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吸附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琳 兰冠宇 +2 位作者 徐妍 李雪 毛雪飞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重金属、农兽药残留、气体污染物等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近年来,氢键有机框架(HOFs)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环境友好、合成条件温和、生物相容性高...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重金属、农兽药残留、气体污染物等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近年来,氢键有机框架(HOFs)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环境友好、合成条件温和、生物相容性高、重复性和再生性好等特性,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治理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综述了HOFs的合成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构建块、调节孔隙度和结构合成功能化HOFs材料。其次,综述了HOFs的结构稳定策略,由于其氢键相互作用难以维持结构稳定性,相关研究通过π–π堆叠、静电相互作用、互穿结构和化学交联等策略,有效提高了HOFs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还综述了HOFs在重金属、农兽药残留、气体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环境污染物中吸附和检测的研究进展。在污染物吸附方面,H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可调节孔隙的特点,通过修饰HOFs框架中官能团的特异性位点,实现环境污染物的特异性高效吸附。在污染物检测方面,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HOFs可用作分析物富集材料,通过固相萃取等技术提高分析仪器的检测能力;同时,利用HOFs自身的电化学发光(ECL)、荧光等特性,可构建高灵敏传感器,实现环境污染物的多元化检测。最后,对HOFs在环境污染物吸附和检测领域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在HOFs的合成简便性、结构稳定性以及识别特异性等方面,仍需加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有机框架 环境污染物 吸附 检测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气体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纳米颗粒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立超 张朝涛 +3 位作者 兰冠宇 李雪 王朝辉 毛雪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7-1526,共10页
目前,纳米材料已经开始用于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在营养强化、色泽风味、杀菌保鲜、储藏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纳米级微颗粒自身独特的尺寸和表面效应,纳米材料对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在开展纳米材料食... 目前,纳米材料已经开始用于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在营养强化、色泽风味、杀菌保鲜、储藏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纳米级微颗粒自身独特的尺寸和表面效应,纳米材料对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在开展纳米材料食品应用的同时,应该关注食品中纳米颗粒物的浓度、尺寸、形态等情况,这离不开可靠、精准的纳米颗粒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纳米颗粒物表征、成像和检测的最新技术进行概括,对显微镜、色谱和分馏、光谱、质谱等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食品中纳米颗粒物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食品 检测技术 光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元素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腾鹏 王金荣 +1 位作者 李雪 毛雪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0-1376,共7页
重金属是农产品、农田土壤、肥料、饲料等农业样品中的重要污染物,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需繁琐的前处理,耗时费力,无法满足重金属的快速检测需求。固体进样元素分析技术具有简化样品前处理、便捷、绿色、高效等优势,在农业领域中元素的... 重金属是农产品、农田土壤、肥料、饲料等农业样品中的重要污染物,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需繁琐的前处理,耗时费力,无法满足重金属的快速检测需求。固体进样元素分析技术具有简化样品前处理、便捷、绿色、高效等优势,在农业领域中元素的快速检测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固体进样元素分析技术,包括样品导入技术和电热蒸发、电感加热、激光烧蚀、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固体进样分析系统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固体进样分析技术已在农业样品中元素的快速检测、现场监测、风险评估等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随着仪器研发、材料科学、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结构小巧、使用简单、分析迅速等优势将会充分发挥、为农业领域中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一种更为有效、可靠的快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进样 元素分析 快速检测 农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标志产品“科尔沁牛肉”与非地理标志西门塔尔牛肉及进口安格斯牛肉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阳晓婷 刘楠 +5 位作者 刘浩 李亚兰 包世俊 霍志刚 孙丽荣 赵燕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3,共10页
