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表达马属动物SAMHD1蛋白的U937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苗苗 尹鑫 +2 位作者 姚秋成 胡哲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1-835,共5页
为研究马属动物SAMHD1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马SAMHD1(eqSAMHD1)、驴SAMHD1(doSAMHD1)的U937细胞系。利用pLPCX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LPCX-doSAMHD1-HA和pLPCX-eqSAMHD1-HA。将重组质粒和假病毒包装重组质粒(pCgp和pV... 为研究马属动物SAMHD1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马SAMHD1(eqSAMHD1)、驴SAMHD1(doSAMHD1)的U937细胞系。利用pLPCX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LPCX-doSAMHD1-HA和pLPCX-eqSAMHD1-HA。将重组质粒和假病毒包装重组质粒(pCgp和pVSV-G)共转染于293T细胞中,制备表达SAMHD1的假病毒,将其感染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建立了稳定表达doSAMHD1和eqSAMHD1的U937细胞系。经western blot鉴定,该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doSAMHD1和eqSAMHD1蛋白。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假病毒感染该细胞系,结果显示表达eqSAMHD1和doSAMHD1的细胞系均能够显著抑制HIV假病毒复制,限制倍数分别为17~19倍和14~18倍;两种细胞系也能够抑制EIAV假病毒复制,限制倍数分别为3~4倍和2~3倍。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评价和研究马属动物SAMHD1的抗病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HD1 U937细胞系 HIV-1 EI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国际马传染病疫情动态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建 刘影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主要参考疫病信息周报(Weekly disease information)、及时通报和跟踪报告(Immediate notifications and follow-ups)检索项中的信息[1],并参考2013年国际马传染病疫情动态[2],对收...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主要参考疫病信息周报(Weekly disease information)、及时通报和跟踪报告(Immediate notifications and follow-ups)检索项中的信息[1],并参考2013年国际马传染病疫情动态[2],对收入OIE疫病目录中的马传染性疾病在2014年的疫情动态进行了回顾,并按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动态 检索项 马属动物 寄生虫性 隔离检疫 临床发病 EIAV 炭疽芽孢杆菌 自体疫苗 病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国际马传染病疫情动态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建 刘影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主要是参考疫病信息周报(Weekly Disease Information)和及时通报与跟踪报道(Immediate notifications and follow-ups)检索项中的信息[1-2],对OIE疫病目录中列入的马传染性疾病在2...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主要是参考疫病信息周报(Weekly Disease Information)和及时通报与跟踪报道(Immediate notifications and follow-ups)检索项中的信息[1-2],对OIE疫病目录中列入的马传染性疾病在2013年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动态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分类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动态 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国际 疫情通报 传染性疾病 世界范围 寄生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马Tetherin蛋白的MDCK细胞系的构建及其限制流感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美月 张振宇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629,共4页
为评估人、马Tetherin(hu Tetherin、eq Tetherin)限制流感病毒的活性,本研究将huTetherin、eqTetherin克隆于慢病毒表达载体pLPCX中,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LPCX-HA-hu Tetherin、pLPCX-HA-eqTetherin,并构建pLPCX-HA作为阴性对照。将上述... 为评估人、马Tetherin(hu Tetherin、eq Tetherin)限制流感病毒的活性,本研究将huTetherin、eqTetherin克隆于慢病毒表达载体pLPCX中,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LPCX-HA-hu Tetherin、pLPCX-HA-eqTetherin,并构建pLPCX-HA作为阴性对照。将上述构建的重组质粒,pVSV-G以及pcGP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假病毒后感染MDCK细胞,并利用嘌呤霉素筛选、纯化,建立稳定表达huTetherin和eqTetherin的MDCK细胞系。经western blot鉴定显示,该细胞系中huTetherin和eqTetherin可稳定表达。以反向遗传救获的马流感病毒(A/equine/Jilin/1/1989)(JL89)感染这两种细胞系,结果显示eqTetherin和huTetherin均对该流感病毒株具有显著限制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价和探索huTetherin和eqTetherin限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马Tetherin MDCK细胞系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筛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5
