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BTG2基因CDS区克隆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
作者 申金伟 赵雪 +4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杨树猛 梁春年 成述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PCR克隆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BTG2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全长453 bp,共编码150个氨基酸;BTG2蛋白的分子式为C748H1190N208O213S8,分子质量为16 761.42 ku,原子总数为2 367个;不稳定性指数为48.51,是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1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占56.5%)和线粒体(占26.1%);氨基酸序列的1~108位有1个BTG1域;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123,是亲水蛋白;共有1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与10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间蜂猴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BTG2在成年公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肌肉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克隆了牦牛BTG2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其组织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BTG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祁连牦牛屠宰性能及不同肌肉组织营养特性研究
2
作者 何文斌 扎西塔 +5 位作者 秦玉峰 马金保 赵敏慧 孔祥颖 胡林云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揭示祁连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选择成年祁连牦牛公、母各5头进行屠宰试验,采取祁连牦牛的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部位的分割肉,测定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环湖牦牛、雪多牦牛和查吾... 为揭示祁连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选择成年祁连牦牛公、母各5头进行屠宰试验,采取祁连牦牛的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部位的分割肉,测定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环湖牦牛、雪多牦牛和查吾拉牦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祁连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51.20 kg,母牛为112.20 kg,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94%、34.76%和35.04%。祁连牦牛公、母牛的眼肌面积均高于环湖牦牛、雪多牦牛、肃南牦牛和查吾拉牦牛。祁连牦牛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均为0.3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3、0.64、0.6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分别为1.19、1.18、0.86,符合WHO推荐值;表明祁连牦牛肉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均衡。呈味氨基酸占比分析显示,祁连牦牛的背最长肌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为26.80%。综上,祁连牦牛具有优良的肉用性能及遗传选育潜力,背最长肌风味浓郁,更具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牦牛 屠宰性能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MYL 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3
作者 马荣 喇永福 +6 位作者 包鹏甲 郭宪 路建卫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成述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0-1419,共10页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 858 H 1324 N 234 O 274 S 12,原子数为2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17个特异性磷酸化位点。MYL9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表达,且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探究了MYL 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牦牛MYL 9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MYL 9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和组织表达分析
4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P4和FABP5基因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脂肪、肌肉和十二指肠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牦牛FABP4、FABP5基因CDS序列全长分别为393和408 bp,分别编码130和135个氨基酸,基于FABP4和FABP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牦牛与美洲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牛,与鸡的亲缘关系较远。FABP4和FABP5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推测其不是分泌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牦牛FABP4、FABP5氨基酸序列分别存在16和17个磷酸化位点,均以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为主;牦牛FABP4和FABP5蛋白均与PPARG、GOT2间存在互作关系,且其相互间存在互作关系。KEGG富集结果发现,FABP4和FABP5共同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上。FABP4和FABP5基因在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明确了其分子特征。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与脂肪的沉积和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FABP4基因 FABP5基因 肉品质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5
作者 何文斌 平措占堆 +10 位作者 张强 尼玛加措 王洪壮 余道宁 张梦帆 王彤 冯芬 喇永富 马晓明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桑牦牛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89%、40.35%、9.41%、11.24%、4.17%、40.05%。相比于其他牦牛肉,桑桑牦牛的肉色总体表现为亮度偏低,红度偏高,黄度偏高,肉质较韧。桑桑牦牛公、母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分别为0.39和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4和0.61,符合FAO/WHO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桑桑牦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为0.16,低于WHO推荐值,表明桑桑牦牛肉的脂肪酸含量不均衡。综上,桑桑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类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敏 刘洋 +2 位作者 杨富民 杨继涛 张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0-294,298,共6页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嫩化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盐类和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牦牛肉剪切力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W-B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以减少盐用量和嫩化时间为目的,确定出CaCl2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2d;焦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1d;焦磷酸二氢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5%,处理3d;三聚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3%,处理4d。研究结果为牦牛肉的嫩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嫩化 剪切力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及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郭宪 裴杰 +1 位作者 王宏博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256-6257,共2页
