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西黑头羊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金文 崔绪奎 +4 位作者 陶卫东 储明星 张果平 王德芹 狄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15-118,共4页
鲁西黑头羊是一个优良的绵羊培育品种,具备高产肉力和高繁殖力特征。为了评估这个品种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获得该新品种界定的分子证据,本研究对鲁西黑头羊、杜泊羊和小尾寒羊mtDNA的高变异区进行了测序,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 鲁西黑头羊是一个优良的绵羊培育品种,具备高产肉力和高繁殖力特征。为了评估这个品种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获得该新品种界定的分子证据,本研究对鲁西黑头羊、杜泊羊和小尾寒羊mtDNA的高变异区进行了测序,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并计算了鲁西黑头羊与其它两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分化程度较高(Fst为0.3240-0.5909);鲁西黑头羊与杜泊羊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187,达到了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小尾寒羊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654,达到了亚种间的水平。以上结果为鲁西黑头羊的品种界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黑头羊 MT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繁殖季节性相关基因KiSS-1与RFRP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冬维 储明星 +5 位作者 狄冉 刘秋月 胡文萍 王翔宇 潘章源 郭晓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4-931,共8页
本研究为初步阐明KiSS-1和RFRP基因对山羊繁殖季节性的作用,选择常年发情济宁青山羊和季节性发情辽宁绒山羊为对比品种,应用RT-PCR和qRT-PCR技术分别研究KiSS-1和RFRP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及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繁殖轴表达差异。结果发... 本研究为初步阐明KiSS-1和RFRP基因对山羊繁殖季节性的作用,选择常年发情济宁青山羊和季节性发情辽宁绒山羊为对比品种,应用RT-PCR和qRT-PCR技术分别研究KiSS-1和RFRP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及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繁殖轴表达差异。结果发现:(1)KiSS-1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垂体、松果体、肾、卵巢、脂肪和甲状腺等组织,RFRP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卵巢和垂体等组织,两基因组织表达谱均存在一定的品种特异性;(2)KiSS-1基因在济宁青山羊下丘脑表达量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在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3)济宁青山羊下丘脑RFR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垂体中RFRP基因表达明显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KiSS-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山羊季节性繁殖,而RFRP基因是否调控季节性繁殖或以何种方式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可为山羊KiSS-1和RFRP基因功能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揭示山羊繁殖季节性的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繁殖季节性 KISS-1 RFRP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繁殖相关lncRNA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贺小云 狄冉 +3 位作者 胡文萍 王翔宇 刘秋月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49-1756,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且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RNAs,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物种性染色体和部分印记基因的转录能力受到lncRNA的顺式调控作用。寻找与繁殖相关的lncRNA分...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且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RNAs,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物种性染色体和部分印记基因的转录能力受到lncRNA的顺式调控作用。寻找与繁殖相关的lncRNA分子,研究这些lncRNA分子及其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阐明lncRNA在动物繁殖中的调控机制,是动物繁殖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对繁殖过程中配子发生、胎盘形成和妊娠建立、激素调节、早期胚胎发育以及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等重要阶段lncRNA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动物繁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繁殖 配子发生 激素调节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GDF9基因mRNA、DNA和调控区序列克隆及其在11个品种中遗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8
4
