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维生素E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石 王峻 +3 位作者 肖志明 王燕妮 邓涛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8-33,38,共7页
天然维生素E是植物油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抗氧化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无毒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天然维生素E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逐步应用,其检测和品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根据维生素E的物理、化学... 天然维生素E是植物油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抗氧化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无毒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天然维生素E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逐步应用,其检测和品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根据维生素E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简述了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电化学分析技术等在天然维生素E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了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比较了各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检测极限等指标,便于在分析实际样品时选择最合适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铅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思远 贾铮 +4 位作者 田静 李兰 刘晓露 李阳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1-87,共7页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的重金属元素。为充分认识铅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潜在危害,有必要对铅的分析技术进行梳理总结。本文根据分析方法原理的不同,对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并着重探讨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便于行...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的重金属元素。为充分认识铅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潜在危害,有必要对铅的分析技术进行梳理总结。本文根据分析方法原理的不同,对铅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并着重探讨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便于行业从业人员在分析样品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C-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饶正华 李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56,共3页
饲料样品经乙腈-水(8+2)提取,提取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净化提取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可以准确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IAC-HPLC荧光检测法可以有效地将玉米赤霉烯酮与其类似物区别开。利用... 饲料样品经乙腈-水(8+2)提取,提取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净化提取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可以准确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IAC-HPLC荧光检测法可以有效地将玉米赤霉烯酮与其类似物区别开。利用配合饲料、预混料、鱼粉、豆粕、浓缩饲料、玉米进行玉米赤霉烯酮准确性实验,回收率为90.1%~118%。利用鱼粉、预混料、鸡配合饲料、玉米进行方法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因此,本方法中建立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二恶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劼 苏晓鸥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二恶英类化合物稳定性高,不易降解,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作用,二恶英污染的饲料对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危害。主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二恶英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目前饲料中检测二恶英类化合物可运用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开展二恶英分... 二恶英类化合物稳定性高,不易降解,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作用,二恶英污染的饲料对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危害。主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二恶英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目前饲料中检测二恶英类化合物可运用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开展二恶英分析检测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二恶英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干全酒精糟氨基酸的近红外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樊霞 姜训鹏 +4 位作者 贾铮 肖志明 李兰 李阳 刘晓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4,共5页
玉米干全酒精糟(Distillers’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简称DDGS)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乙醇生产设备和工艺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来源和批次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采集国内外不同工艺、年份和产地的具有... 玉米干全酒精糟(Distillers’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简称DDGS)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乙醇生产设备和工艺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来源和批次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采集国内外不同工艺、年份和产地的具有代表性的110份玉米DDGS样品,依据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并借助光栅型光谱仪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构建了18种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天冬氨酸、谷氨酸等10种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85~0.95,苏氨酸、丝氨酸等7种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73~0.82,赖氨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0.62)最低,模型的RMSEP在0.03~0.19,可用于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氨基酸 玉米DDGS 定量分析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OES法同步测定饲料中10种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铮 彭强 +3 位作者 徐思远 肖志明 王彤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5-37,共3页
