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部分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宏胜 杨峰 +8 位作者 王旭荣 陈炅然 胡广胜 罗金印 李新圃 苗小楼 王玲 朱新荣 刘学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226,共5页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病原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引起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化脓隐秘杆菌(37.1%)、大肠杆菌(24.2%)、屎肠球菌(22.6%)和无乳链球菌(16.1%)。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4种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和杆菌肽耐药性最为严重,其耐药率为60%~100%。对4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先锋霉素V和氟苯尼考,其敏感度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巴贝斯虫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婧 周绪正 +4 位作者 李冰 魏晓娟 范颖 刘翠翠 张继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巴贝斯虫病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巴贝斯虫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作者就近年来治疗巴贝斯虫病的药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常用的较为有效的药物咪唑苯脲对肝功能具有损伤作用,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 巴贝斯虫病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巴贝斯虫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作者就近年来治疗巴贝斯虫病的药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常用的较为有效的药物咪唑苯脲对肝功能具有损伤作用,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联用可造成寄生虫细胞色素b基因突变,且复发感染和寄生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较为严重。对于抗巴贝斯虫的化合物开发主要集中在噻唑和咪唑等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寻找寄生虫中适当的靶基因并进行其颉颃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试验结果显示部分传统药物对于抗巴贝斯虫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贝斯虫 治疗 抑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药物防治家畜螨虫病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作廷 王东升 +1 位作者 荔霞 张世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螨虫病是引起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影响消化吸收,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家畜螨病主要用化学药物防控,这类药物对生态环境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天然植物杀螨药物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对植物杀螨... 螨虫病是引起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影响消化吸收,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家畜螨病主要用化学药物防控,这类药物对生态环境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天然植物杀螨药物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对植物杀螨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虫病 天然植物杀螨剂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昭辉 董书伟 +6 位作者 薛慧文 荔霞 申小云 刘永明 王胜义 刘世祥 齐志明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4期34-38,共5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 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及其核心技术、纳米药物毒性,并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纳米药物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兽药蓝花侧金盏对兔螨的抑杀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尚小飞 潘虎 +5 位作者 苗小楼 王东升 唐木克 达哇 王瑜 杨耀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藏兽药蓝花侧金盏对兔螨的抑杀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杀螨实验,比较了蓝花侧金盏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并对活性较强的提取物的毒力和治疗兔螨病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4种提取物中... 目的:探讨藏兽药蓝花侧金盏对兔螨的抑杀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杀螨实验,比较了蓝花侧金盏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并对活性较强的提取物的毒力和治疗兔螨病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4种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杀螨活性,高剂量(500 mg/mL)在体外培养6 h内全部杀死螨虫,4种浓度(500、250、125和62.5 mg/mL)的半数致死时间分别为0.743、2.73、5.919和22.536 h,并且其能有效治疗兔螨病,总有效率为90%。结论:蓝花侧金盏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兔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侧金盏 兔螨 杀螨作用 乙酸乙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药毒性及其研究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富胜 周绪正 +3 位作者 李冰 魏小娟 王娟娟 张继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中兽药毒性是中兽医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对中兽药毒性的认识、机体对中兽药毒性的反应、有毒中兽药的使用以及近年来在中兽药毒性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毒中兽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兽药 毒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猪温热病研究概况
7
作者 李新圃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杨亚军 罗金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4期22-24,共3页
猪温热是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流行性。其病因十分复杂,许多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关系,发病率高达到50%-100%,死亡率达30%-90%。患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1℃以上,高热稽留,大多数病猪呼吸困难,部分流涕、打喷嚏、... 猪温热是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流行性。其病因十分复杂,许多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关系,发病率高达到50%-100%,死亡率达30%-90%。患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1℃以上,高热稽留,大多数病猪呼吸困难,部分流涕、打喷嚏、咳嗽;部分患猪粪便秘结,或出现腹泻;病程稍长的病猪消瘦、贫血,部分耳朵发绀呈紫红色,皮肤有紫斑、甚至出血。对于猪温热病的治疗,临床常采用降温、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方法,主要是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此类中、西药物,或进行肌肉注射,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临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温热病 穴位注射疗法 病猪 中兽药 急性传染病 呼吸困难 肌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头孢噻呋在食品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晨 董朕 +3 位作者 孙继超 邱燕华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09-1115,共7页
