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色源菌”对红壤旱地和稻田的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菊生 江煜 +5 位作者 颜钧 谢慧兰 彭国华 王伯仁 李冬初 黄晶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7-59,共3页
2008年在湖南祁阳官山坪,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色源菌"不同用量、不同应用方式对红壤旱地和稻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三色源菌"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对土壤... 2008年在湖南祁阳官山坪,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色源菌"不同用量、不同应用方式对红壤旱地和稻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三色源菌"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提高养分生物效果;改良红壤旱地酸度,提高土壤pH0.1~0.2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源菌” 红壤旱地 稻田 改土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董春华 曾闹华 +3 位作者 高菊生 刘强 徐明岗 文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NPK养分相当)长期施用对双季稻增产潜力的影响。3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增加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2)有机无机... 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NPK养分相当)长期施用对双季稻增产潜力的影响。3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增加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早晚稻稻谷高产稳产作用最大,同时也最能增加地上部产量,能较快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3)随着试验年份增加,单施有机肥对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的增产效应表现出优于单施化肥的趋势,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不同施肥模式 红壤性稻田 水稻产量 有机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高菊生 曹卫东 +3 位作者 董春华 徐明岗 曾希柏 文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2-676,共5页
为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1982年开始,对红壤稻田布置了紫云英(T1)、油菜(T2)、黑麦草(T3)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轮作制度定位试验。27年的研究结果... 为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1982年开始,对红壤稻田布置了紫云英(T1)、油菜(T2)、黑麦草(T3)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轮作制度定位试验。2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冬闲(CK)处理相比,种植绿肥处理能促进水稻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T1>T2>T3;2)与CK相比,绿肥处理下水稻年产量与CK处理间差异随年份增加而增大;T1处理与T2、T3处理间及T2处理与T3处理间差异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期试验 稻-稻-绿肥轮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被引量:75
4
作者 董春华 高菊生 +3 位作者 曾希柏 刘强 徐明岗 文石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双季稻增产潜力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31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促进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增加,其中,有机肥配施均衡的NPK处理促进作用最大,NPK...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双季稻增产潜力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31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促进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增加,其中,有机肥配施均衡的NPK处理促进作用最大,NPKM处理下稻谷年均产量比NPM、NKM、PKM、M和NPK分别高5.8%、10.9%、16.2%、15.9%和20.4%。2)施肥能促进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肥配施均衡的NPK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NPKM处理下所测年度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比NPM、NKM、PKM、M和NPK分别高出2.5%、3.5%、2.0%、0.6%和32.8%。3)随着试验的进行,单施有机肥对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的促进效果逐步优于单施化肥氮、磷、钾处理(NPK),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也明显优于单施化肥氮、磷、钾。红壤性稻田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但需均衡配施化肥氮、磷、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有机无机肥配施 红壤性稻田 水稻产量 有机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群落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春华 刘强 +3 位作者 高菊生 徐明岗 文石林 曾希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6,共9页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无机肥和有机肥含有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和有机无机肥混施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肥30年后,有...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无机肥和有机肥含有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和有机无机肥混施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施肥30年后,有机无机肥混施处理早稻和晚稻杂草种类最少,有机肥处理早稻杂草种类最多,不施肥处理晚稻最多,且后两者比前者依次分别高出34.4%和39.3%;有机肥处理两季杂草总量最高,比无机有机混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分别高出10.7%,4.5%和37.7%,早稻杂草总量和湿生杂草生物量有机肥处理最多,晚稻不施肥处理最多,早稻和晚稻浮水杂草生物总量有机无机肥混施处理最多。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杂草总干物质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和0.517),与湿生杂草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2和0.542),土壤有效磷与浮水杂草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6),pH与之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16)。土壤有效磷受土壤pH和碱解氮及其他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杂草总干物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各种施肥措施维持土壤适宜pH及碱解氮、有效磷含量,能有效控制南方红壤稻田中湿生和浮水杂草生长,使杂草种类与总生物量达到有益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施肥模式 双季稻 杂草群落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春华 曾闹华 +3 位作者 高菊生 刘强 徐明岗 文石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329-7337,共9页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以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30a后,早稻和晚稻施肥处理中:PK+M处理下杂草...