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至精油在兽药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牛彪 梁剑平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论文主要从牛至精油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面加以论述,为牛至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新型药物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2
作者 孔晓军 刘希望 +1 位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1,共4页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着其功能团、作用位点、作用方式的进一步阐明以及有关数据库的建立,丁香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药理学作用 镇痛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鸭跖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兴业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李冰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2-655,共4页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到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兽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范颖 周绪正 +2 位作者 李冰 李金善 张继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5-748,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养殖业中危害畜禽健康的重要骨骼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笼养蛋鸡、奶牛和羊的骨质疏松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兽医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发病原因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方剂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玲 陈炅然 +4 位作者 郭天芬 李宏胜 杨峰 胡广胜 王旭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41-2743,共3页
综述了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痰止咳、清利咽喉为辅组成的中药方剂在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观察,归纳了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的中药种类及其方剂。探讨了研发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eit... 综述了以清热解毒为主,化痰止咳、清利咽喉为辅组成的中药方剂在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观察,归纳了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的中药种类及其方剂。探讨了研发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eitis,IB)中药的途径和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中药在防治畜禽病毒病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防治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砂生槐主要成分苦参碱类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牛建荣 张继瑜 +3 位作者 周绪正 李冰 魏小娟 程富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5期84-87,共4页
西藏砂生槐是西藏特有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和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藏砂生槐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抑制中枢神经系... 西藏砂生槐是西藏特有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和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藏砂生槐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苦参碱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强心、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同时又是植物性杀虫剂的重要原料。西藏砂生槐在西藏等地分布广泛,药源丰富,对其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十分重要。笔者等就西藏砂生槐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西藏砂生槐的开发利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砂生槐 药理学 防治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牛彪 梁剑平 +6 位作者 秦文文 尚若锋 郝宝成 杨珍 郭文柱 王学红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5,共7页
通过检测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并建立茶树精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树精油新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先将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的茶树精油提取出... 通过检测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并建立茶树精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树精油新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先将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的茶树精油提取出来,再用GC法测定提取的挥发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不同批次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含量保持稳定;1,8-桉叶素在0.013mg/mL~0.41 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松油烯-4-醇在0.175 mg/mL~5.575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3),1,8-桉叶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1.89%(n=6),松油烯-4-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8%,RSD为1.45%(n=6)。该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可为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 1 8-桉叶素 松油烯-4-醇 气相色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陈柯源 高艳 +1 位作者 郝宝成 梁剑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益生菌对于平衡动物胃肠道菌群有着重要影响,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酶及其他代谢产物。中药经益生菌发酵后,其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具有无抗、低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是替代抗生素... 益生菌对于平衡动物胃肠道菌群有着重要影响,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酶及其他代谢产物。中药经益生菌发酵后,其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具有无抗、低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的理想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论文从益生菌发酵中药的作用机理、种类、特征、菌种选择及条件优化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为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 中药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申纪饶 武小虎 +4 位作者 张惠婷 李新圃 丁学智 严作廷 李宏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第6期14-19,25,共7页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原菌耐药及药物残留,给奶牛乳腺炎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中药...