作者 潘章源 贺小云 +6 位作者 刘秋月 胡文萍 王翔宇 郭晓飞 曹晓涵 狄冉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5-156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绵羊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mRNA、DNA和调控区全序列,并检测其在11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探究GDF9基因与绵羊多羔性状的关系。首先应用RACE和PCR技术克隆GDF9基因全长序列,其次... 本研究旨在克隆绵羊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mRNA、DNA和调控区全序列,并检测其在11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探究GDF9基因与绵羊多羔性状的关系。首先应用RACE和PCR技术克隆GDF9基因全长序列,其次利用SNaPshot分型技术检测11个绵羊品种GDF9基因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GDF9基因mRNA全长1 852bp(GenBank序列号:KR063137),编码区两侧翼分别具有5′-UTR58bp(1~58nt)和3′-UTR 432bp(1 421~1 852nt)。进一步克隆获得长为2 898bp的DNA序列和2 304bp的调控区序列,分析发现调控区序列比数据库序列(NC_019462.1)多两个长片段。序列比对发现了已知突变G260A(G1)和调控区新突变-2078C〉G。分型结果显示,11个绵羊品种均不含FecGE、FecGH、FecGT、FecGF、FecGV突变,而G260A和-2078C〉G广泛存在于除草原型藏羊外的各绵羊品种中,G260A表现3种基因型(AA、BB和AB),首次在小尾寒羊和山谷型藏羊中检测到BB型突变纯合子。-2078C〉G也存在3种基因型,基因型结果表明该位点与G260A完全连锁。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小尾寒羊AB型产羔数显著高于AA型(P〈0.05)。本研究完善了绵羊GDF9mRNA、DNA和调控区全长序列,为进一步研究GDF9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不同绵羊品种中发现了G260A和-2078C〉G突变,其中G260A作为潜在的有效遗传标记可用于提高绵羊的产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GDF9基因 mRNA 调控区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SLCO1B3基因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频率和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晨 张丹萍 +6 位作者 张浩 俄广鑫 沙日耐 曾盛诚 张海燕 潘建飞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比较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3(solute carrier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1B3,SLCO1B3)基因的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的频率和类型。所选5个绿壳蛋鸡群体包括3...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比较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在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3(solute carrier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member 1B3,SLCO1B3)基因的5′-非编码区插入整合的频率和类型。所选5个绿壳蛋鸡群体包括3个北京地区的商业群体(北京-LK、北京-LF和北京-YM)、贵州长顺绿壳蛋鸡群体和四川省地方品种旧院黑鸡;采用双重PCR对EAV-HP的插入整合进行检测,并利用DNA测序的方法判断EAV-HP的主要突变位点。结果表明,5个绿壳蛋鸡群体均拥有一定数量的EAV-HP插入整合的个体,表现为杂合(LC/N)和纯合(LC/LC)基因型,均可产绿壳蛋,其中旧院黑鸡的绿壳蛋频率最低,仅为28.90%,其次是北京-LF群体,为46.94%,其他3个群体的绿壳蛋频率为83.33%~84.62%;经卡方检验,北京-LF和旧院黑鸡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而其他3个群体则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DNA测序结果显示这5个绿壳蛋鸡群体中EAV-HP插入整合的序列与之前报道的东乡绿壳蛋鸡的KC632577.1完全一致。地方品种旧院黑鸡的绿壳蛋频率较低,建议利用双重PCR检测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加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 EAV-HP插入 SLCO1B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羔数绵羊性腺轴比较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付绍印 何小龙 +4 位作者 王标 李虎山 储明星 刘永斌 张文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8-496,共9页
试验通过对巴美肉羊性腺轴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多羔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分别选取双羔组巴美肉羊5只、单羔组4只,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然后对得到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试验通过对巴美肉羊性腺轴进行转录组分析,旨在挖掘影响多羔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分别选取双羔组巴美肉羊5只、单羔组4只,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转录组文库进行测序,然后对得到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27个样品共得到112Gb的有效数据。差异基因分析表明,与单羔组相比,双羔组下丘脑中,上调表达基因111个,下调表达基因106个;垂体组织中,上调表达基因97个,下调表达基因142个;卵巢组织中,上调表达基因182个,下调表达基因67个。功能富集性分析表明,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调控排卵及卵泡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不同产羔数巴美肉羊性腺轴比较转录组研究,提供了全部的转录本信息,筛选了影响产羔数的相关功能基因,丰富和补充了绵羊基因组信息,为进一步阐明绵羊繁殖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性腺轴 比较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主动免疫雌性大鼠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晓涵 韩兴发 +4 位作者 杜小刚 陈志渝 孟风艳 储明星 曾宪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2-508,共7页
