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乳在药剂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宏伟 李剑勇 +2 位作者 吴培星 周绪正 张继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750,共4页
综述纳米乳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优势,形成纳米乳的各组分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状况。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纳米乳在透皮给药、口服给药、黏膜给药、注射给药等多个给药途... 综述纳米乳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优势,形成纳米乳的各组分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状况。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纳米乳在透皮给药、口服给药、黏膜给药、注射给药等多个给药途径中较之普通乳剂有明显的优势。纳米乳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对难溶性药物强大的增溶作用,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靶向性及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在药剂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 表面活性剂 给药系统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硫酸安普霉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尚若峰 胡振英 +4 位作者 张新国 李世宏 史彦斌 徐忠赞 宋中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共3页
对 5头健康猪口服和静脉注射国产硫酸安普霉素 ,研究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0 3%,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 2 .2 %~ 5 .0 %,且血清浓度... 对 5头健康猪口服和静脉注射国产硫酸安普霉素 ,研究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0 3%,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 2 .2 %~ 5 .0 %,且血清浓度在0 .0 5~ 3μg/ m 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6 5 )。以 2 0 mg/ kg口服和以 2 0 mg/ kg静脉注射硫酸安普霉素后 ,经 Mcpkp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开放型一室和二室模型 ,生物半衰期 t1 / 2 分别为 (7.36± 1 .5 2 ) h和 (3.1 7± 0 .75 )h;CLB分别为 4 .82 L / kg· h和 0 .1 6 L / kg· h;AUC值分别为 4 .1 4和 1 30 .6 2。口服 :Cmax为 (0 .2 4± 0 .0 3)μg/ ml;Tp为 (5 .1 2±0 .6 1 ) h;T1 / 2 K为 (7.36± 1 .5 2 ) ;生物利用度 (AUCp.0 / AUCi.v)为 (3.1 92 8± 0 .70 4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剂 硫酸安普霉素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微生物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倪春霞 蒲万霞 +3 位作者 胡永浩 邓海平 王玲 孟晓琴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安”防治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玲 蒲万霞 +4 位作者 扎西英派 孟晓琴 郭福存 李金善 邓海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断奶安"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给断乳仔猪口服"断奶安",观察其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各肠段pH值及肠黏膜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断奶安"可...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断奶安"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给断乳仔猪口服"断奶安",观察其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各肠段pH值及肠黏膜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断奶安"可提高断乳仔猪的存活率,使腹泻率下降19.24%,且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具有较好的提高断乳仔猪生长速率的趋势及阶段增重优势,使仔猪生长性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可通过增强仔猪肠道抵抗力来维持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和正常的消化功能,进而提高肠道的黏膜免疫水平;还可通过降低肠道内潜在致病菌比例及其对宿主的毒害作用,使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在极短的时期过渡至并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并具有降低仔猪肠道内容物pH值的趋势。[结论]"断奶安"可有效防治断奶仔猪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安” 微生态制剂 断乳仔猪 腹泻 生产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倪春霞 蒲万霞 +2 位作者 胡永浩 王玲 邓海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0期64-68,共5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也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菌。为有效控制其感染及流行,并为临床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需要对菌株进行分型。本文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分型 奶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断奶安对小鼠实验感染细菌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蒲万霞 宋秉生 +4 位作者 戴凤菊 董鹏程 邓海平 倪春霞 杨志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小鼠口服不同剂量断奶安14~18h后分别经腹腔和静脉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1和O2,结果断奶安组腹腔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1的小鼠存活率达60%(对照组存活率10%),腹腔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2的小鼠的存活率为50%(对照组全部死亡);静... 小鼠口服不同剂量断奶安14~18h后分别经腹腔和静脉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1和O2,结果断奶安组腹腔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1的小鼠存活率达60%(对照组存活率10%),腹腔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2的小鼠的存活率为50%(对照组全部死亡);静脉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1的小鼠存活率达90%(对照组存活率为30%),静脉感染大肠埃希氏杆菌O2的小鼠存活率达60%(对照组存活率为10%)。小鼠经腹腔分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2×10^7CFU/20g)和大肠埃希氏杆菌O1(5×10^7CFU/20g)后,口服断奶安进行治疗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灌服断奶安100mg/kg、1000mg/kg、2000mg/kg、3000mg/kg和蒸馏水后,存活率分别为40%、70%、70%、80%和0;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组分别灌服1000mg/kg、1500mg/k,2000mg/kg断奶安和蒸馏水后,存活率分别为40%、60%、50%和10%。表明,断奶安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安 小鼠 大肠埃希氏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槟榔碱的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德磊 李剑勇 +3 位作者 周绪正 李金善 牛建荣 张继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4841-14842,共2页
[目的]考察建立氢溴酸槟榔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流速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槟榔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50∶50),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流速1.5 ml/... [目的]考察建立氢溴酸槟榔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流速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槟榔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50∶50),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流速1.5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槟榔碱的保留时间约为12.6 min,分离度良好。进样量在0.010~0.080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在紫外检测下最低能定量检测到500 ng。[结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准确度,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但不适合用来测定药动学试验或药物残留试验中微量槟榔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槟榔碱 高效液相色谱 阳离子交换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玲 蒲万霞 +4 位作者 孟小琴 邓海平 崔东安 焦硕 杨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性腹泻 检测 仔猪腹泻 人畜共患 外界条件 混合感染 发病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崔颖 梁剑平 +4 位作者 王玲 王曙阳 白卫兵 王学红 华兰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贯叶连翘 金丝桃素 提取分离方法 多年生草本植物 金丝桃属 抗菌消炎 生物活性 医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养殖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玲 李宏胜 +6 位作者 王正兵 严作庭 苗小楼 陈炅然 祁光红 肖俊武 张继良 《中国乳业》 2010年第10期50-53,共4页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仍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种类变化不明显,细菌混合感染较以往有上升趋势,但是在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及奶牛群还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同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挤奶规范程度、季节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从综合性防治、病原学、临床治疗的角度,探讨了根治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提出了重视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从根本上讲,预防才是消除乳房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本次调查期间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