作者 张佳琦 王亚玉 +3 位作者 郭兴 林跃智 廖化新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囊膜蛋白(Env)是参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由表面蛋白(Gp90)及跨膜蛋白(Gp45)组成,Env蛋白在介导病毒粘附、细胞间融合、疾病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通过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获得Env特异性单克隆抗...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囊膜蛋白(Env)是参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由表面蛋白(Gp90)及跨膜蛋白(Gp45)组成,Env蛋白在介导病毒粘附、细胞间融合、疾病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通过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获得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密码子优化后的Gp90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s-gp90-His,按常规方法将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6次后分离脾细胞,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分离免疫小鼠脾细胞中可识别Gp90的单个B淋巴细胞,结果显示,本研究从2×10^(8)个小鼠脾细胞中获得890个识别Gp90的单个B淋巴细胞。通过特异性引物以单个B淋巴细胞的基因组cDNA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Ig VH)和轻链(Ig VL)的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分别将重链(Ig VH)和轻链(Ig VL)可变区基因克隆至pcDNA3.1中,测序鉴定结果显示分别正确构建了27对匹配的pcDNA3.1-VH和pcDNA3.1-VL表达质粒,将这27对匹配的表达质粒分别按照pcDNA3.1-VH:pcDNA3.1-VL=1:1的比例共转染至HEK293F细胞,收获细胞上清,经Protein A纯化获得Gp90 MAb。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对纯化的Gp90 MAb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27株可匹配的抗体基因对,经表达后有4株MAb可与Gp90蛋白结合,且可以识别Gp90蛋白的天然构象。本研究首次采用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对Gp90 MAb进行了筛选,获得的Gp90 MAb为Env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为深入研究Env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囊膜蛋白 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JunD在HIV-1前病毒DNA转录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君帅 林朝辉 +2 位作者 徐菱 马建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潜伏感染的形成与AP-1家族蛋白的转录调节作用密切相关。为研究AP-1家族成员JunD分子在HIV-1潜伏感染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可支持HIV-1复制的T细胞系Jurkat,构建敲除JunD和稳定(过)表达JunD的细胞系;拯救H...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潜伏感染的形成与AP-1家族蛋白的转录调节作用密切相关。为研究AP-1家族成员JunD分子在HIV-1潜伏感染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可支持HIV-1复制的T细胞系Jurkat,构建敲除JunD和稳定(过)表达JunD的细胞系;拯救HIV-1假病毒并分别感染对照细胞、JunD敲除以及JunD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技术检测HIV-1前病毒D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JunD敲除显著抑制了HIV-1的复制,而过表达JunD则促进了HIV-1的复制。该结果表明,JunD参与了HIV-1前病毒DNA的转录调控,并可能由此影响HIV-1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本实验为研究激活HIV-1细胞潜伏感染的靶点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前病毒DNA 转录调控 JunD蛋白 Jurkat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与宿主蛋白eIF3f相互作用促进病毒复制的研究
7
作者 林朝辉 张振宇 +2 位作者 徐菱 任会玲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9-1003,共5页
甲型流感病毒(IAV)非结构蛋白1(NS1)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其通过与多种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抑制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反应和调控流感病毒复制。为筛选与NS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利用H1N1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作为“诱饵”蛋白,经过Fla... 甲型流感病毒(IAV)非结构蛋白1(NS1)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其通过与多种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抑制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反应和调控流感病毒复制。为筛选与NS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利用H1N1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作为“诱饵”蛋白,经过Flag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筛选得到4个与NS1可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eIF3f、ENO1、CCAR2和PSB2。对筛选得到的宿主蛋白评分分析后,针对宿主蛋白eIF3f进行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BiFC)试验验证NS1蛋白与eIF3f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eIF3f蛋白与NS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在HEK293T细胞中瞬时过表达的eIF3f促进了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复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eIF3f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NS1蛋白 eIF3f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流感病毒NP蛋白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菱 张振宇 +2 位作者 郭兴 于萌萌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9-785,共7页