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奶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原菌耐药及药物残留,给奶牛乳腺炎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中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治疗效果明确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尤其是以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为模型开展的中药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特性、乳腺炎炎症模型的建立、中药在干预细胞模型及作用靶点方面的最新进展、未来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治疗奶牛乳腺炎作用机制及筛选优良的中药方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细胞模型 中药 作用机制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健 严作廷 +3 位作者 王东升 张世栋 杨志强 董书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4月,全面收集中药治疗奶...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4月,全面收集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方法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3419头患病牛,其中试验组2481例,对照组938例,试验组均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链霉素治疗。复方中药治疗牛乳房炎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03,95%CI(1.56,2.63),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2.25,95%CI(1.57,3.22),P<0.05],乳区总治愈率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54,95%CI(1.43,1.66),P<0.05],乳区总有效率极显著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OR=1.20,95%CI(1.15,1.26),P<0.01]。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性。【结论】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显著优于青链霉素,即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防治研究存在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META分析 中药 青链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焦虫药青蒿琥酯纳米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11
作者 张杰 李冰 +1 位作者 周绪正 张继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1-373,共3页
为了给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研究青蒿琥酯纳米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纳米乳,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学变化。... 为了给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研究青蒿琥酯纳米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纳米乳,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各给药剂量组对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血液生理指标、肝肾功能和重要脏器系数均未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病理学检查大鼠心、肝、脾、肺、肾、胸腺、肾上腺等器官也均未发现有明显的毒性损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纳米乳 大鼠 亚慢性毒性 焦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的来源及其抗鸡球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鑫 郭文柱 +2 位作者 高旭东 郝宝成 梁剑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3-506,共4页
青蒿素(Arteminsinin,ART)为菊科青蒿属植物黄花蒿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分子式为C_(15)H_(22)O,分子结构属于倍半萜内酯类过氧化物([1-2])。1971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首次从植物黄花蒿中利用乙醚提取获得青蒿素,并经过大量的临床... 青蒿素(Arteminsinin,ART)为菊科青蒿属植物黄花蒿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分子式为C_(15)H_(22)O,分子结构属于倍半萜内酯类过氧化物([1-2])。1971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首次从植物黄花蒿中利用乙醚提取获得青蒿素,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疟活性,而且与原有抗疟药物无交叉耐药性。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作用机制 倍半萜内酯类 屠呦呦 乙醚提取 蒿属植物 抗疟药物 黄花蒿 鸡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磊 张继瑜 +2 位作者 周绪正 李冰 李金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185,共3页
伊维菌素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高效、用量小、副反应轻等优点,因此研制其新型制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伊维菌素制剂的研发深受兽医临床重视,目前不同的剂型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随着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特... 伊维菌素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高效、用量小、副反应轻等优点,因此研制其新型制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伊维菌素制剂的研发深受兽医临床重视,目前不同的剂型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随着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脂质体纳米药物的研制引起广泛的关注。对近年来伊维菌素制剂的研究及其制剂应用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制剂 纳米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散对人工感染的鸡球虫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志廷 王玲 +2 位作者 龚振兴 蔡建平 梁剑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了明确常山散治疗鸡球虫病的疗效和最佳给药剂量,通过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药物,试验设常山散组(分别为0.05、0.1、0.3、0.5、0.7、1 g/kg饲料)、妥曲珠利对照组(1.0 m L/L饮水)、感染对照组和健康对照... 为了明确常山散治疗鸡球虫病的疗效和最佳给药剂量,通过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药物,试验设常山散组(分别为0.05、0.1、0.3、0.5、0.7、1 g/kg饲料)、妥曲珠利对照组(1.0 m L/L饮水)、感染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常山散各剂量组鸡盲肠和十二指肠肿胀明显减轻,血液性内容物明显减少,抗球虫指数分别为85.5、132.7、141.1、128.8、104.2和102.8,均高于感染对照组;常山散按0.1、0.3和0.5 g/kg饲料给药抗球虫指数均高于妥曲珠利对照组(124.8)。结果提示:常山散抗球虫疗效好,且作为中药提取物,绿色环保、低毒、低残留,有望成为新型抗球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散 人工感染 鸡球虫病 妥曲珠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培培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共3页