旨在探讨GnRH主动免疫雌性SD大鼠的调控机制。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卵巢切除组和空白对照组(n=8),免疫组于12周龄注射疫苗,4周后加免;卵巢切除组11周龄外科手术摘除卵巢;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旨在探讨GnRH主动免疫雌性SD大鼠的调控机制。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卵巢切除组和空白对照组(n=8),免疫组于12周龄注射疫苗,4周后加免;卵巢切除组11周龄外科手术摘除卵巢;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激素E2、P4、FSH和LH含量,荧光定量PCR分析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主动免疫显著降低血清E2、P4、FSH和LH含量,至56周处死时,E2和LH含量有微弱上升,但4种激素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主动免疫显著下调下丘脑GPR54、KiSS-1、GnRH和ER-αmRNA,垂体GnRH-R、FSH-β和LH-βmRNA以及卵巢FSHR、LHR和ER-α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GnRH主动免疫能显著抑制雌性SD大鼠性腺发育,降低血清性激素含量,通过下丘脑ER-αmRNA-GPR54/KiSS-1通路保持动物较长时间去势;但GnRH主动免疫造成的动物去势存在恢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主动免疫 调控 机制 雌性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畸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白皓 孙研研 陈继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2,共6页
喙是鸟类上下颌包被的硬角质鞘,起到哺乳动物唇和齿的作用。喙畸形是近年来在鸟类发现并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类骨骼疾病。喙畸形在家禽尤其是我国一些地方鸡品种中常见发生,主要表现为上下喙交错,咬合不全,呈交叉状态,严重影响个体饮水和采... 喙是鸟类上下颌包被的硬角质鞘,起到哺乳动物唇和齿的作用。喙畸形是近年来在鸟类发现并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类骨骼疾病。喙畸形在家禽尤其是我国一些地方鸡品种中常见发生,主要表现为上下喙交错,咬合不全,呈交叉状态,严重影响个体饮水和采食,造成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给家禽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动物福利。目前,国内外关于鸡喙的起源、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鸡喙畸形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而在鸟类,尤其是达尔文雀喙畸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鸟类(包括鸡)喙的起源、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影响因素以及其他物种唇部形态变化等相关研究,以期为人们开展鸡喙形态发育及喙畸形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畸形 鸟类 骨骼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AA-NAT基因mRNA表达与常年发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卢璐璐 孙晓笛 +6 位作者 储明星 王永娟 黄冬维 王金玉 狄冉 潘章源 刘秋月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2-548,共7页
为了探讨AA-NAT基因表达与绵羊常年发情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以常年发情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滩羊各9只为研究对象,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A-NAT基因在这2种绵羊不同发情阶段下丘脑、垂体、松果体、卵巢、子宫体和肾上腺6种组织中的m... 为了探讨AA-NAT基因表达与绵羊常年发情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以常年发情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滩羊各9只为研究对象,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A-NAT基因在这2种绵羊不同发情阶段下丘脑、垂体、松果体、卵巢、子宫体和肾上腺6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A-NAT基因在不同情期的两个绵羊品种的6个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在发情期绵羊的卵巢、子宫体、松果体中高水平表达。春秋季发情期小尾寒羊与秋季发情期滩羊相比,其卵巢和子宫体中AA-NAT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偏低(P<0.01),而松果体中表达量极显著偏高(P<0.0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卵巢、子宫体和松果体中AA-NAT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小尾寒羊常年发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常年发情 AA-NAT基因 REAL-TIME 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雄鼠3种不同新蛋白构型GnRH去势抗原免疫学及生物学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兴发 李俊丽 +2 位作者 曹晓涵 储明星 曾宪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49,共12页
旨在对比研究SD雄鼠3种不同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的免疫学及生物学效果。本研究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设计采用增加GnRH拷贝数和增大抗原分子量方法。以化学合成法合成G6K-GnRH并列体(G6K-GnRH-tandem,G6KT)作为新蛋白GnRH抗原制备的基本单... 旨在对比研究SD雄鼠3种不同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的免疫学及生物学效果。本研究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设计采用增加GnRH拷贝数和增大抗原分子量方法。以化学合成法合成G6K-GnRH并列体(G6K-GnRH-tandem,G6KT)作为新蛋白GnRH抗原制备的基本单元。将G6KT二聚化,形成抗原Ⅰ(G6KTD),将G6KT和G6KTD分别与卵清蛋白(OVA)偶联,分别形成抗原П(G6KT-OVA)及抗原Ⅲ(G6KTD-OVA)。试验分5组:完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intact control)、外科阉割去势组(surgical castrates)及3种新蛋白构型GnRH免疫组(G6KTD、G6KT-OVA及G6KTD-OVA免疫组)。将(G6KTD、G6KT-OVA、G6KTD-OVA)3种不同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配于Specol佐剂,分别免疫SD雄鼠,6周龄时初免,腿部肌肉注射1 mL乳化抗原(含相应新构型GnRH蛋白100μg),8周后加免,注射剂量与方法同初次免疫,每试验组12只雄鼠。放免法及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抗体及生殖激素浓度变化,qPCR检测垂体-睾丸生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SD雄鼠主动免疫3种不同新蛋白构型GnRH抗原后均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2)G6KT-OVA及G6KTD-OVA免疫组仅初免就能诱发较高水平的抗体产生,并显著降低雄鼠血清LH、FSH、睾酮(T)及抑制素B (INHB)浓度(P<0.05);试验结束时,该两种抗原免疫组雄鼠睾丸重量及体积均降低,精子发生完全被终止,垂体GnRHR、LHβ、FSHβ及睾丸LHR、FSHR、INHα、INβA及INHβB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3)G6KTD免疫组12只雄鼠中,9只(75%)在加免后血清LH、FSH、T及INHB浓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束时睾丸重量及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发生受到明显抑制(P<0.05)。