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子敬 张景艳 +5 位作者 苏贵龙 张凯 王磊 王旭荣 张康 李建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溶剂法 酶解法 物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边亚彬 张景艳 +5 位作者 王磊 王旭荣 张康 王学智 孟嘉仁 李建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9,共4页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PC),因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发挥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免疫学研究热点。多糖是中药黄芪的重要有效成分,由己糖醛酸、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具有免疫调节、抗肿...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PC),因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发挥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免疫学研究热点。多糖是中药黄芪的重要有效成分,由己糖醛酸、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应激和抗氧化等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促进DC成熟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论文从DC的形态和功能变化、DC的成熟和DC表面标志CD80、CD86、CD83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黄芪多糖对DC抗原递呈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提物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邝晓娇 张世栋 +4 位作者 董书伟 王东升 魏立琴 靳亚平 严作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9,共6页
为研究丹参水提物(SME)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增殖和产生TNF-α,建立EEC炎症模型。然后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SME干预。... 为研究丹参水提物(SME)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增殖和产生TNF-α,建立EEC炎症模型。然后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SME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MP-2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μg/mL LPS作用EEC 12h时促增殖作用显著(P<0.01);SME可显著促进EEC炎症模型中MMP-2的表达,以中、高浓度组的作用较为明显。说明SME对LPS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丹参水提物 内毒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宫衣净酊中葛根素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永刚 崔东安 +5 位作者 王磊 王旭荣 张景艳 林杰 杨志强 李建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应用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的线性范围... 为了建立宫衣净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应用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8.25μg/mL^584.00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8.83%(RSD=1.03%)。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宫衣净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宫衣净酊 葛根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开开 张康 +3 位作者 张景艳 张凯 王磊 李建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7-140,共4页
霉菌毒素中毒是影响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要中毒病,为了对甘肃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控提供参考,采集了112份饲料样品进行霉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价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T-2)、赫曲霉毒素A(OTA)... 霉菌毒素中毒是影响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要中毒病,为了对甘肃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控提供参考,采集了112份饲料样品进行霉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价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T-2)、赫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超标率分别为11.54%、11.54%、0和7.69%,青贮玉米秸中4种霉菌毒素均不超标,粕类饲料中AFB1、T-2、OTA和ZEN超标率分别为36.84%、21.05%、15.79%和36.84%,玉米中AFB1、T-2、OTA和ZEN超标率分别为12.50%、0%、0和6.25%。说明甘肃部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饲料霉菌毒素污染,但整体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霉菌毒素 污染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芎益母散对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雪利 王胜义 +3 位作者 王磊 王慧 宋晓平 崔东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了探讨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作用,将40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0、400、200 g/头),以及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用药1 d... 为了探讨归芎益母散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作用,将40头血瘀型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归芎益母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0、400、200 g/头),以及药物对照组(250 g/头,益母生化散),经口灌服给药,每天1次,用药1 d~3 d。另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与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70%)比较,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为90%、90%、50%(P>0.05),给药后第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患病奶牛ET-1、TXB2显著升高(P<0.01,P<0.05),NO、6-keto-PGF_(1ɑ)显著降低(P<0.01),ET-1/NO、TXB_2/6-keto-PGF_(1ɑ)显著增大(P<0.01)。用药后第7、14、21天,与药物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ET-1、TXB_2水平降低,NO、6-keto-PGF_(1ɑ)水平升高,ET-1/NO、TXB_2/6-keto-PGF_(1ɑ)减小。说明归芎益母散能够通过对抗内皮功能紊乱和血小板功能紊乱,缓解患牛血瘀状态,从而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及微循环障碍,调节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子宫内滞留胎衣排出,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400 g/头,经口灌服,每天1次,用药1 d~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芎益母散 血瘀证 胎衣不下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