综述了苦参碱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苦参碱的抗病毒机制、苦参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利用以及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苦参碱 抗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一代繁殖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乐 孔晓军 +5 位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李世宏 秦哲 焦增华 李剑勇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初步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对亲代大鼠的生殖功能和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将3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受试药物AEE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98.0、124.5和31.1 mg·kg^(-1)·d^(-1)),阿司匹林组(剂量为68.4 ... 为了初步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对亲代大鼠的生殖功能和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将3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受试药物AEE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98.0、124.5和31.1 mg·kg^(-1)·d^(-1)),阿司匹林组(剂量为68.4 mg·kg^(-1)·d^(-1)),丁香酚组(剂量为246.0 mg·kg^(-1)·d^(-1)),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维持饲料)。各实验组均按设定剂量连续给药10周后,测定亲代大鼠主要的脏器系数、繁殖指数和生产指标以及子代(F1)仔鼠的出生指标和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AEE影响胎鼠的生长(P<0.05),并且高剂量AEE组大鼠的妊娠率、窝产仔数、出生活仔率和出生存活率都偏低,其中雄性仔鼠比例偏高;阿司匹林组妊娠大鼠和哺乳期胎鼠生长缓慢(P<0.05);高剂量组AEE亲代大鼠的睾丸和附睾系数偏高(P<0.05),阿司匹林和丁香酚组子代大鼠的附睾系数偏高(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EE对大鼠繁殖毒性的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为31.1 mg·kg^(-1)·d^(-1),对大鼠的最小有损害作用剂量为124.5 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繁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宿主来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洋 陈智华 +2 位作者 邓海平 李春慧 蒲万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4-907,共4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ethiciin-resistant Staphy10coccUs aureus,MRSA)是医院内和社区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也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而且健康人群的携带率为20 %~30%,其携带的mecA耐药基因编码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ethiciin-resistant Staphy10coccUs aureus,MRSA)是医院内和社区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也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而且健康人群的携带率为20 %~30%,其携带的mecA耐药基因编码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的PBP2a蛋白而导致菌株的耐药.自1940年青霉素被用于治疗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起的感染后,很快便出现了耐药菌株;1959年,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首次被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S.aureus后,1961年既有MRSA的报道.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其耐药菌株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出现,由于其高度耐药性和异质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流行病学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半合成青霉素 耐药菌株 宿主 临床治疗 动物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培培 杨亚军 +1 位作者 刘希望 李剑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6,共5页
为了建立该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5mL/L磷酸水(25∶75,V/V),检测波长224nm,柱温30℃,流速1mL/min为色谱条件。氟苯尼考在该色谱... 为了建立该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5mL/L磷酸水(25∶75,V/V),检测波长224nm,柱温30℃,流速1mL/min为色谱条件。氟苯尼考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好;在5μg/mL^332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22 390C+17 227,R2=1.000 0;总平均回收率为96.09%±1.79%,RSD为1.87%;5批样品的氟苯尼考含量测定结果的RSD为0.75%。该方法准确可靠、选择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含量的测定,并为该注射液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相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酵母菌制剂的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红雁 蒲万霞 +1 位作者 吴润 陈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为研究以一种新型活性酵母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在模拟动物胃肠道环境下的耐受情况,运用直接计数法对酵母菌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曲线、pH值变化以及凝聚性进行测定,分析该活性酵母的生长特性,同时测定其在模拟胃肠道的酸性环境及高渗... 为研究以一种新型活性酵母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在模拟动物胃肠道环境下的耐受情况,运用直接计数法对酵母菌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曲线、pH值变化以及凝聚性进行测定,分析该活性酵母的生长特性,同时测定其在模拟胃肠道的酸性环境及高渗环境和不同温度环境中的活力。结果表明,该酵母具有耐受酸性pH2、胆盐浓度1%、盐浓度22%等特殊环境的能力,且可在水温64℃短时间内的情况下生长,同时在规定的耐受范围内有较高存活率且符合益生菌制剂在肠道发挥益生功能所需的菌含量,为其以后的临床应用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酵母 生长特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宝成 杨贤鹏 +7 位作者 王学红 陈慧 郭文柱 郭志廷 刘宇 尚若锋 胡永浩 梁剑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6-1888,1895,共4页
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苦马豆素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提取物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目数80目、料液... 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苦马豆素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提取物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目数80目、料液比1∶40、纤维素酶添加量3.5%、酶解时间3.0 h。在此提取条件下,苦马豆素的提取率可达到39.41 mg/kg。该法快速、高效、方便、节能,有利于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 苦马豆素 纤维素酶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