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预测模型——CAPSiM 被引量:58
1
作者 黄季焜 李宁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0-41,共12页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预测模型 (简称CAPSiM)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各种政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市场和贸易的影响。CAPSiM是一个部门均衡模型 ,该模型系统由13大类子模型系统组成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多...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预测模型 (简称CAPSiM)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各种政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市场和贸易的影响。CAPSiM是一个部门均衡模型 ,该模型系统由13大类子模型系统组成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多功能性以及理论和实证基础。CAPSiM不但尽可能保证模型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和理论条件 ,而且模型中的各种供给和需求弹性大多数是来自作者及其合作者的实证研究结果 ,从而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CAPSiM在不断被推广和应用的同时 ,目前我们在对其各种弹性进行更新并使该模型往分析更多的政策功能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政策 CAPSiM 模型系统 经济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敬华 蒋和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其规模大小,是一条或几条农业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存在着一条或多条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园区的企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式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创新呈现链式发展的状态。因此,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管理应是基于产... 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其规模大小,是一条或几条农业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存在着一条或多条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园区的企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式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创新呈现链式发展的状态。因此,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管理应是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因区 集群创新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反哺农业 被引量:28
3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6,共13页
本文基于反哺农业的国际一般经验和理论推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反哺农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反哺农业... 本文基于反哺农业的国际一般经验和理论推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反哺农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尚未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对农业进行普遍补贴的条件,反哺农业政策出台的时机还不成熟,还不能从总体上实施反哺农业政策。目前的现实选择应当是:实施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政策,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哺农业 经济发展过程 农业发展 农业剩余 “剪刀差” 平等发展 工业部门 农业劳动力 世界银行 农业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模式及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代正福 蒋和平 安和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93-96,共4页
中国农业科技园自1994年首次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及上海建立了以引进荷兰全套玻璃温室和工厂生产技术为主体的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创新,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农业科技园自1994年首次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及上海建立了以引进荷兰全套玻璃温室和工厂生产技术为主体的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创新,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园.至2003年全国已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省(市)级农业科技园400多个,这些国家及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成,又进一步引导着全国近4000个中小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的主体,成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农业科技园区 北京 现代农业 示范农场 建设模式 中国 玻璃温室 示范园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4,共7页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个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城市化推进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外出劳动力 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 中西部地区 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三农”转变特点及现代农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东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0-124,共5页
本文在分析当代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特点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需要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措施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分配制度 农民利益 农业生产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晓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22,共4页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朱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征与主要方式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过程看,有如下特点:一是不均衡与不稳定。在很长时期...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朱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征与主要方式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过程看,有如下特点:一是不均衡与不稳定。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非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农业 制度变迁 劳动力经济 农业组织 农业的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 优质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利益下农业生产模式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聂荣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在连续时间的假设下,研究了农业产出量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借助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确定出转移概率密度,再利用分布参数系统模型来描述某个地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出量在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分布模型。最后... 在连续时间的假设下,研究了农业产出量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借助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确定出转移概率密度,再利用分布参数系统模型来描述某个地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出量在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分布模型。最后探讨了在均衡条件下农业生产者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最优控制方程。同时给出了某地域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产量预测分析模型。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随机过程 分布参数系统 动态优化模型 利益最大化 转移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改革经验的研究
9
作者 杨世基 《农牧情报研究》 1991年第4期1-12,共12页
印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是由个人抱着改造乡村目的,把先进技术 带去农村,至本世纪40年代,政府开始组织农业技术技术推广工作,在50年代成立全国性以农业技术推广为重要内容的农村推广服务系统,其宗旨在促使乡村... 印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是由个人抱着改造乡村目的,把先进技术 带去农村,至本世纪40年代,政府开始组织农业技术技术推广工作,在50年代成立全国性以农业技术推广为重要内容的农村推广服务系统,其宗旨在促使乡村发展,方针是为全面建设社区服务,做法是建立乡村工作者体系,方式是在全国范围或地区实施一系列项目,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就来自项目,工作进程也按项目要求来作计划,近年实施的全国性大项目是“乡村综合发展计划”,从70年代起,印度开始推行专职农业技术的乡村推广员体系,在一些地区已替代原先作为多面手兼搞农业技术推广的乡村工作者体系,为使农业技术推广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努力,印度重视建立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三结合的体制,各专业研究所均有推广本专业科技成果的任务,各邦的农业大学已成为所在邦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农业技术推广 改革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新科技革命的经济学思考
10
作者 翟启江 仇焕广 王济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提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革命 中国农业 经济学思考 新科技革命 国内外 持续发展 形势 必要条件 发展规律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与走向 被引量:51
11
作者 何忠伟 蒋和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13,共6页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化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在WTO框架下通过政府与农户的多重博弈,将形成一种更为理性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制定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走向与选择。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农业政策 中国 制度变迁 WTO 博弈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明利 赵芝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本文重新界定了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论述了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据此得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突出因素在于科技水平不高,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 劳动者素质 生物育种 农业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原则和方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义丰 王又丰 周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我国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一个重要焦点 ,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世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笔者在分析过去农业结构调整得与失的基础上 ,根据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原则 。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特点 原则 政策 粮食种植面积 农产品质量 畜牧业 农产品加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福生 蒋和平 李明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不同的农业增长方式需要不同的农业技术体系.在论述了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技术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 集约型农业 农业增长方式 农业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敬华 蒋和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以陕西宝鸡、福建漳州、重庆渝北、山西太原等地的农业专家大院实践作为研究案例,分析这些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科技对接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归纳出四种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农业专家大院 农民 科技对接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15年我国农业适度保护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15
16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0-29,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辨识我国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探索未来15年我国农业适度保护的范围、方式、程度及有关政策措施。文章认为,从下世纪初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就将步入保护农业的阶段,而WTO规则又对传统... 本文通过分析辨识我国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探索未来15年我国农业适度保护的范围、方式、程度及有关政策措施。文章认为,从下世纪初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就将步入保护农业的阶段,而WTO规则又对传统的农业保护方式做出了极大的限制。所以,未来我国农业保护的总体方针是:适度保护,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护政策 我国农业 竞争优势 适度保护 农产品贸易 出口补贴 比较优势 价格支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非关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敬华 蒋和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共2页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整体上处于创业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一部分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最早出现在1994年,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自发搞起来的.到199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规...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整体上处于创业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一部分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最早出现在1994年,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自发搞起来的.到199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规范管理,并给予资金扶持,2001年、2002年国家科技部连续两年启动36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涉及3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以对不同类型农区进行科技示范带动,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创业项目 中国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冯海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3,共5页
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 ,这一主题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即要确立新的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建立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 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 ,这一主题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即要确立新的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建立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的资本形成水平、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 中国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利用创业投资的现状及其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锁平 樊丽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农业利用 中小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 股权转让方式 风险投资 快速成长 职业金融家 资金投入 迅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农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食物贡献、原料贡献、劳力贡献、土地贡献和资金贡献 ;城镇化对农业发展有市场贡献、结构贡献、就业贡献、规模贡献和资金贡献。发展经验表明 ,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存在... 农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食物贡献、原料贡献、劳力贡献、土地贡献和资金贡献 ;城镇化对农业发展有市场贡献、结构贡献、就业贡献、规模贡献和资金贡献。发展经验表明 ,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两种实践模式 :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美国模式 ;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不协调的英国模式。协调我国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要遵循农业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基本规律 ,借鉴成功的发展经验 ,在战略选择上坚持五个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农业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