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以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30a后,早稻和晚稻施肥处理中:PK+M处理下杂草种类最多,NPK+M处理下杂草种类和优势杂草种类较少,且种类数量稳定,早稻和晚稻杂草种类数量前者比后者分别高出19.7%和9.8%;施肥处理中:两季杂草总生物量NPK+M处理最高,NP+M处理最低,且NPK+M、NK+M、PK+M和CK处理比NP+M处理分别高出31.3%、26.5%、8.3%和5.6%,早稻NPK+M处理杂草总生物量和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NK+M处理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晚稻NK+M处理杂草总生物量和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NPK+M处理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与杂草总生物量、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508*和0.578**、0.552*和0.453*、0.410*和0.802**),p H值与三者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516*、-0.531*和-0.698*)。土壤p H受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及其他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杂草总生物量产生影响。通过施肥措施调节土壤适宜p H及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能有效调控农田中湿生和浮生杂草生长,使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在农业生产中达到有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有机无机配施 稻田 杂草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KCl对油菜光合产物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春华 文石林 +4 位作者 荣湘民 刘强 宋海星 张玉平 高菊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031-18034,共4页
[目的]探求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途径。[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质量分数为1.00%的KC l溶液、质量分数为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于角果初期和收获期采样,测定油菜光合产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与对... [目的]探求油菜优质高产栽培途径。[方法]采用土培试验,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质量分数为1.00%的KC l溶液、质量分数为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于角果初期和收获期采样,测定油菜光合产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1.00%KC l溶液提高了角果初期功能叶叶绿素a含量,叶、茎及花果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降低了收获期叶、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使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0.20%,籽粒油分、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4.40%、10.60%、11.40%,蛋白质、芥酸和硫苷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5.10%、9.70%、3.70%。喷施K2SO4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喷施KC l间差异显著。[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提高油菜产量及品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KCL K2SO4 光合产物 籽粒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草食动物生产预测模型——以湖南道县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文石林 刘强 +3 位作者 荣湘民 董春华 高菊生 周升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88,共6页
为促使中国南方拥有合理的载畜量和保证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湖南道县为南方养殖典型区示例,系统分析南方饲草资源的种类,及其总量计算的方法,探讨南方草食动物发展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草畜平衡的预测模型,并以道县为例对模型进... 为促使中国南方拥有合理的载畜量和保证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湖南道县为南方养殖典型区示例,系统分析南方饲草资源的种类,及其总量计算的方法,探讨南方草食动物发展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草畜平衡的预测模型,并以道县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介绍了该模型的组成和使用情况及其不足。养殖户只需输入一些基本信息,该模型就会以图示方式直观地指导用户进行畜牧生产活动。同时,通过该模型的预测,可以了解南方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使畜牧区拥有合理的载畜量,从而使草畜之间达到相对动态平衡。该预测模型的建立对南方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饲草资源 草食动物 动态平衡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红壤下施磷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文石林 董春华 +1 位作者 高菊生 刘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4,共5页
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 a的严重酸化的第四纪红土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调节剂,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不同酸性红壤下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石灰施用量下,施用磷肥能增加墨西哥玉米植株高度、分蘖数和生物产量,能... 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 a的严重酸化的第四纪红土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调节剂,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不同酸性红壤下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石灰施用量下,施用磷肥能增加墨西哥玉米植株高度、分蘖数和生物产量,能提高土壤速效P、水溶性Mg质量分数,两者升高的幅度与施磷量呈正相关性,且土壤pH愈高升幅愈大,但对土壤Al饱和度和pH无影响。同一磷肥用量下,施石灰能增加土壤pH、土壤速效P质量分数、植株分蘖数,降低土壤Al饱和度,但对土壤水溶性Mg质量分数变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壤 磷水平 墨西哥玉米 生长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和石灰对红壤墨西哥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石林 董春华 荣湘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0-874,共5页