为研究地理标志产品“科尔沁牛肉”与其他两种非地理标志牛肉(西门塔尔牛肉及进口安格斯牛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性,本研究测定了上述3种牛肉的营养品质(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比较3种牛肉的综合营养... 为研究地理标志产品“科尔沁牛肉”与其他两种非地理标志牛肉(西门塔尔牛肉及进口安格斯牛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性,本研究测定了上述3种牛肉的营养品质(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比较3种牛肉的综合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科尔沁牛肉的粗蛋白、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24%、8.79%、13.42%,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牛肉(P<0.05);科尔沁牛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进口安格斯牛肉(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安格斯牛肉(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牛肉(P<0.05);科尔沁牛肉的K含量为15681.22 mg·kg^(-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牛肉(P<0.05);科尔沁牛肉的Ca、Na、Fe、Cu、Zn、Mn、Se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安格斯牛肉(P<0.05)。PCA结果表明,3种牛肉的营养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科尔沁牛肉>进口安格斯牛肉>西门塔尔牛肉。本研究可为科尔沁牛肉的营养品质评判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科尔沁牛肉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技术在中药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翔宇 郄梦洁 +3 位作者 赵珊珊 王明林 张九凯 赵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
中药的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在保证中药品质及疗效、保护中药消费者权益、减少由于假劣中药引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国家政策推进和社会关注增长,各类分析技术在中药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方面的研究取得显... 中药的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在保证中药品质及疗效、保护中药消费者权益、减少由于假劣中药引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国家政策推进和社会关注增长,各类分析技术在中药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综述稳定同位素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光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代谢组技术和矿物元素技术在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产地溯源 稳定同位素 DNA条形码 光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代谢组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在北京油鸡体内残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米璐 甘芝霖 +4 位作者 王雪 张星联 杨曙明 邱静 徐贞贞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北京油鸡体内的残留变化规律,挑选160只健康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4组,给药组公母各40只,对照组公鸡40只,母鸡33只(40只母鸡中7只在试验中死亡)。给药组以公鸡21.6 mg/kg(以体质量计)和母鸡21.4 mg/kg(以体质量计)的剂量...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北京油鸡体内的残留变化规律,挑选160只健康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4组,给药组公母各40只,对照组公鸡40只,母鸡33只(40只母鸡中7只在试验中死亡)。给药组以公鸡21.6 mg/kg(以体质量计)和母鸡21.4 mg/kg(以体质量计)的剂量,每隔24 h给药1次,连续5 d口服饲喂氟苯尼考粉,对照组不给任何抗菌药物,与给药组同环境饲养。于停药后第2.5 h~21 d时各屠宰6只公鸡(给药组4只、对照组2只)和6只母鸡(给药组4只、对照组2只),分别采集肉、肾、肝样本,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组织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并采用WT 1.4软件推算休药期。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肝脏组织中的平均残留量最高,可达(881.88±278.90)μg/kg,之后依次是肾脏和肌肉组织,药物消除较慢。为保证食品安全,推荐氟苯尼考在北京油鸡体内的休药期不低于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残留变化 休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提取-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樱桃番茄纳米银颗粒及其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朝涛 王春慧 +4 位作者 李雪 石洪玮 刘贵巧 高光晔 毛雪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1-1281,共11页
为探究复合保鲜涂膜中AgNPs的迁移情况,采用酶提取的前处理方式,结合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法,考察了前处理方式、驻留时间、校准方式以及Ag^(+)浓度等条件对AgNPs准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1 g樱桃番茄样品在柠檬酸... 为探究复合保鲜涂膜中AgNPs的迁移情况,采用酶提取的前处理方式,结合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法,考察了前处理方式、驻留时间、校准方式以及Ag^(+)浓度等条件对AgNPs准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1 g樱桃番茄样品在柠檬酸盐体系下使用0.2 g R-10离析酶可达到消解最适酶剂量;当驻留时间小于100μs时,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积分条件以及较高的信背比;采用AgNP尺寸方式进行校准比单独用Ag^(+)标准溶液校准方式的颗粒尺寸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用来测定樱桃番茄中加标AgNPs颗粒回收率达到88.9%,粒径实测值为(47.8±0.3) nm,粒径检出限为13 nm,颗粒浓度检出限为7.5×10~4 particles/L。通过将樱桃番茄暴露于AgNPs涂膜中来探究AgNPs迁移行为,复合保鲜涂膜后的樱桃番茄通过三次洗涤后能够在表面去除大部分AgNPs,但仍有少量AgNPs穿过果表皮浸入果肉组织。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够为揭示AgNPs在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提供可靠、准确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纳米银复合保鲜涂膜 酶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蒜有机元素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平香 张华勇 +5 位作者 王文博 翁瑞 王玉涛 杜红霞 王文正 秦宏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144,共6页