为建立B型流感病毒(IBV)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IBV中高度保守的核糖核蛋白(NP),以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IBV N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选取抗原表位长、特异性强的MAb2B3-5作为捕获抗体,选取抗原表位短、灵敏... 为建立B型流感病毒(IBV)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IBV中高度保守的核糖核蛋白(NP),以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IBV N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选取抗原表位长、特异性强的MAb2B3-5作为捕获抗体,选取抗原表位短、灵敏度高的MAb 3C3-7经HRP标记后作为检测抗体,经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IBV NP蛋白的双MAb夹心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捕获抗体包被量为每孔100 ng,检测抗体使用量为每孔20 ng,NP蛋白浓度在3.9 ng/mL^62.5 ng/mL时与OD450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利用该ELISA方法对多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与IBV发生反应,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病毒NP蛋白的最低检测限为13.26 ng/mL,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8%,重复性好;捕获抗体可在25℃和37℃保存4 d,热稳定性好。利用本实验建立的ELISA方法和qPCR方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40份人咽拭子进行检测,该方法与qPCR方法相比符合率为70%,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B型流感的快速诊断、NP蛋白功能研究及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病毒 NP蛋白 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32蛋白的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高效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纪玉洁 郭兴 +1 位作者 张振宇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为同时制备B型流感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各亚基(PB1、PB2、PA)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融合有flag标签的鼠源酸性核磷酸蛋白32B羧基末端结构域[muANP32B(111-C)-flag]与RdRp之间特异性的强亲和作用,将表达IBV RdRp各亚基(... 为同时制备B型流感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各亚基(PB1、PB2、PA)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融合有flag标签的鼠源酸性核磷酸蛋白32B羧基末端结构域[muANP32B(111-C)-flag]与RdRp之间特异性的强亲和作用,将表达IBV RdRp各亚基(PB1、PB2、PA)的质粒与表达鼠muANP32B(111-C)-flag的质粒共转染ANP32A/ANP32B双敲除的293T细胞(DKO细胞),36 h后通过免疫沉淀(IP)试验,富集并纯化RdRp(由PB1、PB2、PA亚基组成),经SDS-PAGE检测获得了纯度较高的ANP32B(111-C)-RdRp复合物。以纯化的该复合物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能稳定分泌IBV RdRp和ANP32B(111-C)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western blot鉴定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MAb所结合的RdRp亚基。从获得的各种MAb中分别选取效价最高的1株制备小鼠腹水,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各腹水的效价。将表达A、B、C、D型流感病毒RdRp各亚基(PB1、PB2、PA)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24 h后裂解细胞,利用所制备的RdRp各MAb经western blot鉴定其交叉反应性;分别将表达不同物种ANP32B蛋白的质粒转染DKO细胞,24 h后利用制备的muANP32B(111-C)MAb经western blot鉴定。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共筛选到27株阳性杂交瘤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获得了多株稳定分泌PB1亚基、PB2亚基、PA亚基及muANP32B(111-C)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结果显示,上述各类MAb制备的小鼠腹水最高效价为1:1.28×10^(5)~1:6.4×10^(4),分别命名为1D10、1E9、2E9、6C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IBV RdRp各单亚基MAb均能与IBV RdRp对应单亚基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A、C、D型流感病毒RdRp对应的单亚基反应,表明各MAb对IBV的特异性较强;其中MAb 6C7可以识别鼠、人、鸡、牛、猪、犬的ANP32B蛋白及鸡的ANP32A蛋白,表明该MAb的物种广谱性较好,可用于不同物种ANP32蛋白的检测。将MDCK细胞感染IBV,并分别以转染IBV RdRp各亚基质粒的293T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培养鼠源SP2/0细胞,并以转染muANP32B质粒的DKO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利用制备的MAb分别经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病毒RdRp各亚基在MDCK细胞及muANP32B在SP2/0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各MAb均能够与细胞中病毒RdRp各单亚基及SP2/0细胞中的内源性muANP32B蛋白反应,出现相应荧光。且PB1、PA亚基及内源性muANP32B主要定位在细胞质,PB2亚基主要定位在细胞核。本研究首次利用ANP32(111-C)蛋白富集IBV RdRp,并采用免疫ANP32(111-C)-RdRp复合物的方式同时获得了针对IBV RdRp 3个亚基和ANP32(111-C)蛋白的4株MAb,且能识别出多种与IBV感染相关的关键互作蛋白,可为IBV相关研究及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病毒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ANP3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NP蛋白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菱 张振宇 +2 位作者 郭兴 于萌萌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2-578,共7页
为建立广谱型A型流感病毒(IAV)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选用流感病毒中高度保守的核糖核蛋白(NP)为抗原,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纯化NP蛋白,并免疫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IAV N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以制备的SC06 MAb作为捕获抗体,XJ04 MAb作为检测... 为建立广谱型A型流感病毒(IAV)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选用流感病毒中高度保守的核糖核蛋白(NP)为抗原,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纯化NP蛋白,并免疫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IAV N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以制备的SC06 MAb作为捕获抗体,XJ04 MAb作为检测抗体,经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IAV NP蛋白的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捕获抗体浓度为2 mg/mL,0.1μg/孔,检测抗体浓度为1 mg/mL,0.05μg/孔,NP蛋白浓度在6.07 ng/mL^101.57 ng/mL时与OD450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该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多个亚型IAV,特异性强;与血凝试验相比,该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20 ng/mL的病毒NP蛋白;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8%,重复性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双单抗夹心ELISA方法与RT-PCR方法同时对28份马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总符合率为71.43%。