为推广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栽培,于2009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 mg·kg^-1)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的株高、分蘖数和生物产量(P〈... 为推广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栽培,于2009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 mg·kg^-1)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的株高、分蘖数和生物产量(P〈0.05),且其效应基本是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低量石灰下(0.7-1.4 g·kg^-1),石灰能提高墨西哥玉米的株高和分蘖数,石灰与磷肥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P〈0.05);高量石灰下(2.1-2.8g ·kg^-1),墨西哥玉米的株高和分蘖数有所降低;墨西哥玉米的经济产量对低量石灰(0.7-1.4 g·kg^-1)呈现为正效应,对高量石灰(2.1-2.8g·kg^-1)呈现为负效应,以1.4 g·kg^-1的石灰和高量磷为最高产组合。因此,施用1.4 g·kg^-1石灰和高量磷有利于红壤环境中墨西哥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磷肥 石灰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和秸秆还田模式对一季稻产量和产量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纲 朱旺冲 +2 位作者 黄晶 莫志军 唐利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以籼型常规稻华航38号为材料,设置了T1(CK、不施肥、一季稻+冬闲、稻草移走)、T2(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移走)、T3(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4(NP全量、K减半、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5(NPK全量、一季稻+冬闲... 以籼型常规稻华航38号为材料,设置了T1(CK、不施肥、一季稻+冬闲、稻草移走)、T2(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移走)、T3(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4(NP全量、K减半、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5(NPK全量、一季稻+冬闲、秸秆全部移走)、T6(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秸秆全部移走)、T7(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秸秆全部还田)、T8(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稻草还田)、T9(NP全量、K减半、一季稻+油菜、稻草还田)共9个种植和秸秆还田方式组合处理,通过2016—2019年定位试验,考察了各处理对一季稻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不施肥处理,施N、P、K肥在2016和2017年对一季稻产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提升效果不明显;待土壤基础地力耗竭后,2018和2019年分别增产53.65%和21.93%,且均达显著水平(P<0.05);除2018年外,冬种油菜可显著提升水稻产量;秸秆还田或移走处理在水稻产量、株高、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主要通过调节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影响产量形成;冬种绿肥+稻草还田条件下,减量施钾50%依然能使一季稻保持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稻 产量 种植模式 秸秆还田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顿豆与3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混播 被引量:2
12
作者 文石林 刘强 +2 位作者 董春华 周升明 黄平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5-311,共7页
在湘南红壤丘陵区以南非马唐(Digitaria smutsii)、索兰德狗尾草(Sorander bristlegrass)、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分别与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进行混播试验,以探明其最佳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比率与混播方式。结果表明:本... 在湘南红壤丘陵区以南非马唐(Digitaria smutsii)、索兰德狗尾草(Sorander bristlegrass)、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分别与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进行混播试验,以探明其最佳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比率与混播方式。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隔1行罗顿豆种2行南非马唐处理和隔2行罗顿豆种1行南非马唐处理是产草总量潜力较高的栽种模式,散栽50%罗顿豆和撒播50%索兰德狗尾草处理是粗蛋白产量潜力最高的栽种模式;罗顿豆与3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相同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差异明显,当罗顿豆和禾本科牧草用量各为正常用量的50%时,同一禾本科牧草条播与撒播处理对产草总量无显著影响;与禾本科牧草单播相比,次年相应混播处理均能提高牧草总产量和粗蛋白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壤丘陵区 罗顿豆 禾本科牧草 混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油菜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素分配动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春华 刘强 +5 位作者 文石林 荣湘民 宋海星 张玉平 高菊生 刘俊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4,共5页
以不同氮素生理效率的两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氮条件下,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与油菜体内氮素生理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素生理效率高的品种742与氮素生理效率低的品种汇... 以不同氮素生理效率的两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氮条件下,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与油菜体内氮素生理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素生理效率高的品种742与氮素生理效率低的品种汇油50相比,叶片和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较大;角果皮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较小,氮素再转运量多;茎、根中氮素分配比例相当;叶片始终是最重要的再分配氮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素分布 分配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氯化钾对油菜氮、磷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春华 宋海星 +5 位作者 荣湘民 刘强 文石林 张玉平 官春云 周升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8,共5页
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w=1%的KCl溶液,w=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以探索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新途径。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w=1%KCl溶液能使油菜角果初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26.9%,植株全氮和全磷量角果初期分别增加6.6%和3.... 在油菜盛花期对其茎叶喷施w=1%的KCl溶液,w=1.17%的K2SO4溶液和清水,以探索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新途径。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w=1%KCl溶液能使油菜角果初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26.9%,植株全氮和全磷量角果初期分别增加6.6%和3.3%,收获期分别增加9.1%和6.7%,氮效率和磷效率分别增加10.0%和1.5%,氮和磷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1.0%和17.1%,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0.2%。喷施K2SO4溶液与喷施清水差异不显著,与喷施KCl溶液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喷施KCl溶液 氮磷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水平对红壤酸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增明 董春华 +2 位作者 文石林 荣湘民 高菊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822-18824,共3页