本试验以山东省65个大蒜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地区及品种大蒜中C、H、N和S共4种有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有机元素与大蒜中主要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蒜中C、H、N和S平均含量分别为41.80%、6.30%... 本试验以山东省65个大蒜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地区及品种大蒜中C、H、N和S共4种有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有机元素与大蒜中主要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蒜中C、H、N和S平均含量分别为41.80%、6.30%、2.81%和0.83%,与其他蔬菜相比整体含量较高。不同品种、产地大蒜中有机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东营、临沂和潍坊大蒜4种有机元素最为丰富,济宁大蒜中4种有机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相较于其他品种,鲁蒜一号大蒜中C、H、N、S含量较为丰富。N和S元素与大蒜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后期可以作为预测大蒜中主要含硫化合物含量水平的特征性指标,从而实现大蒜品质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大蒜 有机元素 检测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研究
9
作者 雷雅杰 李雪 +1 位作者 常春艳 毛雪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8-2057,共10页
微塑料(MPs)和重金属汞(Hg)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水环境及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目前尚缺乏水环境中MPs对Hg吸附行为的系统研究。利用直接进样测汞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离... 微塑料(MPs)和重金属汞(Hg)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水环境及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目前尚缺乏水环境中MPs对Hg吸附行为的系统研究。利用直接进样测汞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离子强度、PS-MPs粒径、环境温度等条件下PS-MPs对Hg^(2+)的吸附行为以及相关的物化参数,探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水环境中Hg^(2+)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价PS-MPs和Hg的环境行为。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60μm的PS-MPs能在数分钟内快速吸附Hg^(2+),在4 h内达到吸附平衡;PS-MPs对Hg^(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遵循Freundlich模型。其对Hg^(2+)的最大吸附量为291.03 ng·mg^(-1),在此范围内溶液中Hg^(2+)含量越高,PS-MPs的吸附量越大。吸附过程存在多个吸附阶段且以非线性多分子层吸附机制为主,结合能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证明了PS-MPs与Hg^(2+)的吸附过程主要包括静电、范德华力和化学络合吸附作用。另外,该研究还发现当溶液pH为7.0时,PS-MPs对100 ng·g^(-1) Hg^(2+)的平衡吸附量最大,约为41.51 ng·mg^(-1);温度越高,粒径更小的PS-MPs对Hg^(2+)的平衡吸附量大;溶液中离子强度越高,Hg^(2+)吸附量降低。该论文为实际环境中PS-MPs和重金属Hg的混合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PS-MPs和Hg结合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塑料 汞离子 吸附作用 动力学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缓解农作物重金属胁迫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雅静 毛雪飞 +2 位作者 栾浩轩 刘贵巧 李雪 《江苏农业科学》 2025年第18期35-40,共6页
硒(Se)是一种植物必需微量营养元素,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缓解重金属胁迫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硒在调控植物重金属吸收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关键成果,重点探讨硒在缓解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首先... 硒(Se)是一种植物必需微量营养元素,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缓解重金属胁迫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硒在调控植物重金属吸收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关键成果,重点探讨硒在缓解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硒的基本特性及硒被植物吸收调控的基础理论与发展历程,梳理硒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及利用过程中的研究脉络;其次,综合分析硒对植物抗氧化能力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机制,指出当前研究在硒形态和应用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与可借鉴之处;最后,展望未来硒在调控植物重金属吸收领域的潜在发展趋势,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硒形态优化、重金属吸收机制以及应用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吸收 植物调控 抗氧化性 重金属胁迫 农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食品:热点领域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9
11
作者 廖小军 赵婧 +3 位作者 饶雷 吴晓蒙 季俊夫 徐贞贞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44,共15页
未来食品内涵深远、外延广阔,不但涵盖食物的生产、收获、贮藏、加工、包装、分销、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与农业系统、生态资源、地球环境、动物福利、人类精神文明等密不可分。梳理了人类面临的食物供给不足、食物损失浪费... 未来食品内涵深远、外延广阔,不但涵盖食物的生产、收获、贮藏、加工、包装、分销、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与农业系统、生态资源、地球环境、动物福利、人类精神文明等密不可分。梳理了人类面临的食物供给不足、食物损失浪费严重、营养健康需求迫切等问题。分析和展望了未来食品热点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无土栽培、单细胞培养、生物催化等为基础的植物工厂、细胞工厂、化学合成等新型食物生产方式成为传统食物生产系统的有力补充,加之对食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实现可持续的食物供给;通过完善食物收储运和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立基于原料和产品的合理加工方式,开发食品新型绿色加工与智能包装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损失;采用挤压剪切、3D打印、纳米组装等工程化食品加工技术和智慧型工业化餐饮模式,融合大数据和感知交互的个性化设计,制造满足消费者精准需求的未来食品。总结了未来食品的新理念、新资源、新技术,以期为未来食品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食品 食物供给 减损 合理加工 营养健康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