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甲型流感的快速诊断,也可为NP蛋白功能研究及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NP蛋白 双单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主细胞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对EIAV复制影响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马官芹 王岩 +1 位作者 林跃智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重要的调节抗氧化应激的转录因子,其活性状态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及免疫清除相关。为研究Nrf2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CRISPR在线设计工具,靶向于Nrf2设计2条特异性sgRNAs,经程...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重要的调节抗氧化应激的转录因子,其活性状态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及免疫清除相关。为研究Nrf2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CRISPR在线设计工具,靶向于Nrf2设计2条特异性sgRNAs,经程序性退火后连接到LentiCRISPRv2-GFP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分别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筛选沉默Nrf2基因效率最高的sgRNA,结果显示,2条sgRNAs均具有较高的沉默效率。将重组质粒LentiCRISPRv2-GFP-sgRNA-N1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筛选表达GFP的单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后,经western blot和测序鉴定,筛选到2株不表达Nrf2的细胞,这2株细胞基因组均缺失一个碱基T,导致Nrf2基因发生移码突变而无法表达。选择其中一株细胞,将该细胞连续传代,选择第10代(G10)、15代(G15)、20代(G20)细胞经western blot鉴定其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各代次细胞均未检测到Nrf2基因的表达,表明该敲除细胞系可稳定遗传,将其命名为HEK293T-Nrf2^(KO)细胞。将EIAV感染性克隆CMV_(3-8)及Nrf2基因回补的感染性克隆CMV_(3-8)+pVR_(1012)-flag-Nrf2分别转染HEK293T-Nrf2^(KO)细胞,24 h后收获细胞和上清,通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和上清中的病毒蛋白Gag及利用反转录酶活性试验(RT)检测上清中病毒的复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MV_(3-8)转染的HEK293T细胞相比,转染CMV_(3-8)的HEK293T-Nrf2^(KO)细胞和上清中病毒蛋白Gag表达均上调约1.5倍,而转染CMV_(3-8)+pVR_(1012)-flag-Nrf2HEK293T-Nrf2^(KO)细胞和上清中的病毒蛋白Gag表达下调约50%;RT的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Nrf2基因可以抑制EIAV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将相关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EIAV假病毒,并将其分别感染HEK293T和HEK293T-Nrf2^(KO)细胞24 h后,分别检测病毒的荧光素酶信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假病毒的细胞病毒复制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表明,敲除Nrf2基因有助于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以上结果表明,Nrf2能够抑制EIAV在HEK293T细胞中的复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敲除Nrf2基因的HEK293T细胞系,可以用于研究宿主Nrf2对EIA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宿主Nrf2可以抑制EIAV的复制。本研究构建的HEK293T-Nrf2^(KO)细胞系为宿主Nrf2调控EIAV复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CRISPR/Cas9 敲除细胞系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M2型CD16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巨噬细胞极化类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盈伊 王欣慧 +5 位作者 陈克伟 刘荻萩 戚亭 郭奎 杜承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9-1166,共8页
本研究分别采用M1型诱导剂LPS+IFN-γ,M2型诱导剂IL-4或者IL-10刺激马巨噬细胞后,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中5种细胞因子和3种表面标记物的转录水平,以确定M1和M2型马巨噬细胞的极比标志物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为方便快捷地检测马巨噬... 本研究分别采用M1型诱导剂LPS+IFN-γ,M2型诱导剂IL-4或者IL-10刺激马巨噬细胞后,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中5种细胞因子和3种表面标记物的转录水平,以确定M1和M2型马巨噬细胞的极比标志物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为方便快捷地检测马巨噬细胞经不同病原感染后的极化表型,本实验截取马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163基因的SRCR1~SRCR4区域,并分别经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重组蛋白CD163。将原核表达的马CD163蛋白免疫小鼠制备CD163的单克隆抗体(MAb),经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该MAb的反应性。以上述实验为基础,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病原感染巨噬细胞后的3种极化标志物和3种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以确定感染后的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将不同病原感染马巨噬细胞24 h后,利用制备的CD163 MAb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CD163蛋白的马巨噬细胞数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病原感染巨噬细胞后的CD163蛋白的表达量,以进一步鉴定马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经LPS+IFN-γ诱导后,马巨噬细胞向M1型发生了极化,TNF-α、IL-1β、IL-12、CD80基因可以作为鉴定M1型马巨噬细胞的标记基因;而经IL-4或者IL-10诱导后,马巨噬细胞向M2型发生了极化,TGF-β、IL-10、CD206、CD163基因可以作为鉴定M2型马巨噬细胞的标记基因。