泌蛋白MPB64的单克隆抗体一株,并制备了腹水,经鉴定腹水效价达到1∶10240,采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腹水,纯化抗体效价为1∶8000,为今后研制分枝杆菌鉴定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MPB64蛋白 基因免疫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毒G1基因的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树兰 童铁钢 +4 位作者 白宇 王群 张维军 孙庆歌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0-444,共5页
通过RT-PCR获得赤羽病毒(AKAV)OBE-1株的G1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该片段作为目的基因亚克隆至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pFastBacHTA转移载体质粒中,利用Tn7转座子与穿梭载体BacmidDNA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 通过RT-PCR获得赤羽病毒(AKAV)OBE-1株的G1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该片段作为目的基因亚克隆至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pFastBacHTA转移载体质粒中,利用Tn7转座子与穿梭载体BacmidDNA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DNA,用CELLFECTIN介导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G1P1。SDS-PAGE结果表明,感染BAC-G1P1后的Sf9昆虫细胞表达可溶形式的120ku目的蛋白,其大小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毒 G1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策略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申识川 冯力 +1 位作者 时洪艳 陈建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139,共6页
利用全长cDNA构建感染性克隆是拯救RNA病毒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反向遗传技术的核心。文章综述了构建正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影响克隆感染性的因素,并对感染性克隆技术的应用做一简述。
关键词 正链RNA病毒 感染性克隆构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