[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区不同施磷水平对红壤酸害值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模拟试验中,以墨西哥玉米为试材,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年的严重酸化第四纪红壤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值调节剂,通过对墨西哥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植株养分含量及土壤... [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区不同施磷水平对红壤酸害值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模拟试验中,以墨西哥玉米为试材,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年的严重酸化第四纪红壤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值调节剂,通过对墨西哥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植株养分含量及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红壤不同酸害的影响。[结果]在酸性红壤上施用磷肥,能够增加墨西哥玉米的植株高度、分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产量,促进植株对土壤氮、磷、钾、钙的吸收,而且随pH值升高,施磷能极大增强对酸害的缓解能力;同一石灰施用量下,植株全氮、磷、钾、钙含量和土壤速效磷、水溶性镁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红壤酸害缓解程度与施磷量成正相关性。[结论]施用磷肥能够缓解红壤的酸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水平 红壤 酸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县养牛业现状及肉牛发展产业化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石林 董春华 +2 位作者 荣湘民 常嵩华 高菊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是道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道县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化,必须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养殖规模特别是要支持发展养殖大户;改进养殖方式和管理手段,加强草-畜综合发展。道县养牛业实际调查的结果与探析,... 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是道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道县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化,必须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养殖规模特别是要支持发展养殖大户;改进养殖方式和管理手段,加强草-畜综合发展。道县养牛业实际调查的结果与探析,为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县 养牛 调查 产业化发展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县发展草食动物潜力可期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春华 文石林 《中国牧业通讯》 2010年第17期20-21,共2页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湖南省永州市掀起了一股种草养畜的热潮。然而人们对当地可用于发展草食动物的资源情况及利用这些资源发展草食动物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了解。为此,笔者以道县为典型,对...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湖南省永州市掀起了一股种草养畜的热潮。然而人们对当地可用于发展草食动物的资源情况及利用这些资源发展草食动物的潜力还缺乏深刻的了解。为此,笔者以道县为典型,对道县发展草食动物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了解道县发展草食动物的潜力,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食动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种草养畜 永州市 湖南省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县春秋塘村养牛情况调查及道县养牛产业化发展建议
18
作者 文石林 董春华 +2 位作者 荣湘民 常嵩华 高菊生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6期81-83,共3页
为了摸清当前牛群的生产、结构、管理情况,通过走访口头提问调查。结果表明,道县牛的养殖以散户、自然放牧为主,其养殖规模有待扩大,养殖方式和管理有待改进,草—畜综合发展有待加强。从而得出道县养牛潜力巨大,道县养牛实际调查的结果... 为了摸清当前牛群的生产、结构、管理情况,通过走访口头提问调查。结果表明,道县牛的养殖以散户、自然放牧为主,其养殖规模有待扩大,养殖方式和管理有待改进,草—畜综合发展有待加强。从而得出道县养牛潜力巨大,道县养牛实际调查的结果与建议,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县 养牛 调查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和石灰对红壤墨西哥玉米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董春华 文石林 +1 位作者 高菊生 黄平娜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10期12-16,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mg/kg)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的生物产量,且其效应基本是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墨西哥玉米的经济产量与低石...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丘陵区酸性红壤上石灰和磷肥配合施用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25~200mg/kg)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的生物产量,且其效应基本是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墨西哥玉米的经济产量与低石灰施用量(0~1.4g/kg)呈现为正相关性,与高石灰施用量(2.1~2.8g/kg)呈现为负相关性;以1.4g/kg的石灰和高量磷为最高产组合。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随磷施用量的增加大致增加,全钾和全钙含量随磷施用量的增加大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磷肥 石灰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丘岗地区不同施肥结构对水稻养分吸收总量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高菊生 黄晶 +1 位作者 刘淑军 张杨珠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2:009年在湖南省祁阳县板页岩发育的高岸田和低垄田开展了湘南丘岗区水稻抗逆稳产轻简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在施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早晚稻稻谷、稻草的产量均以水稻专用肥为最高... 2:009年在湖南省祁阳县板页岩发育的高岸田和低垄田开展了湘南丘岗区水稻抗逆稳产轻简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在施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早晚稻稻谷、稻草的产量均以水稻专用肥为最高;(2)无论是排田还是垄田,施用水稻专用肥,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增加;(3)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一次性施用水稻专用肥("湘珠牌"水稻专用肥),能够增加排田、垄田早稻稻谷和垄田晚稻稻谷、稻草的吸氮、吸磷、吸钾总量,对晚稻而言,垄田一次性施用水稻专用肥后,其稻谷、稻草吸收养分总量的优势比排田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丘岗地区 水稻 抗逆稳产轻简技术 集成研究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