MAb 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该MAb与真核表达的CD163蛋白以及经IL-10诱导后马巨噬细胞表达的内源性CD163蛋白均能够很好反应,可以用于马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检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马流产沙门氏菌(S.Abortus equi)、马疱疹病毒(EHV-1)和马动脉炎病毒(EAV)感染马巨噬细胞24 h后,M1型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其表面标记物CD80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EIAV感染24 h后,M2型细胞因子IL-10和其表面标记物CD206、CD163基因的mRNA的转录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上调。表明S.Abortus equi、EHV-1和EAV均能诱导马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并释放大量促炎性因子,而EIAV则可以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产生了抑炎因子。利用制备的CD163 MAb经流式细胞术和westen blot鉴定结果均表明,在各病原感染早期,EIAV感染可以诱导马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而其余3种病原未能诱导马巨噬细胞发生M2型的极化。本研究制备了CD163 MAb并利用其检测了不同病原感染后马巨噬细胞极化的表型,丰富了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研究的生物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巨噬细胞 CD163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uc的马源NLRP3炎症小体激活系统的建立
13
作者 王岩 刘聪 +3 位作者 那雷 王雪峰 林跃智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9-1044,共6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马源NLRP3炎症小体的体外激活检测系统,本研究利用PCR扩增马IL-1β(eqIL-1β)、马Caspase-1(eqCaspase-1)、马ASC(eqASC)和马NLRP3(eqNLRP3),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qIL-1β-flag、pCAGGS-eqIL-1β-GLuc-f...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马源NLRP3炎症小体的体外激活检测系统,本研究利用PCR扩增马IL-1β(eqIL-1β)、马Caspase-1(eqCaspase-1)、马ASC(eqASC)和马NLRP3(eqNLRP3),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qIL-1β-flag、pCAGGS-eqIL-1β-GLuc-flag、pCAGGS-eqCaspase-1-HA、pcDNA3.1-eqASC-HA和pcDNA3.1-eqNLRP3-HA,分别转染HEK 293T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重组质粒均构建正确,且均在HEK 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通过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依次对NLRP3炎症小体复合物中不同组分进行剂量依赖性试验,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切割的eqIL-1β蛋白,利用荧光素酶底物检测细胞上清中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NLRP3炎症小体体外激活系统中各质粒的最适转染剂量分别为pCAGGS-eqIL-1β-GLuc-flag 250 ng、pCAGGS-eqCaspase-1-HA 3.12 ng、pcDNA3.1-eqASC-HA 3.12 ng和pcDNA3.1-eqNLRP3-HA 6.25 ng;通过在该系统中加入不同剂量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剂(Nigericin),检测该系统有效性,结果显示细胞中切割的IL-1β蛋白水平以及上清中的荧光强度与Nigericin存在剂量依赖性,表明基于Gluc的马源NLRP3炎症小体体外激活系统正确构建,且其能对马源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相关蛋白和药物进行筛选。本研究建立的马源NLRP3炎症小体的体外激活检测系统为马属动物炎症及炎症小体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Gl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HeLa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燕飞 那雷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3-898,共6页
为建立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敲除细胞文库,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pMD2.G、pSPAX2(HIV-1的gag-pol表达质粒)和lentiCRISPR v2-Hyg包装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2 d后用400μg/mL潮霉素培养液筛选两周,获得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多克隆细胞系... 为建立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敲除细胞文库,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pMD2.G、pSPAX2(HIV-1的gag-pol表达质粒)和lentiCRISPR v2-Hyg包装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2 d后用400μg/mL潮霉素培养液筛选两周,获得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多克隆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分选系统分选及western blot鉴定获得9株HeLa-Cas9单克隆细胞系。为获得具有高效率敲除内源基因的HeLa细胞系,利用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FP sgRNA的慢病毒感染HeLa-Cas9单克隆细胞系,经1μg/mL嘌呤霉素培养液筛选一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的百分比,以计算HeLa细胞株的敲除效率,进而建立了一株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具有高敲除效率的HeLa单克隆细胞系。该细胞的Cas9敲除效率为87%,CCK-8检测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细胞活性。本研究获得的具有高敲除效率的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HeLa细胞系可以用于CRISPR敲除文库的转导,建立基因敲除细胞文库,为筛选参与特定功能的未知蛋白提供细胞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9蛋白 HELA细胞系 基因敲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