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对封育年限响应 被引量:25
1
作者 聂莹莹 陈金强 +3 位作者 辛晓平 徐丽君 杨桂霞 王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5,共11页
采用Levins生态位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草甸草原区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对封育年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实施封育措施后,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发生变化,未封育(对照区)样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 采用Levins生态位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草甸草原区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对封育年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实施封育措施后,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发生变化,未封育(对照区)样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生态位宽度最大;封育年限为4和13年时,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均为展枝唐松草;封育年限为5、6、8和10年时,生态位宽度最高的物种依次是羊草、麻花头、囊花鸢尾和贝加尔针茅;退化草地实施封育后,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值集中在0.6~0.9,而未封育样地物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值在0.0~0.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生态位重叠指数总平均值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未封育(对照区)样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总平均值最低,封育5年时,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总平均值最大,为0.68;封育草地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较未封育(对照区)样地增加了40.76%~93.68%;封育年限为5年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分别比未封育(对照区)增加了45.46%、16.51%、45.80%和23.38%。封育后,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显著增加,并且植物种间竞争加剧,但在封育5年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均匀度逐渐降低,导致生态位分化,种间竞争减缓,群落趋于稳定。因此,从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该区封育时间不宜过长,在封育5年后,可采取适当利用,保护群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围栏封育 生态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黎玲萍 毛克彪 +3 位作者 付秀丽 马莹 王芳 刘勍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22,共9页
针对农业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开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应用。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农业大数据的研究成果,基于农业数据时空属性的特征,结合农业数据的特点分析了Hadoop、St... 针对农业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开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应用。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农业大数据的研究成果,基于农业数据时空属性的特征,结合农业数据的特点分析了Hadoop、Storm和Spark开源大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性阐述了如何开发适合农业需求的大数据系统。最后,简要分析了农业大数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难题,指出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入理论和应用研究,从而推动和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为国家粮食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大数据 HADOOP STORM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气候响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沈贝贝 丁蕾 +5 位作者 李振旺 辛晓平 徐大伟 朱晓昱 王旭 陈宝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共14页
为了定量评估呼伦贝尔草原的生产能力,明确气候因子对草原生物量累积过程的影响,利用近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MOD17A2H),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像元定量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 为了定量评估呼伦贝尔草原的生产能力,明确气候因子对草原生物量累积过程的影响,利用近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MOD17A2H),结合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像元定量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呼伦贝尔草原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值为306.97 g C·m^(-2), 18年来NPP变化呈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最低值为2001年的241.60 g C·m^(-2),最高值为2014年的372.10 g C·m^(-2)。NPP高值区(>400 g C·m^(-2))分布于低地草甸;中值区(250~400 g C·m^(-2))分布于山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低值区(<250 g C·m^(-2))出现在呼伦贝尔西部的温性草原,不同草地类型NPP值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低地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沼泽类>温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NPP与降水的相关性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降水是NPP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总体比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力 气候响应 MODISNPP产品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燕麦品种的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肖燕子 徐丽君 +3 位作者 辛晓平 乌仁其其格 孙林 姜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179,共9页
为筛选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贝勒、魅力、陇燕2号、陇燕3号、燕王、青海444、巴燕3号、林纳、白燕7... 为筛选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贝勒、魅力、陇燕2号、陇燕3号、燕王、青海444、巴燕3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进行区域试验。于燕麦乳熟期刈割,切至2 cm后进行罐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结果表明:陇燕2号干物质(DM)产量最高,为4905.45 kg·hm^-2,青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低,为1773.65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10个燕麦品种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在30.73%~45.47%,DM含量最高品种为陇燕2号,最低品种为巴燕3号,2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林纳、贝勒和陇燕2号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63%、12.46%和12.4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贝勒和林纳2个燕麦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5.11%和26.1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10个燕麦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17%~4.33%,平均含量为3.39%,含量最高为贝勒,最低为燕王,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的发酵品质差异显著(P<0.05)。林纳的p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为6.86%,丙酸、丁酸、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发酵品质较好。10个燕麦品种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分中陇燕3号、林纳、陇燕2号、青海444、魅力、青引1号、白燕7号和贝勒8个品种的分值在80以上,发酵品质为优。综合考虑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林纳适宜作为青贮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青贮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日动态变化——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邓钰 柳小妮 +4 位作者 辛晓平 闫瑞瑞 王旭 杨桂霞 任正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3,共6页