综上表明:新蛋白构型G6KT-OVA和G6KTD-OVA具有极强的免疫原性,初次免疫就能达到抑制生殖激素分泌的目的,在作为单剂量GnRH疫苗方面具良好的开发前景;同时G6KTD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不与载体蛋白偶联单独作为GnRH去势抗原,继而避开GnRH分子与载体蛋白偶联所面临的GnRH抗原损失严重及与载体蛋白偶联的后续纯化等问题。本研究结果为研发高效GnRH去势疫苗及其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新蛋白构型 免疫去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绒山羊DLX3毛囊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11
作者 舒国涛 姚娜 +5 位作者 董坤哲 康晔 浦亚斌 赵倩君 何晓红 马月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4,共6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LX3基因(登录号:XM_005694267.1)序列设计引物,以辽宁绒山羊毛囊生长期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DLX3基因的CDS区,连接平末端载体并验证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真核表达载体经XhoⅠ和...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LX3基因(登录号:XM_005694267.1)序列设计引物,以辽宁绒山羊毛囊生长期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DLX3基因的CDS区,连接平末端载体并验证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真核表达载体经XhoⅠ和BamHⅠ双酶切鉴定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绒山羊耳源成纤维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绒山羊DLX3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DLX3。重组质粒转染绒山羊成纤维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通过RT-PCR扩增909bp的转录产物,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32.87ku目的蛋白DLX3的表达。本试验结果为研究DLX3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周期内的功能以及调控毛囊生长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X3 绒山羊 成纤维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甄二东 黄素娟 +6 位作者 化朝举 陶聪 杨述林 王彦芳 周荣 敖红 李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03-2810,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IM-9)毒性作用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提取的蓖麻蛋白按不同浓度添加到培养基培养6、12h,研究剂量-时间效应,确定半数抑制浓度,然后以半数抑制浓度培养细胞2、6、10、12h,在每个时间段检... 试验旨在研究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IM-9)毒性作用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提取的蓖麻蛋白按不同浓度添加到培养基培养6、12h,研究剂量-时间效应,确定半数抑制浓度,然后以半数抑制浓度培养细胞2、6、10、12h,在每个时间段检测免疫相关基因CD40、IL-1β、TNF-α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蓖麻蛋白对IM-9细胞的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取接近半数抑制浓度20ng/mL作用IM-9细胞2、6、10、12h,免疫相关基因中,TNF-α和CD40基因在6h试验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10、12h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IL-1β基因表达量试验组、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凋亡基因中,与对照比相比,试验组Bax基因表达量10h极显著降低(P<0.01),12h显著降低(P<0.05);Bcl-2基因表达量4个时间段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12h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aspase-3基因除6h表达量降低外,其他时间段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2h为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蓖麻蛋白能显著影响IM-9细胞的基因表达,TNF-α和CD40基因是两个潜在用IM-9细胞评价蛋白毒性的检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蛋白 外周血B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秋月 胡文萍 +10 位作者 贺小云 潘章源 郭晓飞 冯涛 曹贵玲 黄冬维 贺建宁 狄冉 曹晓涵 王翔宇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51,共13页
基于前期分型基础,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分型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试验建立了Taqman探针和SNaPshot两种高通量FecB突变分型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的PCR-RFLP和PCR-SSCP分型方法相比,这两种高通量分型方法在节省检测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周... 基于前期分型基础,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分型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试验建立了Taqman探针和SNaPshot两种高通量FecB突变分型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的PCR-RFLP和PCR-SSCP分型方法相比,这两种高通量分型方法在节省检测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并在检测效率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利用FecB进行分子育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自2003年至今,本实验室应用这两种方法对10个中国本地绵羊品种、3个培育品种以及一些杂交群体的23 264只绵羊的FecB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湖羊和小尾寒羊携带FecB基因的频率最高,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B等位基因频率为0.432~0.833。