头孢噻呋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用于治疗猪、反刍动物(牛、绵羊和山羊)和马的呼吸道疾病,还被批准用于治疗牛的足腐病和子宫炎感染。许多国家还将头孢噻呋用于雏鸡的早期死亡和火鸡幼禽的感染。本文综述了头孢噻呋的结构... 头孢噻呋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用于治疗猪、反刍动物(牛、绵羊和山羊)和马的呼吸道疾病,还被批准用于治疗牛的足腐病和子宫炎感染。许多国家还将头孢噻呋用于雏鸡的早期死亡和火鸡幼禽的感染。本文综述了头孢噻呋的结构活性、适应症、代谢、毒性以及在环境中的降解。同时,从食品动物残留、快速代谢和降解、环境中的非持久性等几个方面对头孢噻呋的安全性进行了总结。头孢菌素的环境脆性尚未被广泛研究,但可能是这类抗生素在动物中使用安全性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呋 结构活性 适应症 代谢 降解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精油在兽药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牛彪 梁剑平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大,广谱耐药菌的增多,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眼光积聚于天然新型药物的研发。牛至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精油是一种天然无化学毒性并且具有强抗菌消炎作用的植物精油,在兽药临床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论文主要从牛至精油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面加以论述,为牛至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新型药物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黄消对LTA和无乳链球菌作用牛乳腺上皮细胞病理模型的抑制效果研究
10
作者 牟小青 杨峰 +6 位作者 丁学智 杨雅媛 武小虎 吕亚楠 武凡琳 李宏胜 尚立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了探究乳黄消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开展了乳黄消对脂磷壁酸(LTA)和无乳链球菌作用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病理模型的抑制效果研究。采用qPCR检测浓度为15μg/mL和20μg/mL的LTA作用BMECs 12 h,以及无乳链球菌MOI(感染复数)为2... 为了探究乳黄消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开展了乳黄消对脂磷壁酸(LTA)和无乳链球菌作用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病理模型的抑制效果研究。采用qPCR检测浓度为15μg/mL和20μg/mL的LTA作用BMECs 12 h,以及无乳链球菌MOI(感染复数)为25、50、100作用BMECs 0、2和4 h下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以确立最佳造模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试验分为乳黄消+无乳链球菌、乳黄消+LTA两个试验组,以及LTA、无乳链球菌和空白3个对照组,采用qPCR检测了最佳乳黄消浓度为0.3125 mg/mL预处理BMECs 12 h和24 h,然后分别用15μg/mL的LTA和MOI为50的无乳链球菌分别作用BMECs 12 h和2 h,探究乳黄消对LTA和无乳链球菌作用BMECs的抑制效果。造模条件试验结果表明,LTA浓度为15μg/mL和无乳链球菌MOI为50分别作用BMECs 12 h和2 h,能显著上调TNF-α、IL-8、IL-1β、IL-6四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且对细胞损伤较小,确定了其为最佳的造模条件。乳黄消对炎症细胞的抑制结果表明,0.3125 mg/mL的乳黄消能显著下调LTA和无乳链球菌引起的TNF-α、IL-8、IL-1β、IL-6炎症因子表达量,而未用乳黄消干预的2个对照组炎症因子无下调趋势。本研究表明,乳黄消能显著减轻LTA和无乳链球菌作用引起的BMECs炎症损伤,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乳黄消 细胞模型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陆林林 王娟 +5 位作者 李江 于方凌 周雅馨 李杰航 程富胜 张继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是由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甲氧苄啶(TMP)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主要对猪弓形病、鸡球虫病、附红细胞体病有效。现有制备工艺主要有超微粉碎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喷雾干燥技术,但是这些制备工艺生产的药物存在颗粒粒径...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是由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甲氧苄啶(TMP)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主要对猪弓形病、鸡球虫病、附红细胞体病有效。现有制备工艺主要有超微粉碎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喷雾干燥技术,但是这些制备工艺生产的药物存在颗粒粒径过大、TMP水溶性差和口服给药吸收效果差等问题。乳酸TMP水溶性高,但是与碱性药物联用时易出现沉淀。近年来,为提高该制剂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已开展新型纳米工艺研究。但是尚无新型纳米复方制剂上市。本文阐述了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定量反映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可根据药物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不同半衰期,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时间间隔,从而为药物设计与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以期达到提高该制剂生物利用度和改善药物水溶性差的目的,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新圃 李宏胜 +2 位作者 罗金印 杨峰 王旭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39,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菌群分布,以及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集了30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从中分离出257株细菌,使用16SDNA PCR试剂盒鉴定分析,对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条件致病菌进行小鼠致病性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检... 为进一步了解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菌群分布,以及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采集了30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从中分离出257株细菌,使用16SDNA PCR试剂盒鉴定分析,对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条件致病菌进行小鼠致病性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检出菌可分为主要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乳酸菌及其他菌。条件致病菌化脓隐秘杆菌对小鼠具有明显的致病性,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小鼠没有明显的致病性,但它们对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具有条件致病性,但它们属于乳酸菌,而乳酸菌一般作为益生菌使用。说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除了常见的主要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外,有些益生菌进入乳腺组织也能成为条件致病菌引发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致病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马豆素的来源、药理作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鑫 梁剑平 +1 位作者 高旭东 郝宝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85,共11页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苦马豆素是疯草及其内寄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其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有巨大的药用潜力。作者简要阐述了苦马豆素的药理作用、检测方法、药用价值和研发潜力,并对其来源及疯草内生真菌合成...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苦马豆素是疯草及其内寄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其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有巨大的药用潜力。作者简要阐述了苦马豆素的药理作用、检测方法、药用价值和研发潜力,并对其来源及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丰富苦马豆素的来源,为其在科研和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来源 药理作用 检测方法 内生菌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4