本实验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同步测定饲料中Na、K、Mg、Zn、Co、Cu、Mn、Mo、Ca、Fe等10种元素的分析方法 ,并对微波消解条件和ICP-OES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0种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4,... 本实验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同步测定饲料中Na、K、Mg、Zn、Co、Cu、Mn、Mo、Ca、Fe等10种元素的分析方法 ,并对微波消解条件和ICP-OES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0种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2.70%,回收率为86.5%-105.2%;采用此方法对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GC)提供的配合饲料基体标准物质(LGC 7173)试样进行测定,测定值与参考值基本吻合;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特点,能够满足饲料中多种元素同步、快速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饲料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沸石吸氨氮机理解决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B1测定的准确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兰 贾铮 +6 位作者 肖志明 索德成 刘志英 郭红双 徐思远 田静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沸石粉是目前常用作预混合饲料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沸石粉的吸附作用,常会引起某些预混料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出现较大偏差,回收率低下。本文采用3 mol/mL的氯化铵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外标法定... 沸石粉是目前常用作预混合饲料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沸石粉的吸附作用,常会引起某些预混料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出现较大偏差,回收率低下。本文采用3 mol/mL的氯化铵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通过氯化铵的解吸附作用,使得维生素B1的回收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粉 维生素B1 预混合饲料 解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解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8
作者 饶正华 李兰 苏晓鸥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8-61,共4页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强烈致畸作用的生殖系统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给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文中介绍了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吸附法在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生物降解...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强烈致畸作用的生殖系统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给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文中介绍了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吸附法在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生物降解由于高效率、对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能够避免毒素的重新产生并适于大规模操作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解脱毒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源性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樊霞 肖志明 +2 位作者 张维 宋荣 邓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7-53,共7页
为了比较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结果的异同,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杜马斯法)和凯氏定氮法(凯氏法)对10类植物源性饲料原料[小麦、次粉、稻谷、木薯、甘薯、米类、菜粕(饼)、杂粕、玉米蛋白粉、玉米... 为了比较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结果的异同,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杜马斯法)和凯氏定氮法(凯氏法)对10类植物源性饲料原料[小麦、次粉、稻谷、木薯、甘薯、米类、菜粕(饼)、杂粕、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进行了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并对2种方法测定的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类饲料原料的杜马斯法粗蛋白质(D)的质量分数范围为2.23%-66.05%;凯氏法粗蛋白质(K)的质量分数范围为2.32%-63.09%。2种方法测定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杜马斯法和凯氏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R2=0.998,P〈0.05),拟合直线的斜率与1及截距与0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杜马斯法可以代替凯氏法测定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饲料原料 粗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D-泛酸钙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劼 谢建春 苏晓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0,共3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测定了饲料中D-泛酸钙的含量。在二氧化碳流动相中添加14.85%甲醇改性剂及0.15%三氟乙酸添加剂,流速2mL/min,在KromasilODS柱上分离,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表明D-泛酸钙能在3min内完成分离,在1.0~25...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测定了饲料中D-泛酸钙的含量。在二氧化碳流动相中添加14.85%甲醇改性剂及0.15%三氟乙酸添加剂,流速2mL/min,在KromasilODS柱上分离,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表明D-泛酸钙能在3min内完成分离,在1.0~25.0mg/L范围内,样品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在2.3%以内,回收率为89%~98%。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合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D-泛酸钙 超临界流体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法测定饲料中粗纤维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霞 肖志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35,共4页
采用过滤法(GB/T 6434-2006)对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规定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饲料中粗纤维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逐一评定了各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采用过滤法(GB/T 6434-2006)对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规定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饲料中粗纤维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逐一评定了各因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给出了不确定度的量值。结果表明: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是过滤法测定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成熟期稷草样、棕榈粕、鸡配合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结果表示分别为:(35.72±0.17)%、(21.75±0.18)%、(3.59±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法 饲料 粗纤维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微生物耐药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马涛 陆唯 +1 位作者 李松励 樊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目前,绝大部分抗生素用于给人类提供肉奶蛋等食品的畜禽,由此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降低畜禽生产环节抗生素耐药性向人类的传播,首先需要明确畜禽消化道或产品微生物携带哪些耐药基因。耐药组指的是某... 目前,绝大部分抗生素用于给人类提供肉奶蛋等食品的畜禽,由此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降低畜禽生产环节抗生素耐药性向人类的传播,首先需要明确畜禽消化道或产品微生物携带哪些耐药基因。耐药组指的是某个环境微生物群落全部耐药基因的总和,近年来对于畜禽生产过程中耐药组分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基于测序技术研究畜禽(猪、鸡、反刍动物)消化道以及乳中微生物耐药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耐药组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基于宏转录组的耐药组基因表达研究,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等,旨在为调控畜禽养殖过程中耐药基因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耐药组 耐药基因 宏基因组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