跟踪以小尾寒羊作为母本和杜泊羊级进杂交后代群体发现,随着杂交的进行FecB基因在培育的鲁西黑头肉羊中的B等位基因频率提升到了0.432,但在横交固定阶段有所下降。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在肉用绵羊品种多羔改良和多羔肉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引入FecB基因提高繁殖性能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基因 产羔数 Taqman探针法 SNaPshot分型 等位基因频率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在不同季节生殖激素变化规律 被引量:35
14
作者 贺建宁 王金鑫 +9 位作者 狄冉 王耀武 孙晓笛 杨志敏 刘秋月 张鑫荣 任德新 崔保国 蔡占荣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7-1553,共7页
旨在通过检测一年四季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外周血液中4种重要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t)、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的浓度,解析绵羊常年发情的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调控绵羊的繁殖季节性提供激素方面的理... 旨在通过检测一年四季常年发情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外周血液中4种重要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酮(Pt)、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的浓度,解析绵羊常年发情的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为调控绵羊的繁殖季节性提供激素方面的理论依据。3~4周岁的小尾寒羊成年母羊和滩羊成年母羊各5只,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颈静脉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z、Pt、FSH和LH的浓度。试情公羊爬跨法表明小尾寒羊4个季节均可发情,而滩羊从8月份开始发情至来年3月份陆续进入乏情期。小尾寒羊外周血液中4种生殖激素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变化基本稳定。滩羊生殖激素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E:变化基本稳定;P。分泌量秋冬季节显著高于春夏季节(P〈0.05);FSH和LH分泌量秋冬季节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夏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通过对2品种间激素变化研究发现,小尾寒羊与滩羊4个季节血液中E。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春夏季节时小尾寒羊P。和FSH含量显著高于滩羊(P〈0.05);小尾寒羊LH含量在4个季节均高于滩羊,但仅在冬季时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稳定的E2水平及一定浓度的Pt可能与绵羊的常年发情有关,高水平的FSH和LH对开启或维持绵羊的发情具有重要作用,或与多胎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常年发情 季节性发情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FecTT突变检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金鑫 冯涛 +5 位作者 储明星 狄冉 曹贵玲 黄冬维 唐倩倩 方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FecTT突变在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大足黑山羊、陕南白山羊、古蔺马羊、马头山羊、波尔山羊、成都麻羊、萨能奶山羊、文登奶山羊、板角山羊、金...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FecTT突变在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大足黑山羊、陕南白山羊、古蔺马羊、马头山羊、波尔山羊、成都麻羊、萨能奶山羊、文登奶山羊、板角山羊、金堂黑山羊、关中奶山羊、川东白山羊、安哥拉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17个山羊品种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17个山羊品种中都未检测到FecTT突变,提示,GDF9基因影响Thoka绵羊高繁殖力的FecTT突变对以上17个山羊品种的繁殖力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GDF9基因 FecTT突变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绵羊和4种山羊GDF9基因G1突变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古丽格娜 艾买提.买买提 +8 位作者 於建国 郝耿 杨会国 储明星 买买提明 郭晓飞 潘章源 狄冉 刘秋月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前人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G1突变对部分绵羊品种的繁殖力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PCR-RFLP方法在不同繁殖力的7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杜泊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4个山羊品种(济宁青山... 前人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G1突变对部分绵羊品种的繁殖力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PCR-RFLP方法在不同繁殖力的7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杜泊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4个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GDF9基因G1突变,探究该突变与绵羊和山羊高繁殖力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内蒙古绒山羊没有G1突变,只检测到AA基因型;其余10个绵羊和山羊品种都有G1突变,均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繁殖力 GDF9基因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BMPR1B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章源 狄冉 +4 位作者 刘秋月 胡文萍 王翔宇 郭晓飞 储明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该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BMPR1B基因结构、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同源进化和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绵羊BMPR1B DNA全长20 k,包含12个外显子,其中Fec B突变位于第8外显子;BMPR1B具有3个保守motif和3个功能结构域,FecB突变位于蛋白激酶功... 