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形态氮肥及其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彭畅 刘晓斌 +3 位作者 尹彩侠 李桂花 张淑香 尹昌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3年不同形态氮肥(尿素、硫铵和硝钙)、氮肥运筹(全部底肥即"一炮轰"和基追比1∶2)、传统施氮量(190kg.hm-2)、减氮20%(1... 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3年不同形态氮肥(尿素、硫铵和硝钙)、氮肥运筹(全部底肥即"一炮轰"和基追比1∶2)、传统施氮量(190kg.hm-2)、减氮20%(150kg.hm-2)处理条件下,春玉米籽粒产量(10612~11906kg.hm-2)、收获指数(0.46~0.50)和地上部吸氮量(192~214kg.hm-2)没有显著差异;施肥与不施肥、不施氮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显著。通过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和行粒数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对产量起重要影响,而不同氮肥处理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玉米收获后,除不施肥处理外,不同氮肥处理间0~100cm土壤剖面的硝态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正常年份,施氮150kg.hm-2与磷钾配施,可以达到吉林春玉米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 运筹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吸氮量和氮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意 李桂花 +1 位作者 赵林萍 张淑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2-806,共5页
以施氮量调控氮代谢,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目标,利用15 N研究了包膜尿素(CU100、150和225kg/hm2)和普通尿素(150和225kg/hm2)对夏玉米产量、生物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各器官氮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比普通尿素显著增加玉米从肥料中的... 以施氮量调控氮代谢,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目标,利用15 N研究了包膜尿素(CU100、150和225kg/hm2)和普通尿素(150和225kg/hm2)对夏玉米产量、生物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各器官氮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比普通尿素显著增加玉米从肥料中的吸氮量,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15N包膜尿素肥料利用率(15NUE,nitrogen use efficiency)显著高于普通尿素;15N包膜尿素在玉米器官的分配与普通尿素有差异,前者从肥料中吸氮量为籽粒>叶片>秸秆>玉米芯>苞叶,而后者为籽粒>秸秆>叶片>玉米芯>苞叶;非标记时,2种肥料在玉米器官的分配顺序相同,都为籽粒>叶片>秸秆>玉米芯>苞叶。玉米地上部吸氮量、籽粒氮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没有因不同氮肥形态和施氮量而产生显著变化,这可能是前茬冬小麦季节温度低,冬小麦吸氮少,收获后残留土壤的NO3-N含量高,所以夏玉米吸氮量主要受自身生长势或生长速率控制,受肥料种类和施氮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肥料 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包膜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