在连续放牧方式下,探索羊草的光合特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呼伦贝尔羊草草原1个封育对照试验区和5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内羊草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日变化测定,并与放牧强度(R)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 在连续放牧方式下,探索羊草的光合特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呼伦贝尔羊草草原1个封育对照试验区和5个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内羊草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日变化测定,并与放牧强度(R)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月16日和9月2日,6个试验区内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既有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变化,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呈U字型。围封内羊草的Pn、Tr、Gs均高于放牧区;且羊草的Pn、Tr、Gs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下降,Ci则升高;放牧强度越大,其降幅和增幅也越大。Pn、Tr、Gs与R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i与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且6个放牧强度梯度下的Pn、Tr、Gs和Ci在2d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放牧胁迫和水热条件对羊草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放牧强度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呼伦贝尔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温性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构成及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聂莹莹 徐丽君 +2 位作者 辛晓平 陈宝瑞 张保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2,共12页
为明确温性草甸草原群落构成和生态位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运用了Levins生态位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围栏内外植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显著促进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植被地上生... 为明确温性草甸草原群落构成和生态位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运用了Levins生态位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围栏内外植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显著促进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55.06%,51.06%;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分别增加了10.36%,10.34%。围封样地内生态位宽度排名前2位的植物为囊花鸢尾和羊草,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21和0.873;自由放牧样地生态位宽度排在前2的植物为蒲公英和寸草苔,生态位宽度值依次为0.912和0.791。围栏封育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甸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封育增加了群落植物种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围栏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静 陈金强 +5 位作者 辛晓平 卫智军 乌仁其其格 闫瑞瑞 白玉婷 代景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8-117,共10页
为了解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响应,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分别设置对照(CK)、单施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F)、蜜糖发酵复合微生物肥料(T)、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肥料(H)、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 为了解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响应,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分别设置对照(CK)、单施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F)、蜜糖发酵复合微生物肥料(T)、海藻酸复合微生物肥料(H)、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施入(F+T+H)、腐殖酸加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F+J)和海藻酸加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H+J)7个处理,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草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014-2016年施加F、H植物群落特征无明显变化,施加F+T+H植物群落密度分别增加了26.72%、17.94%、34.64%,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18%、49.97%、47.64%,其他施肥处理群落特征各年变化不同;(2)2014-2016年施加F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的重要值无明显变化,施加T、H、F+T+H、H+J禾本科、豆科植物重要值增加,根茎型禾草(羊草等)对复合微生物肥料添加的响应显著高于丛生型禾草和莲座型菊科植物等草类;(3)2014-2016年施加F,Margalef指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小了16.40%、5.22%、37.22%,施加H各指数无明显变化,施加F+T+H,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增加;2014和2015年施加H+J的Pielou指数分别比对照组增高了7.62%、8.70%。上述结果说明,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F+T+H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施肥年降水量,从而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合理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群落特征 物种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蒙药冷蒿的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越 王真 +7 位作者 张宝辉 杨桂霞 陈宝瑞 辛晓平 熊圣文 郭永晨 冯金朝 黄璐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77-4079,共3页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5种生境(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中蒙药冷蒿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生境、资源面积及其利用等,为冷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冷蒿 蒙药植物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 被引量:27
9
作者 付秀丽 黎玲萍 +4 位作者 毛克彪 谭雪兰 李建军 孙旭 左志远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研究了遥感图像的分类,针对遥感图像的支持向量机(SVM)等浅层结构分类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分类精度不理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该模型包含输入层、卷积层、全连接层以及输出层,采用Soft Max分类器进行分类。选取2010... 研究了遥感图像的分类,针对遥感图像的支持向量机(SVM)等浅层结构分类模型特征提取困难、分类精度不理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该模型包含输入层、卷积层、全连接层以及输出层,采用Soft Max分类器进行分类。选取2010年6月6日Landsat TM5富锦市遥感图像为数据源进行了分类实验,实验表明该模型采用多层卷积池化层能够有效地提取非线性、不变的地物特征,有利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针对所选取的影像,该模型分类精度达到94.57%,比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提高了5%,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模型 支持向量机(SVM) 特征提取 遥感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ODIS数据反演近地表空气温度的RM-NN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克彪 马莹 +1 位作者 夏浪 沈心一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RM)和动态学习神经网络(NN),成功进行了用MODIS数据反演近地表空气温度的研究,并给出了完成这种反演的RM-NN算法。该算法用RM来模拟不同地面辐射状况下(包括不同的地表温度、近地表空气温度、发射率和大气水汽含量)卫...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RM)和动态学习神经网络(NN),成功进行了用MODIS数据反演近地表空气温度的研究,并给出了完成这种反演的RM-NN算法。该算法用RM来模拟不同地面辐射状况下(包括不同的地表温度、近地表空气温度、发射率和大气水汽含量)卫星高度获得的辐射强度数据集,用动态学习神经网络来进行反演计算。反演分析结果表明,近地表空气温度不能直接精确地用MODIS数据反演计算得到,如果能把地表温度和发射率以及大气水汽含量作为先验知识,则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演近地表空气温度。模拟分析表明,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分别大约是0.8K和0.9K,如果考虑地表温度和发射率的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分别为1.5K和1.8K。反演结果和地面气象站点数据比较表明,合理地利用先验知识使得RM-NN算法能够用MODIS数据比较精确地反演近地表空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神经网络(NN) MODTRAN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近地表空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