作者 孔晓军 刘希望 +1 位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1,共4页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着其功能团、作用位点、作用方式的进一步阐明以及有关数据库的建立,丁香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药理学作用 镇痛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玲 郭志廷 +6 位作者 杨峰 王文莉 莫亚霞 郭爱民 罗小琴 魏小娟 吕亚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4-600,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活性。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营养琼脂稀释法对选用的12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抗菌作用量效关系研究,并通过牛津杯法观察药物抑菌效果。试管二倍稀释...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活性。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营养琼脂稀释法对选用的12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抗菌作用量效关系研究,并通过牛津杯法观察药物抑菌效果。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链球菌属和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MIC在15.6~62.5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MIC在250~500mg/mL之间;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MIC值>500mg/mL,其抑菌强度大小依次为:链球菌属、芽孢杆菌、肠杆菌、真菌。营养琼脂稀释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约为500mg/mL,而对其他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细菌的抑菌效果较弱,MIC值均>500mg/mL。牛津杯法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常山散药液(500 mg/mL)对12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效果较弱,绝大多数抑菌环直径≤10mm。牛津杯周围可见明显的药物作用圈,作用圈内细菌数量较其他部位明显减少。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中药常山散对常见致病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及有效组分含量较低,其抑菌作用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散 最低抑菌浓度 致病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亚茹 李新圃 +6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王旭荣 张哲 刘龙海 王丹 李宏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及大量滥用,导致奶牛乳房炎病原...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及大量滥用,导致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耐药菌株呈不断增多趋势,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株,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文章从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现状、耐药变化规律、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范临床使用抗生素和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常山中常山碱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志廷 李春 +2 位作者 梁剑平 尚若锋 郭文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3-55,共3页
采用稀盐酸溶剂和超声提取的组合方法从中药常山中分离常山碱,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常山碱含量;以浸膏重量和常山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常山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山... 采用稀盐酸溶剂和超声提取的组合方法从中药常山中分离常山碱,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常山碱含量;以浸膏重量和常山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常山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山碱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5,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浸膏重量为0.513g,其中常山碱含量为0.453%,同比常山饮片中常山碱含量提高了40倍以上;三个因素对常山碱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说明常山碱采用超声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具有省时、操作简便和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 常山碱 超声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鸭跖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兴业 李剑勇 +1 位作者 李冰 杨亚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2-655,共4页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具有祛风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寒热瘴疟、水肿尿少、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等症。阐述了鸭跖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使新型高效、副作用小的中药鸭跖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达到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过滤法在中药常山散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玲 郭志廷 +4 位作者 杨峰 魏小娟 李宏胜 周绪正 刘龙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3,共5页
为了探讨和建立抗球虫中药常山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为挑战菌株,采用中国兽药典(2010版)收载的薄膜过滤法考察验证常山散的抑菌活性,并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条件和方法... 为了探讨和建立抗球虫中药常山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为挑战菌株,采用中国兽药典(2010版)收载的薄膜过滤法考察验证常山散的抑菌活性,并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条件和方法进行细菌计数、回收率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对常山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进行建立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试验证实,采用薄膜过滤法可消除供试品常山散的抑菌活性,可用于建立检查方法;常山散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的加菌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按薄膜过滤法验证检查,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均检出相应的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检出相应的试验菌。表明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中药常山散,试验过程复合中国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相关规定,可用于常山散细菌、真菌和酵母的计数检验,控制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且操作简单、快速、数据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散 微生物限度 方法验证 薄膜过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书伟 荔霞 +4 位作者 刘永明 王胜义 王旭荣 刘世祥 齐志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作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筛选重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志物和研究发病机理的新途径。文章总结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简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的应用概况,并探讨了其在中兽...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作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筛选重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志物和研究发病机理的新途径。文章总结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简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的应用概况,并探讨了其在中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中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