牦牛乳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特色产品。在分析牦牛乳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对牦牛乳的特点、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因素、牦牛乳产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深入开发与利用牦牛乳及提高牦牛乳产品的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牦牛乳 泌乳性能 乳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宪 裴杰 +3 位作者 褚敏 包鹏甲 赵生军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目的]提高牦牛乳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牦牛乳产品的附加值。[方法]对青海高原牦牛乳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谷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甘氨酸、蛋氨... [目的]提高牦牛乳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牦牛乳产品的附加值。[方法]对青海高原牦牛乳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谷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牦牛初乳中总氨基酸含量(5.485%)显著高于常乳。在牦牛初乳和常乳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9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常乳中的油酸和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初乳。[结论]该研究可为牦牛乳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南牦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包鹏甲 郎建英 +7 位作者 马晓明 喇永福 梁春年 郭宪 吴晓云 安玉峰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于天祝白牦牛、无角牦牛和雪多牦牛,肌肉剪切力低于无角牦牛,说明肃南牦牛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肉品质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南牦牛 肉用性能 肉品质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卵母细胞及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宪 丁学智 +2 位作者 王宏博 包鹏甲 阎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6-1581,共6页
旨在了解牦牛卵母细胞、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相关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分子依据。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选取表达量存在差异的基因条带,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在卵母细胞... 旨在了解牦牛卵母细胞、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相关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分子依据。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选取表达量存在差异的基因条带,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在卵母细胞、2-细胞、8-细胞和囊胚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条差异条带中,除桑椹胚期1个基因在GenBank中未检测到同源性外,其余3个基因分别与锌指MYND11(ZMYND11)、核小体组装蛋白1样1(NAP1L1)、核糖体蛋白L27(RPL27A)高度同源。ZMYND11基因在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8-细胞、囊胚阶段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AP1L1基因在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囊胚阶段其表达量相对较低,而在8-细胞表达量急剧升高(P<0.05)。RPL27A基因从成熟卵母细胞经2-细胞到8-细胞随胚胎发育进程表达量逐渐降低,到囊胚期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基因ZMYND11、RPL27A和NAP1L1在牦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可能与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及不同的生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早期胚胎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鹏甲 梁春年 +6 位作者 吴晓云 王宏博 郭宪 丁学智 褚敏 裴杰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65-67,共3页
试验测定了成年及2岁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的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成年公牛分别可剪毛1.82 kg±0.13 kg和2.10 kg±0.43 kg,均极显著高于本品种母牦牛(P<0.01);成年无角牦牛公牛体侧毛长极显著... 试验测定了成年及2岁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的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成年公牛分别可剪毛1.82 kg±0.13 kg和2.10 kg±0.43 kg,均极显著高于本品种母牦牛(P<0.01);成年无角牦牛公牛体侧毛长极显著长于其母牦牛及大通牦牛(P<0.01),但大通牦牛成年公牛裙毛长极显著长于其母牛及无角牦牛(P<0.01),背部毛长在两类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大通牦牛母牛的绒毛细度显著低于大通牦牛公牛及无角牦牛(P<0.05),粗毛及裙毛细度在两类群公母牛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类群2岁牦牛公母牛剪毛量、体侧毛长及裙毛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毛、绒、裙毛的细度在群体及性别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绒毛伸长率及断裂强力在不同牦牛类群、年龄及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剪毛量 断裂强力 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的肉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宪 裴杰 +3 位作者 包鹏甲 褚敏 赵娟花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57-159,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牦牛的肉用性能和加快牦牛选育进程,对牦牛的肉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牦牛选育与肉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方法]以牦牛为研究对象,对牦牛的产肉性能、肉品质、肉脂肪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从产肉性能来看,18... [目的]为了提高牦牛的肉用性能和加快牦牛选育进程,对牦牛的肉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牦牛选育与肉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方法]以牦牛为研究对象,对牦牛的产肉性能、肉品质、肉脂肪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从产肉性能来看,18月龄补饲牦牛宰前活重为137.54 kg,胴体重为66.14 kg,净肉重为52.16 kg,屠宰率为48.09%,净肉率为37.92%,眼肌面积为31.53 cm2,各项产肉指标均显著高于当地自然放牧牦牛。从肉品质来看,18月龄牦牛的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均低于成年牦牛肉,且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性差异(P<0.05)。18月龄牦牛肉的系水力、熟肉率均高于成年牦牛肉,且熟肉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从肉脂肪酸来看,牦牛补饲后在背最长肌、半腱肌中均检测到肉豆蔻酸、2-甲基-棕榈酸、2-己基-环丙烷辛酸、顺式-11-十八烯酸、反-9-十八碳烯酸、山嵛酸、木蜡酸,而自然放牧条件下均未检测到。牦牛补饲后脂肪酸含量及其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牦牛肉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与饲养条件有关。[结论]放牧加补饲是提高牦牛产肉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补饲可改善牦牛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产肉性能 肉品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雷蕾 包鹏甲 +3 位作者 吴晓云 褚敏 梁春年 阎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60-3166,共7页
试验从心肌酶活性、肝脏代谢、肾脏代谢、机体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及脂代谢方面比较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牦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为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较高海拔地区)采集牦牛血样49份,在河北省红松洼... 试验从心肌酶活性、肝脏代谢、肾脏代谢、机体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及脂代谢方面比较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牦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为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较高海拔地区)采集牦牛血样49份,在河北省红松洼牧场(较低海拔地区)采集牦牛血样29份,检测25项血液生化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个牦牛群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较低海拔地区牦牛相比,较高海拔地区牦牛血液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球蛋白(GLB)、肌酐(CRE)、尿酸(UA)、丙二醛(MDA)、葡萄糖(GLU)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及白球比(A/G)极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牦牛心肌酶活性、机体代谢功能及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较高海拔地区的牦牛长期身处低氧环境,逐渐产生高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心肌酶活性 肝脏代谢 肾脏代谢 抗氧化能力 高原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牦牛与有角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飞 梁春年 +8 位作者 郭宪 王宏博 丁学智 吴晓云 褚敏 裴杰 拉环 张国模 阎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57-3262,共6页