该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BMPR1B基因结构、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同源进化和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绵羊BMPR1B DNA全长20 k,包含12个外显子,其中Fec B突变位于第8外显子;BMPR1B具有3个保守motif和3个功能结构域,FecB突变位于蛋白激酶功能结构域,该突变改变了蛋白空间结构;绵羊BMPR1B蛋白与山羊的同源性最高,首先相聚,其次为牛、狼、人、猕猴、小鼠、猪、原鸡、斑马鱼;BMPR1B主要在TGFB通路中起信号转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膜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BMPR1B基因 生物信息学 FecB突变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UBA52基因组织表达规律及其与性早熟的关联分析
18
作者 王耀武 王永娟 +4 位作者 储明星 曹贵玲 王金玉 狄冉 刘秋月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0-1385,共6页
为了探索UBA52基因表达规律与山羊性早熟的关系,本研究以性早熟品种济宁青山羊与性晚熟品种辽宁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BA52基因在这2种山羊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表达情况和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肾... 为了探索UBA52基因表达规律与山羊性早熟的关系,本研究以性早熟品种济宁青山羊与性晚熟品种辽宁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BA52基因在这2种山羊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表达情况和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肾上腺5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UBA52基因在2种山羊各发育阶段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并在子宫中的表达量最高,同时济宁青山羊垂体中UBA52基因表达量在初情期时极显著低于幼年期(P<0.01),而辽宁绒山羊UBA52基因表达量在幼年期Ⅱ时极显著高于幼年期Ⅰ,初情期时则极显著低于幼年期Ⅱ(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UBA52基因表达上调与山羊发情呈负相关,推测UBA52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使得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量减少来抑制山羊初情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性早熟 UBA52基因 荧光定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ALENs技术建立基因定点修饰的猪Oct-4-EGFP细胞系
19
作者 刘畅 冯冲 +4 位作者 宋志强 李西睿 王宁 储明星 潘登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用于干细胞示踪的报告体系,将EGFP cDNA及两侧带有LoxP位点的neo抗性基因插入五指山小型猪内源性Oct-4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处,以Oct-4基因完整的5′调控区启动EGFP的表达,为猪干细胞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工具。试验定制了针...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用于干细胞示踪的报告体系,将EGFP cDNA及两侧带有LoxP位点的neo抗性基因插入五指山小型猪内源性Oct-4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处,以Oct-4基因完整的5′调控区启动EGFP的表达,为猪干细胞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工具。试验定制了针对猪Oct-4终止密码子的TALENs,与打靶载体共转染猪耳成纤维细胞,药物筛选得到抗性克隆点514个,经过PCR鉴定,共获得杂合阳性克隆点36个,打靶效率分别为5.6%和13.0%。本研究成功获得了Oct-4-EGFP转基因细胞系,并证明了TALENs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同源重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EGFP TALENs 同源重组 干细胞 多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勒黑羊与吐鲁番黑羊杂交F1代早期生长性能的分析
20
作者 古丽格娜 艾买提.买买提 +5 位作者 於建国 孔艳丽 杨会国 郝耿 穆合塔尔 储明星 《草食家畜》 2018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策勒黑羊与吐鲁番黑羊杂交F1代早期生长性能的分析,掌握策吐杂交一代的生长性能,为新品系(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利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225只策勒黑羊与吐鲁番黑羊杂交F1代羔羊30 d、60 d、90 d和120 d的体...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策勒黑羊与吐鲁番黑羊杂交F1代早期生长性能的分析,掌握策吐杂交一代的生长性能,为新品系(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利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225只策勒黑羊与吐鲁番黑羊杂交F1代羔羊30 d、60 d、90 d和120 d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管围、脂臀长、脂臀宽、脂臀厚等指标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羔羊120 d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30 d、60 d、90 d (P<0.05),其中,体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管围、脂臀宽、脂臀厚极显著高于30 d、60 d、90 d(P<0.01),60 d、90 d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黑羊 策勒黑羊 杂交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