本研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探讨有角和无角牦牛群体的体况和代谢差异,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检测了有角、无角牦牛群体的30项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群体测得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研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探讨有角和无角牦牛群体的体况和代谢差异,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检测了有角、无角牦牛群体的30项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群体测得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间有11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5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14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从测定的数据初步判定,有角与无角牦牛群体在高原低氧适应性、肝脏代谢、肾脏代谢及骨质形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无角牦牛比有角牦牛更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本试验结果可为牦牛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有角和无角群体 生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美仁牦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墨典 李大伟 +8 位作者 陆建伟 扎老 石生光 吴晓云 马晓明 喇永福 郭宪 包鹏甲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研究美仁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发掘其遗传资源,随机选取13头美仁牦牛(5头公牛,8头母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美仁牦牛成年公牛的屠宰率52.10%,母牛的屠宰率49.... 为研究美仁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发掘其遗传资源,随机选取13头美仁牦牛(5头公牛,8头母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美仁牦牛成年公牛的屠宰率52.10%,母牛的屠宰率49.91%。公牛的屠宰率高于查吾拉牦牛、雪多牦牛和环湖牦牛公牛。美仁牦牛公牛的眼肌面积高于雪多牦牛、环湖牦牛公牛,低于查吾拉牦牛和肃南牦牛。美仁牦牛肉的剪切力大于金川牦牛和麦洼牦牛。美仁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21.20%,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丰富,比例均衡。综合来看,美仁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繁殖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文泽 裴杰 +4 位作者 包鹏甲 吴晓云 丁学智 胡俊杰 郭宪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11期95-97,共3页
牦牛繁殖是牦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牦牛繁殖调控技术是增加牛群数量、提高牛群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本文通过了解牦牛的繁殖现状及分析各种影响牦牛繁殖性能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牦牛繁殖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应用牦牛繁殖调控技... 牦牛繁殖是牦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牦牛繁殖调控技术是增加牛群数量、提高牛群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本文通过了解牦牛的繁殖现状及分析各种影响牦牛繁殖性能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牦牛繁殖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应用牦牛繁殖调控技术提高牦牛的繁殖力,为解决牦牛繁殖生产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繁殖调控 繁殖力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DJ-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金伟 路建卫 +3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等,再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基因的CDS区全长570 bp,共编码189个氨基酸;牦牛DJ-1结构域预测显示,在DJ-1氨基酸序列的29—168位中有1个含有Pfam的PfpI结构域;通过对DJ-1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分子质量20.03531 ku,原子总数2870,理论等电点6.84,不稳定系数28.37,表示为稳定的蛋白质;脂肪系数101.11,总平均亲水系数-0.004,为亲水蛋白,共有11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欧洲牛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极狐和宽吻海牛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表明,在成年美仁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心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DJ-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转录组、蛋白组比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梦丽 宋仁德 +1 位作者 李吉叶 郭宪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6期40-42,共3页
为了解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转录组、蛋白组比较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检索2012~2020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转录、翻译水平对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差异分析归纳。研究发现,转录组学找到了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存在的差异及与犏牛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 为了解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转录组、蛋白组比较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检索2012~2020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转录、翻译水平对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差异分析归纳。研究发现,转录组学找到了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存在的差异及与犏牛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和非编码RNA,发掘了一大批与犏牛精子发生阻滞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蛋白组学获得了一批表达差异明显的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在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精子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转录组、蛋白组比较研究分析,旨在为研究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转录组、蛋白组比较及犏牛雄性不育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睾丸 转录组 蛋白组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3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荣凤 黄纯 +3 位作者 扎老 路建卫 唐月琴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FABP3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是β-转角和延伸链;牦牛FABP3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属于具有一定亲水性的稳定蛋白;牦牛FABP3基因CDS区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FABP3基因在牛属动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与野牦牛和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胎牛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在成年牦牛肺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3基因,探究了FABP3基因在牦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3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MYL3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梦帆 路建卫 +2 位作者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L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参照)、睾丸、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牦牛MYL3基因CDS区长600 bp,共编码199个氨基酸,存在1个碱基突变位点,位于第165位(A>T)。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峰驼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MYL3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RT-qPCR结果表明,MYL3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中次之,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MYL3基因可能与牦牛心脏发育有关,对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YL3基因 肌肉生长发育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